校本培训资料 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9339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培训资料 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培训资料 1.docx

校本培训资料1

校本小课题研究培训材料二

校本小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和几点思考

大家好!

很高兴,能代表教科所,再次就校本小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我今天准备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

一是什么是教师小课题研究,二是为什么要做教师小课题研究,三是怎么样做教师小课题研究,四是校本小课题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五是进一步深化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教师小课题研究

(一)“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概念

1、教师小课题

“教师小课题”或“教师个人课题”是以教师单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为研究主体的课题。

相对于过去的包括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和学校课题在内的“集体课题”。

“个人课题”区别于其它课题的本质属性就是研究主体是教师个人,而不是“集体”(课题组)。

“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也是利益主体;“个人课题”研究具有灵活性,方便调整和选择,有利于行动研究;“个人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2、教师小课题研究

“教师小课题研究”,也叫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教师微型课题研究。

“教师小课题研究”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或:

“教师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解决的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

(二)“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教师小课题研究”具有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式简易化、研究周期短期化的特点。

具体包括如下特点:

第一,实。

实践中来,为实践服务。

第二,小。

切口较小,内容单一。

第三,活。

自由选择,自主性强。

第四,快。

样本较小,研究时间短。

(三)“教师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的区别

学校教育科研有两种类型:

一是涉及学校重大问题和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课题,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有共同性问题的课题;(大课题的来源)

二是教师自己或少部分教师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课题。

(小课题的来源)

大课题研究与小课题研究区别一览表

大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

目标

解决学校重大教育管理问题

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选题

偏重宏观的教育管理问题

偏重微观的教师遇到的教育教学困难

研究方法

重在行动研究,实施活动或制度改革

重在读书行动思考,读书寻找方法,在教育教学中验证方法

课题管理

比较严格,有立项、可行性研究、中期检查和结题

相对宽松,根据教师自己安排,主要检查教师提出什么问题,读了什么书目,教育教学改进程度

研究结果

结题报告,学校制度发展等

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小论文

影响力

涉及面广,影响力大

教师个人行为,改进自己教育教学

投入程度

有大量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

投入小,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进行读书和思考

(四)“教师小课题研究”与教学反思活动的区别

教师个体围绕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记述、分析,如写教学日志、传记、构想、课后小结或教后记与札记、研制教学案例、图景勾画、文件分析、听教学录音、观看教学录像等教学反思活动。

与小课题研究一样,教学反思活动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

但这些教师反思的活动形式还缺乏课题研究的规范性,所以还不能称为课题研究。

而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一样属教研中的课题研究,尽管其规范化程度不如大课题高。

从这一意义来说,小课题研究是介于大课题研究与教师反思活动之间的教研活动,属于学校教研的第三条道路。

二、为什么要做教师小课题研究

做教师小课题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为了切实提升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实效;为了实实在在地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价值取向冲突

——课题研究的忧患

1、顺应了规划的意图,迷失了学校的需要。

2、种植了别人的土地,荒芜了自己的田园。

3、服务了学校的升格,淡忘了教师的成长。

(二)教师小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回归

——教师成为研究者

(三)小课题研究意义:

关注教师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小课题研究意义的具体体现:

第一,特别关注青年教师发展

第二,学校校本教研有效“载体”

第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三,促进课程改革逐步深化

必须强调的是:

“教师小课题研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切合教师个人实际,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自己的课题。

因此,在“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重蹈做规划课题的覆辙。

三、怎么样做教师小课题研究

(一)“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何?

第一,发现问题。

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

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题目的讲解,差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

在教育教学中出现失败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是什么问题造成的。

要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在于你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是靠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进行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让教师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是小课题研究最关键的一步。

借鉴别人经验的方法很多,读相关专业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向老教师学习,然后通过分析与综合,确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这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

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你寻找到的方法可能效果并不好,需要再返回到第二步。

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既不要幻想马到成功,也不要因为再一次失败而沮丧万分。

第四,要把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

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教育叙事,写自己这一过程的心路历程,谈谈体会,还可以写成教育案例,形成典型经验。

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

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

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整个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小课题研究图示

(二)“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课题如何确定?

1、小课题研究坚持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应用性原则。

(4)小切口原则。

2、小课题研究如何合理选择研究课题

(1)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寻找问题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时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

如学生在课堂中的反映和教师预计的相去甚远;教师和学生对某一观点的看法绝然不同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些新的尝试受到学生的抵制等。

这些困惑几乎是教师们的家常便饭。

但是,却没有一个现成的良方来医治这些病症。

因此,教师可将这些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法迅速有效解决而又绕不开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设法让自己走出这些困境。

(2)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

教师做研究,重点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而这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诞生于教学场景之中。

教学场景就是这些具体、实际问题的发源地。

因此,教师必需关注教学现场,对其作深刻分析,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教师之间,特别是两个平行班同学科的教师之间以及同班不同学科教师之间有关教育教学问题、经验的交流,也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一些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在交流中被激发出来,成为小课题的研究对象。

另外,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将其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情况作比较,也会涌现一些问题。

如通过和某教师的交流发现,同样的作业,自己班的学生和他班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完全不同。

(4)从学生的课后生活中寻觅问题

小课题研究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这并不排斥对学生课后生活的某些问题的研究。

教师对学生课后生活的了解甚少,通过观察学生课后的言行,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课后生活,有时能帮助教师更好的解决教育教育教学中的某些问题。

同时还可以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5)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筛选出小课题

教师筛选当前要研究的小课题的标准可概括为六个字:

想做,可做,能做。

所谓“想做”,就是指从当前的“问题库”中选择当前自己最想解决同时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教师最想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自己更清楚。

因为每个教师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条件都不同,因此各人的需求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慎重选择。

“可做”,是针对教师自身的条件而言,指进行小课题研究,必需将教师的经验、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考虑在内。

这些因素往往决定着教师能不能进行研究或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

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能做”,是针对小课题本身而言,指选择的小课题是个小而明确的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个具体明确的切入点,在实践中操作起来相对容易。

选题太大、笼统模糊往往只是在表面上兜圈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选题的几点建议

1、在分析历年的省市课题的过程中获得课题

2、在分析自己的课堂、活动中寻找课题

3、在研读新理论中确立课题(预设-生成)

4、在研讨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课题

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课题

2、课题研究一定要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

3、群体的科研、课堂的科研、教师的科研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4、强调操作方式的新颖性

四、校本小课题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我准备讲两方面的问题:

选题上的问题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选题上的问题

选题上的问题有:

(1)选题过大过空、难以操作,(2)所选课题不是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3)课题题目表述不清楚……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第一个问题:

不能在“小”上把握,选题过大过空、难以操作。

主要表现在:

一是题目过大。

要么,研究目标的指向过大,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目标,它涉及的相关因素太多,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方法等。

这样一个选题很难落实。

类似这样的还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课题都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而小课题研究只要选准一个角度就可以了;要么,研究对象的分量过重,如《情境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

这些选题,更多地从理念的层面涉及到重大问题,应该是重大的研究课题,并且多是已经有了重大研究成果的课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去借鉴和吸收,却很难再用小课题这种方式去开展研究。

如某塔城市学校上报的《高中生关心孝敬父母状况的调查》、《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网络环境下有关德育问题研究》三个课题,题目过大,难以操作。

通过我们的建议修改为《我校高一学生关心孝敬父母状况的分析小探》、《我校高一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探究》、《我校高一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分析》,三个课题全被立项为自治区级课题。

二是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太空。

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不仅从很多课题题目中无法看出怎么研究,从相对应的教师们撰写的方案或申报表中,仍然很空洞。

有老师交来一份《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理论依据、研究原则、研究阶段等,但看到最终也没看出来怎么去研究;在各校申报的县级小课题立项申请表中,有这样四项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成因,行动设计,预期成果,但“行动设计”这栏填写的内容最少,有的干脆这样写:

“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准备,第二阶段实施,第三阶段总结。

”这样的“研究”怎么去真正落实呢?

“行动设计”也就是设计一下怎么去行动,比如去旅游,有多种途径但你要选择一种,有多种方式你也要做出选择:

步行还是骑车,坐客车还是坐火车……如果你也分三段:

第一阶段准备,第二阶段实施,第三阶段总结。

这样的旅游怎么去落实呢?

小课题研究就是要从小处着眼具体落实,就是要做真了做透了,就是要摒弃假大空,。

选题上“大而空”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概括起来有这样几方面:

一是所选课题根本不是来自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二是确立课题缺乏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三是选题时没有对研究过程、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进行预设。

解决小课题研究中选题过大过空的方法应该很多。

但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

切入点要小而具体,使自己容易操作和把握。

举个下棋的例子。

某人很喜欢下棋,却常常输棋,他找来有关象棋的书看,又去看别人下棋(其实这也是正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最有效。

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学习”也是如此。

)再说下棋的这个人,他发现别人都有“绝招”,比如擅长用马,擅长用车,擅长用卒,擅长用炮……而自己缺少的就是出奇制胜的绝招。

有一天,他对“连环马”这种战术有了兴趣,就在下棋的时候有意识运用,结果棋艺大增。

——如果我们把这次这人下棋的过程也看作一种研究过程的话,假设他在当初确立了一个这样的课题《如何下好象棋》,大家想想,是不是题目太大,无从下手、无法研究?

而他后来要是确立了《如何用好“连环马”》的小课题,是不是切入点就小了,也就容易把握了。

校本小课题研究,应该着眼问题的解决,即明确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或者用什么途径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就是选择切入点的问题。

例如:

你反思自己这段时间的教学,觉得效果总不好或者总是不如同行老师的好,这时候问题还比较朦胧,如果你确立一个“有效教学的研究”,选题就太大,不好把握,因为“有效教学的研究”涉及到的因素也太多。

你不可能在一定时间内都研究到,都研究到了也就不是小课题了。

但你可以从其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又能把握得了的环节入手,比如导语环节,提问环节、板书环节、作业环节……你经过反思觉得以前某一环节确实做得不太好,并且决心把它做好。

但这时候你如果确立《如何写好板书》、《如何提问》、《作业研究》,这样的课题还是大,就是切入点还没有把握准,或者说没有具体的切入点。

如果你想从作业环节入手,你就应该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研究解决什么问题,比如用“面批面改”作为切入点,确立《面批面改 增强作业实效性》为课题,就好把握了;如果你想从提问的环节入手,你可以具体到《用追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质量》,就容易操作了……

“选题”绝不是随便地选个题目就完事,它应该是研究的开端,是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决定实施质量的关键环节。

也就是说“选题”就已经开始研究了。

所以我想,各校在指导选题上应该做得再踏实些。

研讨一下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关键问题,哪些课题做得来,哪些课题做不来,做不来就不要再“做”而是另外选题,做得来的怎么能深入地做得更好。

在课题题目上,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层面要求教师:

如果能够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最好,比如《运用儿歌识记单词》,这就是从教师个人的角度选准了一个切入点“运用儿歌”,解决了如何识记单词的问题。

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宽泛一点,如果不能在题目上体现怎么去研究,在立项申请表(或方案中)也应该明确。

这不是过高的要求,不是难为教师,因为只有明确怎么去研究,才会对实施过程有个预设,我们的研究才不至于落空。

2、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校本小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过程失控或者过程缺失(说白了就是没有过程)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研究工作没有真正去做,年初一份计划,年末一份总结了事。

这样的“研究”不是真正的研究,更不是我们倡导的“小课题研究”,也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认识不足、选题不当、管理没跟上等原因,还有一个原因:

教师没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不知道怎样在实践中去落实研究。

在小课题研究中,最适合也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源于行动的研究,是一种在行动中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为了更好地行动的研究。

它的基本过程是:

A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B制订行动计划—C实施和记录行动—D反思和评价。

这也正是小课题研究所要遵循的研究过程。

最近看到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是关于教育问题的,但我觉得它对教师学会过程操作,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去落实小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帮助和启发。

尤其是案例中“实施和记录行动”环节,最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案例一:

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发现班里有一个叫小亮的同学,上课不注意听,总是玩手,下课还招惹同学,班里常常因为他被扣分,同学们也不喜欢他。

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教育呢?

这位语文老师制订了行动计划,并用实施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和反思行动。

他的实施记录表分为这样几项内容:

时间、要求、实施过程、效果、原因分析。

我们从中选择三天的记录,体会一下他的研究过程。

第一天,对小亮的要求是:

尽量别把手放在前面,坚持两节课。

实施过程:

早晨到校后就给他提醒,提出希望,告诉他表现得好,将得到表示纪律好的绿星;效果:

没有做到。

原因分析:

第一节数学,我没有和数学老师沟通。

(于是他马上在第二天和其他老师沟通,进行了调整)。

第三天对小亮的要求是:

在我的语文课上举手发言不少于5次。

实施过程:

尽量在他举手时叫他或向他点头示意教师的关注。

及时发给他表示纪律好的绿星。

效果: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很少再玩手了。

原因分析:

通过提问,可以集中他听课的注意力,同时也让他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

第六天,对小亮的要求是:

给他打个电话,让他周一到校后,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

实施过程:

周一一大早,我就在班里等他,小亮拿了几个小镜框跟我说:

“咱们班谁表现好,就把谁的照片展览在镜框里。

”我及时表扬了他,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效果:

得到表扬,小亮很高兴,这一天都表现很好,又有同学参观了他的小镜框,开始接近并喜欢他。

原因分析:

愉快的情绪使他乐于上进,并有了做好学生的自制力……

从这位老师的实施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实施的过程是落实计划的过程(提出坚持两节课的要求,让他举手发言,给他一次为集体做好事的机会,这都应该是事先计划好的行动);实施的过程,也是根据实际调整计划的过程,第一天因为缺少和其他老师沟通,没达到预期效果,他马上做了调整;同时实施过程更是一个记录和反思的过程:

他详实记下了每天提出的要求、学生表现、达到的效果等,积累下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体现了研究的过程性和真实性。

这其实就是科学的研究;同时,记录和反思分不开,这位教师通过对效果(达到或没达到)的原因进行分析,不断反思,记下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和灵感的火花。

这些东西只有当时记录下来,才能准确、全面地记载实践和思考的过程,否则很多宝贵的东西就会白白“流失”。

小课题研究重在过程。

也只有通过记录和反思研究过程,才会有体验和收获。

所以提倡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以写研究日记、随笔、叙事、反思、以及刚才介绍的实施记录表等多种形式,记录研究的过程。

这其实就是最简便易行的小课题研究方法。

(当然也并一定每天都记、什么都记,应该及时记录那些有意义、有感受的重要环节。

)这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坚持去做。

如果我们能像刚才案例中提到的那位老师那样,在一个阶段内,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坚持一个月,会有什么效果?

坚持两个月三个月,又会有什么效果?

相信大家在这种研究中一定会感到充实和快乐,一定会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

案例二:

陆一鹏校长的“考试备忘录”

陆校长发现每次考试都会有作弊现象,屡禁不绝,于是他改变方法,在一次考试前对班上的学生讲,大家是不是考试的时候都想抄抄呀,学生都不敢讲,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老师说,没事,这次我做主,你们每个人发一张A4的纸,你们可以在上面准备考试的内容,而且在考试的过程中可以将准备的内容带进考场中,于是,学生便发动脑筋,认真准备,考试前还互相交流,这道题他写到了,我没写,但可能考到,赶快改改,结果学生考得很好,大家很高兴。

第二次考试,学生一脸期待的看着老师,都想再发一张纸,老师说:

上次我们发了一张纸,可总务处找我了,说现在都要节省开支,这种纸不能发了,学生都啊了起来,很失望,老师接着说:

不过,我毕竟是校长唉,搞了点特权,弄来纸了,不过这次没的那么多了,每人只有1/2的纸,你们要不要?

学生当然要喽,毕竟还能在上面写点内容哩,于是学生又准备起来,有的把字写的小小的,尽可能写多点,他们搞好后还进行了交流,班长说,我们得充分用好这张纸,重点的才能写上去,于是交待班上几个学习尖子,你们回去找出重点,搞一份出来给大家参考参考,大家又根据重点和自己的情况重新做了份,带进考场,结果学生考得还不错。

第三次老师说了别的老师有意见了,说你这是以权谋私,不过我还是使劲争取了下,给大家搞来了1/4的纸,你们要不要?

学生就说了,算了算了,这张纸又写不了多少,而且还会毁了你的名声,更何况,我们都知道考哪些内容了,小纸条上的那点字我们也能背下来了,这就是利用学生想上进的心将学生引到学习上来。

分析这两个案例从中发现:

问题并不都是可怕的,教育者的眼睛应该是美学家的眼睛,会从平凡乃至丑陋中发现美;(正如罗丹所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教育者的头脑,应该是哲学家的头脑,会辩证地看待学生及其行为,并得出正确的、一分为二的结论,而且他应该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它很小很小。

”陆一鹏校长认为学生“想作弊并不一定是坏事。

”他采用辨证思维的方法使许多孩子学会了走得更远。

做教师、做课题研究,最需要的就是把小事做到极至,做个生活上的有心人、教育上的细心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于捕捉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善于用美学家的眼睛、哲学家的头脑,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

五、进一步深化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1、明确校本小课题研究工作的定位

“以校本小课题研究为主线,深化创新研培工作,推进教学改革,引领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自治区教科所教研室部署这项工作时就已经明确了小课题研究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定位:

“主线”。

“主线”的作用是拉动、是依靠它去整合。

那么,校本小课题研究就绝不是一种游离于学校教育教学之外的独立存在。

它是一种建立在校本基础上,把教研、科研、研修的有机整合起来的研究活动。

也就是不分教研小课题,还是科研小课题。

那么,学校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如果首先考虑:

如何以它为工作主线,把日常的其它工作都统领起来,就更容易落实。

那么,教师在研究中,如果把自己的学习、教学、教研、科研等工作,都和正在研究的小课题的“主题”结合起来,并且更多地立足课堂、关注课堂、聚焦课堂,让课堂成为小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这样就能更好地使小课题研究焕发生命的活力,彰显它应有的价值。

2、加强对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管理

各县市教研室、各个学校对校本小课题研究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至关重要。

尤其“选题”、“实施”等关键环节,教师在研究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困惑和问题。

只有及时给予指导,才能使研究顺利进行下去。

所以,小课题研究工作也给我们的各县市教研室、给我们的学校、给我们的学校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如何分工协作管理?

如何才能深入研究?

如何才能及时正确地指导?

如何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否落实?

3、切实规范课题研究档案管理,注重小课题研究成果的积累和资料的收集、上报

完整、系统、准确的课题研究档案既是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课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善于形成和积累资料,建立好课题研究档案。

课题研究档案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计划性资料。

包括课题总体研究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和阶段性研究计划等。

(2)教程性资料。

主要是按计划开展研究的阶段性记录。

如实验课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