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9册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813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21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9册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1页
数学9册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1页
亲,该文档总共1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9册教.docx

《数学9册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9册教.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9册教.docx

数学9册教

学科教学常规要求

制定教学计划。

明确单元任务,写好教案。

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的落实。

教学内容科学,教学过程合理。

1、有目的的设计,有针对性、启发性。

2、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3、及时批改作业。

1、给予针对性的分析、帮助。

2、讲求实效,辅导耐心。

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有检查,注意课内外结合。

课外

活动

既要重视知识的考核,也要重视听、说能力的考核,考查重在平时。

七、

教学

总结

完成教学计划的情况。

全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教学

目标

教学目的确定具体恰当。

各环节都要围绕目标又安排。

教学

内容

知识的传授把握内在联系,抓住特点、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法的指导。

教学

过程

各环节联系紧密,教学密度适当,为学生所接受。

教学

方法

教学选择和运用注意各种方法。

教学

能力

1、教态亲切,语言富有启发性。

2、板书合理适时。

3、组织与调节创设情景。

教学

效果

1、双基结合,课业负担得当。

2、学的主动,思维活跃。

全册备课

一、小数乘法和除法二、综合应用

(一)

三、空间与图形四、综合应用

(二)

五、统计和可能性六、方程

七、总复习

 

 

1、使学生掌握小学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2、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或综合算是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3、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4、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作用。

5、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巩固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7、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适时渗透转化、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8、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9、进一步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10、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1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12、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13、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14、帮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15、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转化、对应、方程、假设、还原、统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16、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研

重点

课题

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

质量

措施

1、结合计算,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演算的学习习惯。

2、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健康的情感。

3、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4、在教学中多关注较差生的辅导,同时培养优秀生。

课前进行预习:

读教材,大致了解所学内容。

上课认真听讲:

边听边想、不懂举手,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

学会思考:

掌握默读方法,养成独立读题思考解决方法 方法的习惯。

        

按时完成作业:

书写规范,按时按量完成, 及时认真改错。

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整理与复习

 

教学

目的

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学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2、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或综合算是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3、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4、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作用。

教学

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学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教学

难点

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或综合算是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本单元共安排16课时。

小数乘法12课时

小数除法15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第二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综合应用

(一)

教学

目的

要求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巩固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教学

重点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

难点

巩固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三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空间与图形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适时渗透转化、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适时渗透转化、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

难点

和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2课时

梯形的特征和面积3课时

三角形的特征和面积5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综合应用

(二)

教学

目的

要求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教学

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教学

难点

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课时

安排

3课时

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统计和可能性

 

教学

目的

要求

进一步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中位数、众数。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教学

重点

进一步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教学

难点

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中位数、众数。

统计表2课时

 平均数3课时

 可能性1课时

 

第六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方程

 

教学

目的

要求

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教学

难点

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用字母表示数4课时

方程8课时

探索规律1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机动2课时

第七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35道习题组成。

与第一单元相关的习题是第1-14题;

与第六单元相关的习题是第15-22题;

与第三单元与第四单元相关的习题是第23-32题;

与第五单元相关的习题是第33-35题;

教学

目的

要求

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转化、对应、方程、假设、还原、统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转化、对应、方程、假设、还原、统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时

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另外还有两课时机动。

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

教学

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2、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算运算的意识。

3、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5、结合计算和解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估算、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育点

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价值,在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中,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

重点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

难点

正确确定积、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课时安排

小数乘法---------------------12

小数除法---------------------15

探索规律---------------------2

整理与复习------------------3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例1

教学

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锻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

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

难点

确定积小数点的位置

教具准备

卡片、小黑板、投影片

小数乘法

2.8×6=16.8(元)4.5×1.5=6.75(元)

2.8扩大10倍284.545

×6×6×1.5×15

16.8168225225

缩小10倍4545

6.75675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复习

1、(出示卡片)说出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后是几?

有何变化?

0.20.0351.53.646.72

2、(出示小黑板)

36

3060

×2=

300600

30006000

观察

(1)由上往下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

积又怎样变化?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由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

积怎样变化?

(3)谁能试着把刚才我们发现的两条规律用一句话说说?

(4)小结: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5)反馈:

1、根据28×21=588,说出下面个题的积。

2.8×210.28×21280×21

0.028×212800×2128×210

2、出示:

一支圆珠笔售价12元,买3支要用多少元?

追问:

12×3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

整数乘法实际上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一种简便运算。

二、新授

出示例1:

每听橘汁4元,每个水杯2.8元,每千克苹果4.5元。

买3听橘汁,6个水杯,1.5千克苹果各需多少元?

1、买3听橘汁需多少元?

你是怎样计算的?

2、买6个水杯的价钱如何计算?

还可以怎样想?

小结: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1)2.8×6怎样计算呢?

看谁能运用已学知识最先想出来?

(2)学生说、老师板书

(3)168是不是原题的积?

怎么办?

为什么?

(4)还有其他方法吗?

3、计算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一样,两个因数要末尾对齐。

然后再计算。

4、那么买1.5千克的苹果如何计算?

小组讨论并计算

填写试一试

学生归纳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试一试

让学生填写试一试

师:

观察、比较看一看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6、谁能根据我们所做的题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7、打开书读一读计算法则

三、练习:

1、第五页练一练1

2、第六页练习一2

3、第五页练一练2(前两个)

四、作业:

第六页4

复习准备

 (归纳:

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口答: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  )倍。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   )倍。

(3)1.4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   )

(4)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使它变成整数,原数发生什么变化?

2.56   3.5   1.02

 

出示主题图说说你观察到什么数学信息?

:

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比较那种方法简便?

小结:

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小结数量关系式:

单价

×数量=总价

 

教学

效果

学生掌握了方法,但计算还不准确。

 

课后

反思

对小数乘法的意义的教学强调不够。

交给学生标小数点的方法,所以点错小数点的同学大大减少,可见,

今后要认真备学生,要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想方设法的教学生解决的办法。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例2

教学

要求

1、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把小数化简。

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学

重点

积的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把小数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学

难点

积的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把小数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具准备

例2

(1)15×0.4=6

(2)0.24×0.15=0.36

150.24

×0.4×0.15

---------------------

6.0120

24

----------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数末尾的0划掉0.0360划掉末尾的0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复习

1、口算

0.2×3=4×0.6=

0.5×0.5=9.7×0=

1.1×0.8=10×0.596=

2、计算:

一斤苹果3.4元,一斤香蕉5.6元。

买3斤苹果2斤香蕉各需多少元?

3、谁还知道如何计算小数乘法?

二、新授

1、出示例2

(1)15×0.4=

15

×0.4

---------

1学生自己计算。

2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4我们怎么办?

2、

(2)0.24×0.15=

0.24

×0.15

----------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师:

这回又发现了什么?

我们怎么办?

3、师小结:

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如果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把它划掉,如果小数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练习:

1、计算0.45×0.18

2、计算练习一8(前两个)

四、作业

练习一8后四个

口述计算过程

 

要引导横、竖式0的处理

小结:

积得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

 

强调先点小数点。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当第1个因数大于0,而另一个因数小于1时,乘得的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想一想如果是0.24×1.5,积是多少?

当第一个因数大于0,而另一个因数大于1时,乘得的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效果

由于上节课指导到位,所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节内容。

 

课后

反思

对规律的练习还要天天练习,直到掌握。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3课时练习1

教学

要求

1、复习小数乘法法则。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重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复习

1、口算

1.2+3.50.36×10

4.72-0.721.5×4

8.56×01.6×0.2

2、如何计算小数乘法?

 

如果积的末尾出现0怎么办?

如果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3、计算下面各题

0.64×0.75=

14.5×0.28=

64×1.25=

4、做练习一1

二、练习(练习一)

(一)巩固乘法法则

第五题:

72×1.6

第六题:

7.9×7.5

第九题:

0.015×50

0.02×50

提示学生:

计算结果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

第十题:

43.2×6=259.2(千米)

259.2+0.8=260(千米)

(二)探索规律(第七题)

1、先计算

2、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

3、班内交流

1.92.8

0.5×1=1.2×1=

0.70.6

4、根据规律填写第二小题

 

 

根据123×29=3567,直接写出下面各题()里的数。

12.3×29=()

()×2.9=35.67

1.23×2.9=()

1.23×29=()

123×()=356.9

()×()=3.569

学生做完题后,要注意反馈。

 

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

〉0〉1〉第一个因数

〉0=1=第一个因数

〉0〈1〈第一个因数

同学出题互相做题并检查。

 

教学

效果

学生会正确计算

 

课后

反思

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4课时估算

教学

要求

1、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中估算的方法。

2、体会估算的优越性,培养估算的意识。

3、让学生知道估算是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教学

重点

体会估算的优越性,培养估算的意识。

教学

难点

 

教具准备

例3张佳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的。

长是3.9米,宽是3.11米。

请你先估计这间房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方米?

再用计算器算出房间的面积。

把3.11看作3,3.9看作4来相乘。

3.11---→33.9---→4

4×3=12(平方米)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复习

1、口算

02.×61.5×3

0.04×30.25×6

0.21×0.79.7×0

2、计算3.11×3.9

提问:

你能根据你的结果判断出你的题是否正确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估算。

它能帮助我们判断题目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新授

(一)出示例题

张佳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的。

长是3.9米,宽是3.11米。

请你先估计这间房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方米?

再用计算器算出房间的面积。

1、读题。

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如何求面积?

3、你如何估算?

 

4、我们来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看对不对。

师:

从结果上看,我们的估算与结果相差无几,看来我们可以用估算来检验提的正确与否。

(只是大概的)

5、我们怎么估算呢?

(二)练一练

1、书第九页试一试

2、书第十一页3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房间是多少平方米吗?

今天,我们去涨价的房间看一看。

出示房间图:

说说你观察到什么数学信息?

你能估算出房间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吗?

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1

3

3.9

4

4×3=12(平方米)

练习:

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1、地毯(3.2米206米)

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用计算器计算面积。

独立完成床的估算和计算。

(0.85米1.8米)

2、测量书的长、宽估算封面面积,并计算。

3、测量桌子的长、宽,并计算面积。

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效果

由于学生以前对这部分知识已掌握,学生对今天的知识掌握得较好。

 

课后

反思

能让学生根据以有知识迁移。

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5课时求近似数

教学

要求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

重点

“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教学

难点

“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

准备题、口算卡片、投影胶片。

小数近似值

例4:

一种红丝绳每米是2.98元,刘梅买了2.3米,王芳买了2.6米。

她们应各付多少元?

2.98×2.3≈6.85(元)

竖式(略)

2.98×2.6≈7.75(元)

竖式(略)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口算

2.3×4=1.3×4=1.5×5=4.5×6=

2.5×4=0.25×4=25×0.4=250×0.04=

12.5×8=0.125×8=1.25×8=0.125×80=

二、新课讲授

1、例4一种红丝绳每米是2.98元,刘梅买了2.3米,王芳买了2.6米。

她们应各付多少元?

(1)读题后说说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找出数量关系式

(2)让学生独立解答

提示:

想想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