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684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docx

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中文考研真题完整版

(全)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考研真题

*03-05年试卷分为两份,一门文学(或语言),一门语言文学基础,我放在一起了,注意对号入座。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

315文学

适用专业:

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文学

[说明]

1——4题为必答题;5——8题为选答题,可从中任选两道作答。

合计共答6题,每题25分,本卷共150分

1简述文学社会作用的系统性

2简论汉代乐府与乐府诗

3以刘呐鸥,穆时英。

施蛰存的创作为例,简述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突出内容和艺术特色

4试比较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性格之异同

[以下5——8题请任选两道题作答]

5试比较戏剧文学与影视文学之异同

6清人李调元《赋话》卷五云:

“《秋声》《赤壁》,宋赋之最擅名者,其原出于《阿房》《华山》诸卷┉┉陈后山所谓一片之文押几个韵者耳。

朱子亦云:

宋朝文章之盛,前世莫不推欧阳文忠公,南丰曾公与眉山苏公,相继迭起,各以问文擅名一世,独于楚人之赋,有未数数然者。

盖以文为赋,则去风雅曰远也。

”请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北宋新文赋创作内涵及艺术成就的看法

7以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为例,说明其前后创作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榆按因,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

8概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

316语言

适用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古代汉语部分60分

一填空题(15分)

1《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中“津”的意思是[]

2《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中“诚”的意思是[]

3《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中“与”的词性是[]

4《战国策楚策》“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中“方五千里”的意思是[]

5《战国策赵策》“今三年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中“继”的意思是[]

6《庄子养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之”的词性是[]

7《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中“族庖”的意思是[]

8《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励则利”中“绳”的意思是[],“金”的意思是[],‘励’的意思是[]

9《诗经柏舟》“之死矢靡它”中“之”的意思是[]

10《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的“火”的意思是[]

11《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中“阿”的读音是[],“被”的读音是[]

12一个字在《广雅》中的切语是“德红切”,这个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音作[](写汉语拼音)

二问答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分析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

2请举例说明古人闭会的集中方式

3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对比,主要有哪三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4请说说古注术语“曰”“为”“谓之”的含义和使用特点

5试分析王维《山居秋溟》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方面的格律特点

6请简要地谈谈《诗词曲语辞汇释》

三名词解释15分

1《史记》三家注

2通假字

3集解

现代汉语部分(45分)

一判断题,打对号,或错号共10分

1‘风’和‘風’是两个语素()

2‘花儿’是复合词()

3‘敲竹杠,背黑锅,粗布衣,绝缘体’都是惯用语()

4定语是名词的修饰语()

5术语就是技术词语()

6‘病从口入,无病呻吟’都是成语()

7从修辞手法上讲,歇后语等于‘藏词()

8成语的意义都不等于各组成成分意义的相加()

9‘他不肯呢?

’这是个特指问句()

10‘讨论开始了’是动词做主语()

二讨论分析题

1谈谈‘属于’这个词的语法特点10分

2从功能的角度分析“设施的先进”这样一个词组的结构10分

3传统语法可以用‘形态——范畴——体系’这样一个公式来说明。

请举例解释这个公式的意思15分

语言学概论部分45分

一解释21分

1频谱

2体

3腭化

4历史比较法

5克里奥耳语

6句法同义

7文字改革

二试述语言的普遍特征12分

三试以实例说明语言发展的不平横性12分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

语言文学基础435

适用专业:

中文各专业

一填空52分

1弗洛伊德在《》一文中提出,文学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的结果,它和夜间一样,都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经过改装以后的实现

2‘诗言志’的说法最早出现于()

3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提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需要找到一种(),即包括物体,情景,事件,掌故等构成的意象体系

4任务,清洁和()是叙事类文学题材的三个主要因素

5审美创造中的主题请跟活动包括主题对课题的情感反映,()和情感投射等三个方面

6黑格尔强调理想的人物性格应当具备()性,明确性和坚定性等特点

7文学鉴赏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和判断等三个环节

8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之事出自()

9《登徒子好色赋》的作者是()

10《拟行路难》是()写的一组乐府诗

1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写的诗句

12《西昆酬唱集》的编者是北宋的()

13元杂剧《秋胡戏妻》本事载刘向的()

14《水浒后传》的作者是()

15桐城派散文创作‘义法’说的倡导者是()

16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胡适的《》

17最早专门写作象征派诗而使这一派在中国引起广泛注意的诗人是(0

18散文《背影》的作者是()

19‘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于()年

20七月派是由()主编的《七月》杂志而的名

21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思想论争是对电影()的讨论和批判

22文革时期流行最光,影响最大的‘手抄本’是张扬的长篇小说《》

23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是()

24西方第一部‘拟诗史’是《》

25法国的()是中古后期英雄史诗的代表作品

26意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歌集》的作者()

27《失乐园》的作者是英国诗人()

28()发表于1782年,是席勒青年时期的代表作

29《玩偶之家》写娜拉与丈夫()由和睦转为决裂的故事

30美国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发表于()年

31运用语言进行焦急的过程,借用星系论的术语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32一般说来,语言融合可分为()和()

33由杨树达撰写的专门解释文言虚词的工具书叫做()

34书籍因缮写,刻板,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叫做()

35《论语公冶长》“子曰:

盍各言尔志?

”中‘盍’是()的合音字

36《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白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一’的意思是()

37《猛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第一个‘老’字的意思是()

38《左传》‘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中‘池’的意思是

39《庄子》“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殆”的意思是()

40《汉书》‘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中“这”的词性是()

41客家方言以()话为代表

42用在句尾的”啊”由于()会发生音变

43词由()构成

44‘窗户玻璃’和‘玻璃窗户’的语序不同属于()上的语序改变

45‘’属于()结构和()结构的交叉

46‘写毛笔’中的‘毛笔’属于()宾语

二选择题25分

1迄今为止西方在艺术起源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是

A游戏说B巫术说C劳动说D模仿说

2《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作者是

A克罗齐B康德C泰纳D尼采

3被文学史家并称为‘苏门四学士’的是

A黄庭坚秦观苏辙张耒B陈师道韩驹晁补之张耒C晁补之张耒黄庭坚秦观

D陈师道韩驹秦观苏辙

4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

A话本B杂剧C南戏D诸宫调

5《诗的格律》的作者是

A徐志摩B闻一多C藏克家D卞之琳

6‘革命样本戏’的称号是在()年提出的

A1964B1965C1996D1967

7马克思称()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

A普罗米修斯B忒修斯C赫拉克勒斯D奥德修斯

8果戈里在《死魂灵》中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

A玛尼罗夫B罗士特莱夫C梭巴开维之D泼留希金

9被成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人是A乔姆斯基B索绪尔C施莱歇尔D萨丕尔

10就语言结构类型构造来说,英语是一种A屈折语B孤立语C粘着语D复综语

11‘笃’字的文字构造在六书中属于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12‘数’的本义是A数目B屡次C计算D技艺

13‘你每天上午都有课?

’这个疑问句属于A选择问B是非问C特之问D正反问

14‘京剧《空城计》’这个词组属于A联合词组B偏正词组C同位词组D反补词组

三名词解释70分

1兴观群怨2文学思潮3九歌4公安派5文学研究会6《林彪同志委托讲情同志招考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7感伤主义8意识流小说9语系10意音文字11联绵字12反切13轻声14主谓谓语句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

 

南京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

文学315

适用专业:

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

注意: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写在试卷和其他纸上无效。

2.本科目允许/不允许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说明]

(1)1-4题为必答题;5-8题为选答题,可从中任选两题作答。

合计共答6题,每题25分,本卷共150分。

(2)答案请一律写在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请标清题号,不必抄题。

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请依顺序预留空白,以便随后补写。

(3)每题答案请简明扼要,文字一般掌握在500字左右。

一、必答题(1-4题)

1.试论述中西文学分类的一般情况和分类的基本原则,你如何看待文学分类的历史性和相对性?

2.简论宋初散文家、散文创作及其复古思潮。

3.以茅盾、巴金、老舍、李劼人、张恨水等人的作品为例,论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唱片小说的特点。

并从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两方面,谈谈你对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的认识。

4.比较《简爱》与《呼啸山庄》。

二、选答题(请从5-8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多做不给分。

5.谈谈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6.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一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又,《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二云: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歇,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呤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请以简洁的语言解读以上两首陶诗,并试述中国古代田园诗的缘起、创作及艺术风格。

7.通过比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光的赞歌》。

分析艾青在不同历史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并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进行说明。

8.古希腊文学与中世纪文学的文学精神有什么不同?

南京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

语言316

适用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一、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15分)

1、《论语.先进》: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此句中“如”的意思是(    )。

2、《论语.阳货》: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此句中“知”的读音是(   ),意思是(   )。

3、《孟子.梁惠王上》: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此句中两个“或”的意思是(   )。

4、《左传.隐公元年》:

“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此句中带双宾语的动词是(   )。

5、《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中“辩”是(   )字,其本字是(   )。

6、《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修,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中“是”的词性是

(),“服”的意思是()。

7、“赐”“许”属于“六书”中的()字。

8、“丛”的繁体字是()。

9、一个字在《广韵》中的切语是“式羊切”,这个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作()(写出汉语拼音)。

10、“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的入声字是()。

11、《诗经.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中的“三之日”指周历(    )月,就是夏历(     )月。

二、选择题:

(从下列5题中任选3题,每题10分,计三十分)

1、试举例说明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2、“三十六字母”中那几个是全浊音?

3、举例说明上古汉语中前宾语的几种常见格式。

4、试分析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方面的格律特点。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谎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请简要谈谈《词诠》。

三、名词解释:

(共三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古今字

2、疏(义疏、正义)

3、《十三经》

          

          现代汉语部分(45)

一、判断题:

(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五分)

1、普通话语音中没有浊声母。

()

2、中国最早的文字叫金文。

()

3、汉语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

()

4、名词的语法功能是充当主语。

()

5、偏正词组带有结构助词“的”或“地”。

()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双声词

2、兼语句

三、问答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叫变调?

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几种?

2、汉字在书写上与拼音文字有什么不同?

3、有些语法学家认为副词应放在实词中,有些语法学家认为副词应放在虚词中,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你觉得哪一种看法更好一些?

语言学概论部分(45分)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21分)

1、皮钦语

2、类推

3、语义场

4、非音质音位

5、语法范畴

6、语言的线条性

7、侧化

二、问答题:

(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结合语言事实说明语言的民族性。

2、你如何评价结构主义语言学?

南京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

语言文学基础(435)

注意: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写在试卷和其他纸上无效。

2.本科目允许/不允许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52分)

1、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的代表人物是德莫克利特与()。

2、美国学者迪基提出艺术是一种()的理论。

3、强调文学“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诗教功能的说法出自()。

4、首先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人物是()。

5、灵感的特点是()()()。

6、《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

7、中国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源于()。

8、《篚露》是汉代流行的丧歌,《乐府诗集》将其收录在()歌辞中。

9、《归田赋》的作者是()。

10、“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是()写的诗句。

11、元好问诗云“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诗中“女郎诗”指()的诗。

12、〈菜根潭〉的作者是(  )。

13、桐城派散文理论“神气说”的倡导者是(     )。

14、1919年春,(     )发表了〈荆生〉〈妖梦〉两篇文言小说,攻击新文化

运动。

15、1922年王统照出版了(     ),这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

16、散文〈落花生〉的作者是(   )。

17、戴望舒是最主要的(   )派诗人。

18、两个口号论争中的两个口号一为“国防文学”,一为“(    )”。

19、双百方针是(    )于1956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20、赵树理解放后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是他创作道路上的承前启后之作。

21、巴金在新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创作是五集(〈      〉)。

22、现存古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是埃斯库罗斯的〈〈    〉〉。

23、〈〈神曲〉〉叙述诗人但丁在(    )年幻游三界的故事。

24、〈〈    〉〉是西班牙剧作家维加的代表作。

25、〈〈人生如梦〉〉的作家(    )是17世纪西欧著名的巴洛克风格文学家。

26、(    )的〈波斯人信札〉被认为是法国第一部哲理小说。

27、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湖畔派”三诗人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     )。

28“他人即地狱”一语出自萨特剧本〈〈     〉〉。

29、从世界范围来看,语言学的主流发展主要经过了四个历史阶段,它们是(    )

(    )(    )(    )。

30、人类发音器官的共鸣器由人体的口腔、鼻腔和(    )构成。

31、辅音的发音方法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成阻和除阻的方式、(    )、(    )。

3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33、〈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中“识”

的读音是(    )。

34、〈左传.隐公元年〉“公伐诸鄢”中“诸”是(    )的合音字。

35、〈左传.僖公五年〉“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中“再”的意思是(    )。

36、〈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中“铁”是指(    )。

37、〈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石历则利中”“石历”的意思是(    )

38、〈楚辞.九章.哀郢〉“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中“首丘”的意思是(   

 )。

39、“斋”的繁体字是(    )。

40、语音具有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    )。

41、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一是(    ),二是便于学习推广普通话。

42、“恭”是用“六书”中(    )的方法造出来的字。

43、“鞠躬”这个词可以组成“鞠了一个躬”的结构,这种词可以叫(    )词。

44、助词可以分为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等。

45、直接成分分析法是以寻找语言结构的直接成分为目的,以层层二分为主要方法的

,它又可称为(    )。

46、“打铃了”“上课了”在句型上属于(    )句。

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

1、明确提出“文所以载道”的是:

(A)孔子  (B)韩愈   (C)周敦颐   (D)朱熹

2、提出意境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特征的是:

A王昌龄;B欧阳修;C王国维D司空图

3、《史记》的编写体例是:

A编年体B纪传体C纪事本末体D杂记体

4、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是:

《水浒传》、《宝剑记》、《精忠记》

《浣沙记》、《双鱼记》、《西游记》

《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

《鸣凤记》、《娇红记》、《南柯记》

5、“左联”是在()年解散的。

A1930B1933C1935D1937

6、《林海雪原》的作者是:

A黎汝清B刘知侠C曲波D杨佩瑾

7、《列那狐传奇》属于中世纪文学的()体裁。

A教会文学B英雄传奇C骑士文学D市民文学

8、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于()年在巴黎出版。

A1914B1916C1922D1939

9、“世界语”是1887年由()人柴门霍夫创造的。

A英国B德国C波兰D美国

10 我国境内不存在的语系是:

A阿而泰语系B南亚语系C印欧语系D乌拉尔语系

11、《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的词性是:

A动词   B助词   C代词   D连词

12、“道”的本义是:

A遵循   B道路   C道理   D引导

13、根据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汉语拼音中的声母“q”是:

A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B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A舌面送气清塞音    D舌面不送气清擦音

14、“打草稿”这个语言单位中的“打”表示书写的意思。

这个意思是词的:

A基本义   B本义   C引申义   D比喻义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70分)

1、童心说   2、共鸣   3、平话   4、八股文   5、革命浪漫谛克

6、第一次文代会   7、框型结构   8、自然主义   9、语音流变

10、色彩主义   11、六书   12、如字   13、调类   14、名词性谓语句

2005年

(文学)

一、必答题(1----4题)

1、简述文学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性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简述《诗经》“六义”中的风、雅、颂。

(注意说明其分类依据、创作内涵及其相关阐释)

3、以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等作家的作品为例,分述“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色,并对这一文学现象出现的根源及其审美精神上的缺陷谈谈自己的看法。

4、以列文(《安娜.卡列尼娜》)或聂赫留朵夫(《复活》)为例,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观点。

二、选答题(请从5――8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多做不给分)

5、据调查,表明目前高校中文系学生中,看过纸本<<红楼梦>>的学生比例由以前的90%下降到20%,,而看过电视版的则由20%上升到70%,,请结合观众/读者接受心理或阅读经验对此现象进行评价。

6、.结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有关论述,谈谈唐传奇的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

7、郭沫若40年代历史剧的创作和艺术成就

8、比较撒旦和糜非斯特两个魔鬼形象

(语言文学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52分)

1.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

(1)、

(2)两种。

2.法国的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提出文学发生发展取决于(3)、(4)、时代三种力量。

3.(5)认为艺术作品的目的与作用是再现现实,“充作它的代替物”。

4.“形象思维”这个概念最先出自(6)的《艺术的概念》一文。

5.恩格斯给现实主义所下的定义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7)”。

6.“夸父逐日”的故事出自《(8)》。

7.“以卮言为曼衍”的写作方法是(9)提出的。

8.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是马第伯的《(10)》。

9.“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是(11)写的诗句。

10.《秦中吟》是(12)创作的组诗。

11.“梦窗词”指的是南宋词人(13)的作品。

12.“唐敖游海外诸国”是清人(14)所撰小说《(15)》前半部分的重要故事内容。

13.朱湘是(16)诗派的重要诗人。

14.《(17)》是茅盾1927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15.洪深创作的戏剧《香稻米》、《青龙潭》、《(18)》合称“农村三部曲”。

16.曹元朗是小说《(19)》中的人物形象。

17.电影《武训传》的编剧、导演是(20)。

18.报告文学《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是(21)。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