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93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工作理论讲义文档格式.docx

3、个人主义-改良主义观点。

该种观点把社会工作看做是为个人提供福利服务的一个方面。

社会工作满足个人需要,并改善整体福利服务,使得社会工作和福利服务能够更有效运转。

多米内利称这种观点为维护取向,社会工作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维护艰难时期身处困境的人们,让她们能再度恢复稳定。

以上每一种观点都揭示了任何一个社会的福利设置之中、社会工作活动和目标的某些方面。

每一种观点都批评或试图改变其他两种观点。

比如,反身性-治疗观点主张追求个人实现和社会实现。

这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点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除非我们进行重大社会变革,否则精英的利益会阻碍受压迫群体自我实现的多种可能性;

该观点认为,如果像反身性-治疗性和个人主义-改良主义那样接受社会秩序,实际上是支持并增强精英的利益。

因此,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而言,其他的观点会阻扰压迫者的机会,受压迫者应该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受益人。

个人主义-改良主义认为通过个人发展和社区发展来寻求改变社会,使之更为平等、获得个人实现和社会实现,在日常实务中是不切实际的。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社会工作活动的实务目标是小规模的个人改变,并不能实现重大的社会变革和个人改变。

同时,社会更为中的利益相关者,资助、批准社会工作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社会和个人之间更和谐一些。

他们并不想进行重大变革。

这就是个人主义改良主义更喜欢他们自己取向的原因。

二、理论?

是对于世界的思想所做的一个有组织的陈述。

三、含义

模型:

在很多情形下以结构化形式对实务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普遍性的描述。

模型提取了活动的某些原则和模式,使实务得以具有一贯性。

模型帮助人们就如何处理复杂情形进行安排和组织。

任务中心实务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视角:

表述的是对世界的价值观或者看法,让参与者充分整理思路,能够在参与中管理他们自己。

视角帮助您用有系统、有组织的方式去思考正在发生的情况。

应用不同的视角,能让您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情形。

视角的范例是女性主义或系统理论。

解释性理论:

说明为什么一个行为能够导致或引起某些特定结果,并辨识在什么环境条件下会如此。

有些作者仅把理论一词用来表示哪些能够提供因果解释的思想。

如认知行为理论。

四、心理发展理论和人格理论

1、心理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认为,儿童需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这些阶段体现为内驱力(drivesorinstincts)他是释放诸如饥饿或口渴等生理需要的精神压力。

有了这类生理需要,就会产生张力tensionorlibido里比多。

里比多给我们提供能量采取行动,以满足需要。

在生理需要中,性张力是产生内驱力的重要来源—即使是年幼的儿童。

儿童的发展始于初级自恋,只寻求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

儿童的注意焦点在每个阶段会集中在不同的需要上,口唇期(饥饿)、肛门期(排泄)、阴茎期(确定和同性父母的认同)、俄狄浦斯期(被异性父母所吸引)、潜伏期(驱动力通过俄狄浦斯冲突的解决而得到控制)、性成熟期(社会学习)。

2.埃里克森的心理与社会发展阶段

3.人格理论personalitytheory假定,人是形成本我(id)(it)(一种来源不明、无差别的压力)的各种内驱力的复合体。

本我推动我们采取行动去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我们的行为却并不能总是带来期望的结果。

自我(ego)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自我是我们理解并应对环境的一系列实际想法。

自我控制着本我。

例如当自我知道排便不当会招致责骂难堪,儿童就会控制自己的排便。

自我管理人与他人及外物的关系、超我superego发展出道德原则,引导自我。

五、依恋理论

本章和接下来的三章将着重评述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理论,这些章节的工作对象是个人、家庭和小组,侧重在现有社会秩序中改善他们的处境,或者为了案主和其他类似的人们的利益,在政策和实务领域实现变革。

心理动力观很少关注社会变革,个人主义倾向尤其严重。

心理动力观之所以被冠以“心理动力”,是因为这些观点背后的理论假设,行为产生于人们意识之中的运动好互动。

理论运用不同技能,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来阐释人们的意识是如何运作的,心理动力理论强调意识刺激行为的方式,意识和行为两者都会影响个人的社会环境,并受个人社会环境的影响。

豪(Howe)对依恋理论的阐述,是从儿童早期发展和母子关系的研究开始的,依恋理论的基础是,儿童早期对安全可靠而又能及时作出反应的成年人—通常是父母-的依恋,是后期社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佛罗格特把依恋和人类之间的团结联系起来。

人们通过学习如何和他人相处,在社会关系中形成自己的认同,或自我—正如大脑了解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样。

自我通过个人经历,逐步形成期望,二期望造就了一个社会现实。

一些早期的关系和经历,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塑造性的影响力,即他们对于后期建立有效关系以及后期学习有特别的敏感性。

我们怎么样,取决于我们早期的关系和经历如何。

温暖、相互支持而又安全的关系品质,有助于后期形成一直连贯而又系统有序的自我。

婴儿天生就有沟通的愿望和能力,正是通过这些,他们才得以形成情感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随着我们对人们何以如此反应的解释的增进,就能在我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解释人们行为的意义。

儿童通过试图理解他人的行为,来学会去了解他人的感觉;

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始在情感上发展对别人的同理心。

他们使用假想关系(过家家)以及玩玩具和玩偶,进行关系实验。

这类游戏帮助儿童获得能力去想象他人的想法,以及该想象对他们行为的影响。

心理分析师鲍比尔提出了一个理论,即寻求对他人的依恋是一个基本内驱力。

当儿童感觉在压力之下,他们会以三种方法向他人寻求依恋:

邻近寻求,儿童寻求在父母一方或其它可靠人的旁边

安全基地,一位有一位可靠的人在场,儿童感到可以冒一定的风险。

分离抗议,儿童试图阻止可靠的人离开身旁。

鲍比尔早期的著作,关注的是在其生命早期没有母亲(母爱剥夺)的儿童如何在后来经历分离性焦虑、失落感并最终导致行为紊乱。

开始,儿童会抗议,然后从关系中回避,并最终和关系脱离。

傲气的丧失经历,连同现有关系的质量,会一起影响到我们对后期丧失的反应形式。

儿童对依恋行为有很强烈的倾向;

而父母,尤其是母亲,也天生有和其孩子进行互动的倾向。

通常,相当多互动都是双向的;

这种互动的质量,其温暖程度、反应度以及一致性,会有助于儿童后期的成长。

沟通以及共享的生活经历,让儿童具备在后期发展社会能力的基础。

如果重要的的依恋关系是连贯稳定的,儿童就能学会和他人相处的技能,体验到自己是强有力的,即他们感觉自己能够对身处的情景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关系和依恋是不稳定的,那么儿童就不能发展处有效的工作模式,因为没有模式可以建立。

并且,如果沟通不自由流畅,儿童就不会冒风险去表达情感,这可能会给他人带来问题。

而当儿童遇到丧失和分离时,这些就会导致回避的产生。

社工应该善于接纳,努力去理解案主的情况,并对案主提供解释。

社工应该宽容,不要为案主的攻击性和回避感到吃惊、受伤,利用自己的理性理解和评估,来弄明白该行为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支持包括实际支持,例如提高社会保障福利,或帮助提供服务以减少日常生活重负;

还包括情感支持,在需要的时候以知己的身份出现,了解、接纳并重视案主.

第二章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

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

认知的形成收到“自动化思考”automaticthinking机制的影响。

所谓自动化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

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思考与行动自动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暇思索的行动。

正因为行动是不暇思索的,个人的许多错误的想法、不理性的思考、荒谬的信念。

零散或错置的认知等,可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或察觉之外。

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将这些已经可以不暇思索发出的行动重新带回个人的思考范围之中,帮助个人在理性层面改变那些不想要的行为。

既然行动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那么如果我们想要改变那些错误的、不理性、荒谬的行为,同样需要对其进行一种刺激,一种长期的刺激才能修正人们的行为。

这种观点来自巴普洛夫进行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训练狗,即使没有食物,当狗听到一声钟声时,仍会分泌唾液,因为他首先把钟声和看见食物联系起来。

后来,在第二次世纪大战中,苏联红军用狗1941年8月,苏军建立了4个反坦克军犬连,每连有126条军犬。

这些军犬是由苏军中央军大学校训练的。

这些经过训练的军犬一般是以排为单位配属到团。

作战时,把它们配置在敌坦克威胁的方向上,靠近反坦克炮兵预备队配置地域,每个引导员及其军犬都挖一个散兵坑,并有交通壕与堑壕相联。

  发现敌坦克时,引导员迅速将炸药固定在军犬背上,把简易引信插入炸药的点火索中,打开保险钩,抓带准备放狗。

当敌坦克接近到100米距离时,引导员拔出引信销,将军犬放出。

军犬毫无畏惧地疾速奔向敌坦克,钻到它的底下。

顷刻之间,敌坦克在强烈的爆炸声中被炸毁。

如果坦克乘员从炸毁的坦克爬出来,军犬引导员则以手榴弹或步枪射击消灭之。

训练反坦克狗的初期,苏军设想让狗携带炸弹,跑到目标地点后由其咬住捆住炸弹的皮带上的松紧扣放下炸弹然后返回阵地;

炸弹上一般都安置了定时装置,待狗撤离后会自动爆炸。

但训练了一年后苏军发现即使是最聪明的狗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

虽然对单一的目标经过多次训练狗一般可以应付,但一旦环境或目标位置发生变化,狗就会犯难,甚至会跑回阵地再释放炸弹——由于狗出发时身上的炸弹就被定时,因此这往往会造成狗和训练人员的伤亡。

于是苏军改为让狗执行自杀爆炸式的任务,他们将食物安置在坦克下,然后让饥饿的狗去坦克底下寻找食物,久而久之让狗产生条件反射。

起初的训练坦克是静止的,等训练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坦克会带着食物开动,并用空包弹和其他道具模拟战场环境,使狗逐步适应。

到战时,苏军会给每条狗捆上一枚10-12公斤的地雷,地雷经过改装,在地雷上有一根20厘米长的木扳手,当狗设法钻到坦克底下时,扮手会被拉动而引爆地雷。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军将反坦克狗投入到实战。

当时苏联各训狗中心共培训了4万条狗,其中大多数都是反坦克狗。

1941年夏第一批反坦克狗部队抵达前线,包括30条狗、40名训练者、6名厨师、6名司机和10名工兵。

但他们遇到了大问题,为了节省燃料和弹药,在投入战场前一段时期的训练中苏军只用静止的坦克对狗进行训练,而没有使用活动坦克和枪械。

结果到了战场上,多数狗都不敢冲向前进中的坦克;

一些狗即使跑到了坦克身边,也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等待坦克停下,于是被德军射杀;

另外坦克上的机枪往往吓得很多狗往回逃,结果不少狗会在逃到苏军阵地后触发身上的地雷造成自己人伤亡。

而训练人员也因为条件限制和惧怕狗引发的伤亡而拒绝再训练新狗,有人甚至因此被宪兵审查。

在这第一批行动的30条狗中,最终只有4条在德军坦克附近引爆了炸弹,但造成的损失不详;

6条狗逃回苏军阵地,造成数名自己人伤亡;

3条狗被德军射杀并被带走,使德军了解了该装置的构造。

为了打击苏军士气,德军的宣传资料讥讽苏军贪生怕死不敢上战场,只能让狗为他们打仗。

但上面的问题还只是小问题,更严重的问题不久发生了。

由于苏军训练反坦克狗时使用的都是使用柴油引擎的苏军坦克而不是使用汽油引擎的德军坦克,因此狗们适应了柴油味而对德军坦克的汽油味十分陌生,结果打起仗来狗们竟然不去炸德军坦克而纷纷跑到苏军坦克下,反而造成了不少苏军坦克的损失。

1942年的一场战斗中,疯狂乱逃的狗甚至使苏军一个整师被迫后撤。

条件反射的技术还可以训练遗尿的儿童,即他们在应该已经学会不再尿床的年龄仍会尿床。

一个蜂鸣器或钟,连接着儿童身下软垫内的电触头。

当一些尿液流到垫子上时,蜂鸣器会叫起来,儿童就会醒来,然后往马桶里撒完尿。

该过程产生两个效果。

首先,儿童在当膀胱满的时候,会形成醒来的条件反射,这样就可以避免尿床。

其次,膀胱肌肉的收缩会得到提高,增强其整晚不尿的能力。

谢尔登:

认知行为理论的应用

该理论被应用在治疗性情境中,大的行为改变,应该分成一些小步骤来进行。

应该制定进行强化的时间表。

●持续性强化continuousreinforcement,就是每一次出现想要的行为,都给予强化,这样做会很快产生效果。

●塑造shaping意味着当想要的行为进行小变化时,给予强化。

当一位精神病患者经常大声且带恐吓性的口吻和家中的其他人说话。

我们是从强化稍微小声的行为开始的。

当他说话一般都比较小声之后,我们只强化更小声说话的行为,接着他会保持较长一时间的安静,然后是不太威胁性,之后更加友好,等等,最终,我们可以实现相当复杂的行为改变。

其中最重要的是小步子塑造(shaping),后来用在心理治疗上就是著名的系统脱敏法,他先把一种要求习得的复杂的行为反应分解为若干比较简单的反应,先对动物容易做到的动作进行强化,然后逐渐加大动作的难度,逐个强化,达到掌握复杂动作技能的目的。

马戏团都是用这种方式训练动物的。

有个小故事能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有个放牛娃,放牧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因为放牧要过河,但河太深,小牛过不去,牛娃只能抱着小牛过河,年复一年,牛娃长成少年时,牛已经又高又壮,但牛娃依然抱牛过河,大家都赞叹牛娃的神力。

这种方法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非常有效。

消退fading,意味着一旦实现想要的行为,就稳步减少强化的数量和种类,以便将行为移植到新场合之中。

间歇性强化intermittentreinforcement,就是不总是给一种行为强化,即行为前后具有不确定性。

间歇性强化的定数性间隔,是当想要的行为达到一定数目之后给予强化。

定时性间隔,是当想要的行为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再给予强化。

另一个问题是选择强化物。

强化物的选择是决定采取什么措施。

强化物不一定是物质的,可以是非物质的,如表扬。

强化物必须行之有效。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案主日常生活中,留心什么东西对案主有强化作用,或向案主和周围人询问,来找出适当的强化物。

代币制是一个运用间歇性强化(有时是定数性间隔强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系统。

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商定一张想要得到增强的行为的列表。

这些行为如果持续到一定时间或达到一定次数,就给予代币。

案主积累这些代币,用他们换取想要的东西和一定特权。

实际上,还有一张奖酬价目表,每一项奖酬对应特定数目的代币。

从而使案主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代币作为阳性强化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记分卡、筹码和证券等象征性的方式。

代币应该具有现实生活中“钱币”那样的功能,即可换取多种多样的奖励物品或者案主所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获得价值。

用代币作为强化物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起来极为方便,还可以进行连续的强化;

只要案主出现预期的行为,强化马上就能实现;

用代币换取不同的实物,从而满足受奖者的某种偏好,可避免对实物本身作为强化物的那种满足感,而不至于降低追求强化的动机,并且在案主出现不良行为时还可扣回代币,使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同时起作用而造成双重强化的效果。

代币制不仅可以用于个案,而且可在集体行为矫治中实施。

可以在医院、学校、精神病院、特殊教育班级、以及工读学校、管教所和监狱中。

在多动症儿童、药瘾者和酒醉者的矫治中都有良好的效果。

应用代币疗法的程序:

一、和孩子进行沟通,并一起讨论,问他最想得到什么东西和奖励,如大到外出旅游,小到看电视。

力争列出10-15项特别待遇,其中1/3为中期,1/3为长期的。

二、根据孩子的问题,自己先粗算,普通一天下来,孩子能够挣得的分数。

建议:

要保证每天挣得的分数中有2/3当天花完,剩下的1/3可以攒下来,用于中长期的特别待遇。

三、试行一周后,做适当的调整,且在第一周里,给奖励分要很大方。

如果孩子手里没有代币或奖励分,得不到特别待遇,本方法就会立刻失败。

四、执行代币和奖励分方案的几点建议

1、应将改变孩子顽固习惯的分值提高。

2、此阶段只用于激励孩子的好行为,不要因为不良行为罚掉代币或奖励分。

3、在您不得不重复指令和孩子没有完成任务时,都不要给孩子如何代币或奖励分。

4、孩子完成任务后,立刻要微笑着发给代币或奖励分,不要事后奖励。

5、可以把定好的任务分成几个部分,写成小指示牌,贴在孩子完成此项工作的地方。

6、一直要提醒孩子注意他的长期目标,鼓励他尽快得到。

7、别让孩子拿到还没有挣到的代币。

大孩子每周用以兑换成为现金的奖励分要有限度。

8、允许4-7岁的孩子从“银行”里取出代币,交给家长,然后兑换成奖励,这最好要成为一种制度,可以增强对孩子的鼓励作用。

9、家长要发挥创造性,不断调整特别待遇表,增加新的奖励项目。

10、父母双方一定要共同使用这个方案。

如果不一致,就前功尽弃。

五、结果

1、一大半孩子会使行为问题消失。

这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要进行试验。

前提是:

相信他已经长大,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方式是:

不记载奖励,但依然保持特别待遇。

表现好,就无限期延长试用期。

有反复时,恢复代币制。

2、一小部分孩子在2-3周以后,会松懈,甚至反抗。

这时则要辅以“惩罚”手段。

3、家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容易松懈,一定要坚持到底。

六、罚款

对于行为问题严重的孩子,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松懈或抵制,就要进行“罚款”。

但在罚款之前,要弄清楚孩子发生抵制的原因,并做好受到孩子反抗和抵制的心理准备,及掌握各种情况出现时的应对方法。

如果孩子未完成应该做的,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要以奖励同等的分值倒扣。

第二次重犯,加扣10%。

此处要提醒罚款总数不能超过奖励总数的1/4-1/3.

七、关禁闭

如果孩子在罚款两次后,仍然有继续犯错误的倾向。

就要施以关禁闭的惩罚。

关禁闭的原则是“罚款两次,再关禁闭”。

先针对孩子经常出现的一两种问题使用禁闭法。

实施:

选一把直背椅子,放在视野之内的地方,不靠墙,孤立,放至少两周。

当孩子不按家长的指令做时,家长倒计时数5-------1后,仍没有行动,家长要拉他坐到椅子上,开始关禁闭,2分钟/每岁。

注意,不要和孩子争论。

到时间后,孩子服从了,用严肃的话语肯定,但不奖励,也不道歉。

若到时间,孩子不服,就再关禁闭。

八、如何对待孩子的反抗

1、不坐椅子。

罚款50%,并停止一天的各种活动。

如果孩子后来坐了,可以玩各种活动,但依然要罚款。

2、不安静,吵闹。

一倍一倍地延长时间。

3、从椅子上离开。

每离开一次,延长5分钟。

4、诉说难受、肚子饿、要拉屎,不予理睬。

5、坐完禁闭后,不离开,继续关禁闭。

家长一定要坚持,用坚定的态度实施,要让孩子看到你们要改变他们的决心。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角色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中的角色理论历史悠久,因为它涉及的是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以及他人的期望和反应如何使我们以特有的方式做出反应。

角色理论有两种类型: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套权力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社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

1、结构功能主义的角色理论

2、拟剧角色理论

戈夫曼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行为互动的观点,戈夫曼认为行为互动表现的是人们制造印象以及别人根据自己的印象作出反应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如同戏剧,个人扮演着表演者、观众与观察者不同的角色,在这种角色的行为活动中,实现社会的相互作用。

戈夫曼引用莎士比亚的话说,世界上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每个人是带着不同的面具进行表演和交往。

舞台有前台和后台之分。

戈夫曼的理论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社会互动的心理特点。

人们在行为中往往期望知道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或自己应该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

角色问题的一个实例:

克莱尔是一个做着秘书工作的中年妇女,已经于丈夫离婚。

她独自成功地将孩子抚育成人。

她年迈的母亲也是单身一人,深受视力下降之苦,被登记为盲人,后来在家中跌了一跤。

这两个家庭的医生建议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样克莱尔就能为他的母亲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这样的安排有些困难,于是要求一名社工提供帮助。

运用角色理论的观点有助于解释克莱尔的工作角色与照顾母亲的女儿角色之间存在的角色冲突。

这既是角色间冲突,又是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

角色内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