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022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docx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

版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

第三节登革热疫情监测指引

一、监测目的

(一)早期发现登革热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二)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病例诊断、报告和疫情管理工作。

二、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包括登革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主要依

据《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XX)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登革热诊疗

指南》(20XX?

年第?

2?

版)进行病例诊断,主要内容如下:

(一)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疑似病例:

(1)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

14?

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且具备急

性起病,发热(24h?

-?

36h?

内达?

39oC?

-?

40oC,少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

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一般临床症状。

可伴面

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2)无流行病学史,但同时具备上述一般临床症状和以下症状者:

1)皮疹:

于病程第?

5?

-?

7?

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

热样疹、针尖样出血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等。

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

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

持续?

3?

-?

5?

天。

-?

54?

-

2)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

一般在病程第?

5-8?

日皮肤出现瘀点、

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

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2.临床诊断病例。

(1)典型登革热。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1)有登革热一般临床症状,且有流行病学史,即发病前?

14?

天内到过

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工作场所周围?

1?

个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并具

备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低于?

100×109/L)者。

2)无流行病学史,但登革热典型症状及体征,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

小板减少,且单份血清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者。

(2)重症登革热。

登革热患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严重出血:

包括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

颅内出血等;

2)休克:

心动过速、肢端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

秒、脉搏

细弱或测不到、脉压差减小或血压测不到等;

3)严重的器官损害:

肝脏损伤(ALT?

和/或?

AST?

?

1000?

IU/L)、ARDS、

急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和脑炎等表现。

3、确诊病例诊断

具备以下实验室结果之一的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

(1)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尿液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

55?

-

(2)应用?

RT-PCR?

或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3)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

NS1?

抗原

(4)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

IgG?

滴度比急性期有?

4?

倍及以上增长。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疫情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

务人员在诊断登革热病例(疑似、临床或实验室诊断病例)后?

24?

小时内

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

24?

小时内

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

进行网络直报。

依据《登革热诊疗指南(20XX?

年第?

2?

版)要求,医疗机构若发现患

者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等临床表现,应诊断为重症登革热,

并应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卡的备注栏

注明“重症”。

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病例的分型诊断报告进行督促

和审核。

以县(市、区)为单位,近?

5?

年首次发现病例者,应通过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事件报告。

(二)实验室核实诊断。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输入性病例、早期散发病例、暴发疫

情早期病例、重症登革热、死亡病例以及为查明疫情性质和波及范围而确

定的病例开展实验室核实诊断。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具备相应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应将标本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

-?

56?

-

应及时反馈医疗机构,督促其在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报告卡中对“病例

分类(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订正报告。

(三)病例感染地调查。

根据感染地病例可分为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

输入性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

境外输入病例指

发病前?

14?

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

境内输入病例是指

发病前?

14?

天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的境内登革

热流行地区的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指发病前?

14?

天内未离开本县(区)?

现住址)的登革热

病例。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登革热病例报告后,应尽快调查了

解病例的可能感染地,若为输入病例,应在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卡的备注栏注明“境外输入/境内输入”和感染地(国家或地区),统一格式为“境

外输入?

/?

×?

国家或地区”或“境内输入?

/?

×?

省?

×?

市?

×?

县(区)”。

(四)个案调查。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利用调查表(见附件?

1)对下列重点病例

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散发病例(含输入病例)、暴发疫情早期病例

(不少于?

5?

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以及为查明疫情性质和波及范围而

确定的病例。

所有个案调查表使用?

EPIDATA?

软件录入数据库,逐级上报。

(五)暴发监测。

暴发疫情是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14?

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

-?

57?

-

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庄、学校或其它集体单位等),发生?

3?

及以上本地感染的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

出现暴发疫情时,县(区)疾

控中心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事件报告。

四、信息反馈与利用

(一)疫情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将病例的发病、重症和死亡情况以及流

行病学特征等疫情分析结果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

门报告,并上传至网络直报系统“监测信息反馈”中的“临时信息反馈”栏,

反馈给各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疫情通报。

证实登革热疫情之后,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通报相邻县(区)。

当疫情出现扩散趋势,应向省级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于境内

输入病例,应通报病例感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风险评估和沟通。

每年登革热流行季来临前及流行高峰时,省、市、县(区)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应及时分析疫情数据,结合蚊媒监测数据及其它可能影响疫情的因素,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趋势,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及时反馈相关

部门。

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面向群众做好宣传,提高防病意识,一

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

附件:

1.登革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2.共同暴露者健康状况一览表

-?

58?

-

附件?

1

登革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一、基本情况

1.患者姓名:

联系电话:

如患者年龄14?

岁,则家长姓名:

联系电话:

2.?

性别:

(1)男

(2)女

3.?

年龄:

?

4.?

民族:

1?

汉族,2?

壮族,3?

傣族,4?

其他少数民族

5.?

职业:

(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

(6)饮食从业人员(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

(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

(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工作单位:

7.家庭住址:

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市______县(区)

_______镇(乡/街道)________村(居委会)_______________

二、发病就诊情况

1.发病日期:

年月日

2.是否为重症病例:

(1)是

(2)否

3.就诊情况

-?

59?

-

项目

是否检测(未

做请注明否)

标本采集时间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阴性/阳性)

登革抗体

IgG

IgM

登革病毒分离

登革病毒核酸

登革病毒抗原

NS1

病毒分型检测:

(1)DENV-1?

(2)DENV-2?

(3)DENV-3(4)DENV-4(5)未检测

就诊日期

就诊医院

有无

住院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出院诊断

备注

4.转归:

(1)痊愈(2

4.转归:

(1)痊愈

(2)死亡(死亡日期:

年月日)

三、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

四、发病前后活动情况

1.?

发病前?

14?

天内是否有外出(离开本市、县(区)及出境旅游)史:

(1)是

(2)否

如果否,跳至“

(二)发病前后外出活动情况”

如是,

地点?

1:

______国/地区(适用境外)或_____省市(州)______县(区)

(适用境内),

日期: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地点?

2:

______国/地区(适用境外)或______省市(州)______县

(区)(适用境内),

-?

60?

-

日期: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地点?

3:

______国/地区(适用境外)或______省市(州)______县

(区)(适用境内),

日期: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返回时间(或入境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2.?

外出期间是否明确有蚊虫叮咬史:

(1)是

(2)否

如是,则叮咬地点为:

地点?

1:

______国/地区(适用境外)或______省市(州)______县

(区)(适用境内)

地点?

2:

______国/地区(适用境外)或______省市(州)______县

(区)(适用境内)

地点?

3:

______国/地区(适用境外)或______省市(州)______县

(区)(适用境内)

3.是否随旅行团出行?

(1)是,同行团队名称(或旅行社名称):

______,团队人数:

_人。

(2)否

(二)发病前后外出活动情况

1.?

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5?

天是否在国内:

(1)是

(2)否

如是,

地点?

1:

______省______市(州)______县(区)

日期: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地点?

2:

______省______市(州)______县(区)

-?

61?

-

日期: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地点?

3:

______省______市(州)______县(区)

日期: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备注:

五、病例分类

1.?

是否为暴发疫情指示病例:

(1)是

(2)否

2.?

病例类别:

(1)境外输入病例,输入国家或地区:

______

(2)境内输入病例,输入地区:

___省___市(地区)___县(区)

(3)本地病例

3.?

病例诊断分类:

(1)疑似病例

(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诊

断病例

六、共同暴露者/接触者健康状况

若有病例有共同暴露者或暴露于病例病毒血症期逗留场所的,请参

照附件?

2?

对其开展健康状况调查。

(一)有无外出同行者出现过发热等类似症状:

(1)有,____人出现发热等类似症状,外出同行者一共____人

(2)无

(3)不详

(二)有无家庭其他成员/接触者出现过发热等类似症状:

(1)有,____人出现发热等类似症状,家中一共____人

(2)无

-?

62?

-

(3)不详

(三)有无同事出现过发热等类似症状:

(1)有,____人出现发热等类似症状,所在部门同事一共____人

(2)无

(3)不详

七、住所(病家)环境相关因素:

(一)使用的防蚊设备(可多选):

(1)蚊帐

(2)蚊香(3)纱门(4)灭蚊剂(5)其他:

(二)积水容器类型(可多选):

(1)水生植物花瓶

(2)花盆托(3)瓦盆(4)铁罐(5)碗碟缸

(6)树洞(7)竹桩(8)假山(9)盆景(10)其他

八、病例报告情况

1、是否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报告?

(1)是

(2)否

如报告,该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

ID?

为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日期:

______年___月___日

调查者:

________

-?

63?

-

姓名

联系电话

与病例关系

(共同出行者

/家人/同事)

最近是否出现以下症状

发病

日期*

就诊情况

是否

采样

最终诊断

(是否为

登革热)

备注

发热℃

关节痛

肌肉痛

皮疹/

出血点

是否

就诊

诊断

结果

附件?

2

共同暴露者健康状况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