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9902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docx

《唐雎不辱使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雎不辱使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雎不辱使命.docx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三里河中学初三下册慈海红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培养学生朗读、复述、翻译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导学过程:

◆知识预习

1、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①唐雎(   ) ②怫然(   ) ③休祲(   )

④缟素(   ) ⑤徒跣(   ) ⑥色挠(   )

2.解释加粗词语。

(1)请广于君()

(2)非士之怒也()

(3)岂直五百里哉?

()(4)弗敢易()

(5)休祲降于天()(6)长跪而谢之()

(7)秦王色挠()(8)寡人谕矣()

2、请为下列句子中的“使”选择正确的义项。

A.使命B.听、讲C.派、遣D.出使E.使臣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2)唐雎不辱使命()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请为下列句中加粗字选出正确的读音或义项。

(1)秦王色挠()A.骚挠B.屈服

(2)长跪而谢之曰()A.道歉B.谢意

(3)天下缟素()A.gǎoB.kǎo

(4)弗敢易()A.交换B.交易

4、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

”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学教过程:

(第一课时)

1、正音正字,疏通文意:

弗fú雎jū 怫fú 跣xiăn 抢qiāng 傀guī祲jìn缟găo挠náo 谕yù

2、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3、文章划分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呢?

4、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总结、扩展:

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大家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有了整体的感知。

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试举几例。

 

6、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逐句翻译,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二课时

一、分各色朗读课文。

二、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4、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6、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

”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8、通过课文分析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

唐雎:

三、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四、当堂训练:

三春中学初二语文组集体备课  执笔人:

赵修玉

【学习目的】

1、             朗读课文,疏通文言课文。

2、             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             培养学生自强精神和正义感。

【自学重点】

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自学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自学过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古往今来,在国家和民族在遭受外敌入侵、面临危机的时候总是有许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热爱。

小国之臣唐雎,面对强秦的寻衅威胁,奉命危难之间,同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折服秦王,不辱使命,保全了国家的领土。

这需要何等的气魄胆识和智慧!

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自主学习部分】

1、             积累词语

分组找出并交流易读错的字、通假字、古今易义字。

易读错的字:

且( ) 怫( ) 跣( )  抢( )傀( ) 缟( ) 挠( )

通假字:

错——       直——     仓——

古今易义字:

虽      是         谢   

2、             范读课文,学生勾画出人物对白。

3、             分组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各组派一名代表译课文。

小组长补充、强调重点词语。

4、             分析人物性格。

A、            分角色朗读人物对白。

B、            请学生说说你认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秦王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

C、            学生小组内一起理清写作思路,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学生代表(板书)

秦王:

使人谓——不悦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

人物表现:

唐雎:

临危出使——沉着应对   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人物性格:

秦王:

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唐雎:

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

5、             归纳写作特色:

A、            通过对话,展现矛盾,突出人物性格;

B、            多种形式的对比;

C、            用衬托来刻画人物;

D、           语言简练准确。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

文章用对话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课后延伸:

1、             你还了解中国历史上哪些“布衣之士”?

说说他们的名言、事例。

2、             当今中国在世界之林仍算不上强国,我们在外交上又应当怎样做呢?

【共同学习部分】

一、              作者作品背景介绍:

    作家作品: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文选自《战国策?

魏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背景资料: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

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

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在疑难字词上注音,交流:

可能出现的字词:

弗fú  雎jū  怫fú  跣xi?

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

o  挠náo  谕yù

2、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3、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理清大意。

三、体会课文大意、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

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呢?

唐雎与秦王的较量分几个回合?

 

四、课后练习:

1、熟读并背诵课文。

翻译全文。

2、从文章的语言和故事情节入手,你认为秦王和唐雎分别是怎样的人?

3、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你所查阅的资料,你认为这个故事可信吗?

为什么?

4、准备资料,编写表演课本剧。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

三春中学初二语文组   执笔人:

闫海卿

【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文背诵情况,集体和个别背诵检查。

二.揣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思考问题:

1、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的话是何居心?

语气是怎样的?

2、安陵君是以怎样的方式回答的?

语气是怎样的?

3、秦王对唐雎说话时语气有怎样的变化?

唐雎的回答与安陵君有怎样的不同?

4、遭到回绝后秦王的反应任何?

唐雎是怎样回应的?

5、通过上面情节,你能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四:

深入探究,大胆质疑:

1、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请说说你探究的结果。

五、总结全文练习:

1、背诵全文,完成练习册作业。

2、把故事编成课本剧。

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处理某一段中唐雎(安陵君)与秦王的每句对白?

请标明其语气语调,并说说这样处理的理由。

《唐雎不辱使命》课本剧

第一幕  (三春中学初二语文教学案组集体编写)

秦王:

众位爱卿,安陵国时常牵挂寡人的心啊!

将军:

大王,我们大秦现已灭韩亡魏,不如一鼓作气,将安陵国一举拿下。

秦王:

嗯…………可攻占安陵会使其他国家趁虚而入啊。

使者:

大王,不如我们用换地之计,诈称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

秦王:

好!

此法甚好,寡人现派你出使安陵。

  使者:

定不辱使命,臣告退。

第二幕

使者:

禀告你们安陵君,秦使求见。

          侍臣:

大王,秦使求见。

安陵君:

宣!

侍臣:

宣秦使进见!

                        安陵君:

你此次前来有何用意?

使者:

我们大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可否答应?

安陵君:

奥?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使者:

我定会原话禀告我们大王!

在下告退。

 安陵君:

使者慢走!

使者:

还有何事?

侍臣:

这是我家大王的一点心意,请先生笑纳。

使者:

啊?

这……这……不可不可……

安陵君:

你暂且收下。

                     使者:

谢安陵君。

侍臣:

你此次回去,要在你们大王面前替我们美言几句。

有什么异变,要及时回来通融一下。

                                   使者:

一定一定,在下告退。

第三幕

将军:

大王,使者回来了。

               秦王:

快宣。

将军:

宣使臣进见!

                     使者:

叩见大王。

秦王:

快快请起,事情办得怎么样?

       使者:

安陵君不愿换地。

秦王:

哼!

区区安陵国君竟不把寡人放在眼里。

使者:

大王息怒,安陵君自有他的苦衷……

秦王:

退下吧!

第四幕

侍臣:

报告大王,秦使来信。

   安陵君:

哎呀…………哎呀,这该如何是好?

侍臣:

大王何事如此焦急?

     安陵君:

如今我们安陵国触怒了秦王,这该如何是好?

侍臣:

现今之计唯有派人出使秦国。

 安陵君:

奥,快宣唐雎!

侍臣:

宣~唐~雎~进~见~~~      唐雎:

臣叩见大王。

安陵君:

平身平身!

             唐雎:

不知大王找臣来有何要事?

               安陵君:

如今我们安陵国触怒了秦王,现派你出使秦国,可否/

唐雎:

臣遵命,臣定当誓死保全安陵!

臣告退!

第五幕

将军:

安陵国使臣求见。

  秦王:

宣!

将军:

宣唐雎进见!

      唐雎:

小人叩见亲王!

秦王:

来者何人?

        唐雎:

小人安陵国使臣唐雎。

秦王: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

臣未尝闻也。

秦王: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

布衣之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秦王: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明白了:

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只因为有先生也。

唐雎:

那大王还换不换地了?

秦王:

不换不换,今天我作东,到泰和酒楼一醉方休!

走,走!

课后反思:

第三篇:

课文提示: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

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

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

今天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

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预习课)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唐雎(jū )怫然怒( fú   )免冠徒跣(xiăn   )以头抢地耳( qiāng)  

休祲降于天(jìn  )天下缟素(găo )色挠(náo   )韩傀( guī )谕(yù)  

2、结合书下注释和资料,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

  

唐雎不辱使命(         )以大易小(         )请广于君(           )  

以头抢地耳(           )  休祲降于天(           )天小缟素(            )  

秦王色挠(             )   长跪而谢之(           )寡人谕矣(           )  

3、结合注释和资料,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4.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说(          ) 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 (           )  

5.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虽然,受地于先王 (                 )   否,非若是也  (                   )  

长跪而谢之曰   (                 )  

6.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 (             )请广于君 (          )  

7、诵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8、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战国策》知识和本文背景知识写在下面  

《战国策》:

                                         

相关背景:

                                                     

9、认真诵读课文两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难困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补充参考资料:

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

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

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

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第二学时(研习课)  

课堂研讨  

(一)导入  

(二)简介《战国策》和相关背景。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培养语感。

  

(四)再读课文,用1-2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思考: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

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3、文章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                                                 。

  

第二层(第3段),写                                                  。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五)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1、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要求?

  

                                                      

                                               

2、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唐雎又是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驳,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3、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

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六)、知识应用:

  

1、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如:

  

①“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②“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③“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④                                                  

⑤                                                  

2、体会外交辞令中的语言技巧。

  

(1)、体会下列句子中的弦外之音。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2)、结论: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七)、拓展思考。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

为什么?

  

不能。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

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

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

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

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示例:

(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4、当今中国在世界之林仍算不上强国,我们在外交上又应当怎样做呢?

  

                                                

 当堂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