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022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docx

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

2019年(下)小学六年语文单元卷答案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勇闯基础关(22分)

1、读拼音写汉字(5分)

xiànɡyùnwěndòu

小(巷)(蕴)含亲(吻)挑(逗)

hōnɡkǎoqínmiǎnyùnlǜ

(烘烤)(勤勉)(韵律)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侠(侠客)邀(邀请)瀑(瀑布)躯(身躯)

陕(陕西)遨(遨游)爆(爆炸)驱(驱赶)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俯身(fǔ)静谧(mì)天津(jīn)

僻静(pì)返璞归真(pú)唱和(hè)

4、补充词语(4分)

德高(望重)意味(深长)不拘(一格)年过(花甲)

(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婷婷(玉立)

5、给“肖”字加上偏旁,将组成的新字填入下列括号中(6分)

陡(峭)的悬崖(削)好的铅笔(悄悄)地溜走

胜利的(消)息俊(俏)的姑娘弥漫的(硝)烟

二、游赏技能园(23分)

1、选词填空(2分)

迷惑迷茫

(1)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的脑海中,究竟藏着多少智慧?

(2)大雪铺天盖地,原野一片(迷茫)。

2、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的画“×”(4分)

(1)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

(2)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3、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紧张了。

(改病句)

已经去掉

(2)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缩句)

额头上刻满了智慧。

(3)没加作料。

我们觉得鱼汤鲜美极了。

(用恰当的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虽然没加作料,但是我们觉得鱼汤鲜美极了。

(4)大雪下了起来。

(扩句,至少两处)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

4、把诗句补充完整(4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6、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课文是按照(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2)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

(野),作者分别从(山)、(水)、(动物)、(游人)四方面进行具体的描述。

三、阅读天地(25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

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写出与津津乐道结构相同的词语(AABC式)(2分)

依依不舍、栩栩如生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浑厚(雄浑)映衬(衬托)

3、这段话采用了第

(二)人称来写的,运用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

(2分)

更加亲切,热情,拉近了与大自然的距离,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4、文中写“我”与山中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朋友”打招呼这组句子,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的“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3分)

5、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再换个说法,使意思保持不变。

(2分)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都是我的朋友。

(二)课外阅读(14分)

坚持(就是成功)

天色昏暗,几名游客驱车行驶在山中一条铺满松针的小道上。

茂密的常青树罩在他们的上空,越往前去,山中的景色越荒凉。

突然,在转过一个弯后,他们一下子(震惊)得喘不过起来。

就在眼前,就在山顶,就在沟壑和树林灌木间,有好大的一片水仙花。

各色各样的水仙花怒放着,从象牙般的淡黄到柠檬般的嫩黄,漫山遍野地“燃烧”着,像一块美丽的地毯。

是不是太阳不小心跌倒了,将金子漏在山坡上?

在这令人迷醉的黄色的正中间,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如瀑布倾泻其中;一条小径穿越花海,小径两旁是呈珊瑚色的郁金香;仿佛这一切还不够美似的,倏忽有一两只蓝鸟掠过花丛,或在花丛间嬉戏,它们的红色胸脯和蓝色的翅膀就像闪耀的宝石。

是谁创造了这么美丽的景色?

是谁创造了这样一座美丽的花园?

在空旷而荒无人烟的地带,这座花园是怎样建成的?

……无数的问号在游客的脑海里跳跃,他们下车走入园中。

在花园的中心,有一栋小木屋,上面有几行字:

我知道你想知道什么,这有你要的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

一位妇人——两只手、两只脚和一点点看法;第二个答案是:

一点点时间;第三个答案是:

开始于1958年。

面对简洁的文字,游客们(默默无语)。

他们都在想:

一位平凡的妇女,凭借40年间一点点的,不停的努力,竟然创造出一个美丽的奇迹,而这个世界也因了她的努力变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分)

2、“吃惊、震惊、欣喜若狂、默默无语”这几个词你觉得哪个用在文中括号处最恰当?

请分别填进去。

(2分)

3、在作者眼中,成片的水仙花像美丽的地毯;一片风信子像瀑布;蓝鸟的胸脯像闪耀的宝石(3分)

4、短文结尾有三个答案:

告诉我们这样美丽的景色是凭着一位老妇人的双手的(辛勤劳动),凭着老妇人巧妙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凭着老妇人一直以来的(坚持)才取得成功(3分)

5、文中的结尾他们在想什么呢?

在短文中补充出来。

(2分)

6、在我们心中,成功是一个了不起的字眼,就如远方的一座雄伟的山峰,渴望而难以企及。

读完这篇文章,你对成功的理解(B)(2分)

A、能创造美丽的花园就是成功。

B、成功,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我们明确了我们的目标,不怕困难,坚持到底,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成功。

C、有一点点看法就能成功。

四、写作空间(30分)

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一些地方,有过深切的感受,介绍一下你去过的某个地方吧。

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介绍你身边的地方。

要求:

1、做到语句通顺,能表达真情实感。

2、自拟题目,400字左右。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XX年(下)小学六年语文质量检测

(二)

六年班姓名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勇闯基础关(2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náojīyìliè shī

阻(挠)(讥)笑(毅)力恶(劣)(施)工

zhìjiānɡménɡlónɡqī

真(挚)泥(浆)(朦胧)(凄)凉

2、给多音字组词(3分)

jìn(使劲)hā(笑哈哈)tiáo(调皮)

劲哈调

jìnɡ(刚劲)hǎ(哈达)diào(调查)

3、比一比,再组词(4分)

岔(分岔)竟(竟然)篇(一篇)艰(艰苦)

盆(脸盆)竞(竞赛)偏(偏僻)坚(坚决)

4、将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4分)

悬涯峭壁(崖)百拆不挠(折)可见一般(斑)破不急待(迫)

德高望众(重)寝不安度(席)思潮起扶(伏)璧空如洗(碧)

5、照样子,再写一个同类词语(4分)

(1)好像犹如(仿佛)

(2)前进帮助(黑暗)

(3)有始有终有去有回(有借有还)(4)吉凶黑白(是非)

二、游赏技能园(25分)

1、用“真”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并把它们填入句子中(5分)

(1)你知道吗?

我需要你(真诚)的帮助。

(2)这幅画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真迹)。

(3)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4)我们只有多分析,多调查,才能弄清楚这件事的(真相)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詹天佑》中第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

(2)《中华少年》是一首朗诵诗,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

(√)

(3)《怀念母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出自同一作者。

(√)

(4)“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的身躯。

”这句话是一个夸张句。

(×)

(5)《彩色的翅膀》中是用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来历。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同学们的眼睛一下集中到王老师身上。

(改病句)

眼睛改为目光

(2)用一个比喻句写教师育人的辛勤。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教育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

(3)谁会不想念母亲呢?

(改为陈述句)

谁都会想念母亲。

(4)看到詹天佑主持修筑的这条铁路,我们赞叹不已。

(改为反问句)

看到詹天佑主持修筑的这条铁路,我们怎能不赞叹不已?

4、填一填,写一写(3分)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2)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鲁迅)

(3)请再写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5、填空(4分)

(1)香港歌唱家张明敏在春晚中唱道: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2)《怀念母亲》一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两位母亲:

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3)我国有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万里长城。

三、阅读天地(25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把下面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4分)

修筑勉励铲平周密恶劣讥笑精密毅然

2、在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2分)

(讥笑)—(嘲笑)(周密)—(精密)

3、这段话主要写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的。

通过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想法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1分)

4、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1分)

5、认真朗读画“”的句子,说说从中感悟到什么?

(2分)

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外阅读(15分)

我爱我的祖国

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七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

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

有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挑衅说:

“中国人愚昧无知,生下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

“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怀激情,刻苦努力,并常到卢浮宫、凡尔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到闭馆的时候才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第一年,他的作品便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

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

后来,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术界。

那个向他挑战的外国学生,只能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句意相对应的词。

(3分)

(1)不平等地看待。

(歧视)

(2)故意挑起矛盾或争端。

(挑衅)

(3)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2、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3分)

第一自然段——中国留学生受歧视

第二自然段——徐悲鸿刻苦学画

第三自然段——有志者事竟成

3、考考你:

徐悲鸿最擅长画什么?

(1分)画马

4、用“不仅……也”和“即使……也”各写一个句子(4分)

   小红不仅学习刻苦,爱好也很广泛。

                            

  即使你再聪明,也要谦虚一些。

                            

5、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徐悲鸿是怎样一个人?

(2分)

徐悲鸿是一个刻苦努力,有志气,热爱祖国的画家

6、请你列举出两位我国古今著名爱国人士的名字(2分)

钱学森詹天佑

四、写作空间(30分)

詹天佑和徐悲鸿的事迹都让我们感动,我们一定还读过或看过许多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影视剧,选择最打动你的一部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

1、写出自己读后(或看后)的真实感受。

2、题目自拟

3、字数不少于400字。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XX年(下)小学六年语文质量检测(三)

六年班姓名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勇闯基础关(27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ɡuǒsīlínqiàn

包(裹)(撕)坏(淋)湿道(歉)

bàoyuànyōulǜɡēméi

(抱怨)(忧虑)(割)舍倒(霉)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3分)

填写(tián)掀开(xiān)勉强(qiǎnɡ)

搁板(ɡē)礼仪(yí)蜷缩(quán)

3、用“/”划去括号内不合适的字(4分)

(溜)走 飞(溅)(茫)然 荒(唐)

水(槽) (从)容 刻骨(铭)心 张(皇)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语(6分)

心惊肉(跳)手舞(足)蹈(溜)之大吉

怒目圆(睁)兴高(采)烈蹑手蹑(脚)

从上面词语中各选出一个表现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

动作(手舞足蹈)神态(怒目圆睁)心理(心惊肉跳)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舍弃—(放弃)打扰—(打搅)

惭愧—(羞愧)庄严—(庄重)

6、在括号里填上用“静”组成的词语,不得重复(5分)

(1)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了,他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

(2)黄昏时分,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3)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僻静)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4)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冷静)地进行思考。

二、游赏技能园(20分)

1、根据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穷人》这篇文章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

(2)《别饿坏了那匹马》中年轻人叮嘱“我”别饿坏了那匹马的用意是让“我”及时送马草,从而堂堂正正地来看书。

(√)

(3)《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记叙了“我”在一位耳聋老人的鼓励下,由没有信心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

(4)《用心灵去倾听》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苏珊对“我”的深切怀念之情。

(×)

2、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昨天下午,我们去五女山上玩了一整天。

(改病句)

下午去掉

(2)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缩句)

桑娜想起了女邻居。

(3)她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我非要去一次北京不可。

(4)小丽说:

“我要像李明那样关心集体。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小丽说,她要像李明那样关心集体。

(5)仿写句子

例:

鲜花如果怕枯萎,那它永远不会开放。

蜡烛如果怕燃尽,那它永远不会发光。

种子如果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3、积累填空(4分)

(1)《老子》中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的名言是轻诺必寡信。

(2)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三、阅读天地(23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这段话选自课文《穷人》,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3分)

2、这段话主要是对桑娜的(心理)的描写,文中用得最多的标点是(省略)号,表示(A)(3分)

A、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此时的递增C、说话结巴

3、这段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

(用文中词语回答)(1分)

4、用横线画出描写桑娜神态的句子。

(1分)

5、你觉得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善良,充满爱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二)课外阅读(13分)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多可爱的孩子——虎头虎脑,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

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

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

“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

“1.3米。

“那得买半票了。

”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做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见孩子的父亲对孩子说:

“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

“爸爸,你放心,

(1)像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

(2)像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近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

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顿时,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

为什么呢?

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

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可贵的诚实。

1、认真读文,填空(2分)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父亲为了省下孩子的买票钱,进门时让孩子蹲下身子而成功逃票,却不知丢了诚实的事。

短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深化主题、点明中心的作用。

2、“顾”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页)部,再查(四)画,大写字母是(G),音节是(ɡù),“顾”的字义有:

A.看B.照管C.顾虑D.拜访。

文中的“毫无顾忌”的“顾”应选(A),“毫无顾忌”的意思是丝毫没有顾虑。

(3分)

3、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1分)

那得(děi)买半票了。

这里“得”的意思是需要

4、为文中加点的“像”选择恰当的用法(1分)

(1)像(C)

(2)像(A)

A、表比喻  B、表比较  C、表举例  D、表猜测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分)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突然(忽然)

6、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1分)

7、你最欣赏文中第(9)自然段的细节描写。

(1分)

8、“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传达的信息是什么?

(1分)

这孩子真聪明。

9、读了这篇短文感受一定很深,请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的感受(2分)

诚实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

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四、写作空间(30分)

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但有人认为,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一:

我——(痛恨、渴望、讨厌……)谎言

题目二:

谎言带给我的——(苦恼、痛苦、幸福……)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XX年(下)六年语文质量检测(四)

六年班姓名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勇闯基础关(24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ǎikuànɡdǔfànlàn

和(譪)(矿)产目(睹)(泛滥)

cì xiónɡjuànsōnɡzhī

恩(赐)( 雄)伟(眷)恋(松脂)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麋鹿(mí)资源(zī)璀璨(cuǐ)归宿(sù)

扁舟(piān)运载(zài)枯槁(ɡǎo)渺小(miǎo)

3、根据拼音写同音字(6分)

jié——枯(竭)(节)制(劫)难

xié——威(胁)(协)助和(谐)

jùn——(骏)马(俊)俏(竣)工

yīnɡ——老(鹰)(婴)儿(英)明

4、补充词语(4分)

滔滔(不绝) (生命)垂危(竭泽)而渔 (纷至)沓来

一泻(千里)从天(而降 ) 世外(桃源 ) 闪闪(发光)

5、用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替换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因为人们随意毁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乱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惨重)的后果。

(2)那清澈(清净或明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亲切(亲近)的呼唤。

二、游赏技能园(21分)

1、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2分)

A、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

B、巴拉那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C、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D、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4分)

(1)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比喻)

(2)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