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935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docx

辽宁省大连24中高三模拟五文综试题

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卷

命题:

高三文综备课组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

读图完成l-2题。

1.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水平较高   B.离北京市较近C.城市等级较低   D.劳动力较丰富

2.廊坊的燕郊镇因有30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

“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房价水平较低  B.就业机会较多C.环境质量较高  D.经济联系紧密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回答3-4题。

地点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

421

3

412

3.该区域可能属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4.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6.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下列地理环境特征与大规模的咖啡种植无关的是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B.引起当地空气湿度变化

C.河流的流速不变     D.生物多样性增多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A.青海、陕西、新疆   B.新疆、陕西、青海

C.新疆、青海、陕西   D.陕西、青海、新疆

8.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海拔高度C.天气状况D.昼夜长短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地表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地表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

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径流系数和降水空间分布图,据图回答9-11题。

9.结合图可以推断

A.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B.降水量少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C.地势起伏大地区径流系数大  D.地势平坦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10.等径流系数线沿图中箭头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距海远近B.降水量C.灌溉用水D.地上河

11.在郑州做一日(5月12日)考察的小王同学记录的考察日记中有下面描述,其中描述可信的是

A.当地时间12点整,地表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B.农民正忙于种植小麦

C.黄河正值防汛时期,水利部门繁忙D.天气:

晴日出:

东南

12.摄影交换英语、美容交换弹钢琴、厨艺交换服装设计……目前技能交换正在都市白领圈悄然流行,许多白领人士出于职业需要或兴趣爱好,纷纷加入技能交换网成为“技客一族”。

下列关于“技能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技能交换”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②“技能交换”可以使商品价值最大化

③交换的“技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④“技能交换”需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3.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国有资产改革应该向国际资本和民营企业在内的投资者开放,吸引战略投资者,继续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

这样做

①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②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使经济发展向依靠民营经济转变

④进一步激活国有经济活力,增强了国有经济主体地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

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

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

下列各项属于转移支付的有

①政府为失业者提供的失业救助

②政府向公民收取的证件工本费

③农民获得的粮食直接补贴

④农民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5.2014年10月,联想集团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

摩托罗拉的品牌、员工、专利、产品及其与全球各地运营商和渠道商关系网络都归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的收购有利于

①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②储备人才技术,提升产品研发水平

③扩大企业规模,确保企业规模效益④转变引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公民参与政治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对下列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有

①甲向区人大反映拆迁问题——行使提案权②乙参加本村村委会选举——参与民主管理

③丙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行使监督权④丁参加燃气价格听证会——实施民主决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2014年3月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批评那些“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的代表委员,呼吁“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

代表委员当铭记:

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

”这段博文强调

A.代表委员由人民选举产生,要密切联系群众

B.代表委员要依法行使提案权、监督权

C.代表委员要依法行使质询权

D.代表委员肩负人民期望,要如实反映人民要求

1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突显了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建立这一机构,是因为

A.国家安全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

B.国家安全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C.国家安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9.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演,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将充分全面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

非遗保护有利于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以脚尖快速旋转是芭蕾舞的经典动作。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期旋转训练使芭蕾舞者特定的脑部位发生改变,抑制眩晕感的传递。

未来有希望通过类似方法,刺激慢性眩晕症患者脑部,为慢性眩晕症提供新疗法。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在于:

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湖南省某中学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步伐,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

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

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

的校园文化氛围。

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27年的牢狱之灾,一生无数的挫折、浑身的伤痛。

“生活的意义不是我们曾活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在于我是否为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这一经典信念成为导航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漫漫自由路的明灯。

这表明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②应在勇敢地牺牲自我发展前提下去奉献社会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④要以顽强的意志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4.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25.北魏均田制规定:

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

“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

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

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

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

额,可以买足。

这说明

A.均田制是将官田分而民用,排斥私有土地.

B.均田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抑制了土地兼并

C.均田制是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D.均田制时期社会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26.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

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

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

制之上。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架乎西制

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

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27.在我国古今大量流传的对联中,有为数不少的幽默讽刺对联。

人们常以对联的形式

托物寄情,鞭挞邪恶.下图是一幅约成于1900年的漫画,其左右两旁配有字联,为“葛

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靳羊头,问畜牲还想来麽”。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漫画中充斥着强烈的封建迷信思想B.批判清政府对洋人卑躬屈膝的丑恶嘴脸

C.控诉清政府对维新变法人士的无情镇压D.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特点

28.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

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

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

下列关于买办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买办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中产生的特殊阶层

B.买办是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C.买办由于其特殊身份,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D.买办阶层倡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29.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

“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

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

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由

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30.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

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以下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

(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50~1957

55l96~64653

9137~10618

16.55~16.42

1958~1960

65994~66207

12210~1373l

l8.50~20.74

1978~1984

96259~103475

15230~19686

15.82~19.02

l985~2006

104532~129315

21054~42071

20.14~32.53

A.1950-1957年城市化率低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

B.1958-1960年城市化提高是因为大跃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动

C.1978-1984年城市化率降低是因为农村经济改革吸引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

D.1985-2006年城市化率的大幅度提高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1.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

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法完全抛弃理性的原则B.宗教丰富了罗马法的内容

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32.恩格斯指出: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以下结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没有法国的启蒙运动,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重商主义的胜利

C.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

D.美国内战的主要争端源于西部新领土的合理开发

33.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

“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

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

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

”据此可知

A.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B.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C.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34.1974年6月,在美国的一再倡议下,除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8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被称为“新大西洋宪章”的“大西洋关系宣言”。

宣言强调,美欧间要在“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之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

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是在西欧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上升的背景下发表的

B.美国力图通过此“宣言”,将西欧绑在“美苏冷战”的战车上

C.发表此“宣言”的实质目的是要维护美国“一超多强”的超级大国地位

D.“宣言”发表后,美国成功的遏制了西欧经济的崛起

35.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有这样一段话:

“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

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都是当前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

B.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科学合理

C.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

D.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6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兰卡(如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

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层中,埋藏浅。

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

山区的茶园面积大,茶园中修建众多“竹节沟”。

(1)简要分析制约甲河下游水能开发的区位条件。

(4分)

(2)说出“竹节沟”的作用,并分析修建的原因。

(8分)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

(4分)

(4)分析K市发展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

(10分)

3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冰糖心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生长期在4—10月份,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采摘上市。

图1中A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

下表为A地各月气温、降水信息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最高气温(℃)

-1.1

5.1

13.9

22.2

26.8

30.0

30.8

30.1

26.0

18.9

9.1

0.0

平均最低气温(℃)

-13.1

-8.1

0.0

8.2

12.1

14.9

17.0

16.1

10.9

4.3

-3.0

-10.1

平均降水量(mm)

2

2

3

3

9

10

16

13

6

3

1

2

材料二:

下图为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

(8分)

(2)简述图示地区过度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为该地区苹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12分)

38.(26分)回顾过去一年,“新常态”无疑是描述当下中国的关键词之一。

 进入“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意味着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

注:

发达国家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图4

材料一:

2002年---2013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2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6

11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2013

22780

15903

1141

7382

5530

183

注:

①2013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

111:

119:

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材料二:

新常态下,挑战增多,M省政府积极应对挑战,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

M省配套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

以改革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有效推进经济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以百姓诉求为关键点,牢牢把握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三条“底线”;以依法治省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

(1)图4和材料一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14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相关知识,分析M省为适应新常态是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

(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T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但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发展的困境。

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已经走出了三大步。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并陆续将成规模但污染较大的企业迁出市中心区,以改善城市环境,造福家乡人民;第二,通过对迁建企业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借机完成了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在异地逐步建成更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企业。

第三,针对境内有几个堪称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传统工业企业的优势,保留并改造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的老厂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几个以博物馆展示、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材料二:

在T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中,对老厂房和旧仓库的利用存在两个方面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人生体验,是一种生活记忆。

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它们往往承载着老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在对其改造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时,要“修旧如旧”,使之成为凝固的“文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靠创意和知识元素,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要引入现代元素“修旧如新”,开辟新的途径、新的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结合材料一,说明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步走”是如何体现从实际出发的。

(10分)

(2)你赞成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

请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阐明理由。

(12分)

(3)请为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两点建议。

(4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朝代官方人口统计举要

朝代

纪年

年份

户数(万户)

人口数(万)

西汉

平帝元始二年

2

1233.31

5959.50

东汉

光武帝中元二年

57

427.96

2100.78

桓帝永寿三年

157

1067.80

5648.69

西晋

武帝太康元年

280

245.98

1616.39

炀帝大业五年

609

890.75

4602.00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

5291.93

北宋

徽宗大观四年

1110

2088.23

4673.48

南宋

光宗绍熙四年

1193

1230.29

2784.51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

1343.03

5984.90

成祖永乐元年

1403

1141.58

6659.83

世祖顺治八年

1651

——

1063.33

高宗乾隆十八年

1753

——

10275.00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650年—19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百分比图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政府的人口政策也在根据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建国初期“人多是好事”是生育政策的主导思想,使人口迅猛增长。

60年代,限制生育政策提出,并在部分市、县试行。

1970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1982年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人口红利”的即将消失,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性别比的失衡,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还有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人口等,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搜狗百科《计划生育政策》等资料整理

(注:

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