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9736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docx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

  一、【设计依据与构思】济南版八年级“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在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

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三、【方法阐释】

  通过让学生辨别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异同,明确男、女染色体的差异;通过“棋子”游戏,模拟生男生女几率相等;通过性别决定填图,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及浓郁的趣味性;通过对男女比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染色体以及人类性别决定的有关资料,准备模拟实验的材料。

  五、【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韩国变性人河莉秀、南非女运动员塞曼亚的图片。

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呢?

  【过渡】他们并不同学们认为的河莉秀是女性,塞维亚是男性。

这种事情在世界运动史上并不罕见。

例如:

1932年波兰运动员斯坦妮斯洛娃瓦拉谢维奇创造了世界纪录,获得了女子一百米冠军,后来在美国遭遇了一起汽车抢劫案,被无辜枪杀。

在医生尸检的时候,发现这位被波兰人民称为女英雄的运动员,原来是一位男性。

  为了维护竞赛的公平。

1993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首届东亚运动会上,组委会采用了只需1根带毛囊的头发即可鉴别性别的新技术,准确率达100%。

这种鉴别方法的依据就是男女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形态差异。

  分辨河莉秀和塞曼亚的性别。

  听讲,进入思维状态。

  学生对事情的真相感觉不可思议,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知道人们常用第二性征、性征来判断男、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

  用1993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首届东亚运动会上的实例。

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学习1、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

对。

  种类:

①常染色体对。

  ②性染色体对,女性的性染色体可以表示为;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表示为.

  每个人的体细胞中都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亲代的遗传信息也就随之传递给了后代,故人类的遗传是通过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实现的。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每个卵细胞内都有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染色体。

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精子含有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染色体;另一种精子则含有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染色体。

  如果含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后代是男孩;如果含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代是女孩,且结合的机会是。

看教材进行自主学习,重点知识在教材上画下来。

5分钟后小组交流。

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人类染色体传递:

  人类的性别决定。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

  自我测评1、【展示】人体染色体图谱:

  【提问】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

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

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回忆】人的生殖过程,推测染色体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到受精卵的传递规律。

  【播放】人类染色体传递的flash动画,强调:

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不是单纯的数目减少一半,而是每一对都减少一半,当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时,精子的一半与卵细胞的一半又形成了23对染色体,即受精后数目恢复正常。

  【提问】:

同一对染色体能同时进入一个生殖细胞吗?

染色体的这种传递方式有什么意义?

  【资料补充】:

  马蛔虫体细胞内只有两对染色体,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研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只有两条染色体,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内又恢复到两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体细胞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后来科学家在研究其它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规律。

  【探究活动】:

生男生女的比例

  参照教材P79的探究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时间3分钟。

  你打算用什么材料?

  怎样设计实验装置?

分别模拟什么?

  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细节?

  统计结果,得出结论:

  次数12345678910

  性别

  统计:

男次女次男/女=次

  【过渡】模拟实验说明了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从科学的理论角度来看,生男生女的机会又是怎样的呢?

  【巩固训练】请你填写人类的男生女的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解上不难看出,男性有______种精子,女性有______种卵细胞。

因此可以肯定:

从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角度来看,决定生男生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理论上来讲,男女比例大致是:

____________。

  在战火纷飞,战争不断的年代,一位国王制定了一条法律:

任何夫妇,如果上一胎生的是男孩,可以再生,如果生的是女孩,就不能再生了。

他认为这样可以使他国内的男丁多些,女人少些。

请问结果会如他所愿吗?

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

  0、【变式训练】有一种疾病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控制这种病的基因最可能存在哪里呢?

父亲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多少呢?

  1、【展示】中蒙地区150万男性的y染色体

  相同的实例。

  小结:

本节的重难点,构建知识结构。

读图比较男女染色体组成的异同点。

  读图4.4-6,描述人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归纳总结

  意义:

后代的体细胞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父母的遗传信息随之传给了后代。

设计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怎样解释实验结论,怎样做才能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读图解释人类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

  讨论理解:

一个男性的y染色体来自于自己的父亲,又只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自己的母亲,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

  构建知识结构。

通过染色体图的观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获取知识。

  形象的动画,

  便于学生理解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23对。

其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通过模拟游戏步步导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真切体验。

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通过图解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

1。

性别决定的图解看似简单,部分学生由于初次接触,需要通过练习及时巩固。

  这个练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A类:

  .决定人的性别的时期是

  A.受精卵分裂时B.胎儿出生时c.卵细胞受精时D.胚胎性器官分化时

  .新生儿的性别取决于

  A.精子的类型B.精子和卵细胞c.母亲的体细胞D.父亲的体细胞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决定精子的产生和成熟的基因位于

  A.常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c.y染色体上D.X或y染色体上

  .子女的性别是由

  A.母亲决定B.父母共同决定,母亲为主c.父母共同决定,父亲为主D.父母共同决定

  .一对夫妇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很想再要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A.100%B.50%c.25%D.0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

  A.全部的性状B.全部的染色体

  c.全部的遗传物质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B类:

1、已知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那么在牛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为_______条、条和条。

  1990年科研人员在y染色体上发现了促使睾丸发育的基因,说明了:

  。

  人类生男生女的奥秘可用右图表示,

  据图回答:

  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染色体符号:

  ;2;

  ;4;

  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胎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条件的可以生育第二胎。

  假使一对夫妇胎生的是男孩,预测

  第二胎生女孩的机会是%。

  c类:

我国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婴儿性别男女比例为119:

100,即当时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婴,这大大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围,其中进行胎儿性别选择是整个社会男女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

  场景一:

妻子怀孕了,丈夫兴冲冲地拿来了“转胎药”,此药据说有将女胎转为男胎的神奇功效。

你觉得有科学道理吗?

  场景二:

“忧心忡忡地丈夫,带妻子到医院去鉴别胎儿的性别,迎接他的却是‘严禁非医学需要做胎儿性别鉴定’,你能解释原因是什么吗?

如果人为的进行性别选择,有什么害处?

  也许,在你的身边,就有类似场景中的人,你会怎么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对他进行劝导呢?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模拟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实验,准备起来虽然麻烦些,但是通过学生做实验,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4人一组,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在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合作能力。

  教师注意强调在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并暗示模拟游戏的原理蕴涵着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类性别的奥秘。

  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