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009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1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docx

二O一O年滨州市初级中学学业考试各科

目录

总体情况概要┈┈┈┈┈┈┈┈┈┈┈┈┈┈┈┈┈

(1)

语文┈┈┈┈┈┈┈┈┈┈┈┈┈┈┈┈┈┈┈┈┈(3)

数学┈┈┈┈┈┈┈┈┈┈┈┈┈┈┈┈┈┈┈┈┈(5)

英语┈┈┈┈┈┈┈┈┈┈┈┈┈┈┈┈┈┈┈┈┈(8)

物理┈┈┈┈┈┈┈┈┈┈┈┈┈┈┈┈┈┈┈┈┈(17)

化学┈┈┈┈┈┈┈┈┈┈┈┈┈┈┈┈┈┈┈┈┈(21)

思品┈┈┈┈┈┈┈┈┈┈┈┈┈┈┈┈┈┈┈┈┈(25)

历史┈┈┈┈┈┈┈┈┈┈┈┈┈┈┈┈┈┈┈┈┈(28)

生物┈┈┈┈┈┈┈┈┈┈┈┈┈┈┈┈┈┈┈┈┈(31)

地理┈┈┈┈┈┈┈┈┈┈┈┈┈┈┈┈┈┈┈┈┈(36)

总体情况概要

我市二O一O年初中学业考试于二O一O年六月十四日结束。

其中九年级参加考试的共26494人,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七个学科;八年级参加考试的共35606人,考试科目为生物和地理两个学科。

市里统一阅了七个学科的第一卷,第二卷分别由各县区组织阅卷,现将有关数据整理如下表:

有关学科总分分段情况统计表

学科

第一卷通过率

全卷平均分

﹤60分

≧60分

60~69分

≧70分

70~79分

≧80分

80~89分

≧90分

语文

77.54

2126

24333

3271

21062

7535

13527

10922

2605

数学

60.28

11401

15058

3270

11788

3892

7896

4329

3567

英语

0.517

53.12

15460

10999

3973

7026

4084

2942

2557

385

物理

0.697

66.25

9983

16476

3344

13132

3931

9201

4773

4428

化学

0.667

61.96

12243

14216

2817

11399

2977

8422

3780

4642

思品

0.874

72.98

4663

21796

4785

17011

7366

9645

7453

2192

历史

0.728

63.57

10458

16001

3767

12234

5035

7199

5407

1792

生物

0.707

67.241

11233

24373

5505

18868

7659

11209

9066

2143

地理

0.786

72.166

9546

26060

4104

21956

5638

16318

8506

7812

语文

一、试题概况

1、今年语文试卷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照《2010年滨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充分落实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理念,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并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总体而言,无论是试卷框架结构、题目数量、题型,和去年相比没有突出的变化。

全卷以主观性题目为主,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三大部分。

积累与运用部分18分,其中默写古诗文6分,字词识记2分,成语运用2分,辨析病句2分,名著阅读3分,综合性学习3分。

其中阅读部分又分为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与文学性作品阅读四小部分。

古诗词鉴赏3分,文言文阅读8分,说明文阅读8分,文学性作品阅读13分。

作文50分,依然占半壁江山。

3、试题面向全体学生,总体难度下降,符合教育厅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精神和《2010年滨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要求。

在试卷内容的构成上稳中求变,处处凸现语文性,寻求“整合、回归、突破”。

题目能注重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和学科能力,没有偏题怪题以及似是而非的难题。

命题彰显了新课程理念,延续了滨州市语文试卷传统。

4、今年试卷最大的变化是卷面分值由原来的120分,变为100分。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今年的试题在往年试题的基础上,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回归课本,强化基础  课本是学生学习之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今年的语文试卷体现了回归课本、强化基础的命题思想。

试卷第1题考查拼音和汉字,考查的都是些常用字的读音和常用字的写法。

这是滨州市每年都有的试题。

由此可见重视字形、字音,一直是滨州市语文试题的一个特点。

第2题考查成语运用,所选句子大都来自课本,“天伦之乐”这个词也很好理解。

第3题考查病句修改,主要考查了语序排列不当。

默写还是以突出课文名句为主,和以往没有什么变化。

第5题是名著阅读,《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精彩片段,名著导读中都有,考查的试题答案也很明确,学生只要把“名著导读”读好就能答对。

“综合性学习”考查的是“青春随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对“青春”的理解,注重激发学生的青春活力。

2、文言链接,课外延伸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的重要考查内容,长期以来,我市始终坚持课内外相结合这样的思路,今年的试题也是这样。

课文选自重点篇目《曹刿论战》。

课外选自与其内容有些相似的《王者何贵》,文字比较浅显,并且对考生没学过的词语加了注释,便于考生阅读。

所考查内容也都是基本的重点词语理解,翻译,“之”的用法,两文共同表达的观点,学生很容易做好。

这样,课内内容得以拓展延伸,考生能力得以迁移彰显。

古诗词鉴赏考查的是典故和对名句的理解,常态题,学生不陌生。

3、选文精当,文质兼美  “阅读评价要结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据此,今年试卷的阅读材料更加注重选取内容厚重、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

说明文选取的是《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考查的是对世博的一些基本常识,第13、16题从文章中就可以找到,第14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第15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选文既能让学生了解世博会,同时又考查了说明文这种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记叙文《分析题》犹如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动人故事,其细腻的描写、优美的语言以及温馨的情感感人至深。

选文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引发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思考,有利于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些阅读材料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将对考生产生重要的熏陶感染作用。

4、深入文本,注重能力“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那么,本试卷是怎样考查学生阅读水平的呢?

(一)注重考查把握全文(全段)、整体感知的能力。

如第17题:

“联系全文,说说这位老师“好”在哪里。

”回答此题,需要考生深入阅读此段以及全文。

其实通过句子与句子之间内在的联系,学生也能很简单地判断出“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

(二)注重考查局部赏析、品味语言的能力。

语文学习离不开对语言的品读、品析、品味。

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世界,精巧的写作艺术,无一不被语言承载。

这就需要考生对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

如第18题:

“请简要分析这两次“笑”的原因。

”意在让考生从语言角度体味感悟。

(三)注重考查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等阅读能力。

如第20题:

“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中,老师认为‘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老师的这种认识有什么偏差?

”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考生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与能力。

又如第21题:

“如果你是这个班的一名学生,目睹参与了整个过程,当听到校长的话,看到校长的泪水,你会作何感想?

”该题要求考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体验式阅读,考生须读懂文本,又需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方可作答。

可见,在阅读上,今年的试卷更加注重引导考生充分阅读文本,依据文本,深入文本,进行缜密思考,来表现其理解、分析、感悟、概括等多种阅读能力。

5、选题作文,贴近生活

今年的作文试题是: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2)以“心声”为话题作文

作文运用的是命题与话题二选一的样式,它不同于常见的选题作文,两文均有关键词“我”,有其共同点。

这样的选题作文可减少考生的审题时间。

这种形式有开放性、选择性,又有限定性。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认知水平来确定思想内容;可根据自己的擅长来选择文体。

命题中的“那一次”则限定了时间和情境。

话题作文,通过材料加强了限定性。

这种形式既限制又不失开放,统一又不失选择,平易又不失新颖。

三、问题与建议

1、试题过于简单,相对于具有选拔性的学业考试来说,不能有效地选拔优秀生。

如第5题、第13题,第5题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看似考查名著,实际上还是考查学生的背诵能力,学生只要根据《名著导读》中《骆驼祥子》的内容导读,就能很轻易地回答好。

2、分值100分,不能充分地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段母语教学的核心地位,还应还原到原来的120分。

四、答卷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1、错别字与不规范字现象。

如在诗词默写题中,“己所不欲”中的“己”,“所谓伊人”中的“谓”和“伊”等字,出现问题比较多,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写规范字,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真正去理解原来诗句的含义。

这一点在作文中也比较突出,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

2、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积累不够。

如第1小题,第4小题、第9小题等,这样的题目应该志在必得,不应该丢太多的分数。

3、现代文阅读中学生提取信息、筛选过信息、特别是概括综合分析等教工信息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

一些考生只围绕字面意思理解思考,缺少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去联系次材料内容,回答问题肤浅简单。

4、在写作中,思路不广,角度狭小。

一些同学平时积累不够,生活阅历浅,主要是观察思考不够,选材缺乏典型意义,也没有能够充分表达真情。

有些学生连拟题、分段标点的书写等都做不好。

有的考生受一些所谓满分作文的影响,自己不具备相应的思维水平,不具备相应的把握中心、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章写得如雾中看花,令人费解,实属弄巧成拙。

五、对学业考试命题工作的一点粗浅想法

1、2010年的试题要求偏易。

此次学业考试要求比较明确,以衡量学生水平为主,兼具选拔功能,易中难比例7.5:

1.5~2:

0.5~1,主要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过关考试。

今年的要求有三点不利因素:

一是命题教师勉为其难,有些题目不得不为容易而容易,为得分而得分。

2009年的易中难比例7:

2:

1,已是大型考试命题的底线。

二是如果延续这一要求,小学、初中的教学尤其是初中的教学容易走极端,毫无难度的试题容易误导师生,致使教师无高度地教,学生无深度地学,教师和学生对深层次知识的探究就容易淡化,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如果说人人高分就是素质教育,未免有点牵强。

三是题目的难度不大,使得选拔人才的区分度不够。

水平高的学生高分不突出,水平低的学生成绩也不差,这就混淆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不能为高中输送真正有潜质的学生。

对于具有选拔性的学业考试来说,不能有效地选拔优秀生,学业考试与选拔考试目标难以达成平衡。

建议对合二为一的考试是否加以调整。

2、各学科分数均定100分不尽科学。

一是作为义务教育段终结性评估,九个学科均定为100分,不能科学地体现各学科的学习过程。

比如,在整个义务教育段,有的学科开设九年,而有的学科仅仅开设一年,不同的学习过程、学习要求、学习分量,却在学业考试中分值拉平,过程与结果是不匹配的。

二是各学科分数均定100分对高学业考试虑不够。

学业考试作为全市的一项重要工作,视野要开阔。

学业考试是高考的基础,高考是学业考试的延续,分数的评估比值要考虑到大致的一致性。

前几年,有人曾批评过学业考试、高考指挥棒的问题,认为影响了一线的教育教学,考什么学什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但是,如此重量级的考试,它的引领、导向作用毋庸置疑,这是客观事实。

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在认可这一事实的前提下,更为慎重的部署学业考试命题工作,使学业考试的引领、导向更为科学。

要创新还要实事求是。

数学

一、试题概况

2010年滨州市初中数学学业考试试题内容基本覆盖了初中数学课程要求的基础核心知识,体现了《课标》规定的学习要求。

试题注重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

考查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四块: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为120分,数与代数约占48%,空间与图形占40%,概率与统计12%,三种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各占分值是20%,24%,56%。

题型

题号

考查知识点

分值

1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数与代数)

2

2

整式运算(数与代数)

2

3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统计与概率)

2

4

展开图(图形与几何)

2

5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图形与几何)

2

6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数与代数)

2

7

正方形的性质(图形与几何)

2

8

函数的概念与图象(数与代数)

2

9

平行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图形与几何)

2

10

反比例函数(数与代数)

2

11

有理数运算(数与代数)

3

12

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数与代数)

3

13

概率(统计与概率)

3

14

因式分解、分式运算(数与代数)

3

1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数与代数)

3

16

分式方程的解法(数与代数)

3

17

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图形与几何)

3

18

等边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勾股定理、线段公理(图形与几何)

3

19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数轴(数与代数)

10

20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判定(图形与几何)

6

21

一次函数及其图象(数与代数)

7

22

概率(统计与概率)

7

2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图形与几何)

8

24

圆、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扇形面积(图形与几何)

8

25

全等三角形、菱形、勾股定理、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10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试卷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布合理。

考试范围涉及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四个领域,考试目标注意到层次性和相关性。

考查内容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试题源于教材,立足数学通性、通法,具有公平性。

试卷在注意控制难度的同时,又有恰当的区分度,因此能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也有利于各类高中的招生需要。

1、重视课程标准中核心知识的考查。

如:

1、3、12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的概念;2、6、11、14、16、19题考查了有理数、整式、分式的运算,方程(组)、不等式(组)的求解;8、10、21、25题从概念、图象、性质、解析式等方面全方位对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进行了考查;5、7、9、15、17、18、20、23、24、25题考查了学生在平行线、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基本图形中对图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重视数学能力的考查。

试卷在重视对初中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的考查中,也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如第24题,在基本图形圆中,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考查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第25题,综合二次函数、坐标、菱形、平移、对称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数学能力。

这些问题,入手不难,计算要求不高,但对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的考查要求不低。

3、大部分试题的编制源于教材,试题情景自然流畅,合乎逻辑,无偏、怪、繁题。

有些题则直接来自于教材问题或改编,如第7、15(八年级下册102页第7题)、20(八年级下117页活动3中点四边形)、21(八年级上册35页综合运用第7题)题,熟悉的题干、熟悉的图形、熟悉的问题,有较强的亲和力,起步容易,梯度平缓,能让考生产生可望又可及的心态,能以轻松的心情进入考试的状态。

4、注重知识整合,考查思想方法。

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互补性,用具体的试题为载体考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今年数学试卷的又一亮点。

许多试题结合具体的解题过程,考查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算理。

这些试题删繁就简,不堆砌技巧,突出了对数学的理解、把握和活用。

运算看似很简单,但对有关算理、运算法则的考核却比较深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也有助于让考生在解题中领悟数学的本质。

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与函数、化归与转化、待定系数法、消元法等数学思想方法在今年的学业考试试题中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查。

5、对“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的考查,选用了青年歌手大奖赛、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等材料背景,贴近生活,学生喜闻乐见,有利于放松心情,能使考生在良好的考试心态中,发挥自己的水平。

三、问题与建议

1、对“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的考查点过于集中。

试卷中对本领域内容的考查共占12分,其中第3题是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概念的考查占2分,第13、22题都是对概率知识的考查,占10分。

而对“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考查相对较少。

2、个别知识点考查频率较高。

如在第17、18、24、25中四次对勾股定理进行了考查。

3、试卷中对数学实际应用问题考查较少。

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可以适当增加用这些数学模型解决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际问题。

4、数学试题满分由120分改为100分,而考试时间不变,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命制试题的难度,建议学业考试数学学科的满分分值恢复为120分。

四、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分析共随机抽样21个考场,其中缺考6人,实际抽查试卷624份,具体数据如下表:

等级

A

B

C

D

E

F

分数段

100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20-29

10-19

10分以下

人数

21

102

116

90

68

55

37

35

30

38

32

所占

比例

3.37%

16.35%

18.59%

14.42%

10.90%

8.81%

5.93%

5.61%

4.81%

6.09%

5.13%

所占

比例

19.71%

18.59%

14.42%

10.90%

8.81%

27.56%

题型

题号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系数

选择题

1~10

20(满分20分)

2

15.79

0.79

填空题

11~18

24(满分24分)

0

16.44

0.68

19

10(满分10分)

0

7.96

0.80

20

6(满分6分)

0

2.78

0.46

21

7(满分7分)

0

2.80

0.40

22

7(满分7分)

0

4.73

0.68

23

8(满分8分)

0

5.04

0.63

24

8(满分8分)

0

4.37

0.55

25

10(满分10分)

0

4.23

0.42

总分

100

2

64.14

0.64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平均分及难度系数均较为合理,既能准确、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又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从学生答卷的具体情况来看,暴露出了不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也发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基础概念掌握不准确、牢固。

如第1、12题,非常简单,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但是出错率较高。

第12题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如38.4104、3.84105、3.9105等等。

不排除学生不认真读题的可能,但是概念不清应该是主要原因。

2、运算能力较差。

如第14题考查分式的运算及因式分解,需要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如a2-1、a2+2a+1、a2-a,都是非常熟悉的式子,但是本题的出错率较高。

x=2

y=-2

3、数学学习的规范性较差。

如第19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这是初中数学学习应该熟练掌握的内容。

从试卷的答题情况来看,丢分的原因不是不会,而是不注意数学学习的细节、答题不规范而丢分。

如第

(1)小题解方程组,最后结论是:

x=2,y=-2;.第

(2)小题解不等式组,最后结论是

,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出现问题更多:

数轴没有方向、没有原点,把数轴画出坐标系,画数轴不用直尺,表示-1和1的实点与虚点不画在数轴上等等,出现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

如第20题中,自己随心所欲的创造数学符号,EG与HF互相垂直且相等表示为“”,辅助线用实线。

如第23题,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理由中出现“SAS、AA”等符号。

4、不按要求来答题。

如第一大题选择题,不按题目要求把答案填在答题栏中,而是写在题号前面。

第20题第

(1)小题,不先下结论,而是直接去证明。

5、从抽样情况来看,第4、21题得分率较低,充分暴露出一个问题:

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和函数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

对于第4题,考查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本题出错率较高,应该是教师的原因,不少学校忽视对此内容的学习;对于21题,部分学生对此题无从下手;部分学生虽能求出函数解析式,但是对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却是错误百出,出现了类似0≤x≤8、0≤x<8、0

有的直接画成直线,有的画成了包括端点的线段,有的还画成了折线、双曲线等等。

6、从随机抽取的624份试卷成绩来看,低分现象严重,10分以下的32人,10-19分的38人,这些学生的试卷解答猜、碰现象明显,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不能掌握。

五、教学建议

1、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针对学考中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等,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

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在形成体系上下功夫,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

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启示,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组合,选取出与题目的信息有关的最佳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2、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规范教学。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如果教师课堂上没有用画图工具规范画图的习惯,那学生肯定也没有规范画图的习惯;如果教师没有规范解题的习惯,那学生肯定是解题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数学教学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

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口,我们要从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真正转变到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上来,从而大面积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从低年级入手,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切实搞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避免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过早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加强函数领域知识的学习。

从七年级下册开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到八年级上册的《一次函数》、八年级下册的《反比例函数》到九年级下册的《二次函数》,整个初中阶段函数内容的学习充分体现了“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向学生逐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