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810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docx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  眼睑病

第一节  眼睑皮肤病

一、眼睑湿疹

(一)定义及分型

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局部皮肤涂抹滴眼液、眼膏或其他不能耐受的刺激性物质时,常呈急性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溢泪、慢性泪囊炎、卡他性结膜炎等则可引起慢性湿疹。

(二)诊断

1.病变部位痒感明显。

2.急性者初起时,睑皮肤肿胀充血,继而出现疱疹、糜烂、结痂。

如有继发感染,则可形成脓疱、溃疡。

慢性者,局部皮肤肥厚、粗糙及色素沉着。

少数可并发结膜炎和角膜浸润。

血液中常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三)治疗

停用有关药物,去除致病因素。

局部糜烂、渗液时,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

局部丘疹而无渗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已干燥的病变可外用氧化锌糊剂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全身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去氯羟嗪(克敏嗪),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

重症患者可加用口服皮质类固醇药物,并作对症处理。

二、眼睑带状疱疹(herpeszosterpalpebraldermatitis)

(一)定义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其第一、第二支,在其分布区域发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疱疹。

各年龄及性别组均可出现,但多见于老人及体弱者。

(二)诊断

起病前常先有发热、疲倦、全身不适、神经痛、畏光、流泪等前驱症状。

3天后,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皮肤肿胀、潮红、群集性疱疹。

水疱可变干结痂,痂皮脱落后常留下瘢痕及色素沉着。

病变区域可留有长期的感觉消失或异常。

皮损局限于神经支配区域,不超过鼻部中线为眼睑带状疱疹的最大特征。

有时同侧眼的角膜与虹膜也可同时累及。

继发感染者,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

(三)治疗

发病初期局部可涂1%甲紫(龙胆紫)液或氧化锌糊剂。

也可用0.1%—0.2%碘苷(疱疹净)液湿敷或3%阿昔洛韦眼膏涂布。

适当休息,给予镇静、止痛剂,以及维生素B1、B2。

重症患者,为增强抵抗力,可用丙种球蛋白及转移因子。

预防继发感染,必要时全身使用抗生素。

出现角膜炎、虹膜炎等并发症时,局部应用抗病毒药和散瞳药等。

三、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herpessimplexoftheeyelid)

(一)定义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

这种病毒通常存在于人体内,当身体发烧或抵抗力降低时,便趋活跃。

因发烧性疾病常常可以引起单纯疱疹发生,故又名热性疱疹。

(二)诊断

病变多发生于下睑部位,并与三叉神经眶下支分布范围符合。

初发时睑部出现簇状半透明小泡组成的疱疹;约在1周内干涸,以后结痂脱落,不留下痕迹。

但可复发。

发病时有刺痒与烧灼感。

如发生在近睑缘部位,亦有可能蔓延到角膜。

病变基底刮片,常证实有多核巨细胞。

(三)治疗

1.涂1%煌绿酒精后涂氧化锌糊剂或抗生素软膏,以加速干燥结痂过程。

2.病变蔓延至角膜,见单纯性角膜疱疹的治疗。

 

第二节  睑缘炎

一、鳞屑性睑缘炎(squamousblepharitis)

(一)定义

  在理化因素刺激、全身抵抗力降低、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屈光不正等诱因下,眼睑腺体分泌过多,合并轻度感染时可引起睑缘炎。

(二)诊断

1.睑缘局部刺痒,或无明显症状。

2.睑缘可充血、肿胀,并有点状皮脂溢出,睫毛根部附有鳞屑。

皮脂与鳞屑常混合成黄色蜡状分泌物,干后结痂。

除去痂皮后,可见睑缘潮红,但无溃疡。

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

炎症长期不愈,可导致睑缘肥厚、变钝、泪小点外翻,从而发生溢泪、慢性眼睑湿疹等并发症。

(三)治疗

去除病因及各种诱因。

用生理盐水或3%重碳酸钠溶液轻轻擦去痂皮,然后用2%黄氧化汞(黄降汞)眼膏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涂擦、按摩睑缘,每日3次。

痊愈后须继续用药2周以上,以免复发。

二、溃疡性睑缘炎(ulcerativeblepharitis)

(一)定义

  发病诱因与鳞屑性睑缘炎基本相同。

葡萄球菌常为本病致病菌。

多见于患有全身慢性病及贫血的儿童。

(二)诊断

  1.症状较鳞屑性睑缘炎更严重。

  2.皮脂分泌更多,睑缘皮肤、睫毛根部有脓疱及黄色痂皮,睫毛粘集成束。

除去痂皮后,露出睫毛根端及出血性溃疡面。

睫毛毛囊炎性破坏及睑缘瘢痕性收缩,可引起秃睫或睫毛乱生,甚至倒睫。

炎症长期不愈,可导致睑缘肥厚、变形、溢泪、下睑皮肤湿疹或下睑外翻。

(三)治疗

  用生理盐水或3%温硼酸溶液每日清洗睑缘,除去痂皮,并拔去患有毛囊炎的睫毛,然后涂用2%黄氧化汞或抗生素眼膏。

本病比较顽固难治。

因此,治疗务求彻底,切不可任意中断,必要时可考虑应用自身疫苗或葡萄球菌类毒素疗法。

三、眦部睑缘炎(angularblepharitis)

(一)定义

眦部睑缘炎由摩—阿(Uorax—Axenfeld)双杆菌引起;缺乏核黄素者好发本病。

体质衰弱、贫血、结核等慢性病常为其诱因。

(二)诊断

睑缘及附近皮肤轻度充血、糜烂,双眼外眦部多见。

常合并眦角性结膜炎。

(三)治疗

0.5%硫酸锌滴眼液对本症有效,每日4—6次。

临睡前涂用2%黄氧化汞或抗生素眼膏。

口服核黄素。

第三节  睑腺病

一、睑腺炎(hordeolum)

(一)定义及分类  

系眼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

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种。

化脓性细菌(以葡萄球菌多见)感染,引起睫毛毛囊皮脂腺

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外麦粒肿;而引起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则称内麦粒肿。

(二)诊断

  1.外麦粒肿  睑缘部红、肿、热、痛,触痛明显。

近外眦部者常伴有颞侧球结膜水肿。

数日后,睫毛根部出现黄脓点,溃破排脓后痊愈。

炎症严重者,常伴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或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内麦粒肿  眼睑红肿较轻,但疼痛较甚。

眼睑红、肿、热、痛,睑结膜面局限充血、肿胀,2~3日后其中心可见黄脓点。

自行穿破,脓液排出后痊愈。

(三)治疗

脓肿形成前,应局部热敷,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

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可口服抗生素类药物。

脓肿成熟时需切开排脓。

应注意对外麦粒肿,其皮肤切口方向应与睑缘平行;对内麦粒肿,则其睑结膜面切口方向须与睑缘垂直。

切忌挤压排脓,以免细菌随血流进人海绵窦引起脓性栓塞而危及生命。

二、睑板腺囊肿(chalazion)

(一)定义

    是睑板腺排出管阻塞、腺内分泌物滞留,刺激管壁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二)诊断

1.多偶然发现,一般无显著症状。

囊肿较大时,可有沉重不适感,部分则有异物感。

  2.单发或多发,上睑尤多。

眼睑皮下可扪及圆形、边界清楚、与皮肤不粘连的肿块,无压痛。

相应的睑结膜充血,呈紫红或紫蓝色。

如有继发感染,则其表现类似睑腺炎。

反复发作的老年患者,应警惕睑板腺癌和横纹肌肉瘤之可能。

(三)治疗

囊肿小者,可不予处理,任其自行吸收或消散。

也可局部热敷。

或用2%黄氧化汞眼膏涂布并按摩,以促进囊肿吸收。

囊肿大者,需手术刮除,睑结膜面的切口方向须与睑缘垂直。

三、睑板腺阻塞

(一)病因  

睑缘炎、慢性结膜炎或其他原因造成睑板腺排泄管阻塞,分泌物积存日久而钙化。

(二)诊断

  1.患者可有干痒感,有时有异物感。

  2.透过睑结膜可见点状及线条状黄白色凝聚物,日久形成小结石。

(三)治疗

病因治疗的同时可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膏,并按摩。

小结石突出于睑结膜面时,可在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用尖锐小刀或注射针头剔除。

第四节  眼睑与睫毛位置异常

一、倒睫(trichiasis)

(一)定义

为睫毛倒向眼球的不正常状态。

毛囊周围瘢痕收缩,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睑内翻(如睑缘炎、睑腺炎、眼睑外伤等)均能造成倒睫。

多见于沙眼。

(二)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感觉。

多表现为眼睑痉挛,局部结膜充血,角膜浅层混浊,新生血管形成,甚至出现角膜溃疡。

(三)治疗

首先予以病因治疗。

倒睫少时,可用睫毛镊拔除,或行倒睫电解术,彻底破坏毛囊,以免再生。

倒睫多时,则需手术矫治。

二、睑内翻(entropion)

(一)定义及分类

  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睫毛部分或全部倒向眼球的反常状态。

按病因分类,可有以下几种:

  1.痉挛性睑内翻  系眼轮匝肌痉挛性收缩所致。

好发于下睑。

老年人多见。

另外,结膜炎、角膜炎的刺激,长期包扎眼睛也可成为本病诱因。

  2.瘢痕性睑内翻  系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

常见于沙眼后,眼睑局部炎症或外伤也能发生。

3.先天性睑内翻  系内眦赘皮、鼻根部发育不良、肥胖所致。

常见于婴幼儿下睑内侧。

4.机械性睑内翻  睑发育异常、无眼球、小眼球和眼球萎缩,因对眼睑失去支撑力量而出现睑内翻。

(二)诊断

  1.异物感、疼痛、流泪明显。

  2.睑缘内翻,部分或全部睫毛倒向眼球,直接摩擦角膜、结膜。

结膜充血明显。

可发生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

视力亦可减退。

(三)治疗

病因治疗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情选择矫正方法:

  1.对先天性睑内翻,轻度者可随年龄增长趋向自愈,不急于手术。

也可用短小橡皮胶布粘贴于下睑内侧皮肤,以起牵拉作用。

重症者可用眼睑皮肤—穹窿部穿线法矫正。

  2.轻度痉挛性睑内翻和睑板不甚肥厚者,可作631法矫正。

睑板肥厚者,则选何兹术式为宜。

对老年人的痉挛性睑内翻可行下睑皮肤切除术。

重症者可加眼轮匝肌部分切除术。

  3.瘢痕性睑内翻的矫正方法,常用的有睑板楔形切除术、睑板切断术、睑板切除术。

  4.机械性睑内翻,可试配义眼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联合义眼植入,既改善外观,又同时治疗了睑内翻。

三、睑外翻(ectropion)

(一)定义及分类

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的反常状态。

根据不同病因,可分为:

  1.瘢痕性睑外翻  眼睑局部炎症或外伤尤其热烧伤、化学伤后形成瘢痕,收缩牵拉所致。

  2.痉挛性睑外翻  多由眼轮匝肌痉挛所致,常见于眶脂丰满的幼儿或青年的下睑,结膜肥厚性变化、水肿或眼球高度突出时,也可发生本症。

  3.老年性睑外翻  眼睑皮肤松弛所致,仅限于下睑。

  4.麻痹性睑外翻  面神经麻痹所致,仅见于下睑。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轻重程度不一,溢泪为主要表现。

轻者仅睑缘后唇稍离开眼球,睑结膜并无外露(又名睑缘外旋)。

重者可使泪点外翻。

局部皮肤湿疹。

眼睑闭合不全可使暴露的结膜干燥、充血、肥厚,角膜上皮干燥、脱落,甚至引起暴露性角膜溃疡。

2.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睑、结膜、角膜。

(三)治疗

在病因治疗基础上,要求溢泪患者向上轻拭泪液。

有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暴露者,应在结膜囊内涂以大量眼膏,保护眼球。

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作睑缘缝合术。

对痉挛性睑外翻者可采用包扎疗法。

对老年性睑外翻者可施行睑缘缩短术。

对病程已久的麻痹性睑外翻者,可作外眦部睑缘缝合术。

对轻度瘢痕性睑外翻者可选择“Z字”形缝合术。

重症患者则在彻底切除瘢痕组织后,用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矫治。

六、上睑下垂(ptosis)

(一)定义及分类

  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睑裂变窄。

按病因可分为:

  1.先天性上睑下垂(congenitalblepharoptosis)  系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异常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后天性上睑下垂  继发于眼睑本身疾病、神经系统或其他全身性疾病,  主要有:

  

(1)麻痹性上睑下垂:

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

  

(2)交感性上睑下垂:

米勒(muller)肌功能障碍或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后者常致霍纳(Horner)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

  

  (4)机械性上睑下垂:

眼睑本身病变使眼睑重量增加所致。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1)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双侧居多,可伴有眼睑其他先天异常或眼外肌麻痹;后天性上睑下垂者,则常有原发病的相应症状。

(2)自然睁眼向前平视时,双眼或单眼上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

若双眼瞳孔被遮,则患者视物呈仰头姿态或眉弓抬高,额部皮肤出现较深横皱纹。

有时可伴有内眦赘皮、小睑裂等畸形。

严重的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可影响视功能发育,日久则发生弱视。

重症肌无力所致者有晨轻夜重的特点,常伴其他眼外肌无力现象,眼球运动亦受到不同程度的障碍。

2.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用放大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情况,必要时验光检查。

对重症肌无力可疑患者,可作新斯的明试验,以明确诊断。

肌注新斯的明0.5mg,15~30min后症状缓解者为阳性。

(三)治疗

1.先天性上睑下垂未完全遮盖瞳孔者,可择期手术矫正;完全遮盖瞳孔者,应尽早手术矫正,以防产生弱视。

提上睑肌肌力良好(8mm以上)或中等(4—7mm)者,可考虑作提上睑肌缩短术;肌力弱(0—3mm)者,可选择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如阔筋膜悬吊术、眼轮匝肌悬吊术等。

2.后天性上睑下垂,应先作病因治疗,无效时再行手术。

伴有其他眼肌麻痹或重症肌无力者,手术应慎重。

第二章  泪器病

第一节  泪道病

一、总论

(一)定义

泪道狭窄或(和)阻塞为先天异常、外伤、炎症或异物、肿瘤所致。

可发生于三个部位:

泪小点狭窄或(和)阻塞、泪小管狭窄或(和)阻塞,以及较常见的鼻泪管狭窄或(和)阻塞。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溢泪。

长期拭泪可造成下泪点外翻、局部皮肤湿疹,有时有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

泪小点狭窄或(和)阻塞者,可发现泪小点开口狭小或(和)阻塞。

泪道冲洗或探通,可了解泪小管、鼻泪管狭窄或(和)阻塞部位。

2.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仔细检查外眼局部情况。

泪道冲洗或探通可明确狭窄或(和)阻塞部位。

有条件的,可行泪道造影检查。

儿童患者可将2%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内,如泪道通畅,鼻腔分泌物被染成绿色。

(三)治疗

1.泪小点狭窄或(和)阻塞者,可用泪小点扩张器扩张。

有明确异物时,则取出异物后作泪道冲洗。

2.泪小管狭窄或(和)阻塞者,可用不同粗细的泪道探针逐渐扩张、探通,切忌强行探通形成假道。

也可采用穿线插管法。

严重病例,可采用结膜泪囊吻合术、插管术。

3.鼻泪管狭窄或(和)阻塞者,可行探通插管术,也可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或泪囊摘出术。

二、急性泪囊炎(acutedacryocystitis)

(一)定义

  由慢性泪囊炎转变而来或因创伤和鼻粘膜感染而急性发生。

致病微生物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溶血性链球菌、流感病毒等。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泪囊部(内眦韧带下方)红、肿、热、痛明显,常波及眼睑及颜面部。

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颌下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全身可有发热、不适。

白细胞显著增多。

泪道冲洗不通。

数日后局部形成脓肿,破溃排出脓液后炎症消退。

易形成泪囊瘘管,并反复发作。

2.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仔细检查外眼情况。

排出物可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此外,应注意一般情况、体温,以及周围血象变化,并及时复查。

(三)治疗

早期局部湿热敷,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

脓肿成熟时,应及时切开排脓,放置橡皮引流条。

炎症消退后,可施行泪囊摘除或鼻腔泪囊吻合术。

三、慢性泪囊炎(chronicdacryocystitis)

(一)病因

  主要原因为鼻泪管阻塞,多由沙眼及慢性鼻腔疾患造成泪道阻塞引起。

致病菌以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为主。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泪溢使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出现慢性湿疹表现。

挤压泪囊区有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鼻侧球结膜充血。

如泪囊区分泌物长期不排出,则泪囊可逐渐增大形成囊肿,突出于泪囊部。

2.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仔细检查外眼情况,排出物可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三)治疗

经常挤压出泪囊内分泌物,频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用抗生素溶液做泪道冲洗,及时探通及扩张泪道。

数次无效者,可考虑施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或泪囊摘出术。

四、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ldacryocystitis)

(一)病因

  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致。

多为鼻泪管下端管腔被先天性残存膜封闭。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常为单侧。

病情缓慢,症状较轻。

患儿溢泪、分泌物增多。

有时,泪囊区可略隆起,压迫泪囊有分泌物溢出。

2.检查  仔细检查外眼情况,必要时也可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三)治疗

每日数次按摩泪囊,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以生理盐水高压冲洗泪道或仔细探通,可使鼻泪道通畅而痊愈。

第二节  泪腺病

一、急性泪腺炎(acutedacryoadenitis)

(一)病因

由邻近组织炎症蔓延或远处的化脓性原发灶转移引起,也可为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病。

未能找到病因时,则称为原发性急性泪腺炎。

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

较少见。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单侧急性起病,以泪腺部疼痛开始,有流泪或脓性分泌物。

眼眶外上方充血肿胀,炎性上睑下垂。

邻近结膜充血水肿。

泪腺触痛明显。

眼球运动常不受限。

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并可出现体温升高、头痛不适等全身表现。

2.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仔细检查外眼情况,必要时作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X线检查、周围血象检查。

(三)治疗

局部热敷。

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

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排脓,睑部泪腺脓肿从结膜切开,眶部泪腺脓肿从皮肤切开。

二、慢性泪腺炎(chronicdacryoadenitis)

(一)病因

由急性泪腺炎症转变而成,也可为结核感染引起。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双侧发病,进展缓慢。

眼睑外上侧出现分叶状无痛性包块,质软。

该处轻度睑下垂。

肿胀的腺组织可限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而产生复视,但眼球突出少见。

多不伴有流泪。

2.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仔细检查外眼情况。

切除泪腺作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必要时行PPT试验、周围血象检查、眼球突出度测定、X线检查等。

(三)治疗

从病因治疗着手。

病因未明时,可试行放射治疗并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或激素。

第三章  结膜炎

结膜炎(conjunctivitis)占结膜病首位,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易受风、尘、烟、热等刺激,也容易受到感染及外伤。

同时,结膜富含神经血管,对各种刺激反应敏感。

结膜炎

一、定义

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结膜受病原体感染而发生的炎症。

二、病因

结膜炎的病因可根据其不同性质分为微生物性及非微生物性两大类;现根据其不同来源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1.外源性  来自外界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寄生虫等,通过衣物、毛巾、昆虫等传播途径导致结膜炎症。

各种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外伤均可成为致病因素。

2.内源性  由菌血症、全身过敏状态或全身代谢障碍引起。

3.局部组织病变蔓延  邻近组织如角膜、巩膜、眼睑、鼻窦、泪器等部位的炎症蔓延而来。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患眼睛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发痒、摩擦感等。

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则出现明显的畏光、流泪并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及视力下降。

(2)体征

1.结膜充血  表层结膜血管的充血,其特点是愈近穹隆部充血愈明显,而愈靠近角膜缘充血愈轻;形态呈网状,血管分支多,色鲜红,可伸入角膜形成角膜血管翳,淌滴用肾上腺素液之后充血很快消失。

结膜充血与角膜、巩膜或虹膜睫状体的炎症造成的睫状充血有明

显区别,后者为深部前睫状血管的充血,其特点是愈靠近角膜缘充血愈重,愈近穹隆部充血愈不明显、血管走行围绕角膜缘呈放射状,分支少,推动结膜时血管不移动,滴用肾上腺素液后充血不消失。

2.分泌物  分泌物除来源于杯状细胞、泪腺、副泪腺等外,还有白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物。

分泌物的性质,可因不同病因而异。

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量多且常为粘液性或脓性,早晨醒来常常上下睑粘着。

病毒性者分泌物量少、呈水样或浆液性。

过敏性者分泌物如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常呈红白色丝状。

3.结膜下出血  严重的结膜炎在球结膜下出现点状、片状出血,色鲜红出血量多时呈黑红色,边界清晰。

非大量出血者1—2周内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4.结膜水肿  重症结膜炎时,由结膜血管渗漏导致组织水肿。

因球结膜及穹隆结膜组织松弛,水肿时隆起明显,严重者球结膜可突出睑裂外。

而睑结膜与睑板紧密相连,水肿表现不显著。

5.乳头增生  为结膜上皮、血管过度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所致,使结膜表面不光滑,呈绒布状。

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乳头中央部有伞状新生血管。

常见于慢性结膜炎及沙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时可见典型的石榴状乳头增长。

6.滤泡形成  滤泡较乳头大,为淋巴细胞局限性聚集,隆起呈半球状,半透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见其边缘有血管包绕。

多见于衣原体和病毒性结膜炎。

7.假膜与膜  某些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科—威杆菌和肺炎双球菌)所致的结膜炎,常有一层白色膜,为纤维素与白细胞组成,粘附在结膜面上。

此种膜容易揉去或用镊子剥离.虽有轻度出血.而无组织损坏,称为假膜;但白喉杆菌所致的膜纤维蛋白侵入组织深部。

与结膜上皮交织在一起,不易分离,如强行剥离则必破坏组织引起溃疡,称为真膜。

8.“泡”即疱疹,为淡灰白色实性小结节,周围局限性充血,破溃后形成火山口状溃疡,见于泡性结膜炎。

9.瘢痕形成  为绒状、网状或片状。

见于手术后、化学伤或热烧伤、沙眼等。

10.干燥  结膜面失去光泽和弹性,如蜡状,因腺体分泌障碍或维生素A缺乏所致,见于上皮性干燥症和实质性干燥症。

11.假性上睑下垂  由于细胞浸润或瘢痕形成使上睑肥厚、重量增加而造成,见于沙眼或浆细胞瘤等。

12.耳前淋巴结肿大  见于病毒性结膜炎。

可有压痛,细菌感染者极少见。

13.结膜肉芽肿  较少见,可见于结核、麻风和梅毒性结膜炎。

(二)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  对于结膜炎病人,为了及早确定病原,并迅速筛选出最有效的治疗药

物,应作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以便确定细胞内有无细菌,必要时作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如无菌生长则应考虑为衣原体或病毒的可能性。

可作实验室分离鉴定。

2.细胞学检查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结膜炎细胞反应不同,故涂片或刮片查细胞对鉴别诊断颇有意义。

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常表示为细菌或衣原体感染;单核细胞增多,常为病毒感染;有巨噬细胞则应考虑沙眼;若胞质内有包涵体则诊断为沙眼或包涵体性结膜炎;嗜酸粒细胞增多为过敏反应。

上皮细胞角化则为结膜干燥的特征。

四、预防和治疗

(一)预防

1.结膜炎多为接触传染,故应提倡多洗手、洗脸,不用手或衣物拭眼。

脸盆、毛巾、手帕必须专人专用,应经常日晒或煮沸消毒,防止传染。

2.对患有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应行隔离。

更不允许到公共游泳区游泳,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也必须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3.对工作环境条件较差者要设法改善环境、条件或带保护眼镜以防引起结膜炎。

4.对浴室、餐厅、游泳池要加强宣教和定期检查,加强管理。

(二)治疗

1.局部治疗

(1)不要遮盖患眼:

因结膜炎时分泌物很多,遮眼不利于分泌物排出,且遮眼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加重炎症。

畏光者可戴防护镜。

(2)冲洗结膜囊:

结膜囊内有分泌物,应行冲洗,其主要作用是清洁。

可用生理盐水、2%-3%硼酸溶液或1:

5000—1:

10000升汞液。

冲洗液需有适宜的温度。

冲洗时要翻转眼睑,同时用手指推动上、下睑,以便彻底冲去分泌物。

(3)局部用药:

①滴眼剂:

可选用含抗生素和磺胺药的眼药水。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致病菌对其是否敏感而定。

重症者在药敏结果报告出来前可行几种抗生素合用。

②眼膏:

在结膜囊内停留时间较久,适用于睡前。

③腐蚀剂:

杀菌和腐蚀坏死组织。

选用1%硝酸银涂擦睑结膜面,切不可触及角膜,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对急性期分泌物多者效果尤显。

2.全身治疗  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