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575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精品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册教案《第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热点信息一、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难点:

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三、突破重难点措施

1、充分利用信息窗呈现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

2、在实际测量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饿认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重视对学习活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

1、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

2、动手操作。

3、加强练习。

五、课时:

4课时

六、学具准备:

尺子。

信息窗1: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

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方法

1、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

2、动手操作。

3、练习

教学准备

尺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

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

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

(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

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谈话:

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2)验证。

谈话:

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

谈话:

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

谈话:

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

(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

(5)小结。

谈话:

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

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

(1)、猜测。

谈话:

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

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

(2)验证。

谈话:

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

同桌互相说说。

(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

谈话:

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

(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

谈话:

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

(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3、认识1千米。

(1)猜测。

谈话:

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

(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

A:

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

B:

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

几圈是1千米呢?

(引导学生借助计量单位“米”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1千米=1000米)

(3)举例体会。

谈话:

谁能说一说从学校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小结。

谈话: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1)同桌交流。

(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

要求:

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猜单位再量一量)

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4题。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

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练习:

(1)计量比较短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2)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3)3千米=()米7厘米=()毫米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

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

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

(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

3、填写长度单位(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

谈话:

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7()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一把小刀长6()课桌高70()

二、综合练习

1、做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

(重点指导学生量的方法)

(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

(2)班内交流。

2、做自主练习第6题(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

(1)引入

谈话: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个长度单位换算的小游戏,好吗?

(教师

把第6小题变成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算。

如:

1分米-3厘米=(

)厘米,可以变长一分米的粉笔,去掉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学生抢答,并说清算理。

3、做自主练习第7题

(1)学生独立填写。

(2)班内交流。

(学生说出填写理由)

4、自主练习第8题

(1)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三、实践测量。

谈话:

同学们知道了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下面我们就用我们

手中学具来量实物,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1、量一量手中铅笔的长度。

2、量一量手指的长度。

3、量一量文具盒的厚度。

先让学生独立测量,班内交流时说一说测量方法。

]

四、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高兴吗?

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

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重难点:

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

2、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学具:

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尺、直尺)

足球、排球、7号电池、5号电池、10张卡纸、10张作业纸、

数学书、数学作业本、各种测量表格

课前将附件1作业汇报表,分4组发给每位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测量,完成表格。

(小组成员调查同一项目)

学生活动形式:

每5人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复习旧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长度单位了,想一想都有那一些?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用手势比划出长度单位的长度

(1)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

全班一起比划出1毫米

你是怎样记住的?

1分米呢?

1米怎么比划?

(2)你能不能比划出1千米多长?

学生比划不出来

质疑:

为什么你比划不出来?

提问: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回顾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提问:

这些长度单位之间还存在什么关系?

你还记得吗?

生回顾

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010101000

二、交流汇报,课前作业

1、小组内讨论

(1)师介绍课前作业项目

测量或调查项目(附件表1)

(2)谈话:

全班分小组,小组内每一同学都对同一项目进行了测量或调查

(3)小组内交流:

①交流内容:

测量结果、选用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

②谈谈自己在测量中的收获

2、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范围内汇报讨论结果。

3、讨论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1)谈话:

观察这四张表格,仔细看看各自选用的长度单位,你发现了什么?

(2)师小结:

在测量物体时,要灵活的选用长度,量较长、较高的物体,可用较大的单位米甚至千米,量较小的物品时,可用厘米或毫米做单位。

4、讨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1)课件出示:

小朋友用直尺量手腕一周长,“我的手腕一周大约长4厘米”

(2)提问:

你同意这个小朋友的看法吗?

“你想对小朋友说什么?

(3)师小结: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如:

长度、形状),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更方便,准确。

5、拓展知识:

课件出示有关长度的小知识(教师课前搜集一些动物身长、建筑的高度等小知识,制作成幻灯片)

三、合作探究,现场测量

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小组抓阄决定测量活动

(1)揭示课题:

动手量一量

(2)课件出示:

五项活动及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介绍

(3)小组抓阄决定本组的活动并领取相应的表格(附件2)

2、小组合作完成测量活动

(1)小组讨论:

选用哪个工具完成任务;如何分工完成任务。

(2)小组分工,合作活动

3、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平时的课堂教学有关长度单位的教学是围绕着单位的进率及单位间的互化,这些抽象书面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即使记住了,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建立起清晰的长度观念,不能很好在生活中去应用,然而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需要他们有更多的实践操作的能力。

如果将这些内容放到课外去完成,学生测量方法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指导,因此,本课安排的现场测量活动,教师能够及时的评价、监控,可以给与学生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附件:

1、课前作业表(4份)身体部位我的小拇指宽大约是我的手腕一圈大约长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调查项目我家离学校大约有高速公路的限速是每小时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教室公物桌子的高度椅子的高度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动作跳远迈一步长立定跳远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附件2、测量活动表(5份)测量项目1号大米长2号大米长教室宽

估一估

量一量

选用的尺子是

姓名

身高

衣服号码

选用的尺子

测量项目10张作业纸厚10张卡纸厚地面瓷砖长地面瓷砖宽

估一估

量一量

选用的尺子

测量项目足球一周长排球一周长数学书厚数学本子厚

估一估

量一量

选用的尺子

测量项目5号电池长7号电池长黑板长黑板宽

估一估

量一量

选用的尺子

板书设计: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010101000

第四课时

实践活动:

奇妙的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用不同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

3、在活动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进一步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法与学法

1、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

2、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关于动物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制定调查计划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探索奇妙的动物世界,你们愿意吗?

1.确定调查对象

(1)谈话:

你最想了解哪种动物?

(生可能想了解:

①小狗、小兔②鲸鱼③小鸟、蝴蝶……)

师小结:

大家是想了解陆地上的、水里的和天上飞的动物。

(2)谈话:

你想了解关于这种动物的哪方面知识?

(生可能想了解:

①速度②身高③体重④寿命……)

师小结:

你们是想从数学的角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调查。

(板书:

调查对象)

2.确定调查方式

谈话:

你想用什么方式得到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

(生可能:

①去查阅关于动物方面的书。

②上网查找关于动物的资料。

③去问动物园的叔叔阿姨……)

师小结:

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查方式!

这节课咱们就采用同学们喜欢的这些方式进行调查!

(板书:

调查方式)

3.确定调查地点及小组

谈话:

大家认为我们该去哪些地方进行调查?

(生可能:

①去图书室②去微机室③去动物园)

师小结:

同学们想的很好!

我们就按调查方式划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调查。

不过今天想去动物园的同学就不用外出了!

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动物园的科技员,你们去顾问室咨询就可以了。

(板书:

调查地点)

4.确定调查任务

你们小组想调查哪类动物的知识?

5.指导记录方法

谈话:

调查时还需要做什么准备?

现在咱们就分头行动,把你们调查到的数据整理在老师发的题纸上。

调查活动为20分钟,小组长负责掌握时间,20分钟后准时回教室。

奇妙的动物世界

调查方式----调查地点------调查人---------年--月--日

动物名称身高身长体重寿命速度睡眠时间其他

二、分组调查

师巡视了解各组情况,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查找资料,并指导学生做好调查记录

1.师先到微机室去巡视,学生可能一时找不到相关网址,加以指导。

2.再到图书室和咨询室了解情况,及时指导。

三、数据的整理与交流

(一)组内交流

谈话:

把你们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一会儿咱们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好吗?

(学生交流,师巡视了解资料搜集情况)

(二)全班交流

谈话:

哪个小组先把你们组的调查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小组轮流汇报,投影出示)

学生可能搜集到的知识:

①东北虎:

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350千克左右,“森林之王”之称,虎爪长6厘米,犬齿10厘米,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寿命28年左右。

(根据学生汇报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释。

如:

刚才这位同学说东北虎肩高1米以上,那同学们想想你们的身高大约是多少,东北虎肩高与你的身高怎么样?

东北虎体重350千克左右,同学们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相当于咱十几个同学的总体重啊!

它的犬齿10厘米,那我们身边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也是10厘米?

看来东北虎真的好厉害啊!

以下学生搜集的信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把搜集到的数据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

②大熊猫:

身长约1.5米,肩高60——70cm,体重100——180千克,每天吃20千克左右鲜竹,春天生长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温暖山坡上,寿命20——30年,刚生下的熊猫只有150克左右。

③蜻蜓:

一只复眼由1万只小眼组成,每秒速度可达40米左右,可以连续飞行1小时不着陆,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晰的看到9米开外的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是昆虫世界最出色的“飞行家”。

一小时能吃29只苍蝇或840只蚊子,全世界的蜻蜓大约有5000多种,我国约有300种。

④猫头鹰:

是捕鼠能手,我国有30多种猫头鹰。

它的食物95%是野鼠,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能捕上千只野鼠,为人类保护1000千克粮食,相当于三个人一年的口粮。

⑤鸵鸟:

身高可达2.75米,身长2米左右,体重约160千克,跑动时一步可达8米,在15分钟或半小时之内,毫不费力地将时速提高到50千米,最快的每小时可达70千米左右,连快马也比不上它。

鸵鸟蛋每枚约1300克,相当于25枚普通鸡蛋的重量。

⑥蓝鲸:

身长30米左右,体重约70吨,一张嘴就可以开到容10个成年人自由进出的宽度,时速可达27千米,一头蓝鲸每天吃约4吨重的小磷虾,如果肚中食物少于2吨,它就会饿得发慌。

它经常潜入水深三四十米处搜寻食物。

换气时,喷射的水柱高达15米左右。

幼鲸长7.5米左右,重约6吨,经过24小时喂奶,体重就能增加100千克左右,平均每分钟增加约75克,幼鲸经过7个月的哺乳,体重可达23吨左右,体长约16米,小蓝鲸到5岁才算成年,寿命20——30年。

⑦蜂鸟:

体长不过5厘米,体重仅2克左右,蜂鸟有300多种,羽毛有十几种颜色,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

它的翅膀每秒能震动50—70次,飞行速度可达时速50千米,飞行高度有四五千米,蜂鸟心跳每分可达615次,蜂鸟蛋只有豆粒般大小,每枚重量约0.5克,大约200个蜂鸟蛋才有一个鸡蛋那么大。

……

(三)教师提供动物信息

谈话:

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关于动物的信息,真让老师大开了眼界。

老师也上网搜集了一些关于动物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共享。

(屏幕出示)

中华鲟:

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体长达2米以上,雌鱼体重约二三百千克,可活一二百年,中华鲟鱼肉质肥美,卵可制鱼子酱,是珍贵食品,鳔和脊索可制鱼胶,所以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

许多水利工程由于忽视生态平衡,也使这种鱼类自然遭受严重影响,中华鲟濒临灭绝的危险。

麋鹿:

我国是世界上产鹿最多的国家,有十六七种。

最珍贵的是麋鹿,肩高1——3米,身长2米以上,体重达200千克左右,头上的角长达80厘米,每两年脱换一次,尾巴也有75厘米长。

雌鹿无角体小,重量仅100千克左右,尾巴长约60厘米。

麋鹿寿命一般20年。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早在三千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流地区有麋鹿,1865年,在北京南郊发现120头麋鹿,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有的麋鹿被杀死,有的被运往国外。

从此,国内的麋鹿全部绝迹。

后来,只有英国的一个私人别墅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生长良好。

到1976年,已繁殖增加到400多头,至今全世界麋鹿已过千头。

1956年和1973年,英国伦敦动物学会为表示友好,先后两次赠送给我国4对麋鹿,这样麋鹿才回到故乡,繁殖生息。

四、总结调查活动

谈话:

对刚才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以及你和同学的表现,你想不想说点什么?

(生谈体会、收获。

如果学生谈的不够,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的数据进一步发现一些问题,如:

某种动物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我们要加以保护等。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