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531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docx

技巧选词填空备考

考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词汇量,而且对常用词的词义、用法等必须是熟悉的。

词汇量的多少以及对于词语的运用,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但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练习、掌握题型特点和做题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选词填空题在行测部分复习中是难度较大的一块。

选词填空在公务员考试中包括这样几点:

①辨析同义词。

同义词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其侧重点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

②正确使用虚词。

虚词考查主要涉及副词、介词及关联词等。

③辨析成语、熟语的使用情况。

考查重点是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熟语。

1.节约其实就是这样的行为,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就是空调开多少度之类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是买大排量还是小排量轿车之类的问题,就是是否选择一次性卫生筷之类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单B.琐碎C.日常D.普通

(二)复习策略

首先,要正确理解实词。

要求读者能够意会某个词语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的词义,准确辨析某个词语与其近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适用程度。

其次,正确使用实词,要善于辨析同义词语。

常用的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如下三大类别:

从词义上辨析,从用法上辨析,从风格、适用场合上辨析。

1、从实词词义上辨析

(1)词义适用的范围。

在一组同义词中,其词义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有的适用范围大一些,有的适用范围小一些。

灾难、灾荒边境、边界机械、机器

事件、事故局面,场面边疆、边境

航天、航空年华,年岁风俗、风尚

气象、气候、天气书籍、书河流、河

时间、时期、时刻战争、战役、战斗

事件、事变、事故赡养、扶养、抚养

(2)词义程度的轻重。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爱好,嗜好准确,精确希望,期望

爱护,爱戴采用,采纳不良,恶劣

误解,曲解热爱,酷爱宠爱,溺爱努力,竭力请求,恳求知道,了解

主要,首要失望,绝望批评,批判

担心,担忧制造,创造

伤害,损害,危害轻视,蔑视,鄙视

劝止,阻止,制止希望,盼望,渴望

(3)词义侧重点不同。

在一组词中,它们的主字相同,但衬字不同,表达的含义也不相同,我们在注意做好区分。

 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类似的词还有批评、批判,雄厚、深厚,丰富、丰硕等。

(4)词义的感情色彩。

有些词词义基本相同,但是表现的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带褒义,有的带贬义,有的只是中性词。

充满、充盈、充斥控制、把持、操纵

请求、要求、乞求成果、结果、后果

坚强、顽强、顽固果断、决断、武断

庇护、爱护、保护、袒护

荣誉、声誉、美誉、名誉

刚强、顽强、倔强、顽固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词的褒贬义不是固定的,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

如“骄傲”。

[例]1.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团结战斗,不断挫败各种霸权主义倾向势力企图联合国的一些机构为其扩张主义服务的阴谋。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持B.把握C.操纵D.控制

[例]2.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衡发展。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衡B.保持C.遏制D.阻止

[例]3.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方法,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国家统计局颁布了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估算B.测算C.核算D.运算

跟进练习:

1.做任何工作都要全面考虑问题,从全局出发,不能有任何。

A.偏激B.偏废C.偏袒D.偏离

2.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剥夺我国人民主宰自己国家命运的。

A.权力B.义务C.权益D.权利

3.古希腊女教士希波点燃的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保尔的眼睛。

A.火炬B.火焰C.火种D.火光

4.音乐电视这种舶来的艺术形式,已在中国民族化的过程中,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A.探索         B.摸索        C.创造        D.发展

5.假药严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A.危害         B.威胁       C.侵害         D.损害

6.阿富汗在历史上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之中。

塔利班政权倒台之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乃至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

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A.承受格局协同凝结B.备受局势协同凝结

C.备受格局协调凝聚D.承受局势协调凝聚

7.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

暖冬的明确标准。

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偏高”只是一个的标准,而偏高出多少,还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

A.制定明显定性究竟B.制订 明显 定量 究竟

C.制订显著定性终究D.制定 显著 定量 终究

2.从实词的用法上辨析

(1)从词的适用对象上(搭配上)辨析。

在语言使用实践中,一组同义词中,不同的词往往有不同的固定搭配对象.

如“交流”、“交换”,前者多与表示比较抽象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流思想、交流经验、交流体会、交流感情、交流信息等;后者多与表示具体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换礼品、交换场地、交换资料、交换纪念品等。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

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2.从词性和造句功能上辨析。

如“公然”和“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

“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充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再如“阻碍”和“障碍”,前者是动词,主要用作谓语,如“阻碍交通,阻碍他人”等;后者是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如“障碍排除了、设置障碍”等。

深入突然拘泥壮大申明、渴望、

深刻猛然拘谨强大声明热望

3.从词的适用对象上辨析

有些近义词在用法上表现为适用对象上的不同,在做题时考察实词的对象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确定选项。

比如:

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关怀,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用于对人;

关心,对人对物均可用,对人时,用于一般人。

希望、盼望、渴望、期望

尊敬、崇敬、孝敬、自敬

屠杀、屠宰、屠戮

4.从词的风格上辨析  

从词的风格上辨析,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有些词适用于口语,风格上显得通俗些;有些词适用于书面语,比如“爷爷”和“祖父”。

前者为书面语,后者为书面语,显得较严肃、庄重。

二是气氛的随和与庄重。

比如“爱人”和“夫人”,在一般生活中,可以说“这是×××的爱人”;在会议上介绍来宾,则应当说“×××夫人”。

口语:

聊天、办法、吓唬、妈妈、生日。

书面语:

谈话、措施、恐吓、母亲、诞辰

[例]1.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面临着经济结构,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地区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贫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

A.优化充分推进消灭

B.强化充分促进消灭

C.优化合理促进消除

D.强化合理推进消除

[例]2.李明向同学们自己的成绩。

A.夸奖  B.吹嘘  C.夸耀  D.夸口

例]3.阅读现代诗歌,要多选些好诗歌,从中接受美的,自己的情操。

填入横线部作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悟陶冶B.感化锻炼

C.熏陶陶冶D.感染美化

[例]4.钧瓷以其古朴的,精湛的,复杂的配釉。

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列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造型技术B.外形工艺

C.外形技术D.造型工艺

[例]5.简化汉字方案施行几十年了,但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态,有些影视制作者对繁体字,制作字幕时专爱用繁体字。

填入横线部作最恰当的一项是()

A.爱不释手 B.情有独钟 

C.恋恋不舍 D.念念不忘

[例]6.江岸人山人少,码头灯火辉煌,天空,江心巨轮成行.

A.五颜六色B.五彩缤纷

C.五彩斑斓D.光彩夺目

留意利用固定搭配设置的陷阱:

[例]长期大量使用有毒农药,会对土地产生严重的不良(  )。

填入横线部作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危害B.损害C.作用D.后果

跟进练习:

1.但是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的人却把这一片的绿荫看得珍贵可爱,因此,这桃林就很出名了。

A.简朴B.简陋C.简单D.简洁

2.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大多数国家,尤期是发展中国家,采取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对策。

A.缓解B.解决C.缓和D.延缓

3.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生活。

A.创造B.美化C.酿造D.创作

4.①我国科学家成功解析SARS病毒进化规律,今后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就可能SARS暴发流行。

②2004年到2010年,我国小学教师将有较大富余,初中教师有所富余,高中教师。

③市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不可避免地影响正式规则的运行和社会变迁的进程。

A.制止紧缺从而B.遏止紧俏进而

C.制止紧俏进而D.遏止紧缺从而

二、虚词复习

(一)准确使用关联词语

(二)一般虚词的辨析

1.准确使用关联词语

多数关联词语在句中起连接词语、短语、分句、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正确使用它们的关键,一是把握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不能混淆;二是注意关联词语本身的前后搭配,不得错位,如“只有”与“才”搭配,“只要”与“就”搭配;三是准确了解词语、短语、分句、句子和段落需要哪些关联词语,不得乱用。

如该用“虽然”的(“虽然下雨了,他还是来了”,表示雨已经下了),就不能用“即使”(“即使下雨,他也是能来的”,表示雨还没下)。

三个关键点中,前两个是基础知识,后一个是使用规则,三位一体,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项,否则就会出错。

(1)分清是成套使用还是单独使用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

在辨析虚词时,结合例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

一些虚词有几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比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反而”搭配。

“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等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搭配。

【例题1】现在,无论城市和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

【解析】错误,“和”应改为“还是”。

【例题2】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解析】正确。

有些虚词一般单独使用,不和其他词语构成搭配关系。

比如,“进而”、“从而”、“因而”等。

(2)分清是假设口气还是既成事实

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比如,“即使、不管”;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实,例如,“虽然、尽管”。

如果辨别不清,就可能出错。

【例题1】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

【解析】“路途遥远”是事实,不是假设情况。

【例题2】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

【解析】“路途有多远”是假设情况

(3)分清是用于前一分句还是后一分句

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

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了,就是误用。

【例题1】他没能参加这次考试,由于他工龄少了半年。

【例题2】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例题3】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4)分清虚词前后连接的是词语还是句子

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

这样的虚词有:

“或”与“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又…又…”“既…又…”等。

【例题1】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

【解析】“既……,又……”一般来连接并列的句子。

【例题2】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又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经验。

【解析】“又…又…”通常来连接并列的词语。

(5)借助句子表达的语气辨析

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如“还是、何况”,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

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

分辨不清就会误用。

【例题】去电影院,或者去滑冰场?

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解析】“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应改为“还是”。

(6)借助标点符号辨析

有些关联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比如,“因此、其实、确实、相反”。

借助这一点,对辨析虚词也有帮助。

【例题】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学习是无止境的。

【解析】“因而、所以”不能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应改为“因此”。

“所以”加语气词后可用标点与分句隔开。

(7)注意主语前后虚词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

这样的虚词有:

不仅、因为、除了、不但等

【例题】我不仅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解析】主语不同,“不仅”应放在“我”之前。

(8)注意口语和书面语色彩

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子中。

而一些文言虚词就要用于书面语中。

这样的虚词有:

要是、别说、就是、哪怕、要么等。

【例题1】咱们去散散步吧,或者就去看电影,别总这么闲坐着。

【解析】“或者”应改为用于口语的“要么”。

【例题2】21世纪要求人们都要有比较强的自立能力和判断能力,惟其如此,所以要使人们学会生存。

【解析】“惟其”是文言虚词,表因果,与“正因为”相近。

[例]  所谓“拿破仑学”的学者所写出的充塞各国图书馆内的《拿破仑传》,

以卓别林的传记来说,以我有限的见闻,不下六七种之多。

有本人写的自传,也有别人写的传记。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措辞是:

  A.无论还是就B.且不说仅就

  C.无论仅就D.且不说如果也

2.一般虚词的辨析

虚词在句子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可轻视。

使用时,首先要准确掌握相近虚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再”和“又”,“从而”和“进而”,“况且”和“何况”,“对于”和“关于”,“然而”和“反而”,“偶尔”和“偶然”,“一向”和“常常”,“恰好”和“恰巧”,“分外”和“格外”,“由”和“由于”等,再结合语境认真挑选,不能乱用。

(1)注意引出主客体的虚词的位置

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词(主要是“对、对于”)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就容易导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

【例题】他的深情厚意,对我来说,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解析】应改为“对他的深情厚意,我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2)注意虚词的词性

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如“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这就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

此类词语主要有:

忽然(副词)——突然(形容词)、剧烈(副词)——激烈(形容词)、必须(副词)——必需(形容词)、未免(副词)——难免(动词)、特别(副词)——甚至(连词),等等。

【例题1】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解析】此句中,“和”是连词,“与”是介词。

【例题2】他犯这样大的错误,今天看来,决不是偶尔的。

【解析】有些虚词还常被当作实词,主要是副词误用作动词或形容词,也有虚词混用的。

如“偶尔”是副词,应改为形容词“偶然”。

(3)根据虚词词义来答题

有些虚词被当作实词,这时可以考察虚词的意思来答题。

[例]实践表明,良善的制度设计,住房保障已不再是政府的财政包袱,相反,它还是经济增长的。

住房保障本身已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可持续的生命力,并成为能够产生稳定回报的投资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鉴于表现B.出于动力

C.由于前提D.基于机遇

跟进练习:

1.①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情况,才能及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②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的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否则会犯错误。

③经过深入农村调查,他整理材料,写了一篇很切合实际的有关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

④近几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加强了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丹顶鹤又在那里大量繁衍。

A.沟通片段而后从而

B.勾通片段然后进而

C.勾通片断而后进而

D.沟通片断然后从而

2.①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病人已不再剧烈咳嗽、出冷汗、昏厥,病情有了好转的。

②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退耕还林、防沙固沙”等一系列措施,但要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③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他人与社会、个人的成功

靠自我努力,靠社会支持。

A症候仍然与其说∕不如说

B症候始终不仅是∕而且是

C征候仍然与其说∕不如说

D征候始终不仅是∕而且是

3.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螈,它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A.既 又 因此 以至 而       B.不但而且 不过 尽管 但是

C.既 又 因此 以致 而      

D.不但而且 因此 尽管 但是

4.我们到了脑筋疲倦的时候,往往随意地将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看,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

我们以它当作消遣品,没有什么大关系,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因为虽然

B.但是因而既然

C.但是因而虽然

D.因此因为既然

三、成语复习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经查成语的正确使用,2009年考试中与成语有关的选词填空题高达14题。

另外,地方公务员考试也经常考查这一内容。

所以,平时考生要加大对成语的复习与掌握。

1.成语的准确含义

不刊之论刊:

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近义词:

天经地义、不易之论反义词:

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高山仰止高山:

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洛阳纸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

2.成语的感情色彩

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叹为观止叹:

赞赏;观止:

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罄竹难书,贬义词,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近义词】:

我行我素【反义词】:

虚怀若谷、从善如流

3.成语的特殊用法

望其项背比喻差距不大,赶得上,比得上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毛遂自荐

4.成语的使用范围: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5.成语的搭配特点:

贻笑大方

6.成语的语法功能:

漠不关心

7.成语造句的逻辑性

事倍功半半斤八两目中无人

8.成语的规范形式

对驴弹琴杀鸡给猴看一无所知一龙一猪

误用用语类型举隅:

一、望文生义

不刊之论、不名一文、不以为然、差强人意、屡试不爽、硕大无朋、细大不捐、临危授命、不孚众望、文不加点、不足为训、安土重迁、危言危行、五风十雨、久假不归、目无全牛

留意两可词:

左右逢源、灯红酒绿、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粉墨登场、空穴来风、

淋漓尽致、想入非非、绵里藏针、按图索骥、暗送秋波、瞻前顾后、

长袖善舞、独善其身、不三不四、玲珑剔透、惨淡经营、眉来眼去、

不绝如缕、捉襟见肘、金玉满堂、老气横秋、登峰造极、老谋深算、

粗枝大叶、洋洋洒洒、分庭抗礼、光怪陆离、处之泰然、

平易近人、战战兢兢、朝秦暮楚、两袖清风、平铺直叙、

肝脑涂地、一针见血、光天化日

二、褒贬不分

半斤八两、无所不为、弹冠相庆、过江之鲫、

改头换面、寻章摘句、上行下效、趋之若鹜、

处心积虑、蠢蠢欲动、颐指气使、炙手可热、

捕风捉影、纸醉金迷、洗心革面、官样文章、

甚嚣尘上、事倍功半、可圈可点、雨后春笋、独树一帜

三、对象不当

拍手称快、不堪设想、无出其右、每况愈下、鳞次栉比、七手八脚、一念之差、斑驳陆离、

见仁见智、俯拾即是、鬼斧神工、当仁不让、琳琅满目、脱颖而出、长此以往、势如破竹、耳提面命

四、不合语境

1、诚惶诚恐:

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臣子对君王的奏章中的套话。

例句:

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错误

2、谈笑自若:

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例句:

入夜。

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弦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错误

3、摩肩接踵: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例句:

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错误

五、搭配不当

1、从长计议:

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例句:

这些食品是交给奶奶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错误

2、慷慨解囊:

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例句: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错误

3、望其项背:

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只能用于否定句中。

例句: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错误

六、不合逻辑

1、忍无可忍: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例句:

这两位进程打工的农名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错误

2、安步当车:

安:

安详,不慌忙;安步:

缓缓步行。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例句:

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错误

3、另眼相看:

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

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