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2008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docx

消防员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

2017年度消防大队业务技能考核(竞赛)业务理论试题

(答题限时30分钟)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1'×25)

1.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还有氢气、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

()

2.闪点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

3.一切液体都能在任何温度下蒸发并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扩散,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点火源即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因而液体的燃烧主要是以气态形式进行无焰燃烧。

()

4.二氧化硫是一种含硫可燃物(如橡胶、塑料)燃烧时释放出的产物。

()

5.高温能损伤呼吸道,当火场温度达到49℃~50℃时,人会出现虚脱现象,丧失逃生能力,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

6.易燃固体是容易燃烧或通过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

()

7.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

8.易燃气体有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的下限越高或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其危险性越大。

()

9.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有:

钠、钙、硫、碳化钙。

()

10.喷雾水枪比圆柱充实密集射流有更好的冷却和窒息效果。

()

11.在灭火战斗中,积极抢救人命是优先考虑和竭力实现的首要任务。

()

12.火灾的扑救和险情的排除,需要消防人员通过针对性的作战行动来实现,这是一个突进的过程。

()

13.易燃液体储罐或堆垛火灾,消防队到达火场后不应立即灭火,火场指挥员应组织力量对储罐或堆垛进行守护冷却。

()

14.主攻是打击火势,防御是防止火势或灾情蔓延扩展。

如扑救地下建筑火灾,从进风口进攻,在出风口设防。

()

15.在起吊、牵引倾覆的危险化学品槽车时,为防止意外,应组织力量现场监护,并喷水保护。

()

16.登车出动,是指消防人员接到出动信号至消防车出库的过程,环节包括着装登车、驶出车库。

()

17.扑救有毒、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大面积物资堆场火灾,应根据作战任务、当时当地风力风向、地形条件等情况,选择安全的行车路线和停车位置,从下风方向驶抵燃烧区。

()

18.火情侦察中,利用消防控制室对建筑火灾进行火情侦察时,应了解什么部位的火灾探测器首先报警,其他火灾探测器报警的声音等情况,以确定最先发生火灾的部位和火灾蔓延的方向。

()

19.液体贮罐火灾,可通过对罐壁射水冷却,观察水流在罐壁的蒸发情况,判断贮罐内的液位高度。

()

20.准备展开时,由于火场情况不清,所有的战斗人员不得将水带和吸水管铺设连接。

()

21.担任火场救人任务的消防员,进入火场后要确定救人行动的方法、进退路线、救生器材及安全防护措施。

()

22.根据火场灭火用水需求,坚持就近使用水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快速准确、科学合理的原则开展火场供水。

()

23.在地面实施灭火作战行动时,供水线路上的分水器位置,应根据水枪阵地的选择情况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设置在火势蔓延方向的正面,或设置在两支水枪的中间部位。

()

24.扑救油罐火灾时,在固定式、半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完好的情况下,要积极使用移动灭火装置,同时辅以固定式装置配合灭火。

()

25.有毒区域发生火灾,应打开门窗,启动通风设备,甚至破拆建筑结构,排除室内有毒气体。

()

二、单选题(1'×25)

1.各种炸药的爆炸和气体、液体蒸汽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都属于()。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分解爆炸D.混合爆炸

2.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墙占地面积和()。

A.爆炸温度B.建筑面积C.建筑高度D.安全疏散距离

3.可燃气体的燃烧,必须经过与()的接触、混合的物理过程和着火(或爆炸)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阶段。

A.可燃物B.氧化剂C.点火源D.高温

4.根据气态物质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不同,可分为扩散燃烧和()两类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B.收缩燃烧C.混合燃烧D.膨胀燃烧

5.火灾产生的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N、NO2、()等。

这些气体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A.CO2B.H2C.SO2D.H2O

6.液体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是()类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A.AB.BC.CD.D

7.危险货物图示标志的图标是以()为外框,中间设置爆炸、火焰、气瓶、骷髅、扇叶和数字等,配以不同颜色,能非常直接、形象地辨别出不同的危险化学品。

A.圆形B.三角形C.菱形D.正方形

8.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图形为骷髅和交叉图形符号时,则该化学品类别为()。

A.急性毒性B.爆炸性物质C.致癌性D.皮肤腐蚀/刺激性

9.低闪点液体为闪点<-18℃的液体,有汽油、乙醛、醚、()等。

A.丙酮B.甲醇C.石油原油D.煤油

10.下列不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

A.硝化棉B.白磷C.胶片D.含油金属屑

11.我中队配备的普通消防水带的工作压力为()。

A.1.3MpaB.2.5MpaC.1.0MpaD.1.6Mpa

12.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主要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正常情况下,我中队配备的6.8L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可连续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

A.30minB.60minC.90minD.120min

13.火场上,灭火力量处于优势时,应在控制火势的过程中及时消灭火灾;灭火力量处于劣势时,必须从()火势入手,控制或减缓火势蔓延速度。

A.消灭B.控制C.堵截D.夹攻

14.扑救多层建筑火灾,从着火层进攻,在着火层的()进行防御。

A.上层B.下层C.上下层D.外侧

15.围歼过程中,必须加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各阵地之间的协调配合及安全防护。

尤其化工装置火灾的围歼时,应在有关()的指导下科学实施。

A.领导B.上级部门C.现场工人D.技术人员

16.船舶货舱等可以实现封闭的空间发生火灾,火势已全面燃烧,无法实施内攻灭火,可运用封闭战术窒息灭火。

封闭方法有:

()。

A.对燃烧空间较小的船舱,用大量水进行封堵。

B.对燃烧空间较小的洞室,用高倍数泡沫进行封闭。

C.对燃烧空间较小的机舱,用沙袋进行封堵。

D.对燃烧空间较大的隧道或洞室,用沙袋、砖石等封堵。

17.执勤消防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后,应(),跑步进入车库,按照规定着装登车,并按照规定的位置乘坐。

A.立即完成当前工作。

B.立即通知全班队员。

C.立即停止一切活动。

D.立即整理着装。

18.预测火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判断火势的发展,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报警人提供的情况、着火物质的性质和特点、火灾的发生时段、当时的气象情况、途中观察的火场情况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等。

其中,最重要、最可靠的是()。

A.途中观察到的火场情况。

B.报警人提供的情况。

C.平时掌握的情况。

D.着火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扑救高层建筑、油品贮罐和化工装置等火灾,应首先启用单位和建筑内固定消防设施。

B.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扑救火灾时在燃烧装置的上下部同时部署力量,冷却燃烧装置和毗邻的生产装置,消灭火势。

C.火灾侦察应贯穿于灭火救援行动的初期阶段。

D.奔赴火场途中,如遇到第二处火灾或灾害事故,可留下1辆消防车在第二火场处置;若第二处火场情况非常严重时,全部力量参与处置。

20.询问知情人,是指通过询问熟悉火场内部情况的人员,了解火场信息的方法。

侦察人员可直接向火灾单位当日值班人员、负责人、保卫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目击者、从火场内部逃生出来的人员、周围群众询问火场详细情况。

特别注重对()进行火情询问。

A.从火场内部逃生出来的人员。

B.目击者。

C.火灾单位当日值班人员。

D.工程技术人员。

21.现场消防水源不足,不能满足多支水枪(炮)同时出水控制或消灭火灾的情况下,火场指挥员应把水枪(炮)部署在火场的主要方面,以堵截火势、掩护救人方面为主要阵地。

这种情况下的供水首先应满足()的需求。

A.控制火势B.主要阵地C.堵截火势D.掩护救人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情侦察小组通常由1-2人组成。

B.前方阵地只供作战的消防车辆停放,其他车辆不能占用靠近火场的路面,后方供水消防车要顺着建筑物的一侧停放。

C.易燃、有毒气体泄漏现场,消防人员在战斗展开前要做好安全防护携带相应的检测仪器,先检测,后接近泄漏源。

D.当消防水源充足,距离满足单车直接吸水出水,到场的主战消防车可单独作战。

23.选择灭火阵地应根据便于观察、便于()、便于进攻、转移和撤退的原则来进行。

A.施救伤员B.水源供给C.操作指挥D.喷射灭火剂

24.灭火战斗中,消防人员实施破拆主要目的是实施准确的()、抢救人命和疏散保护物资及控制火势发展。

A.明火扑救B.火情侦察C.烟雾排除D.指令执行

25.露天堆场火灾的灭火措施有加强首批、深入侦察、下风堵截、()。

A.侧风进攻B.穿插冷却C.围点冲击D.实施排烟

三、多择题(2'×20)

1.燃烧有许多种类型,主要是()。

A.闪燃B.着火C.自然D.爆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燃气体:

闪点≤61℃的可燃性液体。

B.一切液体的闪点总是低于其燃点,它们之间的差距因为液体性质不同而有差异。

C.可燃液体:

闪点≥60℃的可燃性液体。

D.固态物质的燃烧一般经过两个阶段,即先有火焰的气相燃烧,然后进行无焰非均相燃烧。

3.原油储罐(金属罐)发生沸溢和喷溅的典型征兆是()。

A.罐壁会剧烈抖动,伴有强烈的噪声(液体剧烈沸腾和金属罐壁变形所引起的)。

B.烟雾增多。

C.火焰更加明亮,火舌尺寸变大,形似火箭。

D.油罐火灾一旦出现沸溢和喷溅的先兆,消防人员和器材必须撤到安全地带,以防造成更大损伤。

4.烟雾的流动规律(包括方向、途径、速度等),除了受烟雾本身的流动性(如高温烟气的升腾性)影响外,还与()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A.周围温度B.气象条件C.通风D.空调系统气流

5.灭火的方法有()。

A.阻挡法B.窒息法C.冷却法D.抑制法

6.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类标志主要包括()等。

A.安全技术说明书B.安全标签C.安全管理员D.安全卡

7.易燃气体有()等。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乙炔D.氮气

8.易燃液体的高度易燃性表现为:

()。

A.易燃液体的闪点低,其燃点也低。

B.易燃液体几乎全部是有机化合物,易和氧反应而燃烧。

C.易燃液体着火所需能量高。

D.易燃液体的蒸气一般比空气重。

9.应针对不同的现场条件,分别采取()等战术措施。

A.先救人后灭火。

B.救人灭火同步进行。

C.先灭火后救人。

D.先灭火为救人创造有利条件。

10.灭火战术原则,是灭火指挥员进行灭火指挥活动的行为准则,具体为()。

A.先控制、后消灭。

B.先进攻、后围歼。

C.集中兵力、准确迅速。

D.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11.集中兵力包括()。

A.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B.适时调集增援力量。

C.把灭火力量用于火场的主要方面。

D.保证有足够灭火力量来控制火势。

12.攻防并举的要求是()。

A.在火场部署进攻的同时,必须加强消防人员的个人防护。

有效防护是为了更好的进攻,防护不力则意味着伤亡。

B.确定进攻阵地时,要考虑进攻阵地的安全性。

作战阵地必须便于进攻、便于观察、便于转移和撤退。

C.整个灭火过程,都要防止灾情突变,特别是防止出现爆炸、中毒、坍塌等险情,做到有备无患。

D.在灭火进攻中,要科学的确定主攻阵地和防御阵地。

13.堵截,是()与()相结合的基本战法。

A.积极防御B.主动防御C.积极进攻D.主动进攻

14.一般火势向下风方向蔓延的最快,侧风方向次之,通常应在火势的()进行堵截。

A.上风方向B.下风方向C.侧风方向D.顺风方向

15.消防队接到出动命令后,应根据(),迅速、准确、安全到达火场。

A.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的指令。

B.平时“六熟悉”掌握的情况。

C.应用车载导航设备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

D.平稳舒适的路况。

16.初步侦察,是指侦察人员通过()等方法,针对不同的火场特点,了解掌握火场的基本情况,为火场指挥员确定灭火战斗主攻方向,进行战斗力量部署,调派增援力量提供情况依据。

A.外部观察B.询问知情人C.内部侦察D.仪器检测

17.对火场知情人的询问,要了解()等情况。

A.火场内遇险人员数量、职务、所处的大概位置。

B.遇险人员受火势威胁的程度。

C.燃烧物的性质。

D.有无爆炸危险。

18.水带铺设路线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是:

()。

A.铺设水带要选择坡度小、弯道少和没有障碍物的路线,以便加快铺设水带的速度,实现快速出水灭火。

B.水带要沿路边铺设,这样即不妨碍交通,又少占用有限场地。

应尽量避免蜿蜒或在道路中间铺设水带。

C.水带铺设要尽量拉直斜穿道路,少占用有限道路场地。

D.穿越道路铺设水带,应与道路方向成90度横向铺设,并使用水带护桥保护水带。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战斗结束是灭火战斗行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检查、移交现场和清点人员、装备。

B.火场摄像的目的是:

为新闻报道提供素材;为指挥员提供第一时间现场资料信息;为灾后战评总结、战术研讨、教学训练提供影像资料;为火灾调查提供直接证据等。

C.对于遇水燃烧物质,如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火灾,不能用水进行扑救,应使用干粉、二氧化碳、干沙土或水泥粉等灭火。

D.对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可喷射雾状水流,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

20.扑救油罐火灾时,()是火场救援的主要方面。

A.查明火情。

B.以固为主,固移结合。

C.对油罐冷却保护。

D.防止爆炸。

四、简答题(5'×2)

1.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有哪些?

请至少写出10种。

 

2.请写出下列图中的供水形式。

(1)

()

(2)

()

(3)

()

(4)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