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然外因致胜时代的三大控因法则.docx
《陆天然外因致胜时代的三大控因法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天然外因致胜时代的三大控因法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陆天然外因致胜时代的三大控因法则
陆天然:
外因致胜时代的三大控因法则
——《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观·关系宇宙》导读之一0四
由陆天然、叶舟、胡均亮合著、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第一卷《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观·关系宇宙》第四章《关系宇宙进化的中级方法:
因果进化》一节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外因致胜时代的控因法则。
法则一、要素具足法则
无论从事何种事业,成就与否取决于要素是否俱足,要素有欠缺,则成功难现,好比写一个字,缺一笔两笔,已具雏形,但还是一个错别字;造一辆车,缺一个轮胎、一个方向盘,只是一个半成品。
等各项要素备齐了、组装好了,自然水到渠成。
关于要素具足,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讨论:
一是必要条件。
无论是做人,还是成事,或是身心健康长,都需要基本条件,没有这些基本条件,万事不成,人也难做好,身心也不可能健康。
所谓必要条件,是指达成目标实现追求必须具备的要素。
如五人组成的董事会,要通过一项新的决策,规定必须五人同时举手通过,如果其中一人否定,就不能通过,那这五个人都同意就是必要条件,差一票都不行。
当然如果推行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决策原则,那必要条件便是三人同意,如果只有两人同意,那就是条件还不具足,还欠缺,那你的提案就通不过,事就做不成。
判断一件事成败,一个目标能否实现,只要分析是否具备必要条件,若具备则目标可实现;若八字还没一撇,就绝对不可能成;若尚欠缺一点,那就需要继续努力准备尚欠缺的部分要素。
成功=已准备的条件≥必要条件;
失败=已准备的条件<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多少因追求目标不同而不同。
如开私家车,必要条件是两个,人有驾驶证,车有上路行驶的运营证,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你才有资格开车上路。
如果一证都没有,抓到了就会罚得很惨。
又如一个思想家之所以成就,那必要条件是三个:
首先是发现重大问题,其次是能创造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构想或思路,最后是能用文字表达出这一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体系。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三个要素,那他就能成为当代思想家,如果不具备,就成不了,至少是暂时成不了。
当然,这三个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易具备的。
就拿第一个来说,发现重大问题,很多平凡人根本不考虑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只考虑自己那点小得小失。
再者,这个重大问题是前人没有真正解决的,而且对当今时代有重大影响的,你也可以找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问题虽然被提出,但数百年、数千年都没有一个人给出过完美答案。
这些问题分散在今天各学科之中,如自然科学就没解决宇宙大爆炸前的那个存在是个什么东西、是怎么来的;如生命科学就没有解释人的意识是怎么诞生的,身体为什么会发光,有人为什么会感应到千里之外的人、事、物,等等。
这都是前人提出来了,但一直没有解决好的,你如果能解决其中一个,就称得上足够伟大了。
当然,你若能发现新的重大问题,哪怕不能解决,发现本身也有重大意义。
再拿第二个问题来说,创造性解决重大问题的思路或构想,这是最难的。
人是学习性动物,是观念性动物,是习惯性动物,我们平凡平庸之人,都是旧观念、旧思想、旧习惯的奴隶,我们虽然每天都想创新,但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
有形的枷锁还好摆平,无形的精神枷锁才是最难打破的。
人并非没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局限于不敢那么想,总认为自己不能。
正因为如此,只有那极少数敢想敢“出格”、敢否定前人的人,才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某个重大问题。
言归正传,实现不同目标,必要条件多少是各不相同的,是因人因事因身心不同而不同的。
如孔明发明了八卦阵,要想充分展示其巨大无比的威力,那就得八个方位的人都到齐,共同使出一组发功的套路,才能实现目标,如果只到了六七个人,甚至是三五个人,那就不可能展示出八卦阵的巨大威力来。
总之追求的目标越简单,必要条件要素就越少;越复杂,必要条件就越多。
人生之中要达成任何目标,首先都要学会分析此目标实现所需要的必要条件有几个,是两个、是五个,还是九个等,若所需要的必要条件都没分析清楚,那就不可能有序地稳健地解决好问题。
二是家底分析。
常言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要实现目标或梦想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数目,接着就要开始分析自己已经具备的必要条件了,就要晒晒家底,就要称称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了。
如果说必要条件分析是解决问题的目标倒推法,那家底分析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起点出发。
必要条件分析——目标实现倒推法;
家底条件分析——一切从实际起点出发。
这又回到一个老问题——认识你自己。
许多人从不盘盘自己的家底,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特长,自己的长板、短板是什么都一概不清楚,那是做不好人,也成不了事的。
凡事虑则成。
这个虑就是对问题通盘考虑,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家底,因为不从实际出发的一切梦想都只是华丽的泡沫,见风见光就会破裂的。
此时,一定要清楚自己干大事的“三板斧”:
一是长板——差异价值创造根本要素;
二是短板——人生局限平凡平庸的要素;
三是无板——万事不成的绝处求生的要素。
我们都清楚,在个性化需求时代,只有创造差异化产品,才能满足差异化需求,才能实现差异化价值,人生才会成功卓越幸福自由。
在今天这个群星灿烂的时代,一个人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点能闪闪发光,那就足够伟大了,那就相当不错了。
因此,“点上卓越”是当今时代每个人必须记住并充分运用的。
例如比尔·盖茨,他做好软件这一种产品就够了;列文虎克,磨玻璃磨到世界顶尖,磨出了显微镜,就成了全球伟大的科学家。
二人的方法一样:
先找到自己的长板,而后将之打造得更长。
再看人生的短板,短板对于直接解决问题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中,短板都是要尽力克服的。
世上最难的就是将一个短板打造成长板,恐怕比登天还难。
那怎么办呢?
人生苦短,要克服短板的不足,就只有靠借他人的长板补自己短板不足了。
短板有三种:
一是——缺德短板;
二是——缺智短板;
三是——缺志(意志、信仰)短板。
你以前如果是个缺德的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藏起你的短板,组合那些最讲究原则的人到你团队,让他们充分发挥你团队的道德魅力,不要多久,你缺德的记忆就会被有德替代。
至于缺智短板,缺意志、信仰的短板,同样可以找人补全,嫁接在这方面有优势的人去执行就成了。
对于短板要记住:
一是自藏再不显露;
二是嫁接对应长板展示。
最后讲“无板”,如果你优点也不明显,缺点也不明显,那又怎么实现梦想呢?
显然还是借长板罗!
如果你是无板,那要恭喜你,你具备成大事的大前提。
唐僧、刘备你看都是些无板之人吧,正因自己一无所有,仗不会打,也没有超人的智商、财富,结果怎么样?
凭一个借字不也创造了“伟业”吗?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君子善假于物也”!
一张白纸,比有许多斑点的纸更利于绘出图画来。
另外,你的长板并不一定是追求梦想的必要条件,这同样是验证成大事的关键问题。
也就是说,你有优点有特长,但你没有发挥的地方,或此处并不需要你的特长,你却发挥得太过。
如你有良好的口才,但你追求的目标是如何尽快学好坐禅、打坐、冥想,这些恰好是不需要嘴巴的,这些需要的只是一颗纯洁的心,嘴巴反而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短板,口才好反而不利于此目标实现。
也就是说,你的长板在你不同的追求目标实现中,并不都是长板,有时阻止我们成功的正是我们自认为的长板。
诸葛亮的长板是忠诚胜于能力,他有鞠躬尽瘁的一面,有生性多疑、对他人办事能力不放心的一面,故大小事都亲自过问,不能抓大放小,最后自然死得早啦。
因此,特长优点,只有放在合适的、必要的位置上,才能真正放光。
许多人一生都怀才不遇,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怀的是一个假才,是一个自我谎言,在别人眼中并非有才;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你怀了真才却没有能力将信息发布出去,伯乐不知道。
对这种人,那就要学那么一点点推销术,要找地方展示才干,否则,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三是积累条件。
现在我们知道,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具备成事的必要条件,只有要素具足后,目标才能实现。
我们还知道,每个人的家底都不多,有专长、有过人之处、有极大差异价值优势的人,太少太少。
绝大多数人都是短板太多的平凡平庸者。
正是基于这种前提,如果真还想干点大事,有所追求,那就不能操之过急,就得老老实实积累目标实现所需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要老老实实积累必要条件?
因为不聚足必要条件,因缘不到,问题就解决不了。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建不成万里长城,必要条件都是一步步通过努力积累的,尤其是那些家底十分欠缺的人,更是急不得。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否则反受其害,比没吃更遭。
下面再谈谈量变质变:
前面说因果法高于斗争法,因为因果法包涵了辩证法的三大主要原理,即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不仅仅是包涵了,而且是完善升级了。
如针对解决问题三个环节,二者分别表述如下。
斗争思维表述为:
考虑问题时——对立统一——分裂斗争;
推进问题时——质量互变——内因决定;
解决问题时——否定之否定——循环超越(我赢你输)。
因果思维表述为:
考虑问题时——要素具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推进问题时——广结善缘——群众路线(外因决定);
解决问题时——皆大欢喜——人人受益。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斗争法的做人做事,无论是从考虑问题的构架模式,还是推进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看,都远不及因果法。
仅从分析问题,因果法考虑的空间就更广阔、更全维关联、更具体,通过对成事的必要条件的分析、盘清家底和要素积累,就十分清楚问题解决的战略战术,就对具体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思考分析问题就真正落地了。
而斗争法分析问题时它只告诉你要分清矛盾双方的关系,千万别忘记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虽然斗争法也讲整体关联,但它讲的是分裂后的关联性,即分裂必须在前,分裂必须是大前提,如果没有二分性、斗争性,那就失去了灵魂。
关联是它派生出来的,是摆在次要位置的。
只有找了假想“敌人”,我才会考虑敌我之间的关联性。
虽然,斗争法也讲普遍联系,但它是以分裂性我赢你败为前提的,这种普通联系更侧重的是智力开发、打赢全部战争的能力,它并没有考虑对对于敌人的道德要素,它通盘考虑的都只为我胜你败,我如何把你整得凄凄惨惨戚戚。
斗争法的整体思考——首先从智力和意志角度考虑问题;
因果法的整体思考——先从道德再从智力和意志角度考虑。
这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不同点在于预设解决问题的结果是谁受益的问题。
斗争法——预设我胜你惨败;
因果法——预设全赢皆受益。
斗争法只是人类认识层次的初级阶段,低于因果法,更低于境界法。
因为它只考虑对内部、对朋友使用道德,而对对手、对假设敌却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
法则二、广结善缘法则
斗争法强调内因大于外因,这是为一方战胜另一方预设的信心前提。
而在关系宇宙中,一切存在都普遍联系和相互关联:
关系整合——形成物质和精神产品;
关系分离——物质和精神产品消失。
我们过去都局限地认为,只有改造自己和改造自己已经掌控的那一点点资源,才是最根本的。
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
信息化、全球一体性、高速流动性等,已将每一个局限的小我紧紧关联起来了,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了。
如果开放外因,那我们找到的不只是内外各半的世界,而打开的是能量信息资源比内因大千万倍、亿万倍的外部世界。
如此一来,外部世界便真正成了我们追求卓越的“贵人”。
《人生八味》上说:
“只有大才,知缘而且善用缘。
”
如何才称得上知缘且善用缘呢?
不妨试举一例说明:
新光企业集团创办人吴火狮自幼刻苦耐劳,白手起家,历经50年的勤勉自励,终于创业有成。
综观他的一生,他的成功哲学创造了“不断突破”之外,就是“广结善缘”四个字。
俗云:
“小才不知有缘,不懂用缘;中才知有缘,但不善用缘;只有大才,知缘而且善用缘。
”吴火狮就是一位善于用缘的大才。
他常说:
“人脚会带来肥水。
”这句话最足以说明他的“惜缘”。
他在商场纵横数十年,平常待人圆满周到,极少树敌。
他已是亿万富翁,但毫无骄贵之气,与三教九流都能打交道,并且融洽相处,所以人缘非常好。
由于人缘好,遇有机会,别人自然鼎力相助,这是他成功之锁。
他以浓香的人情对待部属,他不主动辞退员工,而且与他见过一次面的员工,即使是工友,多年后他仍能叫出姓名。
员工的婚丧,他几乎都列席;员工因病住院,他经常亲往探望。
追随吴火狮三十多年的老干部吴家录,曾因病赴美开刀。
在手术那天,吴火狮每隔数小时打越洋电话探问病情,公司里的部属都因此而感受到他的温暖与关怀。
他很喜欢与部属接近,握手、寒暄、话家常。
每年到了年底发放年终奖金时,都由他亲自一一递交员工。
由于员工众多,把年终奖金发完,要花掉他一星期的时间,但他毫不在意。
因为上述种种,新光的员工与其家属,对吴火狮都有一份无法解释的孺慕之情。
所以,许多老干部愿意半辈子跟他,主要是为了感情的因素。
吴火狮就是这么一个“广结善缘”的人。
人人都是有缘人。
结缘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帮助。
你要想获得外在成事的必要条件,那就得全心全意去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他人才会成为你的有缘人,反过来助你成功。
法则三、皆大欢喜法则
现代人讲“双赢”讲得很多,其实只有“双赢”是不够的,强盗结伙抢劫,坐地分赃,他们之间“双赢”的局面出现了,而带给社会的是:
受害者不高兴,社会不高兴,不是真赢,赢的后面将跟着一长串麻烦。
皆大欢喜才是真赢。
三赢三胜
所谓三赢,是指合作双方皆赢,环境也同时受益。
只有做到三赢才能皆大欢喜。
你——赢;
我——赢;
他——赢。
这个“他”包括一切消费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心灵环境等。
之所以强调三赢,是因为考虑你为双赢之后会留下危机隐患,会产生反作用力。
人类并非一开始就知道采用共赢的,人们最直接最熟悉的策略是我胜你负、我赢你败、我高兴你痛苦。
但人有观察反省的能力,在无数次历史经验中发现,为什么赢了的又迅速被反作用力打败了。
看它高楼起,看它高楼塌,历史成败的兴衰只在转眼间完成,兴亡周期率为何总是无人逃出来呢?
古今中外的聪明人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聪明人都看到:
复仇的故事总是演绎得更为惨烈,卧薪尝胆,报仇雪恨之后,他没有再给对手卧薪尝胆的机会了,直接消灭肉体,以除后患。
为什么会将恶的行为演绎到这种极端地步呢?
一是因为受斗争法的教唆和蛊惑,满脑子都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观念在主导意识及行为。
二是因为敌我双方都是如此思维,跟一群恶狼讲道德讲不吃人是不对的,否则自己也会被恶狼吃掉。
因为对低级食肉动物来说,能吃到人那才叫道德呢!
但人们具有反省反思能力,看到了斗争哲学带来的巨大风险、隐患和危机,于是,便开始吸取教训,寻找更优秀的思维方式,于是才在智力升级中找到了和平发展共生共赢的因果法则。
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因果法的全胜分享预设都是人类智力、道德的进步。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很多人都低估了反作用力的大小和回报速度。
反作用力并非和你施予的作用力相等,是大于作用力的。
如某男人骂他老婆长得太丑了,某领导骂司机是一条狗,等等,骂者也许是来了情绪,骂完了就不记得了。
但对方会很快就不记得了吗?
一般都不会,也许有的会记恨一辈子。
这个恨随着时间的延长不仅不会消逝,而且还会疯长,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杀人全家、人肉炸弹等恶劣复仇现象。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皱眉之恨——亦可能提刀相报。
第一句,你可以不记住,但第二句你一定要记住。
得罪人有三种方式:
一是——恶意伤损;
二是——善意伤损;
三是——误解伤损。
我们看不明白的是善意伤损和误解伤损,如夫妻之间的伤人损人,如老师训学生时没有选择言词,点到痛处了,如朋友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等,不小心无意间得罪了某人,都可能在很短时间内遭到报复,而且报复还很重。
一切报应都是付了利息的“请帖”!
三赢共生都是因为考虑到了人们反面的心思语行,会自伤伤人,只有采取正面的心思语行,才会没有负面的反作用力,人生成功卓越之后才不会留下隐患和风险。
这种无漏思维,只有因果法考虑得最全面;这种反作用力思维,只有因果法在一开始思考问题时就进入了预案,就将道德前置了,就将未来的隐患危机预先消除了。
因此,因果法的人生是没有敌人的,是没有后患的,是快乐自由的,是能睡得好一个安稳觉的,是半夜不怕鬼敲门的。
凡是使用斗争法的人,因为单赢,便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如果斩草除根,历史会记住他的残暴;如果斩草不除根,星星之火又会成燎原之势,赢者就会睡不好觉,担心敌人不期而至。
到仇人反击时,对方就不会给你生在世间的机会了,他也懂得什么叫斩草除根!
(作者/《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主编、中国互联网方法论课题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