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0977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docx

8生理学试题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

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滤过分数

3、肾糖阈

4、球管平衡

5、渗透性利尿

6、水利尿

7、血浆清除率

二、填空题

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由和两部分组成。

2、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由、和组成。

3、肾血流量主要靠,适应机体的紧急情况则主要靠和。

4、全身动脉血压变动在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的结果。

5、肾小球滤过膜由、、三层结构组成。

6、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而滤过的动力为。

7、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压)。

8、尿生成的基本过程是,生成原尿,及,最后生成终尿。

9、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

10、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

、、。

11、葡萄糖可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其部位发生在。

12、在肾小管液中的HCO3-是以的形式被重吸收的。

13、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氨基酸的重吸收需要伴随的重吸收才能进行。

14、NH3的分泌不仅促进的分泌,而且增进的重吸收。

15、酸中毒时,肾小管分泌H+增多,H+-Na+交换,K+-Na+交换,因而血钾升高。

16、肾髓质组织间液中主要的渗透物质是和。

17、肾小管中滤液的重吸收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这种定比重吸收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18、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主要受和的调节。

19、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的升高和________减少。

20、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其分泌受和的调节。

三、选择题

1、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A、肠道B、泪腺C、肺D、肾E、皮肤

2、肾的功能最重要的是()

A、排出代谢终产物B、排出多余或无用物质C、分泌肾素

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3、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肾小球B、肾小体C、肾小管D、集合管E、肾单位

4、可分泌肾素的结构是肾脏的

A、致密斑B、系膜细胞C、间质细胞D、颗粒细胞E、感受器细胞

5、肾脏致密斑的分泌是直接感受

A、肾血管血压变化B、肾血流NaCl含量变化C、肾小管内压变化

D、肾小管液NaCl含量变化E、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

6、有关肾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由近端小管细胞分泌的B、肾素分泌可导致血钠和水丢失

C、肾素分泌是由平均肾动脉压升高引起的D、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

E、它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

7、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是

A、血流量小B、血流分布均匀C、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高E、肾血流量易随全身血压波动而变化

8、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

A、自身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

D、正反馈调节E、前馈调节

9、当动脉血压(),肾血流量可保持不变。

A、80~180mmHgB、60~180mmHgC、80~120mmHg

D、100~120mmHgE、60~90mmHg

10、当动脉血压﹤80mmHg时,可出现()

A、无尿B、少尿C、多尿D、尿量不变E、血尿

11、当动脉血压﹤40mmHg时,可出现()

A、无尿B、少尿C、多尿D、尿量不变E、血尿

12、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

A、与动脉血压呈线性正相关B、髓质大于皮质C、受自身调节保持相对稳定

D、与肾组织代谢活动明显相关E、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

13、尿生成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A、肾小球滤过B、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C、近球小管的重吸收

D、肾小管和结合管的分泌与排泄E、以上都对

14、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

A、有效滤过压B、滤过膜C、肾血流量D、动脉血压E、滤过率

15、滤过膜结构不包括()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B、基底膜层C、肾小囊脏层

D、肾小囊壁层E、滤过裂隙膜

16、最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A、带负电的小分子B、带正电的小分子C、电中性的小分子

D、带正电的大分子E、带负电的大分子

17、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A、全身动脉血压B、肾动脉血压C、入球小动脉血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E、出球小动脉血压

18、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肾小球有效滤过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

D、囊内压E、血浆晶体渗透压

19、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

E、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20、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B、每分钟通过两肾尿量

C、每分钟一侧肾生成的尿量D、每分钟两肾小管液的总量

E、以上都不对

21、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

A、一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B、一个肾脏生成的原尿量C、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D、两肾生成的终尿量E、一个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22、滤过分数指下列哪一项的比值

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

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

23、正常时,滤过分数约为()

A、15%B、19%C、25%D、30%E、35%

24、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A、肾交感神经兴奋B、注射大量肾上腺素C、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液E、注射抗利尿激素

25、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是由于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增高B、肾内压下降C、血浆胶渗压增高

D、肾血浆流量增多E、囊内液胶渗压下降

26、交感神经兴奋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由于

A、平均动脉压降低B、滤过膜通透性降低C、囊内压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E、肾血浆流量降低

27、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

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B、肾血浆流量增大C、血浆蛋白浓度增高

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E、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28、______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A、肾小囊内压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降低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升高

29、在近球小管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A、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B、H2O、Na+、Cl-、K+C、尿素、尿酸

D、肌酐E、氨

30、对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近球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B、水、尿素、HCO3-均为被动重吸收

C、近球小管重吸收水量最多,对尿量影响最大

D、葡萄糖、氨基酸、微量蛋白均为主动重吸收

E、Na+、Cl-的重吸收主动和被动兼有

31、肾小球滤过液中,大部分溶质重吸收的部位是()

A、远曲小管B、集合管C、近端小管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E、髓袢

32、近球小管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

A、基侧膜上的Na+泵B、管腔膜上的同向转运C、管腔膜上的逆向转运

D、管腔膜上的电中性转运E、管腔膜上的生电性转运

33、下列哪项属于被动转运

A、水从低渗透压侧至高渗透压一侧B、Na+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C、葡萄糖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D、氨基酸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E、蛋白质进入细胞

34、关于近球小管对Na+重吸收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近球小管重吸收的Na+量约为滤过量的65%-70%B、Na+的重吸收属于主动转运

C、Na+泵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腔膜上D、Na+泵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侧膜和管周膜上

E、Na+的重吸收有利于水和Cl-的重吸收

35、在髓袢升支粗段关于Cl-重吸收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有利于外髓高渗梯度形成B、与Na+、K+重吸收有关

C、三种离子通过共同载体重吸收的比例为2Na+:

Cl-:

K+

D、为继发性主动转运E、可被速尿所阻断

36、关于Na+、Cl--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滤液中99%以上被重吸收B、70%在近球小管处重吸收

C、Na+是主动重吸收,大部分Cl-是被动重吸收

D、髓袢升支粗段,Na+和Cl-均为主动重吸收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受ADH调节

37、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占滤过量的()

A、70℅B、80℅C、90℅D、99℅E、60℅

38、肾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

A、以HCO3-的形式吸收B、以CO2的形式吸收

C、主要在远球小管进行D、滞后于Cl-的吸收E、不依赖于H+的分泌

39、葡萄糖的重吸收与下列哪种离子相伴联()

A、K+B、Ca2+C、Cl-D、Na+E、Mg2+

40、在肾脏,葡萄糖大部分被重吸收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E、集合管

41、葡萄糖的吸收只限于()

A、远曲小管B、近端小管C、集合管D、隋袢E、都不是

42、肾糖阈是指

A、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B、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C、肾小管开始吸收葡萄糖的血糖浓度D、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

43、肾糖阈的数值是()

A、80-120mg%B、100-140mg%C、120-160mg%

D、160-180mg%E、180-200mg%

44、对葡萄糖重吸收的说明,错误的是

A、滤液和血液的葡萄糖浓度相等B、葡萄糖在肾小管各段被重吸收

C、葡萄糖的重吸收需钠泵参与D、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E、肾糖阈指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45、肾小管液中的氨基酸被重吸收的部位主要在()

A、近曲小管B、髓袢细段C、集合管D、远曲小管E、髓袢升支粗段

46、肾小球滤过的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而被全部吸收,其吸收的部位为

A、集合管B、远曲小管C、近球小管D、髓袢E、远球小管

47、在近端肾小管通过Na+-H+交换,排入小管液的H+是属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出胞E、继发性主动转运

48、肾小管每分泌一个氢离子,可以重吸收下面哪种或哪些离子入血()

A、一个K+和一个HCO3-B、一个Na+和一个HCO3-C、一个Na+

D、一个Na+和一个Cl-E、一个HCO3-

49、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Na+交换的下述说明,错误的是

A、分泌一个H+,重吸收一个Na+B、H+的分泌伴随Na+、HCO3-的重吸收

C、H+—Na+交换增强时可使血K+降低D、有排酸保碱维持内环境PH稳态作用

E、酸中毒时H+—Na+交换>K+—Na+交换

50、下列物质中,哪种在肾小管或集合管中既有重吸收,又有分泌()

A、Na+B、K+C、Cl-D、HCO3-E、葡萄糖

51、在酸中毒情况下,肾小管的()

A、H+-Na+交换减少B、K+-Na+交换增多C、H+-Na+交换增多

D、K+-Na+交换不变E、血钾浓度降低

52、在碱中毒情况下,肾小管的()

A、H+-Na+交换减少B、K+-Na+交换减少C、、H+-Na+交换增多

D、K+-Na+交换不变E、血钾浓度升高

53、代谢性酸中毒常伴有高血钾是由于肾小管

A、H+-Na+交换增强B、H+-Na+交换增强CK+-Na+交换减弱

D、K+重吸收增强E、NH4+-K+交换减弱

54、高血钾引起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肾小管

A、H+-Na+交换增强

B、H+-K+交换增强

C、K+-Na+交换减弱

D、HCO3-重吸收增强

E、NH4+-K+交换减弱

55、某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但血压正常。

分析该患者血钾增高的原因是由于

A、肾小管K+-Na+交换减弱B、肾小管K+-H+交换增加

C、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近球小管K+重吸收增多

56、髓质高渗梯度建立的主要动力是

A、近球小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B、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C、远球小管、集合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D、髓袢升支粗段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

E、远球小管、集合管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

57、肾脏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A、NaClB、尿素C、NaCl和尿素D、KClE、NaCl和KCl

58、正常情况下,尿量占滤过量()

A、2℅B、3℅C、1℅D、0.5℅E、5℅

59、正常情况下,尿量决定于()

A、滤过量B、水的调节重吸收C、水的必需重吸收

D、肾小球率过率E、有效滤过压

E、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

60、渗透性利尿是指()

A、大量饮清水使尿量增多B、肾小管壁对水通透性降低使尿量增多

C、ADH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D、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使尿量增多

E、醛固酮分泌减少引起尿量增多

61、给某患者静脉注射20%葡萄糖50ml,患者尿量显著增加,尿糖定性阳性。

分析该患者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B、肾小球滤过率增大C、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

D、肾小管对Na+吸收减少E、血容量增大

62、某患者服用对髓袢升支粗段NaCl主动重吸收有抑制作用的速尿后,尿量增多,尿渗透压下降,该患者排低渗尿的原因是远曲小管、集合管

A、对Na+主动重吸收减少B、对Cl-主动吸收减少C、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D、管腔外渗透压梯度降低E、管腔内溶质浓度增加

63、球管平衡是指

A、近球小管对滤过液的重吸收率为65%~70%B、肾小球滤过率等于肾小管吸收率

C、肾小管的重吸收率为65%~70%D、肾小球滤过率随肾小管吸收率而变化

E、以上都不是

64、球—管平衡是指近球小管对滤液的重吸收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

A、55%-60%B、65%-70%C、60%-65%D、70%-75%E、75%-80%

65、正常情况下,决定尿量的主要部位()

A、远曲小管B、近端小管C、集合管D、远曲小管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66、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受______的调节

A、血管紧张素B、肾素C、醛固酮D、ADHE、ACTH

67、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B、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C、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D、促进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E、保Na+、排K+、保水

68、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在()

A、远曲小管B、近端小管C、集合管D、远曲小管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69、直接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激素是()

A、醛固酮B、抗利尿激素C、肾素D、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

70、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尿量()

A、不变减少B、减少增多C、增多减少D、减少减少E、增多增多

71、循环血量增加,抗利尿激素释放,尿量()

A、不变减少B、减少增多C、增多减少D、减少减少E、增多增多

72、引起ADH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减少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疼痛刺激E、寒冷刺激

73、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A、血压轻度降低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血容量轻度减少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血压升高

74、下列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因素是

A、心钠素B、血管紧张素Ⅱ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血压降低E、大量出汗

75、抗利尿激素分泌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可导致合成和释放增多B、大量饮水可导致合成和释放减少

C、循环血减少可导致合成和释放增多D、血钾升高可导致合成分泌增加

E、循环血量增加可导致合成和释放减少

76、水利尿的原因不包括()

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减少C、水的通透性降低

D、水的重吸收增多E、以上都对

77、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肾小球滤过率增大C、动脉血压升高

D、近球小管渗透压增高E、血管紧张素Ⅱ减少

78、大量饮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主要是由于

A、血量增多B、动脉血压增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血管紧张素Ⅱ减少E、心钠素增多

79、给家兔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减少,尿液渗透压增高。

该动物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

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对水通透性增高B、对Na+重吸收增多C、对尿素重吸收增多

D、管腔内溶质浓度降低E、管腔外渗透压升高

80、正常情况下,影响终尿量的最主要因素()

A、肾血流量B、有效滤过压C、抗利尿激素D、醛固酮E、小管液溶质浓度

81、醛固酮的作用是()

A、保Na+排K+B、保K+排Na+C、保Na+保K+D、排Na+排K+E、以上都不是

82、醛固酮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近端小管B、髓袢C、集合管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E、远曲小管

8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主要受______的调节

A、ADHB、醛固酮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

8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时

A、醛固酮分泌减少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D、肾脏NaCl排出减少E、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85、下列两种离子浓度变化,哪种使醛固酮分泌增多()

A、血K+增加,血Na+增加B、血K+增加,血Na+减少

C、血K+减少,血Na+减少D、血K+减少,血Na+增加

E、血K+增加,血Na+不变

86、致密斑感受器直接感受下列哪项变化

A、肾小球滤过率B、流经致密斑的钠量C、循环血量D、动脉血压E、血K+

87、可致肾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入球小动脉压降低B、交感神经活动降低C、血Na+降低

D、血K+升高E、致密斑活动降低

88、可促进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是

A、血管紧张素Ⅱ增多B、血Na+增多C、血K+降低

D、血量增多E、血压升高

89、能准确地测出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关系不大()

A、肌酐B、菊粉C、果糖D、酚红E、对氨基马尿酸

90、已知菊粉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给某人静脉注射菊粉后,

肾脏每分钟可将125ml血浆中的菊粉完全清除,该值等于

A、肾小球滤过率B、肾血流量C、肾血浆流量

D、肾小管分泌率E、肾小管重吸收率

91、已知碘锐特在流经肾循环后可被完全清除,肾静脉中该物质浓度为零。

给某人静脉滴注碘锐特后肾脏每分钟可将660ml血浆中的碘锐特完全清除,该数值等于

A、肾小球滤过率B、肾血流量C、肾血浆流量

D、肾小管分泌率E、肾小管重吸收率

92、经测定某患者的尿素清除率为70ml/min,菊粉清除率为125ml/min,两者有差异表明该患者

A、肾功能减退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C、肾小管可以吸收尿素

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E、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强

93、正常人每天尿量为()

A、100ml以下B、100ml-500mlC、1000ml-1500ml

D、2000ml-2500mlE、2500ml以上

94、以下关于尿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少尿:

<1000mlB、无尿:

<100mlC、多尿:

>2000ml

D、无尿:

0mlE、多尿:

>3000ml

95、剧烈运动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体循环动脉血压下降B、醛固酮分泌增多C、肾血流量减少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增加

96、正常终尿约占肾小球滤过液量的

A、1%B、5%C、10%D、15%E、20%

97、某外伤患者大出血后血压降低到60/40mmHg,尿量明显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B、肾小囊内压升高C、肾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滤过膜面积减小E、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98、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称为()

A、尿失禁B、尿潴留C、尿频D、遗尿E、尿急

99、某患者脊髓腰段横断外伤后出现尿失禁,其机制是

A、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损伤B、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

C、排尿反射传入神经受损D、排尿反射传出神经受损

E、膀胱平滑肌功能障碍

四、简答题

1、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2、试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

3、试述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及糖尿病患者产生糖尿的原因。

4、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会有何变化?

为什么?

5、大量出汗对尿量有何影响?

为什么?

6、静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对尿量有何影响?

其机制如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略。

二、填空题

1、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

2、近球(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致密斑

3、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4、80—180mmHg、自身调节

5、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上皮细胞

6、滤过膜、有效滤过压

7、血浆胶体渗透压

8、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9、滤过膜

10、有效滤过压、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肾血浆流量

11、近端小管

12、CO2

13、Na+

14、H+、HCO3-

15、增强、减小

16、尿素和NaCl

17、65%~70%、球管平衡

18、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

19、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

20、保钠排钾、肾素-血管紧张素、血K+、血Na+浓度

三、选择题

1-5:

DDEDD6-10:

DDAAB11-15:

ACCBD16-20:

BDBAA

21-25:

CABCD26-30:

EE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