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375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docx

整理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

 

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

 

一、同步电机

概念:

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一样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机。

同步电机的特点是:

稳态运行时,转子的转速和电网频率之间又不变得关系n=ns=60f/p,ns成为同步转速。

若电网的频率不变,则稳态时同步电机的转速恒为常数而与负载的大小无关。

同步电机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

现代发电厂中的交流机以同步电机为主。

工作原理:

主磁场的建立:

励磁绕组通以直流励磁电流,建立极性相间的励磁磁场,即建立起主磁场。

载流导体:

三相对称的电枢绕组充当功率绕组,成为感应电势或者感应电流的载体。

切割运动:

原动机拖动转子旋转(给电机输入机械能),极性相间的励磁磁场随轴一起旋转并顺次切割定子各相绕组(相当于绕组的导体反向切割励磁磁场)。

交变电势的产生:

由于电枢绕组与主磁场之间的相对切割运动,电枢绕组中将会感应出大小和方向按周期性变化的三相对称交变电势。

通过引出线,即可提供交流电源。

感应电势频率:

感应电势的频率决定于同步电机的转速n和极对数p,即

f=np/60。

交变性与对称性:

由于旋转磁场极性相间,使得感应电势的极性交变;由于电枢绕组的对称性,保证了感应电势的三相对称性。

要使得发电机供给电网50Hz的工频电能,发电机的转速必须为某些固定值,这些固定值称为同步转速。

例如2极电机的同步转速为3000r/min,4极电机的同步转速为1500r/min,依次类推。

只有运行于同步转速,同步电机才能正常运行,这也是同步电机名称的由来。

1、控制原理

(1).转速闭环恒压频比控制

转速闭环恒压频比控制是一种最常用的变频调速控制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控制V/f恒定,使磁通保持不变,并以控制转差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这种控制方法低速带载能力不强,须对定子压降实行补偿,因该控制方法只控制了电机的气隙磁通,不能调节转矩,故性能不高。

但该方法由于实现简单、稳定可靠,调速方便,所以在一些对动态性能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如对通风机、水泵等的控制,仍是首选的方法。

(2).转差频率控制

转差频率控制的突出优点就在于频率控制环节的输入是转差信号,而频率信号是由转差信号与实际转速信号相加后得到的,这样,在转速变化过程中,实际频率随着实际转速同步地上升或者下降。

尽管转差频率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电机转矩

(3).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

1971年,西门子工程师Balschke首次提出矢量控制理论,使交流电机控制理论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

其基本思想为:

以转子磁链旋转空间矢量为参考坐标,将定子电流分解为相互正交的两个分量,一个与磁链同方向,代表定子电流励磁分量,另一个与磁链方向正交,代表定子电流转矩分量,分别对它们进行控制,获得像直流电动机一样良好的动态特性。

因其控制结构简单,控制软件实现较容易,已被广泛应用到调速系统中。

但矢量控制方法在实现时要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并需准确观测转子磁链,而且对电机的参数依赖性很大,难以保证完全解耦,使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采用矢量控制理论进行控制时,具有和直流电动机类似的特性。

矢量控制的优点在于调速范围宽,动态性能较好。

不足之处是按转子磁链定向会受电动机参数变化的影响而失真,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调速性能。

解决方法是采用智能化调节器可以提高系统的调速性能和鲁棒性。

文献[20]和文献[21]采用PI控制,文献[20]中电流环、速度环均采用PI调节,由仿真结果得出:

PI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具有强耦合的非线性对象,很难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而PI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鲁棒性不够强,所以,在调速系统中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调速性能,尤其是在对系统性能和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这就需要对PI算法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性能。

文献[21]通过多次仿真,在速度调节中只单纯采用PI调节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采用分段PI速度调节的方法,即根据误差量的大小分段确定参数Kp,Ki。

在初期,可加大比例调节成分,随着误差减小适当加大积分系数,这样系统能较好地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及其正反转控制。

文献[1]对PMSM的电压空间矢量的弱磁控制方面所做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矢量PWM(SVPWM)的PMSM定子磁链弱磁控制方法,在电机转速达到基本转速之前采用最大转矩/电流策略控制,超过基本转速之后采用弱磁扩速的电流控制策略,使电机具有更大的调速空间,该策略可实现电压矢量近似连续调节,同传统的有限的离散空间矢量相比,有效减小了PMSM的转矩脉动,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4).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DTC)框图如图3所示。

1985年,Depenbrock教授提出的高性能交流电机控制策略,摒弃了矢量控制的解耦思想,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作等效与转化,省去了复杂的坐标变换;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实现了在定子坐标系内对电动机磁链、转矩的直接观察、控制,定子磁链的估计仅涉及定子电阻,减弱了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矢量控制的缺点。

且控制简单,转矩响应快,动态性能好。

开始时是使用于异步电机控制中,后来逐步引用于同步电机中。

1997年,L.zhong,M.F.Rahman和Y.W.Hu等人把直接转矩控制与永磁同步电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并且成功地拓展到了弱磁恒功率范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继矢量控制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应用在感应电机中,随后应用到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

永磁同步电动机不能像异步电机那样用零电压矢量降低转矩,而采用反向电压减小转矩,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转矩波动。

文献[2]分析了零电压矢量在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中的不同作用,构造了一种应用零电压矢量来减小转矩的新型电压矢量开关表,如表1所列,可以改善转矩脉动和系统性能。

文献[11]也构造了一种新型的含零电压矢量的控制开关表,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

并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正确地使用零电压矢量能够有效减少转矩脉动,改善系统性能。

直接转矩控制的系统能以较大的转矩启动,并且含零电压矢量的系统的转矩平稳性较好,转矩波动比较小,并且在扰动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稳定。

传统DTC采用的是按一定规则从预制的开关表中选取近似合适的电压空间矢量对电机转矩和磁链进行控制,由于所选的空间电压矢量有限,不同程度地导致DTC系统出现较大的磁链和转矩脉动。

文献[3]介绍分析了SVM(空间矢量调制)是在一个控制周期内,通过相邻基本电压矢量和零矢量合成,得到所需的任意电压矢量,实现电压矢量的线性连续可调。

SVMDTC控制可在不改变系统硬件结构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连续变化的电压空间矢量,进而实现对电机磁链和转矩更精确的控制,从而降低转矩脉动。

在改进PMSM控制方法和性能上,文献[4]和文献[5]提出了新的方法,文献[4]在矢量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混合控制方法,综合利用自控方式与他控方式各自的优点,在动态情况下,采用自控方式对控制系统输出电压进行快速调节,提高系统动态响应能力以及增强系统稳定性,当电机进入稳态运行时切换到他控方式,从而提高电机稳态性能指标,减小转速波动和转矩脉动,兼顾调速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取得了更好的控制效果。

文献[4]还对目前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研究,给出基于渐变电压矢量法的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因为当给定电压矢量接近永磁体转子轴线时,可能会出现方向判断失误的情况。

可以采用表决机制,多次测量后确定检测结果,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更高的检测精度。

并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结合,使系统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

文献[5]从开关频率优化和电压空间矢量合理选择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转矩调节方法,即通过逆变器开关频率PI调节得到转矩滞环比较器的滞环宽度值。

这样在充分利用功率器件开关频率的同时不仅克服了圆形磁链轨迹对功率器件高开关频率要求的缺陷,而且克服了在转速变化过程中采用固定滞环宽度值带来的功率器件开关频率波动范围大及由此造成低速转矩调节性能下降的缺陷。

文献[12]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磁链观测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磁链观测器———非线性正交反馈补偿磁链观测器。

磁链观测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中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到电机的运行性能和直接转矩控制方案效果,适合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应用的新型非线性正交反馈补偿磁链观测器算法可以用式

(1)表示。

通过仿真,采用的基于非线性正交反馈补偿的磁链观测器不仅能在高速下准确观测磁链,而且能有效地解决传统电压积分方法在低速时的不足和弊端,从而验证了基于非线性正交反馈补偿的磁链观测器在理论上的可行性。

系统的动态响应快,稳态运行平稳,电流正弦,磁链能够运行在圆形轨迹上。

(5).基于无传感器控制

通常,高性能的调速系统离不开闭环控制,但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带来了系统成本增加、体积增大、可靠性降低等问题。

因此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其核心是如何准确获取电机的转速信息。

文献[14]指出,代表性的方案有:

瞬时转速估计法,PI控制器法,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法,扩展卡曼滤波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文献[6]提出了在无位置传感器的条件下检测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适用于凸极和隐极同步电动机,受电动机参数影响比较小,在静止、低速、高速范围内均可以估计出转子的实际位置,通过向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施加高频检测电压,利用空间凸极效应即可确定转子的初始位置。

文献[15]指出,早先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高速条件下,有:

磁链位置估算法,特点是简单而易于实现,但算法性能取决于电压、电流的测量精度及电机参数准确性;扩展卡曼滤波法,可以直接获得定子磁链矢量和转子位置的估计值,能很好地抑制测量和扰动噪声,但算法对电机参数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卡尔曼增益也很难确定。

文献[15]针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在任意同步旋转坐标系上利用电机稳态操作的结果估计反电动势,进而实现了转子位置和转速的估计,采用的反电动势常数补偿算法,系统对反电势参数的变化相当稳健。

该方法的位置和速度估计精度高,速度控制范围宽。

文献[13]介绍了针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凸极原理,并且基于这个原理介绍了一种根据输入电压检测电流大小的方法,实现简便,且没有依赖电机参数,建立数学模型或要进行复杂计算等缺点。

仅需要在原有的电机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一套针对初始磁极位置检测的程序即可。

整个程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测量并比较0毅和180毅电角度的电压矢量,并选择一个大的电压矢量作为起始的角度;第二部分将整个电气360毅周期分为12个区域,每30毅一格,从0毅或者180毅开始,测量给定电压矢量的电流,在保证测到最大电流时,减少测量的步数,使得测量的时间也尽可能的缩短;第三步则是进一步细分角度,利用二分法来精确的检测磁极位置的角度。

这种方法实现起来简便,无须预知电机的参数,无须增加硬件设备,仅须在每次启动电机时导入相应程序即可。

2、应用领域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与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相同,但它以永磁体提供的磁通替代后者的励磁绕组励磁。

具有无电流励磁,无电刷和滑环;损耗低,效率高;功率因素高;转子结构多样,灵活;体积小,重量轻;起动转矩大等等优点。

因此在电动车驱动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经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界的高度重视,并在日本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比如铃木everyEV、日产HyperMini、丰田RAV4EV、本田EVPlus等等[12-13]。

也在有轨机车[14]、航空航天[15]、电梯[16]、家用电器[17]、航海等领域应用较广。

经过上述的对比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基于当前汽车对驱动电机的特殊要求,不同的电机解决方案都在研究和论证过程中,其中永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的解决方案已经被越来越多地采用,永磁电机是在Y系列电机的基础上,将电机转子嵌入稀土钕铁硼材料而成,其作为驱动电机具有如下特点[1]。

转矩、功率密度大、起动力矩大。

永磁电机气隙磁密度可大大提高,电机指标可实现最佳设计,使得电机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同容量的稀土永磁电机体积、重量、所用材料可以减轻30%左右。

永磁驱动电机起动转矩大,在汽车起动时能够提供有效的起动转矩,满足汽车的运行需求。

力能指标好。

Y系列电机在60%的负荷下工作时,效率下降15%,功率因数下降30%,力能指标下降40%。

而永磁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下降甚微,当电机只有20%负荷时,其力能指标仍为满负荷的80%以上。

同时永磁无刷同步电机的恒转矩区比较长,一直延伸到电机最高转速的50%左右,这对提高汽车的低速动力性能有很大帮助。

高效节能。

在转子上嵌入稀土永磁材料后,在正常工作时转子与定子磁场同步运行,转子绕组无感生电流,不存在转子电阻和磁滞损耗,提高了电机效率。

永磁电机不但可减小电阻损耗,还能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

如在25%~120%额定负载范围内永磁同步电机可均可保持较高的效率和功率因素。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用永磁材料励磁,可将原励磁电机中励磁用的极靴及励磁线圈由一块或多块永磁体替代,零部件大量减少,在结构上大大简化。

同时省去了励磁用的基电环和电刷,不但改善了电机的工艺性,而且电机运行的机械可靠性大为增强,寿命增加。

转子绕组中不存在电阻损耗,定子绕组中几乎不存在无功电流,使电机温升低,这样也可以使整车冷却系统的负荷降低,进一步提高整车运行的效率。

 

第1页3、研究热点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永磁同步电机虽有永磁式同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和直流电机相比,它没有直流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等缺点。

和异步电动机相比,它由于不需要无功励磁电流,因而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力矩惯量比大、定子电流和定子电阻损耗减小,且转子参数可测、控制性能好。

但存在最大转矩受永磁体去磁约束,抗震能力差,高转速受限制,功率较小,成本高和启动困难等缺点。

正因为有缺点的存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的竞争,带来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热点问题。

1)不可逆退磁问题。

如果设计或使用不当,永磁同步电机在过高(钕铁硼永磁)或过低(铁氧体永磁)温度时,在冲击电流产生的电枢反应作用下,或在剧烈的机械振动时有可能产生不可逆退磁,或叫失磁,使电机性能下降,甚至无法使用。

因此,既要研究开发适用于电机制造厂使用的检查永磁材料热稳定性的方法和装置,又要分析各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抗去磁能力,以便设计和制造时,采用相应措施保证永磁同步电机不失磁。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2)成本问题。

铁氧体永磁同步电机由于结构工艺简单、质量减轻,总成本一般比电励磁电机低,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稀土永磁目前的价格还比较贵,稀土永磁电机的成本一般比电励磁电机高,这需要用它的高性能和运行费用的节省来补偿。

在设计时既需要根据具体使用场合和要求进行性能、价格的比较后取舍,又要进行结构工艺的创新和设计优化,以降低成本。

3)控制问题。

永磁同步电机不需外界能量即可维持其磁场,但这也造成从外部调节、控制其磁场极为困难。

但是随着MOSFET、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永磁同步电机在应用中,可以不进行磁场控制而只进行电枢控制。

设计时需把永磁材料、电力电子器件和微机控制三项新技术结合起来,使永磁同步电机在崭新的工况下运行。

此外,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执行元件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本身是具有一定非线性、强耦合性和时变性的系统,同时其伺服对象也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加之系统运行时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因此采用先进控制策略、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方式(如基于DSP控制),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这应是当前发展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一个主要突破口。

二、

三、②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

异步电机

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概念:

三相异步电动机分主要由定子(固定部分)和转子(旋转部分)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同定子绕组一样也是三相的,它联接成星型。

每相绕组的的始端联接在三个铜制的滑环上,滑环固定在转轴上。

环与环,环与转轴之间都是互相绝缘的。

在环上用弹簧压着碳质电刷。

起动电阻和调速电阻是借助于电刷同滑环和转子绕组联接。

1、工作原理: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1)当三相异步电机接入三相交流电源时,三相定子绕组流过三相对称电流产生的三相磁动势(定子旋转磁动势)并产生旋转磁场。

(2)该旋转磁场与转子导体有相对切割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转子导体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产生感应电流。

(3)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的转子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形成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旋转,当电动机轴上带机械负载时,便向外输出机械能。

电机的转速(转子转速)小于旋转磁场的转速,从而叫为异步电机。

它和感应电机基本上是相同的。

s=(ns-n)/ns。

s为转差率,ns为磁场转速,n为转子转速。

2、

3、(三)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分类应用领域

异步电机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由于它有如下优点:

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坚固耐用,而且有较高的效率和相当好的工作特性。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异步电动机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例如机床、水泵、冶金、矿山设备与轻工机械等都用它作为原动机,其容量从几千瓦到几千千瓦。

日益普及的家用电器,例如在洗衣机、风扇、电冰箱、空调器中采用单相异步电动机,其容量从几瓦到几千瓦。

在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控制电机得到广泛应。

异步电机也可以作为发电机使用,例如小水电站、风力发电机也可采用异步电机。

2.量化环境影响后果异步电机主要的缺点是:

目前尚不能经济地在较大范围内平滑调速以及它必须从电网吸收滞后的无功功率,虽然异步电动机的交流调速已有长足进展,但成木较高,尚不能广泛使用;在电网负载中,异步电动机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个滞后的无功功率对电网是一个相当重的负担,它增加了线路损耗、妨碍了有功功率的输出。

当负载要求电动机单机容量较人而电网功率因数又较低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同步电动机来拖动。

 

4、研究热点

四、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近十年来,国外电机行业在提高电机效率和降低电机噪声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热点有:

绕组研究、附加损耗的组成、矽钢片研究和风扇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