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255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以小数形式记录的2004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成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

2004年奥运会上,我们中国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

呈现2004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师:

你认识画面中的人物吗?

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将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准备好了吗?

出发!

继续呈现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画面并伴随着小明的声音:

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53个一和4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

(53.4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是由49个一和8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知道是几分吗?

(49.80)

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58,小数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

(58.2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49—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小数,你知道是几分吗?

(49.80)

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P96中间的表格。

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成绩

国家 运动员 各论动作得分 总成绩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中国 劳丽诗

李婷 53.40 58.20    

  哈特利

海曼斯 49.80 49.20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

看到表格中的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计学生会有以下这些答案:

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第二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两轮比赛中国队共得几分?

前两轮中国队领先几分?

┅┅

师:

大家提出这么多的有价值的问题,真是了不起,老师就从你们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咱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出示选择的问题:

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2、探索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口答出算式:

53.40-49.80

谈一谈:

这是一道小数减法算式,会做吗?

该怎样计算?

把你的想法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

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出竖式计算。

说一说:

如何列竖式?

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

如何计算?

(从百分位减起,突出十分位上的4减8不够减,从个位退1位的过程)

竖式中的结果3.60与3.6有区别吗?

(根据小数点的基本性质可将结果简化)

3、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

小明在看到第二轮比赛的成绩时,不禁大叫起来:

中国队两轮比赛的总成绩是111.6分,爸爸也脱口而出:

现在领先12.6分了。

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111.6分是怎么得来的吗?

12.6分呢?

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口答出算式:

53.40+58.20

试一试:

独立列出竖式计算

说一说:

怎样列出竖式求出中国队两轮比赛的总成绩?

计算中需注意什么?

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

小明的爸爸是怎么算出12.6分的?

(四人小组议一议、算一算)

  交流:

(生1:

)先算出两轮比赛中国队得几分,53.40+58.20=111.60,再算出两轮比赛中国队得几分,49.80+49.20=99 最后把这两个结果相减111.60-99=12.60。

 (生2:

)先算出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53.40-49.80=3.6,再算出第二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58.20-49.20=9,最后把两次领先的分数加起来3.6+9=12.6。

  师:

两种结果12.60和12.6一样吗?

为什么?

(突出小数性质的应用)

  4、概括计算法则:

师:

小明看到大家计算的干劲挺足的,特别佩服你们。

他想现在大家一定都很清楚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回想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自由谈一谈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生:

小数点要对齐,

生:

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生:

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生:

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再减,

生: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巩固深化:

1、继续用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跳水比赛的第三轮比赛的成绩:

 师:

跳水比赛第三轮的成绩出来了,根据这些成绩,小明写下了一些算式,算一算这一些算式的结果,并动脑筋想一想从这些算式你知道有关跳水比赛的哪些信息?

出示算式:

82.80-76.50 12.6+6.3 82.80+111.6   76.50+99     学生任选两道算式计算后再交流:

从第一道算式我知道中国队第三轮比赛领先了6.3分。

从第二道算式我知道中国队前三轮比赛共领先18.9分。

┅┅

2、用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一些用小数形式记录的成绩:

交流各自收集到的2004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一些用小数形式记录的成绩,

学生之间根据这些数据提出加减计算的问题,并口答出算式。

全班一起列竖式计算。

3、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师:

用小数加减法既可解决比赛中的一些计算问题,还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各小组四人交流后再汇报:

生:

计算生活中的用水、用电、用煤气的价钱;

生:

计算购买有关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价钱;

生:

计算家里的电话费和上网费一共多少钱?

┅┅

师:

小明在购买生活用品中碰到了问题,你能帮小明出出主意吗?

原来,小明看上了几样喜欢的东西,可是,他的零用钱只有50元,买什么好呢?

出示:

一双运动鞋38.5元                      一根跳绳4.8元

一本课外读物7.65元                    一瓶饮料3元

(独立计算后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这一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五:

课外作业:

课本练习十六:

1、2。

作业本P4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

笔算:

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说一说:

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小数加、减法。

2.情境设置:

同学们交过电话费吧,小兰家一月份的电话费是37.35元,二月份的电话费是40.75元,两个月一共交电话费多少元?

1)学生自主列去式计算,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教师提问:

得数是78.10末尾的0怎么处理?

3)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4)小组讨论:

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提示: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板书:

小数加法的意义)

练一练:

12.03+0.875

试算,二个人在黑板上板书,老师也板书:

12.03

+ 0.875

        

大家发表意见,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

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怎么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再由迁移法对小数减法进行推导)

出示例一的后一问:

二月份经一月份多交多少元电话费?

同桌讨论(二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得数3.40后现的0怎么处理?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40.75-37.3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练一练:

7.81-4.075

1)教师提问:

这道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大家讨论,发表意见。

2)学生尝试:

二人板演,其他在本子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最后说明:

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3)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减法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

4)引导学生总结:

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观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

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样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

三、课堂练习

1.练习课本P97的“做一做”题目

小数加、减计算很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吗?

2.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申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处的奖状吗?

四、作业布置:

作业本P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课型:

练习课

教学要示: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0.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验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

小数加减法是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

 

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2、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计算时,应作如下提示:

①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②计算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计算;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2、班里要买一个球和一个排球。

 

3、一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记录和世界记录(截至2004年1月)如下表。

 

它们各相差多少?

四、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作业本P44

第四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2. 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获得新知之间的联系.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口算

0.78+0.06           5.2+0.48    0.8+0.4

1-0.27         3.8+6.4     1.25+0.75

10.5-6.5        9.8+0.2     1+2.7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4834-(395+988)     165+807+994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主题图

2.自读题意 (小组交流)

3.观图后 提出问题

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4.集体交流解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5.师生互动:

师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345.1(千米)

6.验证:

叙述各自的检验方法,可用逆运算的方法,也可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

(三)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计算题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39.9+(20.1-1054)    (2)(3.74+12.6)+268-43.2

  =3.99+18.56            =16.34+224.8

  =22.55                =241.14

(四)课堂小结

小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是否相同?

(学生答)

师强调: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对齐数位,养成做完后检验的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P45

(六)板书设计: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345.1(千米) 

答:

运动员还要骑345.1千米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未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

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未成绩的情况表。

 

2004年校春季运动会径四年级组男子4×50未接力赛选手情况:

班级 各位选手的50未成绩/秒 可能的总成绩

 第1棒 第2棒 第3棒 第4棒 

(1)班 8.48 8.54 8.52 8.46 

(2)班 8.40 8.56 8.61 8.39 

四(3)班 8.32 8.68 8.70 8.36 

四(4)班 8.42 8.67 8.58 8.50 

提问:

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是冠军?

(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

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

(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有几种方法?

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

在黑板上演算出来。

方法1:

8.48+8.54+8.82+8.46     方法2:

8.48+8.54+8.52+8.46

=17.02+8.52+8.46                    =(8.48+8.52)+(8.54+8.46)

=25.54+8.46                         =17+17

=34(秒)                             =34(秒)

方法3:

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

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

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集体回答是第二种,选出几个代表都说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推出加法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师:

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

(2)班、四(3)、四(4)班总成绩吗?

要求每一位学生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2)班、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33.96秒、34.06秒、34.17秒(过程略)

师:

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吗?

各举3—4例说明。

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

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交代课题:

让学生齐读课题

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4.95+3.3=6.7+口+4.95       (3)6.38+1.72+3.62=6.38+口+1.72

(2)(1.38+1.75)+0.25=口(口+口)     (4)(2.55+7.7)+(2.3+7.45)=(口+口)+(口+口)

小结:

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现在来谈谈你的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找几名学生回答后,老师作一下小结)

作业布置:

作业本P46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型:

练习课

教学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  里真上适当的数,在〇里填上“+”或“-”。

3.5+10.06=   +3.85

10.24+8.2+1.8=10.24+(〇 〇  )

18.76-(3.76+0.53)=18.76-  〇

32.17-0.46-4.54=32.17-(   〇   )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讲算.(比赛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三、解决问题

1、P105 4

 

提问[1]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3]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4]独立完成

[5]怎么算比较快?

2、P106 5

 

提问[1]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3]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4]独立完成

[5]怎么算比较快?

3、P106   7(同上)

4、P106   8、9

四、作业:

作业本P47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

笔算:

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说一说:

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小数加、减法。

2.情境设置:

同学们交过电话费吧,小兰家一月份的电话费是37.35元,二月份的电话费是40.75元,两个月一共交电话费多少元?

1)学生自主列去式计算,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教师提问:

得数是78.10末尾的0怎么处理?

3)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4)小组讨论:

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提示: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板书:

小数加法的意义)

练一练:

12.03+0.875

试算,二个人在黑板上板书,老师也板书:

12.03

+0.875

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

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怎么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再由迁移法对小数减法进行推导)

出示例一的后一问:

二月份经一月份多交多少元电话费?

1)同桌讨论(二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得数3.40后现的0怎么处理?

3)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40.75-37.3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练一练:

7.81-4.075

1)教师提问:

这道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大家讨论,发表意见。

2)学生尝试:

二人板演,其他在本子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最后说明:

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3)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减法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

4)引导学生总结:

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观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总结。

2)引导学生总结:

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样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

三、课堂练习

1.练习课本P97的“做一做”题目

小数加、减计算很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吗?

2.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申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处的奖状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谁能说到点子上?

这节课你要嘱咐大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八课时一教学内容:

教材100页例3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获得新知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三 重难点:

1.掌握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口算

   0.78+0.065.2+0.48    0.8+0.4

   1-0.27         3.8+6.4     1.25+0.75

   10.5-6.5        9.8+0.2     1+2.7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4834-(395+988)     165+807+994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主题图

  2.自渎题意 (小组交流)

  3.观图后 提出问题

   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4.集体交流解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5.师生互动:

  师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