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205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1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docx

第11讲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一

设备工程监理投资控制

第十一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

(一)

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和投资偏差分析

第二节  设备价格评估

大纲要求

一、了解设备价格类型

二、了解设备价格的成本法、市场法评估

三、熟悉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

四、掌握投资偏差的概念、分类及主要纠偏对象的确定

五、掌握投资偏差分析方法

六、掌握投资偏差的纠正措施

内容讲解

第七章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

    在设备工程的各个过程,为了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监理工程师需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比较实际投资额和投资控制目标之间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为了合理确定合同价格并顺利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监理工程师需要掌握设备工程价格的评估方法,合理确定设备工程的评估价格。

另外,在设备的设计、储运及制造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需要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分析、优化设备设计技术、方法,减少设备制造过程中人工、材料等损失,尽量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例1、在设备工程的各个过程,为了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监理工程师需要(     )。

A.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B.比较实际投资额和投资控制目标之间的偏差          

C.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D.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E.及时做出索赔

答案:

A,B.C,D

分析:

在设备工程的各个过程,为了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监理工程师需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比较实际投资额和投资控制目标之间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第一节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和投资偏差分析

一、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

    投资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

设备工程投资控制的目标应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方式进一步具体化。

监理工程师进行设备工程投资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目标值,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额与投资控制目标值之间的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可以按项目编制,可以按过程编制,也可以按时间进度编制。

    

例2、投资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

设备工程投资控制的目标应通过(   )的方式进一步具体化。

A.编制概算   

B.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C.编制设备使用成本     

D.编制分部分项预算

答案:

B

分析:

投资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

设备工程投资控制的目标应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方式进一步具体化。

(一)按项目分解资金使用计划

    大型设备工程通常包括若干个子项目,而每个子项目又是由若干个子项目组成的,因此可以把设备工程总投资分解到每一个子项目,其分解图如图7-1(见书p 121)所示。

    按照项目分解资金使用计划是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一种常用方式。

按照项目分解项目总

投资,有助于检查设备工程各阶段的投资构成是否完整,有无重复计算或缺项;同时还有助于检查各项具体的投资支出的对象是否明确落实,并且还可以从数字上校核分解的结果有无错。

    

例3、(          )是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一种常用方式。

A.按项目的过程分解资金使用计划

B.按时间进度分解的资金使用计划   

C.按照项目分解资金使用计划

D.按投资的构成分解资金使用计划     

答案:

 C

分析:

按照项目分解资金使用计划是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一种常用方式。

按照项目分解项目总投资,有助于检查设备工程各阶段的投资构成是否完整,有无重复计算或缺项;同时还有助于检查各项具体的投资支出的对象是否明确落实,并且还可以从数字上校核分解的结果有无错。

(二)按项目的过程分解资金使用计划

    设备工程包括设备的设计、制造、储存、运输及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一系列过程及相应的活动。

因此,可以将设备工程投资分解到设备工程的不同过程,如图7-2(见书p 121)所示。

(三)按投资的构成分解资金使用计划

设备工程投资的实际构成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安装调试费用以及与设备工程有

关的其他费用三部分。

按照投资的构成分解资金使用计划,如图7—3(见书p 122)所示。

(四)按时间进度分解的资金使用计划

    工程项目的投资总是分阶段、分期支出的,资金的应用是否合理与资金的时间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尽可能地减少资金占用和利息的支出,有必要将设备工程总投资按照使用时间进行分解。

按时间进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通常可通过对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图做进一步扩充而得到。

    资金使用计划可以采用资金需要量曲线、S曲线和香蕉图的形式。

其对应数据的产生依

据是施工计划网络图中的时间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对应阶段资金使用要求。

利用已确定的网络

计划,可计算各项活动的最早开工时间和最迟开工时间,获得项目进度计划甘特图。

在甘特图的基础上便可编制按时间进度划分的投资支出预算,进而绘制时间一投资累计曲线,即S曲线。

时间一投资累计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

    ①按照子项目确定工程进度计划,并根据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或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计算单位时间的计划完成投资额,绘制投资额分布图,如图7—4(见书p 123)所示。

  ④按照各规定时间的In值绘制S图,如图7-6(见书p 124)所示。

如果将网络计划分别按照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迟开工时间(LS)绘制费用曲线,则可以得到两条S曲线,即ES和LS曲线,两条曲线构成香蕉状,所以称其为香蕉曲线,如图7-7(见书p 124)所示。

一方面,业主可以根据编制的投资支出预算来合理安排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筹措的资金来调整S曲线,即通过调整非关键路线上的工序项目最早或最迟开工时间,力争将实际的投资支出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当所有的活动都按照最迟开工时间开始时,对节约资金贷款利息是有利的,但同时也降低了设备工程项目按期竣工的保证率。

因此,必须合理地确定投资支出预算,达到既节约投资支出,又有效控制设备工程工期的目的。

例4、时间一投资累计曲线的绘制步骤(      )。

A.按照子项目确定工程进度计划,并根据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或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计算单位时间的计划完成投资额,绘制投资额分布图               

B.根据时间进度计划及投资额分布,绘制按时间进度编制的资金需要量曲线          

C.计算累计完成投资额         

D.按照各规定时间的In值绘制S图     

E.制作对比表

答案:

A,B.C,D

分析:

时间一投资累计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

①按照子项目确定工程进度计划,并根据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或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计算单位时间的计划完成投资额,绘制投资额分布图;②根据时间进度计划及投资额分布,绘制按时间进度编制的资金需要量曲线;③计算累计完成投资额;④按照各规定时间的In值绘制S图。

二、投资偏差分析

    

(一)投资偏差的概念

1.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

投资偏差是指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差额,计算公式为: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投资偏差为正表示投资增加,为负表示投资节约。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为了将进度偏差与投资偏差联系起来,进度偏差也可以表示为:

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是指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工程内容的计

划投资。

进度偏差的结果为正值时,表示工期拖延;结果为负值时,表示工期提前。

    

例5、投资偏差(     )。

A.为正表示投资节约,为负表示投资增加

B.投资实际值与投资计划值的偏离程度   

C.为正表示投资增加,为负表示投资节约

D.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的偏离程度    

答案:

 C

分析:

投资偏差是指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差额,计算公式为: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投资偏差为正表示投资增加,为负表示投资节约。

2.投资偏差程度和进度偏差程度

    偏差程度是指实际值相对于投资计划值的偏离程度。

投资偏差程度是指投资实际值与投

资计划值的偏离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偏差程度=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

进度偏差程度是已完工程实际时间与已完工程计划时间的偏差程度,其公式为:

        进度偏差程度=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或      进度偏差程度=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二)投资偏差的分类

1.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是指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比较所得的差额。

相对偏差是指投资偏差的相对数或

比例数,通常是用绝对偏差与投资计划值的比值来表示。

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的符号相同,正值表示投资增加,负值表示投资节约。

        绝对偏差=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投资计划值

2.局部偏差和累计偏差

    局部偏差是指每一控制周期所发生的投资偏差。

累计偏差是项目已实施的时间内累计发

生的偏差,是一个动态概念。

累计偏差分析以局部偏差分析为基础,需对局部偏差进行综合分析,对投资控制工作在较大范围内有指导作用。

根据偏差程度的概念,可以引入投资局部偏差程度和投资累计偏差程度,其表达式分别为:

投资局部偏差程度=当期投资实际值/当期投资计划值

投资累计偏差程度=累计投资实际值/累计投资计划值

    

例6、投资偏差的分类有(          )。

A.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B.进度偏差与投资偏差   

C.进度偏差程度与投资偏差程度

D.局部偏差和累计偏差     

E.总偏差与分偏差

答案:

A,D

分析:

投资偏差的分类有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局部偏差和累计偏差。

   (三)投资偏差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偏差分析方法有资源负荷图法、横道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1,资源负荷图法

    资源负荷图是在编制网络计划安排工程进度时,将工程进度和资源结合形成的网络图,如图7-8(见书p 126)所示。

    2.横道图法

    横道图法是用不同的横道标识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实际投资以及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横道的长度与其数额成正比。

   3.表格法

表格法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数据来源、投资控制工作的要求等条件来设计表格。

表7-2中的数据采用表格法计算的结果如表7-3所示。

   4.曲线法

    曲线法是用投资累计曲线来进行投资偏差分析的一种方法,如图7-9(见书p 128)所示。

其中在用曲线法进行偏差分析时,通常需标出三条投资曲线,即已完成工程实际投资曲线a、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b和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po图7-10(见书p 129)中的曲线a和曲线b6竖向距离表示投资偏差,曲线a和曲线p的水平距离表示进度偏差。

显然,图7—10中所示情况是在时间n处超支(A—B),拖延时间为Δt。

    (四)投资偏差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讲,引起投资偏差的原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①客观原因;

    ②业主原因;

    ③设计原因;

    ④工程实施原因。

    

例7、一般来讲,引起投资偏差的原因可以分为(     )。

A.客观原因        

B.业主原因      

C.政府原因  

D.设计原因        

E.工程实施原因

答案:

A,B,D.E

分析:

一般来讲,引起投资偏差的原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①客观原因,包括物价上涨、自然因素、交通原因、社会原因、法律法规变化等;

    ②业主原因,包括投资规划不当、组织不落实、手续不健全、未及时付款、协调不佳等;

    ③设计原因,包括设计错误或缺陷、设计标准变更、图纸提供不及时、结构变更等;

    ④工程实施原因,包括组织设计不合理、质量事故、进度安排不当、技术措施不当、与其他单位关系协调不当等。

(五)投资偏差的类型及纠偏对象

1.投资偏差的类型

一般来说,偏差包括四种类型:

①偏差Ⅰ型为投资增加且工期拖延;

②偏差Ⅱ型为投资增加但工期提前;

③偏差Ⅲ型为工期拖延但投资节约;

④偏差Ⅳ型为投资节约但工期提前。

例8、一般来说,偏差包括(     )类型。

A.偏差Ⅰ型为投资增加且工期拖延        

B.偏差Ⅱ型为投资增加但工期提前      

C.偏差Ⅳ型为投资节约但工期提前  

D.偏差Ⅲ型为工期拖延但投资节约        

E.偏差Ⅴ型为工期拖延但投资超出

答案:

A,B,D.E

分析:

一般来说,偏差包括四种类型:

①偏差工型为投资增加且工期拖延;

②偏差Ⅱ型为投资增加但工期提前;

③偏差Ⅲ型为工期拖延但投资节约;

④偏差Ⅳ型为投资节约但工期提前。

2.纠偏的主要对象

(1)根据偏差类型明确纠偏主要对象

纠偏的主要对象是偏差Ⅰ型,即投资增加且进度拖延。

对这种类型的偏差必须高度重视,

纠偏措施要坚决果断。

其次是偏差Ⅱ型。

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当考虑工期提前所带来的效益,

若效益的增加与投资的增加大致相当甚至高于投资增加额,则不必采取纠偏措施。

至于偏差

Ⅲ型,是否采取纠偏措施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从投资控制的角度看,要考虑采取进度纠偏措施所增加的投资额。

偏差Ⅳ型是投资控制工作最理想的结果,不需要采取纠偏措施,但要特别注意排除假象。

    

(2)根据偏差原因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明确纠偏主要对象

    应将那些发生频率大、导致的相对偏差或绝对偏差也较大的偏差原因作为纠偏的主要对

象。

对这些偏差原因要采取双管齐下的纠偏措施,即一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发生频率,另一方面则要设法减少或避免其发生后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例9、一般来说,偏差包括四种类型,纠偏的主要对象是(     )。

 

A.偏差Ⅱ型为投资增加但工期提前  

B.偏差Ⅰ型,即投资增加且进度拖延    

C.偏差Ⅲ型为工期拖延但投资节约     

D.偏差Ⅳ型为投资节约但工期提前

答案:

B

分析:

 一般来说,偏差包括四种类型:

①偏差Ⅰ型为投资增加且工期拖延;

②偏差Ⅱ型为投资增加但工期提前;

③偏差Ⅲ型为工期拖延但投资节约;

④偏差Ⅳ型为投资节约但工期提前。

纠偏的主要对象是偏差Ⅰ型,即投资增加且进度拖延。

(六)投资偏差的纠正措施

    1.经济措施

    2.组织措施

    3.合同措施

    4.技术措施

第二节  设备价格评估

一、设备价格评估基础

(一)设备价格类型

    一般地讲,任何资产的价格(价值)都可以有成本价格、市场价格、收益价格和清算价格四种。

作为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也不例外。

在估价理论中,前三种价格又分别确指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和收益现值。

所谓重置成本,是指根据评估时点当时的条件,按功能重置相同状况的资产并使资产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

重置成本的构成与历史成本一样,包括从设备投入购建开始到评估时所发生的全部必要合理支出。

    所谓现行市价,是指资产在公平市场上的售卖价格。

这里,设备的价格直接取决于市场,而不像重置成本那样依赖设备成本耗费的数据。

当然,同任何其他有形资产一样,设备的市场价格也是由其基础价格,即成本价格决定的,但相对于成本价格又更多地受到资产的适用性、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反映市场对其价格水平的接受程度。

    所谓收益现值,是指根据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获利能力的大小,按照“以利索本”的思路,用适当的折现率将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折成的现值。

    所谓清算价格,是指资产在非正常市场上的拍卖价格。

虽然它也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

的,但由于拍卖时一般存在时间的限制和买主的限制,清算价格往往低于现行市价。

    

例10、所谓清算价格,是指资产在非正常市场上的拍卖价格。

虽然它也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但由于拍卖时一般存在时间的限制和买主的限制,清算价格往往(    )。

A.低于收益现值            

B.高于现行市价   

C.低于现行市价            

D.高于重置成本

答案:

C

分析:

所谓清算价格,是指资产在非正常市场上的拍卖价格。

虽然它也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但由于拍卖时一般存在时间的限制和买主的限制,清算价格往往低于现行市价。

(二)设备价格评估方法

    按照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设备的价格评估有三种方法(更确切地说,是三种途径),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

    成本法是指按被评估设备现时的完全重置成本(重置全价)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设备价值的方法。

    市场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设备与最近售出的类似设备的异同,对类似设备的成交价格

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设备价格的方法。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设备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来确定被评估设备价格的方法。

    实际上,设备的收益并不容易单独估测(因为人们经常看到的所谓收益都是企业的收益或者说设备产品的收益,而这些收益是通过设备、原材料、人工、组织等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实现的),用收益法评估设备的价格往往十分困难。

因此,成本法和市场法就成为设备价格评估的主要方法。

设备价格评估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全面考虑影响不同阶段设备价格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只是套用公式计算得出结果那样简单。

二、设备成本法评估

 

(一)设备成本法评估原理

按照成本途径评估的思路,基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设备成本评估价格=重置全价—各项损耗=重置全价—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贬值    

1.重置全价

重置全价是指按照评估时点当时的条件,按功能重新购置(建)全新资产所耗费的成本。

它一般有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形式。

复原重置成本是指运用与被评估设备相同的材料、建造标准、工艺流程、设计和技术,按评估时点的价格水平复原购建全新设备所需的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是指利用新型材料,采用评估时的设计、建造标准、工艺流程,以评估时的价格水平表示的全新设备的购建成本。

一般地,设备的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在数值上是不同的,后者往往小于前者。

评估时如果同时可以获得两种重置成本的数据,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作为评估依据(这时假设投资者都是有理性的)。

    对于已投入使用的设备来说,其重置全价应该包括从设备购建开始到投入使用为止所发

生的一切必要合理支出。

就其构成项目来说,主要包括设备自身的购建价格、采购与储运费及安装调试费三大项。

(1)国产设备重置全价的确定方法

重置全价的确定一般可以采用询价法、历史成本调整法、功能价值法和重置核算法等。

   1)询价法

它是指评估人员通过向生产厂家、销售部门、设备购买者咨询或查阅产品价格目录等途径获得设备重置价格的方法。

它是评估设备重置全价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通过询价法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设备的复原重置成本,也可能是设备的更新重置成本。

    2)功能价值法

    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设备的功能确定重置价格的方法。

根据设备功能与价值之间关系的不同,功能价值法可以有多种形式。

在评估实务中,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功能成本系数法和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功能成本系数法假设设备的成本(价格)与其功能(生产能力)成线性正比例关系。

设备的生产能力越大,成本(价格)越高(采用这种方法评估的首要工作是确认设备的价格与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评估时,一种方法是,评估人员首先寻找一台(套)与被评估设备相同或相似的设备作为参照物。

如果已知其在评估时点的生产能力和价格以及被评估设备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待估设备的重置价格:

被评估设备的重置价格=参照设备的重置价格X被评估设备的生产能力/参照设备的生产能力

另一种方法是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同类设备,根据其成本和功能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该类设备的设备的成本(价格)与功能之间线性正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再根据待评估设备的功能情况确定其重置价格。

    例如,可以假设它们具有下列关系:

             y=a+bx    

式中:

y——设备的重置价格;

x——设备的功能数据;

b——功能成本系数,它表示设备的功能(生产能力)每提高一单位,其重置价格提高的数额;

a——回归常数。

    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假设设备的成本(价格)与其功能(生产能力)之间成指数关系,而不

是线性关系。

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比较普遍,即设备的价格与功能之间是同方向变化,但不是同比例变化。

如果设备的功能提高一倍,价格虽也会相应提高,但一般不会提高一倍。

同功能成本系数法一样,应用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也需要借助参照物的数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被评估设备的重置价格=参照设备的重置价格X被评估设备的生产能力/参照设备的生产能力   

    式中的n即为规模经济效益指数,取值范围为0.4-1,具体数值因行业、资产类型不同而不同,在设备估价中这一数据一般在0.6-0.7。

    规模经济指数是一个经验数据,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设备进行测算。

评估某一设备

时,在该类设备中选取两个典型设备A和B,然后根据公式

设备A的价格/设备B的价格=(设备A的生产能力/设备B的生产能力)n

求得

n=1n(设备A的价格/设备B的价格)/ 1n(设备A的生产能力/设备B的生产能力)

    在实际的设备评估中,也可以查阅有关参数手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指数值。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功能成本法的评估结果是一种(部分)更新重置成

本(考虑了生产能力因素,但未考虑原材料消耗等因素)。

    3)历史成本调整法

    这是指根据评估时点的价格水平对设备的历史成本进行调整,获得其重置价格的方法。

由于这一方法仅考虑价格的变动因素,因而评估结果一般是复原重置成本。

具体地,历史成本调整法又可分为物价指数法和精测点统计分析法。

    物价指数法,即利用评估时点的物价指数对设备的历史成本进行调整,其计算公式如下:

 

设备重置价格=设备历史成本X设备评估时的物价指数/设备购建时的物价指数=设备历史成本X (1+设备物价变动指数)    

    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可靠,评估时采用的物价指数应该是设备的个别物价指数或分类物价指数,而不应该是综合物价指数。

    精测点统计分析法(点面推算法)是指对某一类设备按照统计规律选择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被评估设备(精测点),采用询价法、功能价值法、重置核算法等精确测算其重置价格,用测算得到的重置价格与这些设备(精测点)的历史成本对比,获得该类设备的物价变动情况信息(一般个别是物价指数),再根据这一结果对该种其他待评估设备的历史成本进行调整,获得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