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314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docx

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立项报告

 

绿色农业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立项报告

 

xxxxxxxx绿色农业旅游有限公司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绿色农业种植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及配套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xxxxxxxx绿色农业旅游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xxxx省xxxx市xxxx县xxxx镇xxxx村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3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000万元(土建工程为5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000万元,其他费用为300万元,预备费200万)

1.1.7项目建设规模

生产办公建设用地50亩。

其中厂房面积10000平米包括加工车间、仓储库房、冷冻保险库、发电机房、锅炉房等。

综合办公区、职工休息室、职工食堂、职工活动中心、门卫室等用地10000平米。

其它辅助设施用地等。

深加工产品为山珍、大米、人参、农产品、有机蔬菜、家禽类等。

设计产能为:

山珍深加工能力为5000吨/年、大米200000吨/年、家禽类5000吨/年、其它产品30000吨/年。

种植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150亩,分为蔬菜种植基地和果树种植基地,及主要建筑内容一览表:

1、蔬菜种植基地工程

(占地70亩)农业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时令蔬菜及有机蔬菜

2、果树种植基地工程

(占地70亩)主要种植果树种类为:

苹果、李子、梨、桃等。

家禽类养殖场项目总占地面积20亩,主要养殖笨鸡、笨鹅,笨猪等家禽,全部家禽类都是散养,不喂食任何饲料,保证绿色无公害养殖。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40%企业自筹,70%股份制投资。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为三期从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工程建设工期共计13个月。

1.2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5.《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6.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7.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3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4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项目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5综合评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任务重大而意义深远,本项目的建设以提高优质农副产品深加工为手段,优化优质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将充分利用桂林市农业资源发展优势,实现农副产品高附加值转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农业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将有力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

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还将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可行。

第二章厂房建设及生产线规划

2.1基础建设介绍

产品深加工厂区包括:

加工车间、仓储库房、冷冻保险库、发电机房、锅炉房等。

综合办公区包括:

办公室、职工休息室、职工食堂、职工活动中心、门卫室等。

其它辅助设施用地等。

2.2厂区建设标准

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规划用地总面积50亩,标准化厂房10000平方米、综合办公区10000平方米。

厂房采用多层构架结构厂房,标准化建设、配套标准化生产设施、设备。

厂区规划做到三通一平。

2.3厂区建设投资估算

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投掷包括加工车间、仓储库房、冷冻保险库、发电机房、锅炉房、办公室、职工休息室、职工食堂、职工活动中心、门卫室等。

其它辅助设施用地等。

标准化厂房、道路和公用工程。

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自筹40%剩余工程投资主要以政府引导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为主,综合利用多方经济来源。

2.4农产品深加工生产规划

夯实软硬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原料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加工制造专业化、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基本建立较为完备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系统,实现农产品从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转化基本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

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规模以上企业食品类产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

 

第三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3.1项目提出背景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

”国家对种植类项目扶持力度也大,特别是对于大田示范项目,扶持资金众多。

在发展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必要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分类、包装、营销环节,特别是农副产品深加工,借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出直接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把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接起来,做到贸工农一体,就可以把农产品加工、销售形成的增值利润向农业回流,增加农业积累,增强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比较利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纯天然食品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因此,天然绿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等产品的开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3.2本次项目的提出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种植意识大大改善。

二十一世纪的农业,将是绿色农业的革命,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社会在倡导绿色农业、绿色无公害产品之时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其根本。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本项目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冷鲜储藏、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是农业示范区的高级形态。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中获利,还可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已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最大效益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本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建成后市场前景与发展前景均十分广阔。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4.1区域地理位置

xxxx镇人口13461人,面积30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

夹道子村、老漫子村、xxxx村、梨树沟村、胜利村、xxxx村、牛毛沟村、瓦房村、南拐磨子村、坎川沟村。

项目所在地址为xxxx村。

xxxx村由原来的xxxx村和坎川沟村合并而成,与宽甸县接壤,201国道和本桓公路贯穿交汇于境内,合并后下辖16个居民组,13461人(2017),村域总面积65.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4575亩,山林面积90104亩,是我镇较大的村之一。

4.2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xxxx镇xxxx村位于xxxx省xxxx市xxxx满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33公里,201国道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东边道铁路贯穿全境。

素有“版画之乡”、“塞北小桂林”、“辽东香菇第一镇”的美誉。

4.3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xxxxxxxx生态旅游区以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龙头山森林度假区、牛毛大山、瓦房水库风景旅游区等亟待开发建设。

镇内具有冷凉湿润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6.3℃,年平均降雨量870.4毫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香菇生长发育。

2007年,香菇种植量700万袋,产量达100万吨,香菇产业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

境内山高林密,群峰起伏,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有花脖子山、牛毛山、八面威、青峰山等,适宜建设风力发电站。

牛毛大山风能电场已经建成投产,29台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300万千瓦时,八面威风能电场已经开始修建作业路。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铁矿、铅锌矿、硅石矿等储量可观,已经开发建设了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夹道子铁矿,夹道子铅锌矿也正在进行前期勘探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