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9787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docx

生物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3章章末评估检测附答案

第3章 章末评估检测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则应先用蛋白酶处理以去除细胞壁

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离心法获取

D.可以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解析:

家鸡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细胞膜中会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用蛋白酶处理无法去掉细胞壁;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答案:

C

2.如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解析:

图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间接传递方式。

图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乙表示靶细胞,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答案:

D

3.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直接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B.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D.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才能进行融合完成受精作用。

胰岛素由胰岛细胞分泌,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和胰岛素结合属于胰岛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

氨基酸脱水缩合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完成的,不直接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

D

4.下列有关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清晰可见

B.观察叶绿体时,应保证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保持有水状态

C.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解析: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但无法观察到两种细胞器的内部结构。

答案:

A

5.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依次属于的结构是(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B.线粒体膜、细胞膜、叶绿体膜

C.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

D.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

解析:

①③具双层膜,①内膜光滑,③内膜向内腔折叠,故①是叶绿体膜,③是线粒体膜。

答案:

C

6.对人类来说,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它能阻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这种毒素最可能作用于细胞中的(  )

A.细胞核B.细胞膜C.核糖体D.线粒体

解析: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答案:

D

7.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磷脂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C.溶酶体对自身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D.线粒体既有核酸又具有双层膜

解析:

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答案:

C

8.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组成

D.呈透明的胶质状

解析: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A项正确;活细胞内,细胞质基质呈不断流动的状态,B项错误;细胞质基质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C项正确;细胞质基质呈透明的胶质状态,也称为细胞溶胶,D项正确。

答案:

B

9.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狗尾巴草幼茎皮层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下图中的(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解析:

狗尾巴草属于高等植物,其幼茎皮层细胞中含有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等细胞器,⑤中心体一般位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答案:

B

10.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包括动物、植物和病毒等

B.原核生物细胞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C.蓝藻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发生在核糖体上

解析: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核糖体;蓝藻等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内质网、中心体等细胞器,只有无膜结构的核糖体;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即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答案:

D

11.下图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

B.从图示中心体可确定该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中含有少量的DNA分子

D.结构③具有双层膜,有进一步加工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

由于图中出现了核糖体④,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A项错误;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中心体,B项错误;结构①是线粒体,其内含有少量的DNA,C项正确;结构③是高尔基体,由单层膜组成,对蛋白质有加工、运输作用,D项错误。

答案:

C

12.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以类囊体堆叠的方式增加膜面积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解析:

脂质和蛋白质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这说明甲和乙含有膜结构,丙没有膜结构;甲含有核酸,可能是线粒体;乙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丙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可能是核糖体,甲可能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凹陷增大膜面积,A错误;乙可能是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无关,B错误;丙是核糖体,合成的物质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C正确;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D错误。

答案:

C

13.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染色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和中心体

解析:

无膜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含磷脂。

染色体虽不含磷脂,但不是细胞器。

答案:

D

14.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物质不能全部进入溶酶体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解析:

水解酶是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溶酶体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病菌等,此过程有膜的融合与膜成分的更新;溶酶体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够吞噬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结构。

答案:

D

15.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B.溶酶体C.核糖体D.内质网

解析: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细胞中的溶酶体破裂后释放水解酶,从而导致细胞出现“自溶”现象。

答案:

B

16.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DNA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B.所有细胞的能量代谢都离不开线粒体和叶绿体

C.根尖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也有线粒体

解析:

含有D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而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并非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如蓝藻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根尖细胞不具有叶绿体;只要有叶绿体,说明为植物细胞,所以一定有线粒体。

答案:

D

17.下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5N1病毒无图示任何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围的⑧

C.硝化细菌细胞不含⑥,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D.蓝藻细胞不含⑦,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及相关酶和膜结构。

答案:

B

1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细胞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D.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包括多种酶和各种细胞器

解析:

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答案:

D

19.有关下列四种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高尔基体 ②中心体 ③内质网 ④核糖体

A.具有单层膜的是①③

B.③是脂质的合成场所

C.氨基酸形成肽链的场所是③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②有关

解析: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内质网;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蛋白质的形成场所是核糖体;动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答案:

C

20.两种细胞分别拥有下表所示的特征,由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项目

细胞Ⅰ

细胞Ⅱ

细胞壁

核糖体

细胞核

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A.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

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

C.两种细胞的细胞壁组成成分相同

D.细胞Ⅱ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Ⅰ晚

解析:

由题表可知,细胞Ⅰ是原核细胞,细胞Ⅱ是真核细胞(植物细胞或真菌细胞),两种细胞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不同。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40分)

21.(9分)下面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细胞具有分泌抗体的功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除核糖体外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  ]________;请依次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

________(仅填标号),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场所主要是[  ]________。

(2)下表是与抗体合成及分泌有关的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

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67

28

少量

59

40

0

39

0

59

据表分析,甲、丙分别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具有三大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细胞中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核糖体[4]和中心体[6]。

抗体是分泌蛋白,该蛋白质在核糖体[4]上合成后,先后经过内质网[3]和高尔基体[7]的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5]分泌到细胞外,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所需能量主要通过线粒体[1]提供。

(2)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核糖体的成分为蛋白质和RNA,它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含脂质,故丙表示核糖体;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脂质和蛋白质,同时也含有少量核酸,故甲表示线粒体。

(3)细胞膜的功能有三个方面,即作为系统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

(1)6 中心体 4、3、7、5 1 线粒体 

(2)1 线粒体 4 核糖体 (3)5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2.(13分)下图中A、B表示了两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B是在____________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的________结构。

(2)图A是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结构名称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号回答:

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胞器有________。

(5)在玉米田中有时会出现极少量的白化苗,该白化苗由于不能合成有机物质而很快死亡,你认为这是由于细胞中[ ]________发育异常导致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之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__。

(6)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尾巴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蘑菇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很快腐烂等,与这些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该结构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图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A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B为动物细胞。

3、4、5分别是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其主要生理功能分别是:

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场所、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等;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线粒体和叶绿体既与细胞能量转换有关,又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

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和液泡中,溶酶体含有酸性水解酶,能使一些细胞死亡。

答案:

(1)电子 亚显微

(2)高等植物 有细胞壁,无中心体

(3)线粒体 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中心体 与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有关

(4)6、9、11 3、4

(5)4 叶绿体 11 液泡

(6)溶酶体 酸性水解酶

23.(9分)下图①~⑦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⑦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序号);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2)抗体从产生到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细胞内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的a、b、c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结构上可合成的物质是______,若⑦内________(填字母)结构被破坏,这种物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为高尔基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叶绿体,⑤为核糖体,⑥为细胞膜,⑦为细胞核;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抗体为分泌蛋白,其产生、运输、加工和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是:

⑤(核糖体)→③(内质网)→①(高尔基体)→⑥(细胞膜),⑤(核糖体)无膜,所以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③①⑥;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由图可知a、b、c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3)⑤(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⑦(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核糖体合成有关,当b(核仁)被破坏后,会影响核糖体的形成,从而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影响。

答案:

(1)⑤ ⑥ 

(2)③①⑥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3)蛋白质(多肽) b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4.(9分)为了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所必需,一位生物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

他研究了100个细胞,把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

所有的细胞都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

他得到下面实验数据:

表1

时间/d

1

2

3

4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表2

时间/d

1

2

3

4

10

3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这位生物学家,你怎样解释表1中的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2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1、表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2中,有很多细胞有核部分也死亡了,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表1中细胞无核部分的死亡个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全部死亡,原因是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不能进行。

表2中,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都要比无核部分多和长,同样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不可或缺。

表2中,细胞有核部分的死亡原因可能是:

①细胞的正常凋亡;②一部分是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致死。

答案:

(1)细胞无核部分全部死亡,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不能进行(意思死亡正确即可)

(2)有细胞核的细胞随培养的进行大部分能存活

(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不能进行

(4)细胞的正常凋亡或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致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