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537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docx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

软件服务社——《协同管理系统基础》系列(4)

经过某些ERP软件商不断的“神秘化”宣传,

绝大多数用户都相信ERP系统的维护需要水平很高的专业人员才能做到:

数据要备份、出了问题要恢复、历史数据多了要清理,

如果想优化系统性能,就必须调整各种参数,那就更神秘了。

如果想把系统从一台服务器迁移到另一台服务器、

或者从服务器的一个分区迁移到另一个分区、

或者从Windows服务器迁移到Linux服务器、

或者数据量大了要扩展硬盘并迁移部分数据、

或者从32位版本升级到64位版本……想自己做?

想都别想!

于是,很多用户每年不得不掏出大把银子,去购买系统维护的服务,

甚至不买“服务”都不行,否则有些大软件商就会整你。

系统升级?

那就更不用说了,当然要掏钱请软件商来做了,否则,

您就用旧版吧,即使是他们开发的软件本身有错误,也得您掏升级费才给您解决。

于是,ERP让您一次购买、终生受制(而不是“受益”)。

……

难道真的只能这样吗?

请看本篇:

 

维护和升级很简单

 

软件服务社

www.fuwushe.org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1基础维护:

很简单3

1.1定期重启服务器3

1.2数据备份和恢复3

1.2.1方法一:

手工备份和恢复3

1.2.2方法二:

自动备份4

2高级维护:

仍然很简单17

2.1系统参数优化17

2.2扩展附件目录配置18

2.2.1什么是“基本附件目录”和“扩展附件目录”19

2.2.2怎样增加一个“扩展附件目录”19

2.2.3说明22

2.2.4关于Linux版的使用方法22

2.3附件目录迁移22

2.4数据清理维护24

3系统升级很简单25

4都很简单26

1基础维护:

很简单

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一些维护工作。

本章介绍基础维护,包括定期重启服务器、数据备份和恢复。

这些工作非常重要,是系统管理员必须了解的。

但也非常简单,只要按照下面介绍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做好。

1.1定期重启服务器

就象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服务器长期连续运行也会出现系统变慢或报错(尤其是Windows服务器),所以要求定期重启服务器,以确保系统的正常使用。

一般情况下,Windows服务器可以每二到三个星期重启一次,Linux服务器要稳定得多,可以三个月或半年重启一次。

建议在任务计划中添加一个定时重启任务,比如:

任务执行时间为每个星期日或星期一的凌晨5:

00。

软件服务社网站的“常见问题”中介绍了“怎样将Win2003系统设置为定时自动重启”,可以参考。

1.2数据备份和恢复

定期备份数据,可以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进行灾难恢复,最大限度避免损失。

所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维护工作。

1.2.1方法一:

手工备份和恢复

手工备份是一个全面的备份,在手工备份方式下,把协同管理系统的程序和数据全部备份了下来(而不只是数据)。

恢复时,也是把程序和数据全部恢复。

注意:

在进行手工备份时,需要先“停止”协同管理系统,然后再进行备份。

这样会使所有用户全部强制下线,从而保证所备份的数据是最新的。

因此建议备份操作在下班后再做。

手工备份和恢复非常简单,下面分别介绍Windows版和Linux版的操作方法:

1.2.1.1Windows版

1.备份操作说明:

1)“停止”协同管理系统;

2)把fuwushe安装目录整体拷贝到其他电脑或移动硬盘;

3)备份完成后,再“启动”协同管理系统,系统即可恢复使用。

2.恢复操作说明:

1)“停止”协同管理系统;

2)将原来的安装目录fuwushe改名(比如改为fuwushe1);

注意:

如果当前打开了协同管理系统监控器

,需要先退出(点击右键,再选择“退出”,如下所示),否则目录名无法修改,因为这个监控器程序在这个目录下。

3)将手工备份的文件拷贝到服务器上(要拷到原来的位置);

4)再“启动”协同管理系统,系统即可恢复使用;

5)当确认系统已“恢复”正常后,再删除已改名的原安装目录(即上面的fuwushe1)。

1.2.1.2Linux版

1.备份操作说明:

1)“停止”协同管理系统;

2)将系统安装目录(如/usr/local/fuwushe)下的所有文件备份到其他电脑或移动硬盘;

3)备份完成后,再“启动”协同管理系统,系统即可恢复使用。

2.恢复操作说明:

1)“停止”协同管理系统;

2)将手工备份的文件拷贝到服务器上(要拷到原来的位置);

3)然后再“启动”协同管理系统,系统即可恢复使用。

1.2.2方法二:

自动备份

在主控系统的“系统维护”菜单下,提供了“数据备份”功能:

这个功能可以对系统的全部数据(包括数据库及所有附件)自动进行备份。

只需要指定备份时间(如每天凌晨2:

00)和备份目录(即备份到什么位置),系统就可以每天自动把数据库和附件全部备份下来。

采用这种自动备份方式,可以使数据安全性大大提高。

对于很多没有条件进行双机热备的企业,会非常方便,不仅维护非常容易,而且成本极低。

比如:

可以插上一块几百元的移动硬盘,就可以每天自动备份了。

本功能对Windows版和Linux版都支持。

下面先以Windows版为例,最后再介绍Linux版的使用方法。

1.2.2.1关于系统数据

系统中的数据涉及二个数据库和附件,下面简要介绍这些内容(但并不要求您懂这些数据库):

1.Mysql数据库:

Mysql数据库保存了系统中的主要数据,特别是用于统计分析的各种业务数据。

2.Derby数据库:

Derby数据库保存了系统中的一些辅助数据,主要是需要记录但基本不涉及业务、也不需要统计分析的数据。

3.附件:

附件主要是指系统中用到的一些文件,如OA、PB、FM、CRM、DL等系统的附件。

其他一些文件也与这些附件一起保存,如HR系统中的员工照片。

附件缺省都保存在系统安装目录下的upload目录中。

如果使用了扩展附件目录,那么还会在其它位置有多个upload目录。

这些upload目录称为附件目录。

1.2.2.2备份方式概述

本功能可以对上述全部数据进行自动备份。

其中:

1.Mysql数据库和Derby数据库:

系统每天会对这二个数据库自动全备份,而且可以保存多天的备份。

这样万一昨天的数据有严重错误(比如员工出现严重误操作),还可以选择恢复到前天的数据。

2.附件:

附件量经常较大,比如一个500用户的企业使用OA系统三年后,附件量达到300G到800G都是很正常的,有些企业如果文件较多,附件量会更大。

如果每天完全备份,那么备份时间会很长,而且对硬盘寿命有影响。

因此,本功能采用了增量备份的方式,每天只备份以前未备份的文件,这样备份非常快,并大大减少了对硬盘的损耗。

1.2.2.3准备工作

执行本功能前,首先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备份用的硬盘和备份目录:

可以备份到服务器的另外一块硬盘上,甚至可以简单地给服务器加一块移动硬盘。

但建议不要备份到系统所在硬盘上(否则万一这块硬盘损坏,备份就可能同时损坏,这样备份意义不大)。

例如:

现在准备好了备份用硬盘,并确定要把数据备份到j:

\fbackup目录下,这个目录称为“备份目录”,目录名称可以自行指定。

2.对以前的附件做人工备份:

如果您是从F12.8_sp2或更新的版本开始使用,那么不必考虑这一步操作、可以继续做后面的工作。

如果您的系统初始版本号(即最初安装时的版本号)早于F12.8_sp2,那么需要先把以前的附件人工复制到备份目录j:

\fbackup下。

这是因为从F12.8_sp2开始,为了便于用户自动备份和恢复,采用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文件保存方式,因此在开始使用自动备份功能之前,需要把以前的的附件人工复制到备份目录下。

注意必须按下列要求和方法进行操作:

1)缺省情况下,附件目录upload就在系统安装目录下,比如:

如果把系统装在d:

\fuwushe目录,那么附件目录upload就在d:

\fuwushe下。

这时,应当先在j:

\fbackup下新建一个下级目录j:

\fbackup\d\fuwushe(注意d后面不要冒号),然后把d:

\fuwushe下的upload文件夹复制到j:

\fbackup\d\fuwushe下(即需要在备份目录下面体现出附件的完整目录)。

又如:

如果系统是安装在d:

\programfiles\fuwushe目录,那么附件目录upload就在d:

\programfiles\fuwushe下。

这时,应当先在j:

\fbackup下新建一个下级目录j:

\fbackup\d\programfiles\fuwushe(同样,d后面不要冒号),然后把d:

\programfiles\fuwushe下面的upload文件夹复制到j:

\fbackup\d\programfiles\fuwushe下。

2)如果您以前还使用了扩展附件目录,比如在e:

\fextend下还有一个upload文件夹,那么还需要在j:

\fbackup下新建一个下级目录j:

\fbackup\e\fextend(同样,e后面不要冒号),然后把e:

\fextend下的upload文件夹复制到j:

\fbackup\e\fextend下。

如果有多个扩展附件目录,可以按同样的方式操作。

说明:

按上述名称规则在备份目录下设置子目录是为了将来进行数据恢复时,能够知道恢复到什么位置。

后面进行自动备份时也会自动按这个规则。

“备份目录”的名称可以任意指定(比如j:

\fbackup也可以改为其它的目录名),但它的各个下级目录命名必须按照上面的规则。

进行上述操作时不必停止系统。

但建议在系统在线人员较少时复制,因为以前的附件可能很多,复制时间可能很长,这时如有人使用系统,可能会感到系统变慢。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可以执行本功能,进行自动备份的设置。

1.2.2.4自动备份的设置:

首次设置

如果以前未在本功能中进行设置,那么执行本功能时,显示如下

点击“设置”按钮,弹出窗口显示如下:

1.备份目录:

用于指定把系统数据备份到什么位置。

可以录入前面确定的备份目录j:

\fbackup。

2.备份方式:

用于指定在每天什么时间开始备份。

缺省为每天2:

00。

比如,如果您的服务器是24小时开机的,那么就可以指定为2:

00,这样以后系统就会在每天凌晨2:

00开始进行自动备份。

3.数据库备份:

保留天数

前面介绍过,对于Mysql数据库和Derby数据库,系统可以每天自动全备份,而且可以保存多天的备份。

本参数用于指定保存几天的数据库备份。

系统允许指定2天至7天,缺省为3天,一般无需修改。

4.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

用于指定要备份哪一天之后产生的附件,这一天之前的附件将不做自动备份。

1)如果您是从F12.8_sp2或更新的版本开始使用:

“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缺省为系统安装日期,这样就可以把全部附件都自动备份下来。

比如系统安装日期是2012年11月29日,现在是2012年12月20日,如果现在想开始做自动备份,那么“附件备份起始日期”可以按缺省值即2012年11月29日,这样,系统首次进行自动备份时,就会把11月29日到当前时间的所有附件全部备份下来。

此后每天再自动备份时,就只备份新增加的附件。

因此,一般按缺省值(即系统安装日期)即可。

2)如果您初始版本早于F12.8_sp2:

由于在上面执行准备工作时,已经把以前的附件做了人工备份,因此,可以把“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指定为昨天。

这样,系统在首次执行自动备份时,就从昨天产生的附件开始备份,此前的附件不做备份,从而避免了重复备份。

说明:

昨天产生的附件在前面的准备工作中也已经备份过,如果“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指定为昨天,那么在系统首次进行自动备份时,会再次备份昨天的附件,因此这些附件会自动覆盖一次。

此后每天再自动备份时,就只备份新增加的附件。

因此,这样就可以保证备份所有附件。

指定上述内容并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系统要求录入本人的密码:

录入正确并确定后,系统提示:

点击“确定”后,显示如下:

这样,就完成了自动备份的设置。

以后每天凌晨2:

00系统会自动执行备份,把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全部备份下来。

上面显示了当前的备份设置及一些相关信息。

其中,在“附件备份”区域中有以下内容:

1.备份的附件初始日期:

用于显示前面指定的“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

此后,如果没有修改过备份设置,这个日期就不会改变。

2.末次备份日期:

用于显示系统最后一次自动备份的日期。

上面完成首次“设置”后,由于现在没执行过备份,所以“末次备份日期”显示为空。

以后查看时,如果服务器当天凌晨完成了正常备份,这个日期就显示为当天的日期。

3.下次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

用于显示下次自动备份时,从哪一天的附件开始备份。

首次设置刚完成时,这个日期等于前面指定的“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因为下次备份(即第一次备份)要从这一天的附件开始备份。

此后,如果没有修改过备份设置,那么这个日期应当等于“末次备份日期”,因为系统对于附件采用增量备份的方式,因此下次备份时,只需要备份“末次备份日期”之后产生的附件即可。

1.2.2.5关于备份的数据

本功能自动备份的数据是按以下规则保存的:

1.数据库:

系统会在备份目录j:

\fbackup下自动创建j:

\fbackup\db目录,用于备份数据库。

然后系统会在这个目录下根据上面指定的“数据库保留天数”保留多个日期的目录,每个日期目录下面有mysql和derby二个子目录,mysql目录中保存的是mysql数据库在这一天的备份,derby目录中保存的是derby数据库在这一天的备份。

比如:

如果“数据库保留天数”指定为3,今天是2012年12月17日,那么在凌晨完成备份后,j:

\fbackup下会有以下目录用于保存数据库的备份:

17日的备份:

j:

\fbackup\db\20121217\mysqlj:

\fbackup\db\20121217\derby

16日的备份:

j:

\fbackup\db\20121216\mysqlj:

\fbackup\db\20121216\derby

15日的备份:

j:

\fbackup\db\20121215\mysqlj:

\fbackup\db\20121215\derby

2.附件:

系统会在备份目录(如j:

\fbackup)下根据原附件目录创建同样名称的下级目录(只不过去掉了硬盘分区后面的冒号)。

比如:

如果系统使用了以下附件目录(包括二个扩展附件目录):

d:

\fuwushe\upload

e:

\fextend\upload

f:

\fextend\upload

那么系统会自动在备份目录(如j:

\fbackup)下创建以下目录,用于保存相应的附件:

j:

\fbackup\d\fuwushe\upload

j:

\fbackup\e\fextend\upload

j:

\fbackup\f\fextend\upload

1.2.2.6自动备份的设置:

修改设置

如果以前已经在本功能中进行过备份设置,那么执行本功能时,显示如下:

比如:

如果现在是2012年12月26日,凌晨2:

00系统已经进行了自动备份,因此,“末次备份日期”就显示为2012年12月26日。

由于系统是采用增量备份的方式,所以“下次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这时就与“末次备份日期”相同,即下次备份时,就接着“末次备份日期”继续备份,只备份2012年12月26日(含)之后产生的附件。

一般情况下,不必修改备份的设置。

但有时因某些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修改。

比如,要修改“备份目录”,或者要修改“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

这时可以点击“修改”按钮,在弹出窗口中修改备份设置:

可以对上述内容进行修改。

其中,“备份方式、备份目录、数据库备份保留天数”在前面已详细介绍过,如果做了修改,那么下次备份时就按新的设置。

需要注意下列内容:

1.是否备份:

缺省为“备份”,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暂停自动备份(如备份用硬盘空间不足,但新硬盘还没有准备好),这时可以改为“不备份”,此时显示如下:

点击“确定”,以后就不再进行自动备份。

等到能够开始再次进行自动备份时,可以把本项改为“备份”,这时会自动显示前面的设置,点击“确定”后,系统会从“末次备份日期”开始继续备份。

这样,在“不备份”期间未备份的附件会在下次备份时全部自动备份下来。

2.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

用于指定下次自动备份时,备份哪一天之后产生的附件。

缺省是“末次备份日期”,即系统会备份“末次备份日期”(含)之后产生的附件。

也可以选择“重新指定日期”,这时系统要求指定一个日期:

指定日期后,下次自动备份时,就会把这个日期之后的所有附件备份下来。

一般只有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这样做。

比如:

1)原来备份用的硬盘损坏了,需要重新备份,那么更换备份用硬盘后,可以选择“重新指定日期”,并指定日期为“系统安装日期”(当然,如果系统的初始版本是F12.8_sp2之前的版本,那么需要象前面准备工作中介绍的那样,先人工备份现有附件,然后可以指定日期为昨天)。

2)由于在正式系统进行备份练习,已经做了几天的备份(比如备份到服务器某个硬盘分区的目录上了)。

现在要正式开始备份,备份到专用的硬盘上。

但是由于前面已经做过备份,缺省情况下,系统不会再备份那些已备份过的附件。

这时,可以选择“重新指定日期”,并指定日期为“系统安装日期”(同样,如果系统的初始版本是F12.8_sp2之前的版本,那么也需要象前面准备工作中介绍的那样,先人工备份现有附件,然后可以指定日期为昨天)。

3)也可以根据需要指定为其他某个日期,并不一定是“系统安装日期”或昨天。

有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有这种需要。

例如:

系统安装日期是2012年11月29日,今天是12月26日,执行本功能时,看到的“末次备份日期”2012年12月26日(因为今天早晨2:

00做过备份)。

现在想修改设置,改为把2012年12月10日后产生的附件重新进行备份,那么可以指定为:

点击“确定”后,系统要求输入密码确认。

录入正确并确定后,系统提示:

点击“确定”,显示如下:

可以看到:

“下次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现在显示为前面指定的日期2012年12月10日,因此下次备份时(即27日凌晨2:

00备份时),会把2012年12月10日(含)之后产生的附件全部备份下来,而不再是正常情况下只备份“末次备份日期”(即12月26日)之后的附件。

这次备份完成后,“末次备份日期”将变成12月27日,“下次备份的附件开始日期”也会变为12月27日,因为此后就按正常的增量备份方式即可。

另外,修改备份设置后,“备份的附件初始日期”也显示为指定的日期,因为它记录的就是最后一次指定的初始日期。

如果不在备份设置中重新指定日期,那么这个日期不会变化。

1.2.2.7说明

1.上面介绍的是最常用的操作方式。

当然,本功能还有一些灵活的用法,但建议严格按照上面的方式进行操作,因为这样最简单。

建议一次性设置好,不要反复修改备份设置。

2.进行备份设置前,必须提前人工建好备份目录(如本例中的j:

\fbackup),否则在录入密码、点击确定后,系统会提示:

3.在本功能中进行过“设置”后,再执行本功能时,可以看到“查看日志”按钮,可以点击这个按钮查看备份日志,缺省情况下显示近一个月的日志。

可以修改日期范围,查看任何一段日期范围内的备份情况。

4.关于附件的增量备份:

系统每次自动备份时,会把从“末次备份日期”到当前时间为止所有未备份的附件全部备份下来。

如果每天服务器都正常运行,那么每次只会备份一天的附件;如果某天服务器因故障未能进行备份,那么下次备份时,会把此前未备份的附件一起备份下来,因此非常方便、可靠。

5.系统允许使用多块硬盘进行备份,当一块备份用硬盘空间不足时,可以继续备份到一块新硬盘上。

1)如果原硬盘撤下,更换为新硬盘,并且新硬盘采用与原来相同的分区(比如是j:

),那么只要在新硬盘上设置好与原来相同的备份目录j:

\fbackup,不必修改备份设置。

下次备份时,系统就可以继续把数据备份到这个目录下。

2)如果增加了新硬盘,新硬盘分区与原来不同(比如是k:

),那么只要在新硬盘上建好新的备份目录k:

\fbackup,然后在本功能中修改备份设置,将备份目录改为k:

\fbackup即可。

下次备份时,系统就可以继续把数据备份到这个新的目录下。

这样就可以保证无论数据量多么大,备份都可以灵活地扩展下去。

1.2.2.8关于Linux版的使用方法

Linux版的本功能使用方法与Windows版完全相同,只不过把上面涉及的目录名改为Linux中的规则即可。

比如:

系统安装目录为/usr/local/fuwushe,备份目录指定为/mnt/fbackup,那么系统会把附件目录自动备份到/mnt/fbackup/usr/local/fuwushe下。

如果使用了扩展附件目录,可以按同样的规则备份。

Mysql和Derby数据库则自动备份到/mnt/fbackup/db下。

注:

如果初始版本是F12.8_sp2之前的版本,那么也应当先对以前的附件做人工备份。

1.2.2.9关于数据恢复

如果系统因某些原因毁坏(比如硬盘损坏),可以利用上面的备份把数据恢复到最后一次备份时的状况。

恢复方法非常简单,具体操作方法请参照相应的说明。

2高级维护:

仍然很简单

本章介绍一些高级维护功能,包括系统参数优化、扩展附件目录配置、附件迁移等:

利用这些功能,即使您管理的企业规模非常大、员工非常多、数据量非常大,您也可以把系统维护得非常好。

而且,仍然很简单!

在系统使用初期,这些功能并不是必须了解的,您可以根据需要逐步学习这些内容。

2.1系统参数优化

系统参数对于系统性能影响很大,系统安装时,都是采用统一的初始参数,但是每个企业采用的硬件配置不同,员工人数、系统数据量各不相同,因此,通过系统参数优化,可以使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特别是当系统使用了较长时间、数据量较大时,“参数优化”更加必要。

对于ERP软件来讲,参数优化非常重要,但又很难说清具体做法。

所以,很多软件商不断地讲参数优化如何复杂、即使专业实施人员也不好把握。

这无非是暗示用户,即使你现在把系统能用上,将来如果不会做参数优化,说不定哪一天你的系统性能就会很差,因此购买付费服务是必需的。

但是,系统参数优化无论多么复杂,它所依据的各种指标如内存量、当前各种数据量都是可测的,所以,系统当然可以自动记录各种需要的参数,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优化。

只要在系统中开发这样一个参数优化的功能,当然可以比专业顾问做得更好,因为这样一个专门开发的功能可以专门记录各种需要的参数,而且是动态地、持续地记录,所以在优化时所参照的数据比任何顾问上门服务时能得到的数据要全面得多。

再设计一个好的算法,这样得到优化结果显然可以比所谓有经验的顾问凭经验给出的结果要好得多。

而且只要不断优化算法,结果还会越来越好,相反,人工服务方式下,如果服务顾问由张三换成李四、王五、赵六,谁能知道结果是变好还是变烂呢?

即使挑出人工方式下最好的一个人,也无法与自动优化的方式相比。

因为这个自动优化功能会时时保证着您的系统性能,而没有一个服务顾问会时时查看您的系统参数并时时为您服务。

现在主控系统中提供了“系统参数优化”功能,系统会在每天凌晨2:

00自动进行参数优化。

系统参数如有调整,会在系统下次重启后自动生效。

所以,一般不必人工执行本功能。

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可能需要人工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