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517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docx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

欢迎大家阅读!

!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1】

  一、活动意义

  重阳节,每一年都过,但是有一些古朴的习俗却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地流失了。

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也都有着独特的节日韵味。

了解传统节日,既是学生丰富对社会的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契机,何不开发一下好好地利用呢尤其是重阳节,因为还是我们中国的敬老节,就更有活动的空间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感受,积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锻炼,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调查访问,与人交往,协作等能力。

  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关心老人,敬重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

  4.促进尊老敬老,促进社会和谐。

  三、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一个月。

  四、活动准备

  1.调查同学们身边的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发动学生门以各种形式参与调查。

在活动互联发起调查活动,邀请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参与调查。

对于没有上网条件的,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调查。

  

(1)家乡的重阳节风俗是怎样的

  

(2)过节的时候家里做重阳糕吗

  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

  

(1)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大家了解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提得最多的是吃重阳糕,登高。

  

(2)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

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有的是爷爷奶奶做,有的是妈妈做;做法上也有一些出入。

  (3)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

  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

  3.全面了解有关重阳节的信息,确定活动子课题。

  

(1)学生利用网络全面查找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2)讨论,确定活动的子课题:

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风俗(做重阳糕,赏菊,登高,饮菊花酒,配茱萸,赛风筝),重阳节的文学作品,重阳节的祝福,其他相关资料。

  4.分组,确定每个活动小组的成员及组长。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2】

  【活动时间】:

10月19日晚7:

00至9:

00

  【活动背景】: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活动目的】:

  纪念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增进社员间交流了解,增强社员对传统节日与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地点】:

教三(具体教室有待申请)

  【前期准备】:

  地点确定:

由实践部的社员选定合适的活动地点,并负责向教三管理员申请教室。

  社员通知:

由宣传部负责,对于老社员可以在qq群上发布公告或者短信告知,对于新社员则短信通知。

  物品采购及准备:

活动中主要涉及的物品如菊花茶、一次性杯子、重阳糕等,由几位负责人集体采购。

  现场布置:

由于要用到ppt,多媒体设备的调试工作在会前预先安排好,以便活动开始后能顺利进行

  【活动具体内容】:

  1、正式活动开始前,由社长组织社员向家中长辈打电话祝福

  2、由社长对社员介绍重阳节,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

  3、新老社员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上台演讲,并与台下的社员进行交流

  4、重阳美文诵读

  5、社员间进行重阳节相关知识的一次小游戏(详情见附录)

  【附录】:

  游戏规则:

  1、抽签,5人一组,以“欢庆重阳节”5个字分组抽签决定,抽到相同字的为一组

  2、5个组分别进行游戏,游戏以所抽到的“欢”、“庆”、“重”、“阳”、“节”为顺序。

每组5人协商答题,共答5题。

每题时间不限,但每组答题的时间最多为10分钟,时间到后计算答对的题数,以最多的为胜者。

  3、若答对题数相同,则再答一轮,每轮每组3题,直到决出最后的胜者。

  4、未参加的社员在台下喝菊花茶,吃重阳糕,也可帮助答题

  5、胜者有额外的奖品赠送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3】

  《爱在重阳》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爱在重阳

  活动对象:

五(3)班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

感恩教育要从感受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开始,从小让孩子对老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做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一个人只有学会爱父母、爱家人,长大后才会懂得爱他人、爱祖国。

  活动时间:

XX年9月25日--10月10号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的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实际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从小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优良品格,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国庆假期作业)

  1.回顾成长历程,体会爷爷奶奶等长辈们的艰辛。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查阅搜集资料、问别人等)。

  活动实施过程:

  一、收集资料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重点收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

  2.教师向学生推荐与老人有关的书籍、报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引导他们认真阅读并将典型故事记下来,结合自己的感想,准备交流。

  3.上网收集资料。

利用"酷站漫游"提供的网址和利用关键词上网搜寻有关尊老敬老的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观察回忆

  1.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实际。

学生细心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所得。

  2.利用双休日,通过"与爷爷奶奶互换角色",亲身体验老人的生活,真切感受他们的辛劳。

  3.引导学生回忆平日里爷爷奶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爱。

  4.了解学生对爷爷奶奶的关爱程度,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重阳节到来之际,设计活动方案,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

  三、调查访问

  为了全面掌握地区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尊老意识,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并统计汇总百分比,进行交流反思,及时记下调查后的感受。

  2.根据调查反馈情况,确定访问对象(邻里尊老敬老的先进典型),指导学生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采访,做好记录,认真写好采访日记。

  3.各小组到社区找到自己的长期服务对象,利用双休日,组织探望,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谈家常,了解对方情况,深入开展体验活动。

  4.学生调查访问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根据各自的特长把所见所闻及时地写下来、画下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

在调查访问阶段,学生虽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指导还是不必可少的。

教师要及时与相关单位、个人联系,保证学生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采访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调查采访时的态度、方法,做好活动前的物质准备和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各项阶段性活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四、合作交流

  1.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尊老敬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制定一份重阳节活动方案,各小组具体谈谈活动方案的实施步骤。

  3.学生出示调查统计结果,交流采访后收集的信息,向同学介绍在调查采访过程中的体会。

  4.展示参观访问中拍摄的照片或录像,并向同学谈谈参观后的感受。

  5.在各组组长交流时,教师要和其他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活动成果,并建议学生把感兴趣和感受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收集资料,分类整理。

  6.分为六个小组,讨论交流,根据每组要求准备节目参加班级"爱在重阳"主题队会。

  五、成果展示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XX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本次活动共分为6个组,分别是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诗文组、重阳敬老组、重阳调查组。

(课件出示)

  请各组认真准备,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

大家欢迎!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1.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们是重阳溯源组。

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1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10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

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亦称"重九节"。

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组员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

接下来有请组员2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

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

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

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组员3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大家想听吗?

下面请组员3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修炼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

"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

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

"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

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

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

  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

  2.重阳美食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

(粽子)对!

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重阳节呢?

(吃重阳糕)对,我们这一小组就来介绍重阳节的美食。

  

(2)组员1:

大家好!

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课件出示)。

  北京有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花糕又称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满整栗子而名。

还有一种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

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

栗子糕宜秋、冬季制作与食用。

因此,这种栗子糕还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呢。

  (3)组员2:

大家好!

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五色糕(课件出示)。

  上海五色糕一共有这样五种颜色:

用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用莲子汁做的白色,用松花粉的黄色,用玫瑰浆做成的红色,用可可粉做成的咖啡色。

这五种芳香植物原料,分别加入相粉制成色浆。

这样的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4)组员3:

大家好!

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当地重阳糕(课件出示)。

  (5)组员4:

大家好!

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九层重阳糕(课件出示)的美丽传说:

  传说那天是王母娘娘在天上做大寿,各路神仙都前来拜寿,在众仙欢庆之际,七位仙女却觉得天堂非常厌烦,便互相商量偷偷下凡,来到人间游玩。

怎知,过了一会儿,这件事便被一位朝中大臣发现了,于是他动邪使了法术,让七位仙女永远不能回到天上。

  七位仙女带着欢乐与好奇,在人间游啊,玩啊,等天黑下来,四处无人的时候,她们才觉得应该回天上去了,可是,她们怎样变化,也飞不上天,心中已知定是天上有哪位神仙在惩罚她们。

出于无耐,她们便偷偷地溜进了一户人家,到厨房寻食。

正巧这户人家准备在第二天摆酒席办婚事,于是在厨房里准备了糕点。

其中有一种糕点是七层的,每层颜色都不同,是为了渲染酒席气氛的,特别好看。

当她们吃得正高兴之时,突然有人进来了,这七位仙女便各自钻进七层糕中的每一层,为了保护严密,她们又使仙术在头首又变了两层糕面,加起来共九层。

  到第二天酒席中,一位客人看见这种糕点很可爱,便询问主人叫什么。

主人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考虑到新婚大喜日子,便随口说出"玫瑰九层糕"。

从此,玫瑰九层糕便在人间传开了。

大家一定没想到,美丽的九层重阳糕还有如此动听的传说吧?

  3.重阳习俗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们是重阳习俗组。

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下面就请我们的组员为大家一一介绍。

大家欢迎!

  

(2)组员1介绍重阳习俗之一:

登高(课件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

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3)组员2介绍重阳习俗之三:

品酒赏菊(课件出示)。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

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

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

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就是写了朋友邀请他品酒赏菊的情景。

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4)组员3、4分别介绍重阳习俗之二:

插茱萸(课件出示)。

  大家好!

听了前面同学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

  重阳节身插茱萸、饮菊花酒,其实和端午节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差不多。

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

说茱萸可以辟邪,这也反映了古人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

除了防虫,它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疝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等。

可见,茱萸的功效可不小啊!

所以,古人不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大家好!

听了我们组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想这种植物究竟长什么样呢?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茱萸图片)

  因为据了解,茱萸分为两种:

吴茱萸和山茱萸。

两种都是中药,不过前者有芳香的气味,而且可以驱虫。

古人重阳节插的就是吴茱萸。

不过,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盛行,到了宋元以后,就开始少见了。

专家认为,大概是因为重阳节俗的重心发生潜移,重阳在早期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所以代表"延寿客"的菊花最终盖过了"辟邪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