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0522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docx

新编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13、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方法:

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发现家乡的美(结合阅读51页)。

 

1.启发谈话:

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家乡的景观和特色,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

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

 你的家乡在哪里?

 

评一评:

把你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欣赏 

1.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3.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4.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傣家竹楼的传说的故事。

这是傣族小朋友家乡的故事,每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一个美丽的小故事写出来我们家乡的历时和文化。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

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业:

 家乡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我的家乡  

家乡的故事

 

14、家乡物产养育我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

教学方法:

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

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

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

 

二、新授 

活动一。

 

我是小导游(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 

1、导语:

那好!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

你们说好不好?

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

谁来做领航员呢?

 

这样吧!

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

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

(注:

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

2、学生小组交流。

(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  

三、活动二。

  

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目的:

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导语: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请同学们注意倾听,旅行结束后,我们还要评出最佳小导游、最佳智囊团呢?

 

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

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

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课件演示:

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四、活动三。

  

心中的赞美。

(目的:

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形式,抒发一下自己内心地感受,从而进一步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 

导语:

同学们,你们瞧!

我们的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

看到这些,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你们想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呢?

 

1、小组同学讨论。

(诗歌表演、歌曲表演、赞美的话、简笔画„„) 

2、请同学代表表演。

五、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

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

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

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千年古镇——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水东家乡吧!

 

六、播放课件:

课件内容为老师课前收集到的风景、物产、人文图片资料,并配以《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伴奏。

板书设计:

  

家乡物产养育我 

我的家乡产什么?

家乡物产惹人爱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为家乡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重庆精神。

 

2、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重庆人意识。

 

3、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方法:

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

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用家乡话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读家乡儿歌。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

   

2、介绍家乡人并介绍事迹。

  

3、你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请上课前收集了资料的孩子上台介绍。

 

4、向你喜欢的家乡人献上小红心。

  

5、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让学生知道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对社会对家乡有贡献。

 

三、介绍感动中国感动重庆的家乡人 陈华军、曹瑾等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说一说:

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五、欣赏视频《城市的微光》。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16、家乡新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展示两张图片“天津旧貌”)  

老师:

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

(略)  

老师:

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天津以前的样子,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

 

 

学生:

(略)  

老师:

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天津城市的新貌图片。

  

(让大家欣赏图片“天津城市新貌”、“天津夜景”和“天津的交通”。

) 

 

老师:

大家是不是感觉天津的变化很大呀?

学生:

(略)  

老师:

天津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

都调查到了什么?

有什么想法呢?

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

(过渡) 

 

讲授新课  

一、社会调查交流(板书)  

(同学们分组对社会调查进行交流。

)  

老师:

同学们,大家刚才交流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情况,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

 

 

学生:

(略)  

老师:

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的同学通过走访一些居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

大家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呢?

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

(略)  

老师:

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住房、生活环境、精神面貌、菜市场、衣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调查的结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

(略)  

老师:

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关心我们家乡的变化吧!

(过渡)

二、家乡的变化(板书)  

老师:

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六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展示我们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然后说一说。

 

 

学生:

(略)  

老师:

我们的家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家用电器进了农家,农业生产机械化,通信方式现代化、网络化。

下面我们大家可以把你们在调查中搜集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

 

 

学生:

(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今日天津”、“城市发展”、“感受市场变化”) 

 

老师:

通过同学们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和我们刚才欣赏的视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为我们家乡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家说对吗?

 

 

学生:

(略)  

(最后,让同学们欣赏音频“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并让同学们跟着唱。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的变化,培养了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了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家乡新变化 

我家门前心事多

家乡特色代代传

我的家乡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