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9551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淄博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山东高考淄博二模试卷

语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忖度(cǔn)戕害(qiāng)按捺不住(nài)年高德劭(shào)

B.呼吁(yù)混淆(xiáo)皓首穷经(hào)卷帙(yì)浩繁

C.惦记(diàn)孝悌(dì)曲水流觞(shāng)信手拈来(niān)

D.愀然(qiǎo)摒弃(bìng)逸兴遄飞(chuán)铩羽而归(s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接轨敲边鼓浮想联篇拭目以待

B.荣膺流线形英雄辈出继往开来

C.诠释口头禅未雨绸缪蔚然成风

D.商榷耍花腔崭露头脚高屋建瓴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遵循道德规范:

行医要讲医德,经商要讲商德,从政要讲政德。

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B.从“梨花体”、“羊羔体”,到博客诗歌、微诗歌、“废话体”……等,网络诗歌以狂欢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挑战着人们诗歌阅读的底线。

C.“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增长高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中国将逐步进入老龄社会。

D.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日趋突出,谁来种地、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令人担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容国团曾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为新中国夺取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今天多特蒙德再次见证历史,铭刻下中国男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勇夺六连冠的奇迹。

B.长篇纪实小说《雷锋》匠心独运,巧妙运用“螺丝钉”这一关键词,贯穿了雷锋的一生,使得作品的纪实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的NGC1316星系图像中,这个遥远星系的尘埃勾勒出了“上帝脸”的轮廓,让人感到莫衷一是。

D.“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力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将包括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治轨道,还要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B.网络调查表明,中学生网络恶搞杜甫的主要原因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知识素养缺乏、内心空虚、游戏人生等因素造成的。

C.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的状况,政府制订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了很好的作用。

D.从《国门英雄》、《感动生命》到《儿女情更长》,中央电视台通过播出节目的多样化,让观众体验到不同题材类型电视剧的魅力和水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它包含着齐鲁文化、河洛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是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以齐鲁两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续作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化类型。

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支,孕育出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以及其他先秦诸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齐鲁地区成为“文化圣地”,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贡献是多方面的。

不仅儒家思想体系是在齐鲁文化的土壤里孕育而成,而且中国文化史上其他几种重要的思想学术派别也大都是由齐鲁文化孕育、影响或催生而成。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并称“显学”。

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都是正宗的鲁国人,儒学大师荀子虽为赵人,但年十五即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并曾三次为祭酒。

墨家创始人墨翟,也是鲁国人。

墨子曾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后觉儒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遂自立门户,创建了墨家学派。

先秦兵学多出于齐文化,孙武、孙膑及司马穰苴均为齐国人。

在中国古代兵学文化中,齐鲁兵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代表着先秦兵学的主体构成与最高成就。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虽非齐鲁之人,但中国古代道家形成和发展也与齐鲁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汉书·艺文志》将商代伊尹与姜太公列为道家之首,并将《管子》列入道家著作。

在老庄之前,道家思想已萌芽于齐鲁文化之中。

秦始皇攻灭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实行“焚书坑儒”政策,齐鲁文化一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汉王朝建立后,采用黄老之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后又于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无论是黄老之学,还是儒术,都是齐鲁文化的结晶。

齐鲁文化在汉代逐步上升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承认的主流文化。

儒学取得国家法典性的地位后,逐步在国家的支持下成为“经学”。

汉代的经学大师大多出于齐鲁之地。

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传授儒家五经的八位大师中有七人是齐鲁学者。

此后,汉魏时期许多著名的经学大师大多为齐鲁学者,经学的话语权和解释权基本上为齐鲁学者所垄断。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齐鲁文化,成为西周至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华夏文明的代表和象征,自汉朝以来,儒家学说的许多核心价值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共同民族意识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范式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齐鲁文化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越了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地域界限,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改动)

6.关于“齐鲁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

B.齐鲁文化和河洛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C.齐鲁文化孕育了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也孕育了其他先秦诸子。

D.齐鲁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齐鲁地区至今依然是“文化圣地”。

7.关于“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贡献”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齐鲁文化的土壤里孕育而成的儒家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先秦时期,齐鲁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催生了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兵家、道家等流派。

C.秦汉时期,齐鲁文化上升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承认的主流文化,儒学成为国家支持的“经学”。

D.汉魏时期,儒学上升到国家法典性质的地位,齐鲁学者几乎垄断了经学的话语权和解释权。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墨子曾师从孔子学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其创建的墨家学派与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B.道家代表人物老庄虽不是齐鲁人,但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形成和发展与齐鲁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C.作为汉初治国指导思想的黄老之学和汉武帝尊崇的儒学,都是齐鲁文化的结晶。

D.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它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越了时空界限。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森先,字琳枝,山东掖县人。

明崇祯进士。

顺治二年,自国子监博士考选江西道监察御史。

启睿亲王发大学士冯铨贪秽及其子源淮诸不法状,略谓:

“明二百余年国祚,坏于忠贤,而忠贤当日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

此通国共知者。

请立彰大法,戮之于市。

”御史吴达,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罗国士、邓孕槐、桑芸等先后论劾。

睿亲王于重华殿集大学士,刑部、科道诸臣,召铨等面质,以为无实迹,责森先启请肆①市语过当,夺官。

顺治既亲政,铨罢去。

九年十一月,大学士范文程以劾铨诸疏进,上阅之竟,曰:

“诸臣劾铨诚当,何为以此罢?

”文程曰:

“诸臣劾大臣,无非为君国,上当思所以爱惜之。

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细故也。

”越数日,上谕吏部,诸臣以劾铨罢者皆起用,森先补原官。

  十三年,巡按江南,劾罢贪吏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论如律。

巡苏州,杖杀不法僧三遮、优王紫稼,一时震悚。

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例当追比②,森先为疏请缓之。

上责森先徇纵,夺官,逮至京讯鞫,事白,复原官。

十五年,应诏陈言,略曰:

“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

臣以为欲开言路,宜先宽言官之罚。

如流徙谏臣李呈祥、季开生、魏琯、李裀、郝浴、张鸣骏等,皆与恩诏因公诖误例相应。

倘蒙俯赐轸恤,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在远不遗。

凡有言责者,有不洗心竭虑而兴起者乎?

”上责其市恩徇情,夺官,下刑部议,流徙尚阳堡,上仍宽之,复原官。

寻命察荒河南,用左都御史魏裔介言,给敕印,未讫事而卒。

十七年,上命吏部开列建言得罪诸臣,其流徙者,举呈祥、琯、裀、开生及彭长庚、许尔安凡六人。

上命释呈祥,许琯、开生归葬。

余虽系建言,情罪不同,无可宽免。

(节选自《清史稿·卷二百四十四·列传三十一》)

【注】①肆:

古代指罪犯被处死后暴尸示众。

②追比:

限期破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立彰大法,戮之于市戮:

B.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细故也细:

细小

C.逮至京讯鞫鞫:

审问

D.相率以言为戒耳率:

率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诸臣以劾铨罢者皆起用/不赂者以赂者丧

B.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泉涓涓而始流

C.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上阅之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李森先“刚劲耿直”品格的一组是

①召铨等面质,以为无实迹

②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细故也

③巡按江南,劾罢贪吏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

④逮至京讯鞫,事白,复原官

⑤臣以为欲开言路,宜先宽言官之罚

⑥倘蒙俯赐轸恤,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在远不遗

A.①②④B.②③⑥C.②⑤⑥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睿亲王对李森先等检举大学士冯铨及其儿子的违法情况,进行了当面对质,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

B.弹劾冯铨而被罢免的官员,因为范文程的据理力争,顺治皇帝被迫让他们官复原职,承认自己错误。

C.李森先以监察御史之职巡按江南期间,依法弹劾罢免贪官,用杖刑处死部分罪犯,坏人害怕。

D.李森先对待皇上屡下求言诏而无人进谏的状况,建议皇上广开言路,要宽容对待进谏的大臣。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臣劾铨诚当,何为以此罢?

(3分)

(2)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例当追比。

(4分)

(3)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4分)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任选三个小题)(6分)

(1)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李密《陈情表》)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3)子曰: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下面是关于张文驰捐献骨髓的一段材料,假如你是张文驰的同学,拟向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推荐他为候选人,请组织语言写出推荐的理由(被推荐人的主要事迹及评价,不超过60字)。

(4分)

湖北襄阳一中高三学生张文驰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俗称“中华骨髓库”),2011年10月,与福建一名4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他当即确认捐献意愿。

今年2月初,湖北分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张文驰,根据患者病情,捐髓最佳时机计划定在3月下旬。

 3月27日,张文驰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他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高中生。

 他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美中学生”,无论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张文驰已经在人性的考卷上答出了高分。

17.下图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命名为“携手同心”。

请仔细观察,说明图标的构图特点并揭示其寓意。

(4分)

1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

要求内容符合语境,句式相近。

(4分)

面对误解和非议,要学着把生活的苦酒当成甘醇的饮料慢慢品尝,这是一种坦然与宽容;面对失败与挫折,;面对烦恼与忧愁,。

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只要你勇于微笑;烦恼和忧愁是暂时的,只要你达观待之。

六、选考题(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进山东贾平凹

(1)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

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

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

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

(2)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

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了。

其实,秦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举行的,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像和力量。

接待我的朋友说:

哈,你终于来了!

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

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3)在曲阜,我已经无法觅寻到孔子当年真正生活过的环境。

如今以孔庙孔府孔林组合的这个城市,看到的是历朝历代皇帝营造起来的孔家的赫赫然大势。

一个文人,身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这是文人的骄傲。

但看看孔子的身世,他的生前凄凄惶惶的形状,又让我们文人感到一份心酸。

司马迁是这样的,曹雪芹也是这样的,文人都是与富贵无缘,都是生前得不到公正的。

在济宁,意外地得知,李白竟也是在济宁住过二十余年啊!

遥想在四川参观杜甫草堂,听那里人在说,流离失所的杜甫到成都去拜会的他的一位已经做了大官的昔日朋友,门子却怎么也不传禀,好不容易见着了朋友,朋友正宴请上司,只是冷冷地让他先去客栈里住下好了。

杜甫蒙受羞辱,就出城到郊外,仰躺在田埂上对天浩叹。

尊诗圣的是因为需要诗圣,做诗圣的只能贫困潦倒。

我是多么崇拜英雄豪杰呀,但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

孔庙里,我并不感兴趣那些大大小小的皇帝为孔子树立的石碑,独对那面藏书墙钟情,孔老夫子当周之衰则否,属鲁之乱则晦,及秦之暴则废,遇汉之王则兴,乾坤不可久否,日月不可久晦,文籍不可久废啊!

(4)当我立于藏书墙下留影拍照时,我吟诵的是米芾的赞词: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5)我在泰山上觅寻我的祖先遇雨而避的山崖和古松,遗憾地没有找到这个景点。

听导游的人解说,我的祖先毕竟还是登上了山顶,在那里燃起了熊熊大火与天接通,天给了他什么昭示,后人恐怕不可得知。

而事实是秦亡后,就在泰山之下,孔庙孔府孔林如皇宫一样矗起而千万年里香火不绝。

孔子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

泰山就是永远的孔子吗?

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

我站在拱北石下向北面的峰头上看,我许下了我的宏愿,如果我有了完成夙命的能力和机会,我就要在那个峰头上造一个大庙的。

我抚摩着拱北石,我以为这块石头是高贵的,坚强的,是一个拳头,是一个冲天的惊叹号。

(6)古人讲:

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

周围的山确实是小的,小的不仅仅是周围的山,也小的是天下。

我这时是懂得了当年孔子登山时的心境,也知道了他之所以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游说的那一份自信。

(7)我带回了一块石头,泰山上的石头。

过去的皇帝自以为他们是天之骄子,一旦登基了就来泰山封禅的,但有的定都远,他们可以来泰山祀天,也可以自家门前筑一个土丘作为泰山来祀,而我只带回一块石头——泰山石是敢挡的——泰山就永远属于我,给我拔地通天的信仰了。

(有删改)

19.简要赏析文章第一段中对“胡琴声”描写的妙处及作用。

(4分)

2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

(2)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

21.文章第5段中说“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请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

(4分)

22.结合全文探究一下作者带回泰山石的用意是什么。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画家赵无极郁风

(1)在国内,凡是经常看报纸的人,都知道在国外有那么几位为中国争了光的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可是在国外,除了科学界以外,一般人很少知道他们的名字。

相反,在巴黎、伦敦、罗马、维也纳,在纽约、旧金山、东京、新加坡,凡是有些文化的人都知道有个中国画家叫赵无极;可是在国内,除了美术界以外,即使经常看报纸的一般读者,也很少知道在巴黎有个为中国争了光的画家赵无极。

当然,艺术的成果可以通过展览使人人都有机会直接欣赏,而科学成果则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

(2)赵无极一九二一年出生于北京,却是在上海南通长大。

祖辈是书香之家,父亲是银行家,少年时代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充分享受和学习过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萃,名家书画、碑帖金石,加上他的叔叔常从巴黎寄回西方名画的印刷品,浸泡得他十岁就开始画画,十四岁就考入了杭州艺专。

一九四八年初去了巴黎,次年曾在一次芭蕾舞速写比赛中获奖,并在某画廊举行个人画展。

后来他遍游欧洲,每年举行画展,出版画册,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就被西方美术评论界公认为当代世界最有成就的名画家之一。

(3)有人说,他是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几乎没有吃过生活的苦头;我说他的幸运主要在于排除了一切可能的方便的诱惑,没有成为一个在生活上和艺术上的纨绔子弟,而是坚定不移地走着一条不断探索追求的寂寞之路。

在这条路上他却并非没有吃过苦头的直线前进。

他试用各种工具材料和形式体裁去表达,搞过铜版、石版、油画、水墨,为诗集作插图,为芭蕾舞设计布景,不断否定、破坏自己已有的,又不断创造新的,忍受艺术变异中的痛苦——包括由于这种变异曾有一年半卖不出一张画,生活收入也大大减少,忍受由于专心于艺术上的追求而引起感情和家庭生活的变异的痛苦,等等。

(4)然而,无论如何变异,他的作品的精神品格的内涵,从来没有离开过祖国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

倒是出国以前的早期,他的作品更接近西方印象派绘画,而到了巴黎以后,虽然广泛涉猎和吸取了西方古典和现代绘画的某些表现方法,但是他心向往之梦寐以求的却是自童年时代就孕育着他的中国艺术的本源。

这是很有趣的反效果,他在自述中曾说过:

“如果在我成为艺术家的过程中,不能否定巴黎的影响,我必须同时指出,随着我的成长和自信的确立,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

中国与生俱来的出现在我最近所有的画作上。

似非而是地,是由于巴黎,我才回归到根深的本源。

”这也不难理解,生活中这种辩证的反效果是无穷的,正如“人在福中不知福”,直到从空间和时间拉开了距离,才发现某些最可贵的东西。

(5)所有对于赵无极的评论,包括著名的作家、诗人为他的画册或展览会写的序,都提到或集中地论证这一点:

“富有中国精神的内涵,有些方面兼具现代的特色”,“清晰地反映了中国人看宇宙万物的观点;遥远和朦胧反映出默念的精神,而非默念的具体事物,这已经成为最现代的环球性的普遍观点。

”这就是他在西方受到重视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6)在他的画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那是色彩和光影交织成的风云变幻,是宁静的绿野和草丛中闪耀着流水,是莽莽森林延伸到遥远的天际,是茫茫夜空里显现出阑珊灯火,是生命的腾跃和律动……

(7)他用中国书法的笔触和力度挥洒着油质色彩,用黑白虚实突出逼人的光亮,用逐层交错的色度渲染出深邃的空间感,整体统一的和谐和跌宕起伏的节奏形成音韵,……其实这些表现方法正是中国画古已有之的,不过由于他兼采了西方绘画对于材料、色彩和结构的处理方法而形成不同的新的效果罢了。

岂有它哉!

(有删改)

19.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4分)

2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不断否定、破坏自己已有的,又不断创造新的,忍受艺术变异中的痛苦。

(2)似非而是地,是由于巴黎,我才回归到根深的本源。

21.简要赏析文章第6自然段。

(4分)

22.结合全文探究一下赵无极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6分)

七、(60分)

23.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管子》说:

“国有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顾炎武说: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礼是道德规范,要孝道仁爱;义为行动准绳,要见义勇为;廉为廉洁方正,以身示范;耻为有知耻之心,守住底线。

就是要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

请联系实际,从上面选择一个或两个方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特征鲜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喜爱各异。

有人喜欢夏荷,纯洁净美;有人喜欢秋菊,傲霜枝头;有人喜欢冬梅,凌寒怒发。

有的花儿,鲜艳夺目、热烈奔放、生机勃勃,是美;有的花儿,高雅淡泊、静如止水,清香幽远,也是美。

对此,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特征鲜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海明威说过: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应该是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的起点。

他应该永远去尝试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别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才有获胜的机会。

实际上,作家是这样,其他很多方面也是如此。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特征鲜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I卷(共36分)

1、(15分,每小题3分)

1.D(A项“捺”读nà,B项“帙”读zhì,C项“悌”读tì)

2.C(A项“浮想联篇-浮想联翩”,B项“流线形-流线型”,D项“崭露头脚-崭露头角”)

3.D(A项句末的“句号”应该在引号的外面。

B项去掉省略号。

C项“高龄化”后的“逗号”应改“顿号”。

4.C(“莫衷一是”:

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不符合语境。

可用“不可思议”。

5.A(B项结构混乱,“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

C项成分残缺,应该是“制订了……措施”。

D项“体验”与“水准”搭配不当。

2、(9分,每小题3分)

6.D(齐鲁地区至今依然是“文化圣地”说法错误,无中生有)

7.C(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政策,齐鲁文化基本被毁灭,没有成为主流文化)

8.A(墨家学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