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15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Word文档格式.docx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讲话

1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的标准

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判断经济工作的标准

11.“三个有利于”标准回答了( 

)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如何建设党 

D.如何建设人民军队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稳定是目的

2.我国的改革是

A.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变原有的社会形态

3.我们的改革

A.对象是具体体制 

B.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C.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公有制为主体 

B.共同富裕

C.发展非公有制 

D.一部分人富起来

5.改革的作用在于

A.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B.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C.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D.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简答题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如何理解“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为什么说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6.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连续28年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7%。

中国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跃升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GDP)2000年比1979年翻了两番,2006年又比2000年增长了两倍半多。

2006年,中国GDP达2.735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达176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2:

20多年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30倍和24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们告别了商品短缺,扔掉了各种票证,消费结构迅速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升级,“三大件”不断翻新,住房、汽车、电子通信、高档电器消费持续升温,教育、旅游、休闲和艺术享受等文化消费渐成热点。

材料3:

我国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因为利益调整的层次较深、力度较大、涉及面广,也产生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又有拉大的趋势;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在人们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等。

围绕这些问题,人们对一些具体的改革政策产生了不少疑问,也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论。

材料4:

2006年3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

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材料2说明了什么?

怎样认识20多年的改革进程?

(2)结合材料3说明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结合材料3、材料4,说明当前如何进一步把改革引向深入?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对外开放遇到了哪些重要的战略机遇及严峻挑战?

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阐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深刻内涵,阐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进程中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D.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C.“先富”与“共富”关系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B.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

C.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A.基础性调节作用 

B.完全的调节作用

  C.一般的调节作用 

D.主导性调节作用

5.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

A.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B.有国家宏观调控的

C.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的

D.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的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7.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为我国

A.是社会主义国家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8.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改革开放政策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股份经济

10.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1.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股份合作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集体经济       

D.国有经济

12.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

B.国有资产在公有资产中占优势上

C.控制力上

D.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上

13.以下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是

A.中外合资企业 

B.中外合作企业

C.外商独资企业 

D.国有经济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14.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因为股份制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B.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必然要求

C.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是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15.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

A.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B.股份制企业所在社会的性质

C.董事会的构成 

D.股东的构成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7.按劳分配作为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存在于

A.社会主义社会 

B.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C.市场经济社会 

D.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

18.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化生产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19.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化大生产

C.社会生产力水平 

D.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0.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发展

C.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存在

D.劳动还存在差别,同时它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所有收入

C.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

D.劳动者的所有个人收入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分配形式是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贡献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23.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资本分配

C.按能力分配 

D.按技术分配

24.从根本上说,避免两极分化的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保障制度 

B.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25.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的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

26.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A.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B.加快科技进步步伐

C.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27.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资金

28.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

29.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是

3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现代农业 

B.培育新型农民

C.推进农村改革 

D.加大对农投入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为

A.市场盲目发挥作用 

B.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C.政企职责不分     

D.经济形式多样化

E.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

2.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E.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

3.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有

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营管理法制化

E.社会保障社会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政企关系上,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C.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在经营管理上,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E.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它的是

A.社会主义性质 

B.初级阶段的国情

D.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E.社会主义分配结构

6.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经济是

A.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经济形式

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

C.国家进行建设的主要支柱

D.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物质保证

E.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切实保证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在所有地区,公有制经济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D.在所有产业,公有制经济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E.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能下降

8.党的十五大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应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民营经济 

E.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下列关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选项中,正确的观点是

A.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C.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

D.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可能有同种实现形式

E.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技术入股所得的收人

E.按社会保障制度获得的收入

11.社会保障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是由多方面内容组成的,主要包括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安全 

E.社会优抚

12.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主要有

A.促进社会稳定   

B.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C.保障劳动力再生产 

D.调节经济

E.实现共同富裕

1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E.发展速度快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15.当前我国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

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B.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E.形成风哦能够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3.怎样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4.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5.按劳分配的原因是什么?

6.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7.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与要求是什么?

8.我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9.统筹区域发展有何意义?

1.试论建国之初,我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2.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3.试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4.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6.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7.试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性。

1.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

城镇化比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0年

15.9%

50%

36.2%

6280元

2253元

2020年

11.5%

29%

56%

18000元

8000元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2.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1980年翻两翻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郁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翻,是我国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鳊等发展中国家。

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1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增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物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

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焦化形成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2:

“十一五”时期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属性(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降低20%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降低30%

农业灌溉用水效利用率数

0.45增加到0.5

强制性

工业因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5.8%提交到60%

注:

预期性指标是指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时指标是指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利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属性

耕地保有量

减少0.3亿公倾

约束性

主要污染排放总量

减少10%

森林覆盖率

减少1.8%

结合材料回答: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较高提供何种要求?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依法治国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 

D.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国体 

B.政体 

C.根本制度 

D.经济基础

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共产党的领导 

C.维护人民的权利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A.共产党一党专政 

B.工农联合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9.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