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098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题

【原创试题】2015届高中一年级人教版化学检测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矿的矿井里常有甲烷(瓦斯)逸出,要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

 

B.点燃甲烷前可以不验纯

 

C.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燃料、改善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D.自然界中甲烷主要是由动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分解而成的

考点:

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

A.甲烷为可燃性气体,空气中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甲烷纯度不足,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

C.根据沼气的生成、甲烷燃烧可以提供能量及燃烧产物无污染进行分析;

D.动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

解答:

解:

A.甲烷在纯度不足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所以煤矿的矿井要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故A正确;

B.点燃甲烷若是不验纯,容易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点燃甲烷前必须进行验纯,故B错误;

C.植物秸秆发酵能生成沼气,沼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故C正确;

D.动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分解可以生成甲烷,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甲烷的来源、性质及用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沼气池中产生的气体为甲烷,甲烷为高效、无污染的燃料,通过沼气池可以解决农村燃料问题、降低环境污染.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mol氢

 B.氢氧根离子的摩尔质量为17g

 C.0.1molH2O分子约含6.02×1022个分子

 D.氩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考点:

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

A、指代不明;

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C、NA=6.02×1023/mol;

D、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

A、指代不明,没指明是氢原子还是氢气分子,故A错误;

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故B错误;

C、NA=6.02×1023/mol,0.1molH2O中的分子数目N=n•NA=0.1mol×6.02×1023/mol=6.02×1022,故C正确;

D、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关键,难度不大.

3.NO2与水的反应中,作还原剂和氧化剂的NO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3

B.3:

1

C.2:

1

D.1:

2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NO2和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N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既为氧化剂又为还原剂,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判断.

解答:

解:

3NO2+H2O═2HNO3+NO反应中,NO2→HNO3,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部分NO2作还原剂;NO2→NO,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部分NO2作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相等知,作还原剂和氧化剂的NO2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判断,明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4.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K+、Fe3+、NO3﹣、Cl﹣B.Ba2+、Na+、Cl﹣、NO3﹣

 C.NH4+、K+、NO3﹣、Cl﹣D.Na+、Al3+、Cl﹣、SO42﹣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结合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因Fe3+、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强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共存,故B正确;

C.因NH4+、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Al3+、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5.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气体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专题:

氧族元素.

分析:

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是利用其漂白性,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是利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②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③溴水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漂白性、还原性的考查,题目较简单.

6.已知反应:

2CO(g)=2C(s)+O2(g).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温下是自发反应

 B.高温下是自发反应

 C.低温下是非自发反应,高温下是自发反应

 D.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反应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是吸热反应,熵变减小的反应,依据焓变熵变和温度分析判断.

解答:

解:

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0,△S<0,所以△H﹣T△S>0,反应任何温度下都是不能自发进行,故A、B、C错误,而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方法,注意利用焓变、熵变的变化结合温度的利用△H﹣T△S<0自发进行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

7.与H3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CH4

B.NH4+

C.NH2﹣

D.Cl﹣

考点: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微粒中质子数为各原子的质子数之和,若微粒为分子,质子数=电子数;若微粒为阳离子,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若微粒为阴离子,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解答:

解:

H3O+中O原子的质子数为8,H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H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

A、CH4中质子数为10,电子数=质子数=10,故A错误;

B、NH4+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故B正确;

C、NH2﹣中质子数为9,电子数=9+1=10,故C错误;

D、Cl﹣中质子数为17,电子数=17+1=18,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阳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8.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③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⑤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⑥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⑦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A.①②③⑥B.①②④C.③⑤⑥D.③⑤

考点:

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①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

②金属晶体含有组成微粒为阳离子和电子;

③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熔点高低;

④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⑤氯化钠晶体中只有离子键;

⑥原子晶体中非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Si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

⑦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稳定性无关.

解答:

解:

①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①错误;

②晶体只要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含有组成微粒为阳离子和电子,故②错误;

③晶体中熔点高低一般顺序是: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在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在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电荷越多,熔点越高;在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含有氢键的物质除外),所以这几种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是:

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故③正确;

④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如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故④错误;

⑤氯化钠晶体中只有离子键,则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故⑤正确;

⑥原子晶体中非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则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则每个Si与4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故⑥错误;

⑦分子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与共价键有关,分子间作用力与稳定性无关,故⑦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熔点比较等,题目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9.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考点:

烷烃及其命名.

专题: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解答:

解:

最长的碳链为含有乙基的链,有6个碳原子,从距离连接2个甲基的碳原子近的一段编号,所以该有机物的名称为:

3,3,4﹣三甲基己烷.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烷烃的命名,难度较小,关键是选对主链,编对碳位.注意书写规范.注意结构中乙基经常缩写为﹣C2H5,命名时注意碳链选择.

10.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嘴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

 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D.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

考点:

亚硝酸盐.

专题:

氮族元素.

分析:

A、中毒时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被氧化;

B、中毒时血红蛋白被氧化时亚硝酸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解毒剂应具有还原性;

D、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

解答:

解:

A、中毒时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被氧化,故A正确;

B、中毒时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被氧化时亚硝酸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而不是氧化反应,故B错误;

C、美蓝解毒就要使Fe3+转化为Fe2+,让铁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美蓝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还原反应是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11.既可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可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最佳方法是(  )

 

A.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一定条件下通入H2

D.点燃

考点:

有机物的鉴别;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甲烷性质稳定,乙烯含有C=C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可用溴水除杂,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A.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鉴别乙烯,但不能用来除杂,因混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乙烯含有C=C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液体,甲烷不与溴水反应,所以可用溴水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故B正确;

C.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H2反应,会混有氢气和乙烷,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C错误;

D.甲烷和乙烯都能燃烧,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乙烯和甲烷性质的区别,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2.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稀硫酸、氯化铜溶液、饱和食盐水,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插入甲,把分别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相连的C1、C2插入乙,把分别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相连的C3、铁片插入丙.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丙中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乙中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C1、C2分别是阳极、阴极,锌片、铁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

 C.C1和C3放出的气体相同,铜片和铁片放出的气体也相同

 D.甲、乙中溶液的pH值逐渐升高,丙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甲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乙是电解池,C1作阳极,C2作阴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丙是电解池,C3作阳极,铁片作阴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甲没有外接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原电池;乙和丙有外接电源,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属于电解池,故A错误;

B.乙是电解池,C1作阳极,C2作阴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铁片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C1和C3放出的气体都是氯气,铜片和铁片上都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故C正确;

D.甲溶液由酸逐渐变为盐,pH逐渐增大;乙中析出氯气和铜,溶液由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则pH增大,丙溶液析出氯气和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正负极及阴阳极上生成的物质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确定溶液pH的变化,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变化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13.短周期A、B、C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A、C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多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的氧化物熔点比A的氧化物低

 

B.原子半径:

B>C>A

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只是一种碱 

D.由A、B两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短周期A、B、C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A、C同主族,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多1,则A的次外层为2,即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x+x+3=11,解得x=4,即A为C,B为Al,C为Si,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

短周期A、B、C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A、C同主族,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多1,则A的次外层为2,即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x+x+3=11,解得x=4,即A为C,B为Al,C为Si,

A.氧化铝为离子晶体,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则氧化铝的熔点高,故A错误;

B.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原子半径为B>C>A,故B正确;

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故C错误;

D.A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而B不存在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元素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0ml4mol/L盐酸与8.7gMnO2共热能制取氯气0.2NA

 B.一定温度下0.1L0.1mol/L的HA和1L0.01mol/L的HA所含A﹣微粒数均为0.01NA

 C.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NA

 D.用Pt做电极电解硝酸铜溶液,当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为22.4L,转移电子数目为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MnO2只能与浓盐酸反应,一旦盐酸变稀,则反应停止;

B、根据没有告诉HA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判断;

C、根据n=

并结合1molgSiO2晶体中含4molSi﹣O键来计算;

D、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根据n=

并结合产生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来分析.

解答:

解:

A、MnO2只能与浓盐酸反应,一旦盐酸变稀,则反应停止,故100ml4mol/L盐酸不能反应完全,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分子个数小于0.2NA,故A错误;

B、两种HA溶液中含有0.01molHA,若是强电解质,溶液中含有A﹣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若是弱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电离,A﹣的物质的量小于0.01mol,故B错误;

C、4.5g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n=

mol=0.075mol,含有0.075mol硅原子,形成了0.3mol硅氧键,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NA,故C正确;

D、用Pt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产生的是氧气,22.4L标况下是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4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关键,难度不大.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ⅡA族为碱土金属元素,全为金属;

B.ⅤⅡA族为卤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长周期、短周期均有;

D.副族和第ⅤⅢ族均为金属,非金属元素在主族和0族.

解答:

解:

A.ⅡA族为碱土金属元素,全为金属,其它主族中均有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ⅤⅡA族为卤素,均为非金属元素,其它主族中均有金属元素,故B错误;

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长周期、短周期均有,如H在短周期,Br在长周期,故C错误;

D.副族和第ⅤⅢ族均为金属,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周期、族的划分及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排布,题目难度不大.

1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KCl

B.MgCl2

C.CH3COONa

D.HCl

考点:

化学键.

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第IIA族元素和第VIA、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部分碱、大部分盐、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解答:

解:

A.KCl中钾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

B.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B错误;

C.醋酸钠中钠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C原子和C原子之间、C原子和H原子之间、C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HCl中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根据微粒间的作用力来判断化学键,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易错选项是B,注意:

氯化镁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共价键,为易错点.

 

17.下列离子组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O3﹣、Fe2+、Cl﹣

B.Fe3+、SO42﹣、Mg2+、OH﹣ 

C.Na+、SO32﹣、NO3﹣、H+

D.HCO3﹣、NH4+、H+、Na+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因Fe3+、Mg2+分别与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SO32﹣、NO3﹣、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因HCO3﹣、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8.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用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物

 C.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许碳酸钠杂质

 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CO2和HCl都能与NaOH反应;

B.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

C.生成NaCl,引入新的杂质;

D.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

解答:

解:

A.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因CO2和HCl都能与NaOH反应,故A错误;

B.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方法分离,故B正确;

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NaCl,引入新的杂质,应加硫酸,故C错误;

D.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来溶解、稀释等操作,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以及物质的分离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

19.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B.2Fe3++Cu=Cu2++2Fe2+ 

C.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D.2Fe+3H2SO4=Fe2(SO4)3+3H2↑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A.铜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