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167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判断推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判断推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判断推理.docx

《判断推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判断推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判断推理.docx

判断推理

快读快解应用集锦之一:

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

  公务员演绎推理(逻辑判断)测试中,智力测验试题屡见不鲜。

面对试题,若不能确定题干条件的真、假时,“假设”是重要方法。

请看试题:

  试题1.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甲和乙诚实,丙是说谎者B.甲和丙说谎,乙是诚实者

  C.乙和丙说谎,甲是诚实者D.乙和丙诚实,甲是说谎者

  题干给出的三个条件没有一个是确切的,要运用假设辅助解答。

假设的思路是:

假设某个条件为“真”的推演无矛盾,即假设成立,那么这个“假设真”就是确定的真条件或答案了。

若“假设真”的推演出现矛盾,就可断定这个条件是“假”的,“条件假”也是确定的条件或答案。

我们运用假设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

  

(1)根据题干三个条件,假设甲诚实,那么乙就是说谎者;乙是说谎者,则丙诚实;若丙诚实,则甲和乙都是说谎者,这个推演结果与我们的初始假设“甲诚实”不一致(矛盾),于是可定论:

甲不诚实。

  

(2)从定论“甲不诚实”,可推知乙诚实;从乙诚实,推知丙说谎;从丙说谎,推出甲和乙不都说谎(乙诚实),推演结果成立,结论是:

甲和丙说谎,乙诚实。

答案为B。

  解析上述类型试题,关键把握三点:

  第一,题干中没有确定的条件,这是运用假设对策的直观特征。

  [提示]凡属“如果A,那么B”类的假言条件和“A不是B”类的否定条件,都是没确定的条件。

  第二,倘若假设为“真”不成立,则果断断定其必“假”,这是假设的要点。

  第三,对“‘真’不成立”要严格定义,即:

有证据证明“真”一定是不可能的。

  素朴思维中,在假设“真”不成立(矛盾)的结果面前,也不敢断定其为假,往往会影响推理连贯性。

还有些条件不确定的试题,对题干条件或对备选项运用假设法,都可快速得到答案。

如:

  试题2.(山东2008-88)已知:

①只要甲被录取,乙就不被录取;②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③甲被录取。

已知这三个判断只有一个真,两个假。

  由此推出()。

  A.甲、乙都被录取B.甲、乙都未被录取

  C.甲被录取,乙未被录取D.甲未被录取,乙被录取

  [解析]

  第一种方法:

对题干条件做“假设”分析。

  

(1)题中提示:

三个判断一真两假。

分析①②两个判断都是要么录取甲而不录取乙;要么录取乙而不录取甲,究竟录取谁却不能确定。

但两者语义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真或假”也必然相同。

假设两者“同真”则不合题义(题:

只有一真),即可推知①②两判断都假。

  

(2)剩余的判断③“甲被录取”就是真的。

  (3)根据“甲被录取”真,又知道①②都假,可推出:

乙也被录取。

正确答案为A。

  第二种方法:

对选项做假设分析。

  

(1)假设选项A“甲、乙都被录取”是正确答案,则③“甲被录取”就真。

而①、②都说“只能录取一个”皆假。

A项刚好符合“一真两假”的题义。

假设成立,正确答案A。

  在应试实战中,通过假设确定选项A已经符合“一真两假”,就果断选择A,若再分别验证其他选项,则不仅影响解题效率,也没有意义。

如果验证,情况如下:

  

(2)假设B“甲、乙都未被录取”正确,就构成三个判断都是假的。

  首先推出③“甲被录取”为假;再推出②“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也假;同理,最后根据“甲没被录取”从②逆否推出“乙被录取”还是假。

B项与题干相悖。

  (3)假设C项正确,则三个判断都是真的,C也不行。

  (4)假设D项正确,则①②都真。

D也不行。

有些题,题干条件有些啰嗦或干扰,需要对题干条件整理后再假设,如:

  试题3.一位哲学家到陌生城市的智慧酒店住宿。

在一个十字路口,没有路标,但在可去的路上有三个路牌。

他知道去酒店的路和路牌上的真话都是唯一的。

  ①向东的路牌上写:

此路可通智慧酒店。

  ②向南的路牌上写:

此路不通智慧酒店。

  ③向北的路牌上写:

那两个牌子的话都真。

  哲学家径直走到智慧酒店,他走的路是()。

  A.向东的路B.向南的路

  C.向北的路D.向西的路

  [解析]

  

(1)题中条件:

去酒店的路和路牌上的真话都是唯一的。

  条件③向北的路牌上写:

那两个牌子的话都真。

  既然题干申明“真话是唯一的”,条件③的向北路牌又说“两个真”,因此,向北路牌是假的,剩余东、南两路牌就是一真一假!

经过整理,复杂情况简化了。

  

(2)因为“东、南”路牌的真假不能确定,所以,需要运用假设。

  (3)假设“东路牌”(通酒店)为真,那么“东路”就通酒店;而南路牌(不通酒店)为假,则也通酒店。

两路都通酒店与题矛盾,“东路牌”为真不成立了,即“东路牌”假、南路牌真!

  (4)从断定“东路牌(通酒店)假”推演:

则“东路”不通酒店,再从“南路牌(不通酒店)真”推演,则南路也不通酒店。

结论:

排除“东和南”,只有“向北的路”通酒店(只有可去的路上有路牌,不考虑向西的路)。

答案C。

  假设方法在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应用亦非常广泛。

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

备考可参考本书稍后介绍的多种试题类型和习题。

  [付老师点拨]快读:

题中条件不明,不必再读多遍;

  快解:

设真不成则假,设真成立立断(当机立断是结论甚至就是答案)。

快读快解应用集锦之二:

条件能确定相关做推演

  智力测验试题中,当题干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要把这个既定条件做为解题的开端,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切入推演。

然后,把推演的结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再推,丝丝入扣,直至水落石出。

这样的方法称作“关联推演法”。

请看试题:

  试题4.某宿舍有甲、乙、丙三人,一个出生在北京市,一个出生在上海市,一个出生在广州市,他们所学的专业,一个是金融,一个是管理,一个是外语。

已知:

  ①乙不是学外语的。

  ②乙不出生在广州市。

  ③丙不出生在北京市。

  ④学习金融的不出生在上海市。

  ⑤学习外语的出生在北京市。

  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

  A.金融B.管理C.外语D.推不出

  [解析]

  

(1)问:

甲所学专业?

题干中确定的条件只有:

⑤学习外语的出生在北京市;

  

(2)与条件⑤相关的词项是:

外语、北京。

  (3)条件中涉及“外语”和“北京”的是①和③。

  (4)根据条件①知道“乙不学外语”,根据条件③“丙不出生在北京市”推知丙也不学外语。

既然乙、丙都不学外语,于是推出:

甲学外语。

答案C。

  [提示]确定条件是指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条件。

  如:

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北京人是翻译。

  凡属假言命题或否定命题,都不是确定条件。

  如:

若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则北京人是翻译;

  上海人不是医生。

试题5.张、王、赵三人在一个部门工作,其中一人是局长、一人是书记,还有一人是工程师。

已知:

王、赵的个头比工程师高,书记的个头比王矮,张和书记不一样高。

由此可见()。

  A.张是局长,王是工程师,赵是书记B.张是工程师,王是局长,赵是书记

  C.张是局长,王是书记,赵是工程师D.张是书记,王是局长,赵是工程师

  [解析]

  

(1)从确定条件“王、赵的个头比工程师高”,推出工程师:

-王,-赵=张;

  

(2)对照选项,只有B正确。

答案B。

  试题6.(江苏2006A类-60)某商务公司中,晓华、光子和龙生担任着经理、副董事长和会计的职务(但不一定是上述顺序):

已知副董事长是个独生子,钱挣得最少;龙生与光子的姐姐结了婚,钱挣得比经理多。

由此可见()。

  A.晓华是经理,光子是副董事长B.光子是经理,龙生是副董事长

  C.龙生是会计,晓华是经理D.晓华是副董事长,龙生是会计

  [解析]

  

(1)题中能确定的条件是:

副董事长是独生子,钱挣得最少;

  

(2)与“独生子”或“挣钱”相关的条件是:

光子有姐姐、龙生钱不最少,即推知光子和龙生都不是副董事长,那么副董事长就是剩下的“晓华”。

  (3)对照选项:

只有D项符合推断。

答案D。

  [提示]每推演出一个确定的结论,都要搜索选项对照,力争尽早完成解答。

应试实战中,只要依据某一步得出的结论能断定选项,即停止推演,不提倡尽善尽美地把所有结论都推演出来。

如上题中“谁是会计”、“谁是经理”就无需再推断了。

  试题7.艾森、史蒂芬、诺曼三名运动员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和俄国,其中一个擅长武术,一个擅长击剑,一个擅长拳击。

  已知:

  ①艾森不是擅长击剑的,史蒂芬不是擅长拳击的。

  ②擅长击剑的不是来自法国。

  ③擅长拳击的来自英国。

  ④史蒂芬不是来自俄国。

  由此可知()。

  A.艾森擅长拳击,史蒂芬擅长武术,诺曼擅长击剑B.艾森擅长武术,史蒂芬擅长击剑,诺曼擅长拳击

  C.艾森擅长武术,史蒂芬擅长击剑,诺曼擅长拳击D.艾森擅长拳击,史蒂芬擅长击剑,诺曼擅长武术

  [解析]

  

(1)确定的条件是③“擅长拳击的来自英国”,寻找相关的是条件①,推出:

史蒂芬=-英国(负号表示“否定”,读“非”)。

  

(2)接续与“史蒂芬”相关的是条件④。

根据条件④“史蒂芬=-俄国”和以上推出的“史蒂芬=-英国”,即推出:

史蒂芬=法国。

  (3)再找到与法国相关的条件②。

根据②“击剑=-法国”,推出:

  史蒂芬=-击剑,-拳击=武术,即:

史蒂芬擅长武术。

  (4)对照选项,只有A符合。

  [付老师点拨]快读:

发现确定条件,搜索与其相关;

  快解:

绕过其余干扰,连续推出答案。

  相关推演法在演绎推理中亦有广泛应用。

读者应重视对“相关推演”能力的演练,备考可参考本书稍后篇章中介绍多种试题类型和习题。

快读快解应用集锦之三:

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

  各地公务员考试中,都有这种类型的试题:

  试题8.(北京2008-35)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

“我会”,乙说:

“我不会”,丙说:

“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这类试题中的条件都没有确定,但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这就是典型的利用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

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

比如:

“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

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

  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

如:

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

  掌握了这些常识,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

  

(1)题中“甲说‘我会’”和“丙说‘甲不会’”矛盾,必有一句真、一句假。

在只有“一句真”的条件下,真话就在甲、丙二人间,剩余的乙肯定是假话。

  

(2)从乙的假话“我不会”推知:

乙会游泳。

答案为B。

  同样思路,请看广东试题:

  试题9.(广东2008-76)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

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

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

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

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1)题中乙和丁说话矛盾,四人唯一的真话在两者中,其余二人的话都假。

  

(2)从甲的假话“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即刻推出:

钱是甲捐的。

正确答案为A。

在增加难度的“矛盾”试题中,往往出现“两真、两假”条件,这就不仅要利用矛盾,还要结合假设才能快速解答。

如:

  试题10.四名潜水队员是好朋友,预测他们参加深海探察预选情况:

  张东:

我估计咱们四个人谁也没有条件入选。

  刘霞:

别人条件再强,我看咱们几个也能有入选的。

  大勇:

这次深海探察不能一个女队员没有啊!

刘霞和晶晶最少能入选一个。

  晶晶:

是啊,我条件合格,应该入选。

  最后证明其中有两人猜对了。

实际情况是()。

  A.张东猜对,没人入选B.刘霞猜对,大勇入选

  C.大勇猜对,刘霞入选D.晶晶猜对,晶晶入选

  [解析]

  

(1)这四个好友,两人猜对、两人猜错。

  

(2)张东和刘霞的猜测有矛盾。

  张东:

四人都不能入选。

  刘霞:

我们有人入选。

  张东和刘霞两人矛盾,必然一个猜对、一个猜错。

剩余大勇、晶晶两人中也无疑一个猜对、一个猜错(因为有两个对、两个错)。

  (3)以上只找到一对矛盾,推理线索似乎中断了。

“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

在条件不明确的情况下,运用假设。

因为已经推出“大勇和晶晶”一对、一错,假设“晶晶猜对”(晶晶入选),那么,大勇也猜对了(刘霞、晶晶最少选一个),这与一对、一错不符。

因此,晶晶猜对不成立,即:

晶晶猜错了(她没入选),大勇猜对了。

  (4)根据大勇猜对(刘霞、晶晶最少选一个),推出刘霞入选了。

  答案为C。

即:

大勇猜对,刘霞入选。

  [付老师点拨]快读:

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分清。

  快解:

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倘若真假未明,辅助假设可行。

  矛盾分析,在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亦有广泛应用。

逻辑矛盾形式有一定的量(复合矛盾、量化矛盾、模态矛盾等),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

备考可参考本章稍后介绍的直言命题推理、模态命题推理、矛盾律、排中律综合解析部分的有关常识和各类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