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506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docx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精编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2)

一、选择题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轻诺必寡信”出自()。

A.《论语》B.《老子》C.《庄子》D.《礼记》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A.苏轼B.岳飞C.陆游D.辛弃疾

(3)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季节是()

A.春B.夏C.秋D.冬

(4)()不是词牌名。

A.满江红B.天净沙C.西江月D.水调歌头

2.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因人而异(不相同)

(2)景色奇异(特别)

(3)顾名思义(情谊)(4)至仁至义(正义,合乎情理)

3.加横线的词语用得恰当的一句是()。

(1)开学第一天,我们鼓号队员神气活现地站在校门口吹号敲鼓。

(2)利用暑假的时间去三亚旅游,是我们全家蓄谋已久的活动计划。

(3)我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便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4)得知九十高龄的张老师还健在,我们都很高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1)有一首歌叫《太湖美》,歌中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2)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慢慢地摘下军帽……

(3)“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

“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么?

(4)“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5.下面哪种说法、引用不合适?

()

(1)同学在我的毕业赠言中写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有道是“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我们要学会解释。

(3)小强总是很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有的同学不理解,小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小明沉湎于网络游戏,我劝他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选一选。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两小儿辩日》选自()。

A.《论语》B.《列子·汤问》C.《孟子·告子上》D.《师说》

(2)下列属于土家族民居的是()。

A.土楼B.竹楼C.四合院D.吊脚楼

(3)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A.杨利伟B.刘伯明C.聂海胜D.景海鹏

(4)”水是眼波横”的下一句是()。

A.眉眼盈盈处B.山是眉峰聚C.青天无片云D.流响出疏桐

二、填空题

7.规范拼写。

8.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司空见()群()群力独出心()集思广()

标新立()迎()而上百折不()莫()其妙

(1)从上面的词语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在学习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有那些敢于()()的人,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顶峰。

9.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_____战象立下了汗马功劳,___________人们不让它干活。

2)小狐狸___________挨饿,___________吃正太郎送去的东西。

3)桑娜___________家境贫困,___________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10.日积月累。

1)破坏环境的地方我写上口号或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爱祖国的人我用名人名言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菊花引用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别朋友时用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念家乡时吟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节在大门上贴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搬新房给书房贴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讲诚信的人我用古人的话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团结互助的人我用谚语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最高的山峰是,世界最低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论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不思则罔,

11.名着阅读。

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

“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

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着《______》,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

12.选词填空。

(每词只能用一次)

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规规矩矩老老实实

在语文学习中,字要()地写,话要()地说,课文要()地读,练习要()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13.

1)“水是_______,山是______________。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作者是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2)补充名句。

(l)朝看水东流,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

(3)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3)《凡卡》的作者是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三、判断题

1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l)贝多芬是英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

(2)钟子期日: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意思是,钟子期说:

“你真是善于弹琴啊!

这声音弹奏出来的高峻样子真像泰山!

”()

(3)“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是“熬汤”的意思。

()

(4)《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作者是达·芬奇。

()

(5)成语“响遏行云”讲的是春秋时期薛谭向歌唱能手秦青学习唱歌的故事。

()

16.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l)“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这句话出自《墨子》,强调做事要做到十全十美。

()

(2)《十六年前的回忆》《凡卡》和《灯光》都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

()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

(4)《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着名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等。

()

17.判断。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

(2)“取笑”的近义词是“大笑”。

()

(3)“秦王虽然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这是一个病句。

()

(4)《晏子使楚》这个故事的起因就是楚王想侮辱晏子。

()

(5)“为设果.果有杨梅。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孔君平给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

(6)《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其中“美丽并没有改变”的理解:

指德国沿街一片花海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同时指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没变。

()

四、句型转换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们没有理由骄傲。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

“放学时,我去学校接你。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19.仔细观察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并说一说漫画的含义。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君婷到图书室向刘老师借《安徒生童话集》。

请你发挥想象,把借书的对话写下来,注意礼貌用语。

君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21.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非常喜欢酷爱书法,汉字对我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即使一有时间,就挥毫练字,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七、排序题

22.将下列各句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一线光亮。

②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

③渐渐的,渐渐的,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

④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⑤八点十七分,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⑥周围的繁星闪烁,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发出青白色的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现代文阅读

最糟糕的发明

①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

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塑料制品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

但是,由于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很难自然降解,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

人们把这种灾难称为“白色污染”。

②目前大部分国家处理塑料废弃物只能高温焚烧或者挖土填埋。

塑料焚烧。

时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导致大气污染;埋在土壤中的塑料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破坏土壤的透气性,影响植物生长。

③没有被回收处理的塑料废弃物,散落在世界各地,导致了许多动物的悲剧。

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海洋里的海豚、海豹、海龟等经常因误食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

无独有偶,中国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竞是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塑料袋。

④塑料废弃物不仅堵塞了动物的消化道,甚至还堵塞了江河的通道。

1998年8月,重庆市由于嘉陵江、长江上游取水口被塑料废弃物堵塞,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⑤随着白色污染的加剧,人们认识到塑料的危害,积极想办法减少污染。

有些国家采取了有偿使用的方法,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使用塑料袋。

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许多大型超市为每个一次性塑料袋向顾客收取0.3欧元的费用,其中0.1欧元为成本费,0.2欧元为环保税。

有些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法规抵制或限制使用塑料袋。

2007年美国旧金山市成为第一个禁用塑料袋的城市。

2008年6月1曰,中国实行禁用免费塑料袋。

市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或者环保布袋,用实际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⑥塑料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怪不得英国《卫报》称塑料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呢。

23.目前大部分国家处理塑料废弃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塑料制品优点的是第()项。

①质轻②防火③耐用④成本低

25.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⑤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人们为减少白色污染所采取的方法。

28.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的“限塑令”在全国实施,市场使用塑料袋有所限制。

学校也开展了以“限塑”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请你为这项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36外婆家的端午节(改编)

①如今不是看到满街的粽子,商场中的打折,电视中的活动,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端午的存在。

每次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不由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②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装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

背影中一个老人在镜前动作迟缓但一丝不苟地梳头,不一会儿她就梳好了,纨了一个盘髻。

这时她不知从哪里拿出的一朵(绢娟)花,粉红的,端详了很久,她轻轻地插在头上。

我睡眼蒙眺地看着她,我的太姥姥。

③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

我闭上了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咯吱的一声关门。

之后就是一阵静(密谧),我知道在艾草还没有插上门楣时家里谁都不可以说话,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绝对不可以出声,这是大人们交代过很多次的。

静,真静!

④“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

”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声中坐起来。

穿上姥姥给我做的那双绣着仙桃的红布鞋,我出了卧室。

这时候太姥姥正坐在堂屋里。

“太姥姥好。

”说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

“乖,拿着纳福篮一边玩去。

”她笑吟吟地拿起身边那只漂亮的八边形布篮给我。

⑤姥姥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

洗了手和脸,我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屋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一边扫还一边说:

“端午节扫一扫,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⑥早饭,一个粽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匆匆吃过。

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那些鬼蚁蛇虫都不会伤害我。

⑦“张奶奶好。

”“李奶奶好!

”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太姥姥送给我的小篮便挨家挨户地(串窜)门,老人们都纷纷拿些零食往我小篮里放。

不知何时小篮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也中午了。

⑧“快洗手吃饭!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和姐姐已经站在门口了。

满桌子的饭菜都上齐了,雄黄酒也端上了。

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

姥爷坐在父亲身边,别人都可以乱坐。

“吃吧。

”太姥姥动了第一筷子之后我们才开始动筷,“来吃鸡腿,跑得快快的。

”太姥姥第一筷子是给我和姐姐。

“姥姥你也吃。

”坐在太姥姥身边的父亲也挑了一块肉给太姥姥。

然后呢,姥爷给父亲夹菜,姥姥给妈妈夹菜,妈妈再给姥姥夹菜;姥爷给父亲倒酒,父亲给姥爷敬酒。

一家人其乐融融,客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⑨因为姐姐明天还要上学,妈妈他们今天得回家。

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实在不舍就拉着妈妈的衣服。

姥姥见状就说李奶奶家的小牛刚才掏了好大一窝鸟,现在正在分小鸟,再不去就没有了。

”我一听松开手就往李奶奶家跑,当然没什么小鸟,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过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饭。

⑩月,轻轻地爬上了那棵老槐树上。

姥姥搬了凉床到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摇着蒲扇给我扇风赶蚊,讲着那古老的牛郎织女。

太姥姥在屋中纺线,吱吱呀呀。

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依稀中还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

29.划去文中四个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30.“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A.表示注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D.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续

31.作者回忆姥姥家过端午节的情景,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A.起因、经过、结果

B.人物出场的先后

C.早上、中午、晚上

32.用“”画出第⑧段中具体描写“其乐融融”的句子。

33.文中多处写到端午节的民间习俗,让人感受到温馨和美好,如艾草插上门楣后才能说话、()、()、()、()等。

34.第⑨段中,姥姥说的那段话表面意思是(),其实她是想()。

35.请仔细阅读文章第①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说法。

()

A.通过对比突出小时候的端午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引出下文。

B.“端午”二字对“我”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C.强调现在的端午节已经没有了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

36.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了此文后的感受。

(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43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一个关于我的老师——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

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

“你家小孩偷书,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

”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看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处于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

于是,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所料想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在大声地斥责她。

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

“有什么事跟我说,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地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

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敲门声。

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

”她疑惑地问。

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

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

“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37.第②段至第⑤段是按照()顺序写的。

38.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第③段“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从第④段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④和第⑤段都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女孩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你认为文中的“李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简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明天我们毕业》片段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

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

的海洋中尽情遨(áo)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你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你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

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用“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用“~~~~~~~~~”画出文中同时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

(2)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在下面写一写你的老师。

是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即将毕业之际,请写下你对老师最美好的祝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殊的点名

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

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

“同学们,下课了!

然而,同学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目光聚集在他们敬爱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

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要毕业了。

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

(面对讲台上这位慈父般的老人,这位才华横溢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把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呀!

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

”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来。

教室里一片寂静。

这时,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

“老师,你给我们点个名吧!

沉默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

“对!

老师,您就再给我们点一次名吧!

马教授愣怔了半晌,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捧起了花名册。

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静神凝望着老师。

“现在开始点名!

”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肖石、温天立、张颖……”他大声呼点着。

四十五位同学相继站起来又端正坐下。

“马国政!

“?

”同学们蒙了。

“到!

”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经响亮地回答了自己。

掌声立即响起,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45.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画线句子主要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分析“?

”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