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534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8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docx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

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

 

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群体住宅楼,由1#、2#、23#楼、地下人防工程组成。

工程主楼为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裙房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主楼地下两层,车库为一层。

1#、2#楼地上三十三层,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为95.8M;23#楼地上三十三层,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为95.8M;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绝对标高33.400。

二标段1#、2#、23#楼建筑总面积为建筑面积约49088m2,四标段地下人防建筑面积约4500m2地下一层。

二、方案选用:

本工程脚手架主要用作主体围护、外墙饰面,拟采用双排φ48*3.0钢管脚手架。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负二层为自行车车库,地面以上高度均为95.8m,一层~十二层(32.0米高)采用落地式双排双立杆钢管脚手架双立杆设置高度为12米,12层以上外脚手采用设18号工字钢挑架,第一次悬挑从十二层楼面至十八层,共计六层(高17.4米),第二次悬挑从十八层楼面至二十四层,共计六层,第三次悬挑从二十四层楼面至三十层,共计六层,第四次悬挑从三十层~顶层分段全封闭搭设的方案,其中因1#楼东西山墙无法搭设落地脚手架,在1#楼2、8层采取局部悬挑。

卸料平台采用型钢悬挑卸料。

A、落地式脚手架

一、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

在主楼施工时,土方回填完成后,开始搭设,采用双排脚手架满足施工要求。

脚手架外立杆侧满挂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施工层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拟采用模板或兜网进行封闭。

考虑材料主体施工材料运出,在每层楼层侧设置卸料平台,卸料平台必须与建筑物拉结,不得与脚手架连结。

脚手架按规定设置连墙拉结点,每3跨必须设置一道牢固的连结点。

拟在每层边梁进行预埋∮12钢筋(HPB235)焊在500~800长钢管上(详附图),此钢管在与脚手架的立杆外架进行连接。

(一)技术参数

双排外架立杆纵向间距1.5m,立杆横向间距0.95m,大横杆步距1.8m;剪刀撑搭设角度45º~60º,小横杆靠墙的一端离墙面25~35cm左右。

剪刀撑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cm,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落。

外向立杆顶端高出应施工墙上皮1m进行搭设。

(二)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摆放成品立杆底座→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竹笆片。

(三)技术要点

施工要求

必须使用合格材料,对于有变形和不合格的扣件均不得使用。

在外脚架搭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构造方案和尺寸进行搭设,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确保搭设过程的安全。

必须按规范规定设置连墙杆。

应随架体搭设进度,及时跟进做好安全网等安全防护措施的张挂。

脚手架外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设于靠外侧立杆的内侧,与立杆、横杆绑扎牢固,绑点间距30cm,绑扎牢固,不得漏设。

在主体施工的操作层上铺设竹笆片的必须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板,踢脚板高度180mm。

护栏两道,每道高度0.6m。

必须在外侧立面的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º~60º之间,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不少于5根。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

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固定物上,严禁悬空。

剪刀撑斜杆的连接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设置3个旋转扣件,边扣距搭接点杆端不应小于10㎜。

在外脚手架搭设过程中脚手架里、外两排立杆均要竖直,尤其不得向外倾斜,搭设过程中应随时校正杆件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避免累积偏差过大。

搭设时必须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按50%错开接头,所有立杆必须落地,不得在水平杆上加悬空立杆。

搭设第一节立杆时应选用长短不一的钢管,确保错开立杆接头位置;小横杆的搭设应与大横杆垂直,小横杆两端应伸出大横杆外10cm以上。

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十字形扣件不得使开口朝下,螺栓应适度拧紧。

1、钢管立拄施工要求

立拄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拄接头不能在同一步距内,且相邻立拄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一个步距,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立拄顶端应高出女儿墙上皮1.0m,高出建筑物檐口上皮1.5m。

脚手架底座上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钢管水平杆施工要求

(1)横向水平杆设于纵向杆之下,纵向水平杆固定在立杆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2)纵向水平杆接长一般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相邻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等距设置不小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纵向水平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入,螺栓应适度拧紧。

(5)扫地杆必须按要求进行搭设,两根立杆之间的扫地杆下面必须垫至少一个木枋和木楔,从而使之直接承重。

同时,木枋和木楔下面必须垫木板或木枋,至少为0.05m2。

水平杆必须扣接在立杆上,不得相互扣接。

扣件螺帽一定要拧紧。

立杆竖接和水平杆横接一定要采用直角扣件,保证竖向传力和水平观感。

3、连墙体施工要求

施工时按竖向间距不大于二步距,水平间距不大于三步距,必须设置一道牢固的连结点。

拟在每层边梁进行预埋钢筋,钢筋与水平杆焊接,并通过水平杆与外架进行连接,将架体附着到主体框架梁上。

4、剪刀撑的设置要求

(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拄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º~60º之间。

(2)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在连续设置剪支撑。

(3)剪立撑斜杆的接头采用搭接方式接长时不应小于三个扣件连接固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大于150mm。

5、架体上开洞的施工要求

施工时施工电梯等运输机械要求在架体上开洞作为出入口,不允许断开钢管立杆,如断开大横杆,则要求加设斜杆及设置横向支撑予以加强。

(1)洞口处增设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优先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中心节点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洞口两侧增设的横向支撑应伸出增设的斜杆端部,增设的短斜杆端部应用双扣件扣死。

6、竹篱笆设置要求

(1)采用竹笆片作为脚手板,且应与横杆绑扎牢固;

(2)在作业层外侧立杆内侧绑扎1道水平钢管,作为踢脚板;

(3)全部采用满铺竹篱笆;

(4)雨天后上架施工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7、架上卸料平台的搭设

为便于模板,木方等周转料具吊运到上面的施工层作周转使用,拟每层搭设2个卸料平台。

卸料平台必须挂设限定荷载标牌。

卸料平台平面尺寸2300×4000,严格控制最大载重量不大于0.8t,并做好安全防护,使用完后应及时拆除并恢复架体的安全防护。

8、安全通道和斜道

为保证施工人员进出施工现场时安全,防止高空坠物伤人,特在建筑物首层入口及井架出入口设置安全通道。

安全通道采用钢管架

支撑,上部满铺竹杆及防护网以防止坠物。

其余临时进作业面通道必须搭设防护棚。

防护棚搭出约2m,其支撑是靠支在外架上的钢管,在钢管上铺设安全网。

(四)施工安全

1、安全保证措施

各级管理人员要对职工生命负责的态度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认真抓好安全工作,搞好安全设施。

人员要求:

(1)严格参照外架搭设要求进行施工。

(2)特殊必须持证上岗。

具备一切高空作业的能力,无疾病。

(3)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遵守项目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作好防护设施。

不得穿拖鞋等,必须穿防滑鞋上班。

严禁向下抛扔杂物,不得酒后作业,严禁嬉闹。

(4)积极配合外架搭设完毕后的工作。

(5)必须负责搭设前和搭设后的日常检查和修养。

(6)听从管理人员安排,配合项目安全员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搭设要点:

(1)钢管脚手架立杆应稳放在制作的底座上;

(2)立杆间距、大横杆间距、小横杆间距符合方案要求;

(3)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铁丝绑扎;

(4)脚手架负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kg;

(5)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力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角度不应大于60度;

(6)架子高度在5m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m,水平高每隔6m,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7)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0m,竹笆片必须满铺;

(8)离墙面距离30~35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竹笆片搭接时不得小于20cm,对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大于20cm,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架板应交叉搭设,垫平竹笆片应用木块,并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9)翻脚手架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安全带;

(10)上料料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不得大于1:

3,防滑条间距不得大于30cm;

(11)脚手架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1m高的防护栏和钉18cm高的挡脚板或防护立网;

(12)在门窗洞口搭设挑架(外伸脚手架),斜杆上墙面一般不大于30度,并应支撑在建筑手的牢固部分,不得窗台板、窗檐、线脚等地方,墙内大横杆两端都必须伸过门窗洞口两侧不小于25cm,挑架所有受力点都要绑双扣,同时要搭设防护栏杆;

(13)首层设置安全通道,必须用双层木板铺钉;

(14)安全网挂设、安全网必须内挂,并用专用尼龙绳或符合要求的其他材料绑扎严密、牢固;

(15)每隔四层、必须搭设安全防护、满铺木板、并挂安全网加双栏杆;

(16)搭设完毕后,必须经上级领导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使用阶段:

(1)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钢丝、混凝土的输送管道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外墙装饰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00kg/m2,施工不得超过2层;

(2)结构施工时严禁将外架做支模架,不得在外架上堆放钢筋、木枋、电缆等材料;

(3)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天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雨后上架操作应有防滑措施;

(4)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在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停用超过一个月后复工前必须经检查后方可上架操作;

(5)主节点处杆件的安装,连墙体,支撑,门洞等的构造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扣件螺栓是否松动,脚手架立拄的沉降与垂直度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6)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2)连墙体;3)支撑;4)栏杆,踢脚板;5)安全防护设施。

拆除阶段:

(1)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严禁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2)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3)拆除的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往下乱扔。

2、安全防护措施:

(1)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要求组织施工。

(2)重点加强料台使用标准;

(3)重点加强满堂架与外架间隔的封闭;

(4)重点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劳动意识;

(5)安全网必须用符合安全部门规定的防火安全网;

(6)在作业层下必须搭设水平网一道,水平网要求牢固、严密;

(7)外架上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安全器材,成立义务消防队。

防雷雨台内措施:

(1)外架用的预埋件必须用一根细钢筋与墙体中的主钢筋搭焊,以便于架体避雷。

(2)雷雨天气和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架上作业。

(3)大风过后要对架上的脚手板、安全网等认真检查一次。

二、落地式脚手架设计

(一)地基处理:

由于脚手架搭设在回填土或基础上所以必须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为50,回填土上浇筑100厚C25砼垫层设置必须平稳,不得悬空。

(二)立杆:

脚手架采用双排立杆,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为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为步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为100mm。

(三)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为3跨、为6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

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为50㎝,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为50㎝。

(四)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即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为15㎝。

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在等间距设置1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为75㎝。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为10㎝;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结构外边缘15㎝,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

脚手架各值见下表:

名称

规格

备注

连墙件

二步三跨

呈梅花形布置

立杆横距

0.95M

步  距

1.8M

立杆纵距

1.5M

脚手板

竹芭

层层满铺

钢  管

Φ48×3MM

离墙距离

0.25M

采用硬拉接

(五)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编制。

1、参数信息

a.脚手架参数

双排双立杆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2.0m,双立杆高度为12米;

搭设尺寸为:

横距Lb为0.95m,纵距La为1.5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m;

内排架距离墙为0.25m;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6m,水平间距4.5m,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b.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00kN/m2;同时施工层数:

2层;

c.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江苏连云港,基本风压0.49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693;

d.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0.1248;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

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

0.005;

脚手板类别:

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

竹笆片脚手板挡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

0.033;

脚手板铺设总层数:

18;

2、大横杆的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a.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0.95/(2+1)=0.095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95/(2+1)=0.633kN/m;

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3+1.2×0.095=0.154kN/m;

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0.633=0.887kN/m;

图1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b.强度验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1max=0.08q1l2+0.10q2l2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0.154×1.52+0.10×0.887×1.52=0.227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2max=-0.10q1l2-0.117q2l2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0.10×0.154×1.52-0.117×0.887×1.52=-0.268kN·m;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227×106,0.268×106)/4490=59.688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59.688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c.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νmax=(0.677q1l4+0.990q2l4)/100EI

其中:

静荷载标准值:

q1=P1+P2=0.033+0.095=0.128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Q=0.633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ν=0.677×0.128×15004/(100×2.06×105×107800)+0.990×0.633×15004/(100×2.06×105×107800)=1.627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1.627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500/150mm与10mm,满足要求!

3、小横杆的计算

根据JGJ130-2011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a.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1.5=0.05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0.95×1.5/(2+1)=0.142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95×1.5/(2+1)=0.950kN;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5+0.142)+1.4×0.95=1.561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b.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ql2/8

Mqmax=1.2×0.033×0.952/8=0.005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Pl/3

Mpmax=1.561×0.95/3=0.494kN·m;

最大弯矩M=Mqmax+Mpmax=0.499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499×106/4490=111.093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111.093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c.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qmax=5ql4/384EI

νqmax=5×0.033×9504/(384×2.06×105×107800)=0.016mm;

大横杆传递荷载P=p1+p2+Q=0.05+0.142+0.95=1.142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pmax=Pl(3l2-4l2/9)/72EI

νpmax=1142.45×950×(3×9502-4×9502/9)/(72×2.06×105×107800)=1.566mm;

最大挠度和ν=νqmax+νpmax=0.016+1.566=1.581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1.581mm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950/150=6.333与10mm,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1.5×2/2=0.05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3×0.95/2=0.016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0.3×0.95×1.5/2=0.214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95×1.5/2=1.425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0.05+0.016+0.214)+1.4×1.425=2.33kN;

R<8.0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5、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D表示单立杆部分,S表示双立杆部分。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248kN/m

NGD1=[0.1248+(1.50×2/2)×0.033/1.80]×(32.50-6.00)=4.043kN;

NGS1=[0.1248+0.033+(1.50×2/2)×0.033/1.80]×6.00=1.115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kN/m2

NGD2=0.3×0×1.5×(0.95+0.2)/2=0kN;

NGS2=0.3×(18-0)×1.5×(0.95+0.2)/2=4.86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kN/m

NGD3=0.15×0×1.5/2=0kN;

NGS3=0.15×(18-0)×1.5/2=2.025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0.005kN/m2

NGD4=0.005×1.5×(17.4-6)=0.085kN;

NGS4=0.005×1.5×6=0.045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D=NGD1+NGD2+NGD3+NGD4=4.354kN;

NGS=NGS1+NGS2+NGS3+NGS4=8.045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2×0.95×1.5×2/2=2.85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