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309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docx

盖梁交底模板安装

一、编制依据

1.1大广高速项目S0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广东省连平(赣粤界)至从化公路D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5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

1.6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试行)

二、盖梁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在盖梁施工前,对墩柱进行施工测量,作为安装盖梁底模的依据。

墩柱施工测量与控制的内容包括:

墩柱中心位置测量、立柱顶高程测量。

墩柱中心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高程测量是根据施工中设立的临时水准点,用水准仪直接进行。

2.安装抱箍

①抱箍顶高程确定

抱箍顶高程=盖梁底高程-底模厚度-工字钢高度-槽钢厚度,用水准仪准确放样抱箍顶高程,并弹线标记。

②吊装抱箍

用吊车分别将两抱箍调至安装线进行拼装,两抱箍顶面必须水平,用高强螺栓连接,高强螺栓必须全部拧紧,保证螺丝露出螺母,使抱箍和立柱之间接触紧密。

3.模板支架、底模的制作与安装

盖梁模板支架采用Ⅰ45a工字钢纵梁,每侧1根工字钢,长17m。

横向用[10槽钢间距0.5m铺设作横梁,在贴近立柱处安放第一根和最后一根,脚手架铺脚手板作操作平台。

盖梁中预留15mm拱度。

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

在立柱顶凿毛处理、测量验收合格后,开始安装模板支架。

在模板支架安装时,严格按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即先安放抱箍,再吊装纵梁,用拉杆在间距1.5m将2根工字钢固定在一起,待纵梁稳定后方可布置横梁槽钢。

以上工序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即可安装盖梁底模。

4.钢筋的加工、安装

在盖梁底模安装、底模高程验收合格后,开始安装盖梁钢筋。

钢筋在钢筋棚加工制作,钢筋的制作与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来进行。

注意支座垫石与挡块钢筋的预埋。

(1)钢筋加工

①钢筋加工尺寸和型号必须按设计图纸进行验收。

②所有钢筋的截断及弯曲均在钢筋加工场内进行。

单根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型,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绑扎。

③钢筋按图纸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并且均要冷弯。

④主筋的弯曲及标准弯钩要按图纸规定加工。

箍筋的端部按图纸规定设置弯钩。

⑤钢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d。

两节搭接焊的钢筋按焊接长度向两个相反方向搬弯,使两节被焊钢筋的中心相一致。

⑥钢筋焊接后各项指标必须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

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量测。

焊缝表面应饱满、平整,不得有烧伤、焊瘤、裂纹等。

(2)钢筋安装

钢筋绑扎采用钢丝绑扎,箍筋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钢筋绑扎过程中,用临时框架加以固定,增加钢筋骨架整体稳定性,钢筋骨架基本成型后,为了确保钢筋在混凝土中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用砼垫块呈有序布置在钢筋骨架两侧。

(3)钢筋施工要点

a.存放时避免钢筋受到机械损伤,防止表面生锈。

钢筋存放设置统一格式的标志牌,标明名称、厂家、产地、规格、出厂日期、进场时间。

b.钢筋工程由专职工程师负责技术交底、施工指导和工后检查。

c.所有钢筋工进行培训,电焊工持证上岗。

d.所有钢筋的弯曲和调直均采用冷处理方法。

e.钢筋应正确安装,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f.钢筋安装后先行自检合格并及时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注,并填好隐蔽工程记录。

g.在加工厂加工钢筋,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现场绑扎。

钢筋保护层用砼垫块控制。

(4)钢筋施工质量标准

钢筋加工的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

2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

3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

5.侧模安装

在盖梁钢筋安装验收合格后,严格按施工要求安装盖梁侧模。

侧模定型钢模拼装,用φ18对拉螺杆固定。

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模板高程

±10

2

模板尺寸

±20

3

轴线偏位

10

4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5

模板表面平整

5

6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7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

8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钢抱箍

 

 

盖梁施工图正面

6.盖梁砼浇筑

(1)浇筑砼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调整好施工配比,保证计量准确;保证拌和时间不得小于1.5分钟,浇筑过程中常常进行坍落度试验,及时调整水灰比。

(2)砼浇筑必须连续浇筑,间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以防造成施工冷缝;

(3)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运输混凝土以2~4r/min的转速搅动,混凝土罐车每天使用完毕后均用温水清洗,清除粘附混凝土使其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漏水。

垂直运输采用吊车配合料斗入模捣固。

(4)盖梁砼一次浇筑厚度不能超过30cm,浇筑至盖梁顶部时,应在砼初凝前采取复振措施,并采取措施排除砼的泌水;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析水时,及时予以清除,但不得扰动已浇筑的混凝土;

(5)混凝土的振捣选派有丰富经验有责任心的混凝土工专人负责。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棒插入采用先外后内、快插慢拔的方法,振动点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振捣棒必须插入到下层混凝土5~10cm,并防止漏振与过振。

避免振捣棒与钢筋接触,并与模板保持15cm左右的距离。

(6)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7)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全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试验,确保施工中运转正常,并经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及监理工程师共同签认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在灌注过程中应派专人检查模板、抱箍、钢筋等状态,如有变形、移位等现象应立刻停止浇筑,待校正处理好后方可继续;浇筑盖梁混凝土时,应采用先浇筑跨中后悬臂,逐渐向支点靠拢的施工程序。

同时应特殊注重预埋钢筋埋置的深度达到要求。

(8)在浇筑盖梁混凝土时,要注意留取砼试件。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附录D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之相关规定,每片盖梁取2组试块。

试块要注意养生,脱模板应用墨笔在试件上标明试件制作日期及代表工程编号,然后放置在标准养生室养护。

7.砼养生与模板拆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

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

(2)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

养生时采用高分子薄膜缠裹,上放置一个100L的水桶,下接一根直径1.0cm左右的软管,软管在盖梁顶面沿边部设置一圈,并扎上小孔,以便水能从水桶缓慢的流到养生面上。

(3)一般砼强度达2.5MPa时可拆除,拆除时要安排专人指挥和监督,保证其表面以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导致损坏。

8.盖梁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盖梁实测项目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验标附录D检查

3

2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2

3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2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5点

2

5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10

尺量:

每个

1

五、抱箍系统荷载检算

一)、检算编制依据

1、广东省连平(赣粤界)至从化公路D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3、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桥梁施工常用数据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张俊义编);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6、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下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7、盖梁模板厂家提供的有关模板数据;

8、我单位有关桥梁的施工经验总结。

二)、检算原则

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5.盖梁底模为钢模,钢模下设置槽钢作用为调节标高和结构刚度补强;若钢模刚度足够,则无需检算槽钢受力;

6.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7.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砼重量,以作为安全储备。

三)、荷载计算

1.计算简图

盖梁立面图

2.荷载分项系数选取

荷载分项系数是在设计计算中,反映了荷载的不确定性并与结构可靠度概念相关联的一个数值。

对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规定了不同的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

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35。

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般情况下取γQ=1.4。

3.荷载分析:

盖梁底板面积为:

(15.4-2×2.1)m×2m=26.4m2(最不利状态下,偏于保守计算)

(1)盖梁砼自重:

G=52.4m3×26KN/m3=1362.4KN

q1=1362.4÷/26.4=51.6KN/m2

注:

含筋量>2%。

荷载分项系数1.2(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2)钢模版自重:

9893.94×9.8N/kg=96960.6N/kg≈97KN

q2=97÷/26.4=3.67KN/m2

g取9.8N/kg,荷载分项系数1.2。

(3)[10槽钢重量:

盖梁长度为15.4m,加上两侧作业平台宽度各0.8m,则横向长度为17m,槽钢共计:

17m÷0.5m=34,取35根。

宽度为2m,加上两侧作业平台各0.8m,槽钢长度为3.6米。

槽钢共重:

35根×3.6m/根×10kg/m×9.8N/kg=12348N=12.35KN。

g取9.8N/kg,荷载分项系数1.2。

(4)I45a工字钢重量:

工字钢采用I45a普通热轧工字钢,标准每m重:

80.38kg/m,每盖梁采用4根17m长I45a工字钢。

则工字钢总重为:

4×17×80.38×9.8N/kg≈53565.2N=53.6KN

g取9.8N/kg,荷载分项系数取1.2。

(5)抱箍重量:

依据模板厂家设计图纸,单个抱箍重量为600kg,

则抱箍重量为:

2×600kg×9.8N/kg≈11760N=77.76KN

荷载分项系数取1.2。

(6)倾倒砼和振捣的冲击荷载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冲击荷载取0.8t/m2,(含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即8KN/m2,取荷载分项系数r3=1.4。

(7)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荷载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施工人员、施工料具运输、堆放荷载取0.25t/m2,即2.5KN/m2,取荷载分项系数r3=1.4。

4、荷载计算组合

(1)计算底模受力分析时,采用简直梁计算模式,槽钢承受钢模板传递的平面压力,验算时底模承受线性荷载:

即:

q=q1×1.2+q2×1.2+0.8×1.4+0.25×1.4=51.6×1.2+3.67×1.2+1.47

=67.8KN/m2

(2)计算[10槽钢受力分析时,按照均布荷载进行计算,荷载组合为:

q=[(1362.4+97)×1.2+0.8×1.4+0.25×1.4]÷35÷4

=12.5kN/m

(3)计算I45a工字钢受力分析时,则按照工字钢上均布荷载进行计算(因工字钢受力范围为15.4m,均布荷载只计算15.4m),荷载组合为:

q=[(1362.4+97+12.35)×1.2+0.8×1.4+0.25×1.4]÷4÷15.4

=28.7kN/m

(4)计算抱箍受力时,按照抱箍面与混凝土面的摩擦力以抵抗抱箍以上所有集中荷载为标准,

即:

Q单=[(1362.4+97+12.35+53.6)×1.2+0.8×1.4+0.25×1.4]÷2

=916kN

5、受力检算

(1)底模受力检算

a.抗弯计算

底模为钢模板,面模厚度为5mm,背架[12槽钢,横向肋-8x80。

设梁背带两端为支点,背带为简直梁,梁长分为0.34m,背带钢板的力学性能指标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取值,则:

[σ]=160MPa,E=2.1×105MPa。

q=67.8KN/m2

Mmax=qL2/8=(64.2×0.34×0.34)/8=0.93KN·m

W=bh2/3=(0.008×0.082)/3=0.000017m3

σ=M/W=0.93KN·m/0.000017m3=54.7Mpa<[σ]=170Mpa

钢板弹性模量E=2.1×105MPa

I=bh3/12=0.008×0.083/12=3.41×10-7m4

ƒ=5/384×ql4/(E·I)=1×67.810-3×(0.35)4/(384×2.1×105×3.41×10-7)

=0.16×10-3m

ƒ/L=0.16×10-3/0.34=1/2125<[ƒ/L]=1/400

小结:

横向底模背条扁钢抗弯能力和挠度经验算满足要求。

因底纵向横向背条[8槽钢力学性能优于纵向背条扁钢,且受力相同,所以抗弯能力和挠度也满足要求。

(2)槽钢受力检算

 

 

槽钢计算简图

 

q=12.5kN/m

Mmax=qL2/8=(12.5×2×2)/8=6.4KN·m

查表,[10槽钢截面模量W=39.7cm3=39.7×10-6m3

故σ=M/W=6.4KN·m/39.7×10-6m3=161Mpa<[σ]=170Mpa

(3)工字钢受力检算

根据受力组合,受力简图如下:

 

1抗剪强度计算

I45a工字钢截面面积:

A=102.38cm2=0.010238m2

P1=P2=442kN=0.442×106N

则工字钢最大剪应力为:

τ=0.442×106÷0.010238=43.2MPa<[120MPa]

符合要求。

2

正应力检算

根据力学计算简图,可计算工字钢梁的弯矩,如下图:

 

MA=MB=-ql2/2

=-28.7×3.22÷2

=-146.9kN·m

MC=qL2/8×[1-4(l/L)2]

=28.7×92×[1-4×(3.2÷9)2]÷8

=143.6kN·m

=143.6×103N·m

根据计算结果,最大正应力在支座处。

I45a工字钢WX=1433cm3=0.001433m3,IX=32241cm4=3.224×10-4m4

(Wx,Ix取值依据为《桥梁施工常用数据手册》P79)则:

σ=Mmax/Wx/2

=146.9×103÷0.001433

=102.5MPa<[σ]=170MPa

3挠度检算

f中=qL4(5-24λ2)/384EI(式中λ=l/L=3.2/9=0.356)

=28.7×103×94×[5-24×0.3562]/(384×2.1×1011×3.224×10-4)

=0.0018m=0.18cm

[f]=a/400=9/400=0.0225m=2.25cm

小结:

f中<[f],工字钢符合要求。

检算说明:

跨中挠度符合要求。

因跨中弯矩最大,则两端挠度也符合要求。

根据施工具体挠度,在安装底模板时,根据实际挠度进行适当调整底模板的预留拱度。

(4)抱箍检算

⑴荷载计算

每个盖梁按墩柱设一套抱箍,共计2个抱箍体支承上部荷载,由上面的计算可知:

支座反力:

R1=R1=916kN

以最大值为抱箍体需承受的竖向压力N进行计算,该值即为抱箍体需产生的摩擦力。

 

抱箍模板图

⑵抱箍受力计算

1螺栓数目计算

抱箍体需承受的竖向压力N=916kN

抱箍所受的竖向压力由M24的高强螺栓的抗剪力产生,查《钢结构设计规范》:

M24螺栓的允许承载力:

[NL]=0.9Pμn

式中:

P---高强螺栓的预拉力,取225kN;

μ---摩擦系数,取0.3;

n---传力接触面数目,取1;

0.9---螺杆受力非均匀系数。

则:

[NL]=0.9×225×0.3=60.75kN

螺栓数目m计算:

m=N/[NL]=916/60.75=15.08≈16个,取抱箍计算截面上的螺栓数目m=18个。

则每条高强螺栓提供的抗剪力:

P=N/18=916/18=50.9KN<[NL]=60.75kN

故能承担所要求的荷载。

2螺栓轴向受拉计算

砼与钢之间设一层橡胶,按橡胶与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取μ=0.3计算

抱箍产生的压力Pb=N/μ=916/0.3=3053.3kN由高强螺栓承担。

则:

Nf=Pb=3053.3kN

抱箍的压力由18根M24的高强螺栓的拉力产生。

即每条螺栓拉力为

N1=Pb/18=3053kN/18=169.6kN<[S]=225kN

小结:

故高强螺栓满足强度要求。

(3)抱箍体的应力计算:

抱箍壁为受拉产生拉应力为:

P1=8N1=8×169.6=1356.8(kN)

抱箍壁采用面板δ14mm的钢板,抱箍高度为0.50m。

则抱箍壁的纵向截面积:

S1=0.014×0.50×2=1.4×10-2m2

σ=P1/S1=1356.8/1.4×10-2=96.9(MPa)<[σ]=140MPa

小结:

满足设计要求。

总结:

经检算,分水垇大桥大桥所用钢抱箍满足施工,并具备一定的安全保障系数,可以进行施工。

六、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

我集团公司严格按ISO9001-2000质量管理一体化控制工程质量,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流程,根据我集团公司《质量手册》及本工程的特点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所属单位质量体系开展工作。

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吴日增为首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自下而上按照“队组自检”、“项目自检”、“监理专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测工作。

内部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

详见如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3、质量保证措施:

3.1、制度保证

(1)、严格执行质量自检制度,作到施工中每道工序工班自检,合格后主管工程师复检。

(2)、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充分做好质量自检工作的同时,由主管工程师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和甲方对工程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查。

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隐蔽。

(3)、经理部设专职主管工程师,队、班组设兼职主管员。

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主管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主管工程师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规则、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限期整改并有权进行处罚。

(4)、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把施工图审签制、技术交底制、测量复核制、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安全质量检查评比奖罚制,计量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贯穿到施工全过程,并落实到工班,使质量控制做到干群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

(5)、严格施工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质量问题由下道工序的班组负责。

对工艺流程的每一步工作内容认真检查,使施工作业标准化。

(6)、坚持质量检查制度,按照制度进行日常、定期、不定期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结果进行验证。

(7)、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个操作工人,做到质量工作“三个落实”,即:

施工前,施工的每个操作人员明确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

工序施工结束后,及时组织质量检查评比,进行工序交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施工班组及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奖罚,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严格执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施工中加强质量管理,每一施工工序结束及时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及时返工,发生质量事故时严格执行质量报告制度。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8)、建立并严格执行质量奖罚制度,对施工中的各阶段、各工序建立详细的质量奖罚制度,施工中严格执行,保证工程质量。

3.2技术保证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认真校对图纸,严格按标准、规范组织施工。

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七、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保证体系

施工过程中,我项目将按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安全体系,详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和作业队成立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部安全负责人由项目经理担任。

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涂俊柱

副组长:

侯胜江

成员:

李旭峰、王光业、李磊、赵贵伟、史淑亮、关春军。

本分项工程安全具体负责人:

李旭峰

详见安全组织机构图

3、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3.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作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2、各级成立以第一管理者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工班设兼职安全员一名;层层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管理局面。

3.3、针对工程特点,搞好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3.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召开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各种机械设备均要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机动车严禁无证驾驶。

施工人员需持操作证操作机械。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以确保以上两种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

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1.1、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1.1、环境保护目标和内容

本合同段从开工到竣工,做到各项环保及水保指标完全满足环境部门的要求,创绿色环保样板工地,配合地方建设一条绿色环保大道。

1.1.2、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根据我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基础工作,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形成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实现环保目标。

详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1.1.3、环境保护主要技术措施

(1)水环境保护方案

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

废水排入沉淀池内经两次沉淀后,方可排入沟渠或污水排放管道,也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河流或污水管道。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不准排入农田、耕地、饮用水源。

灌溉渠道和河流。

施工机械要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施工含油废水及机械废水、废油应采取有效措施,设隔油池进行集中处理,不要使废水乱流或排入河流。

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和油料库,油库地面和墙面要做好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而污染水体。

(2)大气环境保护方案

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严禁随意抛洒而造成扬尘。

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采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以减少道路扬尘,同时要随时修复因施工而损坏的路面,防止浮尘产生。

在施工现场,水泥等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