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9789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docx

使用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

使用CiscoPacketTracer设计小型网络

――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OSPF以及RIP等路由协议的原理与配置方法

2.掌握路由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3.掌握网络拓扑三层结构以及子网划分

4.学习怎样设计小型网络

二、实验原理

使用cisco模拟器PacketTracer来模拟网络的设计、架构,按照网络拓扑来进行子网规划及划分VLAN,通过使用基本配置命令及ospf、RIP等路由协议、路由重发布技术来配置核心层的路由器、汇聚层的交换机以及接入层的PC机,最终使得每一个三层交换机下相同VLAN中的PC机能互相通信,而不同VLAN下的PC机不能通信,且整个网络中不同三层交换机下的每一台PC机都能与其他三层交换机下的PC相互通信。

三、实验设计

1.网络拓扑图设计

(1)总体设计

核心层:

12台cisco28系列路由器,用DTE线相连,在每台交换机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将14台路由划分为3个区域,area0(管理区域)、area1、area2,并实现各个自治区域之间的通信,以及各个自治区域和外部区域的通信(配置“路由重分发”)。

汇聚层:

4台cisco35系列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选用直通双绞线连接,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之间选用交叉双绞线连接,汇聚层区域采用rip协议。

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之间使用干道技术,二层交换机通过vtp向三层交换机学习VLAN。

接入层:

接入层共有16台cisco29系列二层交换机,每4台连接到一台三层交换机下,二层交换机与PC通过直通双绞线相连。

(2)各层拓扑

图1:

核心层路由器拓扑图

汇聚层网络用于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子网连接到核心层网络,实现路由汇聚的功能。

拓扑图如下:

图3汇聚层整体图

接入层网络用于将终端用户计算机接入到网络之中,拓补图如下。

接入层局部图

2.IP地址规划设计和子网划分

按实验要求分配到的A类ip地址为16.0.0.0,按实验要求借位9~18位,本实验中一级子网借14位,则一级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可用子网数为214=16384,每个子网可用主机数为210-2=1022。

一级子网

可用主机数

16.0.0.0/22

16.0.0.1~16.0.3.254

16.0.4.0/22

16.0.4.1~16.0.7.254

16.0.8.0/22

16.0.8.1~16.0.11.254

16.0.12.0/22

16.0.12.1~16.0.15.254

………………

………

………………

………

16.0.248.0/22

16.0.248.1~16.0.251.254

16.0.252.0/22

16.0.252.1~16.0.255.254

16.1.0.0/22

16.1.0.1~16.1.0.3.254

16.1.0.4/22

16.1.0.4~16.1.0.7.254

………

…………

………

…………

16.255.244.0/22

16.255.244.1~16.255.247.254

16.255.248.0/22

16.255.248.1~16.255.251.254

16.255.252.0/22

16.255.252.1~16.255.255.254

表1:

一级子网划分

根据拓补图,核心层和汇聚层一共有19个二级网段,二级子网从一级子网再借3位,则总共借17位,二级子网掩码掩码是255.255.255.128,每一个一级子网可划分的二级子网数为23=8,每个子网可用主机数是27-2=126台,用3个一级子网来划分二级子网,三个一级子网最多可划分24个二级子网,多余本实验的网段数。

本实验用16.1.0.0/22,16.2.0.0/22和16.0.0.0/22来划分2级子网.

二级子网

可用主机数

16.1.0.0/25

16.1.0.1~16.1.0.126

16.1.0.128/25

16.1.0.129~16.1.0.254

16.1.1.0/25

16.1.1.1~16.1.1.126

16.1.1.128/25

16.1.1.129~16.1.1.254

16.1.2.0/25

16.1.2.1~16.1.2.126

16.1.2.128/25

16.1.2.129~16.1.2.254

16.1.3.0/25

16.1.3.1~16.1.3.126

16.1.3.128/25

16.1.3.129~16.1.3.254

表2:

16.1.0.0/22的二级子网划分

 

二级子网

可用主机数

16.2.0.0/25

16.2.0.1~16.2.0.126

16.2.0.128/25

16.2.0.129~16.2.0.254

16.2.1.0/25

16.2.1.1~16.2.1.126

16.2.1.128/25

16.2.1.129~16.2.1.254

16.2.2.0/25

16.2.2.1~16.2.2.126

16.2.2.128/25

16.2.2.129~16.2.2.254

16.2.3.0/25

16.2.3.1~16.2.3.126

16.2.3.128/25

16.2.3.129~16.2.3.254

表3:

16.2.0.0/22的二级子网划分

二级子网

可用主机数

16.0.0.0/25

16.0.0.1~16.2.0.126

16.0.0.128/25

16.0.0.129~16.2.0.254

16.0.1.0/25

16.0.1.1~16.2.1.126

16.0.1.128/25

16.0.1.129~16.2.1.254

16.0.2.0/25

16.0.2.1~16.2.2.126

16.0.2.128/25

16.0.2.129~16.2.2.254

16.0.3.0/25

16.0.3.1~16.2.3.126

16.0.3.128/25

16.0.3.129~16.2.3.254

表4:

16.0.0.0/22的二级子网划分

3.子网规划

(1)各网段地址:

网段号

网络地址

网段号

网络地址

1

16.1.0.0/25

11

16.2.1.0/25

2

16.1.0.128/25

12

16.2.1.128/25

3

16.1.1.0/25

13

16.2.1.128/25

4

16.1.1.128/25

14

16.2.2.128/25

5

16.1.2.0/25

15

16.2.3.0/25

6

16.1.2.128/25

16

16.0.0.0/25

7

16.1.3.0/25

17

16.0.0.128/25

8

16.1.3.128/25

18

16.0.1.0/25

9

16.2.0.0/25

19

16.0.1.128/25

10

16.2.0.128/25

 

(2)网段号和对应的区域:

网段号

所属区域

网段号

所属区域

1

area1

11

area3

2

area1

12

area2

3

area1

13

area2

4

area1

14

area2

5

area0

15

area2

6

area0

16

area4

7

area0

17

area4

8

area3

18

area5

9

area3

19

area6

10

area3

表7:

网段号和对应的区域

(2)各路由器环回接口IP和ospf进程号:

Router

LoopbackIP

Ospfprocess-id

R0

Lo0:

9.9.9.9/32

900

R1

Lo0:

5.5.5.5/32

500

R2

Lo0:

7.7.7.7/32

700

R3

Lo0:

8.8.8.8/32

800

R4

Lo0:

6.6.6.6/32

600

R5

Lo0:

10.10.10.10/32

1300

R6

Lo0:

11.11.11.11/32

1100

R7

Lo0:

12.12.12.12/32

1200

R8

Lo0:

4.4.4.4/32

400

R9

Lo0:

2.2.2.2/32

200

R10

Lo0:

3.3.3.3/32

300

R11

Lo0:

1.1.1.1/32

100

表8:

各路由器环回接口IP和ospf进程号

3.路由协议配置

(1)核心层ospf配置:

noipdomain-lookup

interfaceFastEthernet0/0

noipaddress

duplexauto

speedauto

shutdown

!

interfaceFastEthernet0/1

noipaddress

duplexauto

speedauto

shutdown

!

interfaceSerial1/0

ipaddress16.1.0.2255.255.255.128

!

interfaceSerial1/1

ipaddress16.1.1.1255.255.255.128

!

interfaceSerial1/2

ipaddress16.1.2.129255.255.255.128

!

interfaceSerial1/3

ipaddress16.1.2.1255.255.255.128

!

interfaceSerial1/4

noipaddress

shutdown

!

interfaceSerial1/5

noipaddress

shutdown

!

interfaceSerial1/6

noipaddress

shutdown

!

interfaceSerial1/7

noipaddress

shutdown

!

interfaceVlan1

noipaddress

shutdown

!

routerospf100

router-id1.1.1.1

log-adjacency-changes

network16.1.0.00.0.0.127area0

network16.1.1.00.0.0.127area0

network16.1.2.00.0.0.127area2

network16.1.2.1280.0.0.127area2

!

ipclassless

linecon0

linevty04

login

end

核心层路由表:

(2)汇聚层RIPv2:

iprouting

interfaceFastEthernet0/1

switchporttrunkencapsulationdot1q

switchportmodetrunk

!

interfaceFastEthernet0/2

switchporttrunkencapsulationdot1q

switchportmodetrunk

!

interfaceFastEthernet0/3

switchporttrunkencapsulationdot1q

switchportmodetrunk

!

interfaceFastEthernet0/4

switchporttrunkencapsulationdot1q

switchportmodetrunk

interfaceFastEthernet0/24

noswitchport

ipaddress16.0.19.2255.255.255.128

duplexauto

speedauto

!

interfaceVlan13

ipaddress16.0.36.1255.255.252.0

!

interfaceVlan14

ipaddress16.0.40.1255.255.252.0

!

interfaceVlan15

ipaddress16.0.44.1255.255.252.0

!

routerrip

version2

network16.0.0.0

noauto-summary

!

ipclassless

iproute0.0.0.00.0.0.016.0.19.1

linecon0

linevty04

login

!

!

End

汇聚层路由表:

(3)边界路由重发布:

边界路由器路由表:

四、实验结果

一、同一com1下的不同pc机实验结果:

如上图从Vlan10的PC0到Vlan12的PC2的simulation结果:

从Vlan10的PC0到Vlan12的PC2的ping结果:

2、com1和com2下的不同pc机实验结果:

如上图从Vlan10的PC1到Vlan15的PC8的simulation结果:

从Vlan10的PC1到Vlan15的PC8的ping结果:

3、com1和com3下的不同pc机实验结果:

如上图从Vlan10的Laptop0到Vlan18的PC19的simulation结果:

从Vlan10的Laptop0到Vlan18的PC19的ping结果

5、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实验CiscoPacketTracer路由模拟器,更加深了我各种网络协议和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知识,基本掌握OSPF以及RIP等路由协议的原理与配置方法,了解了路由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加深了网络拓扑三层结构以及子网划分,懂得了怎样设计小型网络,熟练的掌握了配置Cisco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命令。

特别感谢的是研究生学长啊,否则单纯老师所讲的那些理论的东西太鼓噪无味了,实验出成果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