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636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docx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

发电分公司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

第一章概述

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是为实现零重大伤亡受控、零死亡受控、零伤害受控而建立的一套先进管控体系和方法。

发电分公司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的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确保分公司每位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1.1零伤害保命体系架构基本概念

零伤亡保命体系架构包括灾难性作业零重大伤亡受控架构、致命性作业零死亡保命架构、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架构和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架构。

灾难性作业零重大伤亡受控架构是指对存在灾难性或高安全风险的生产工艺、设备、装置、库区、场所及岗位操作区域实施安全三区、高危区管控等可控受控措施,实现重大伤亡事故为零。

致命性作业零死亡保命架构是指对具有高安全风险作业和致命性作业(如高处作业、电气检修作业、有限空间作业、起吊作业、动火作业、输送链清扫作业等),根据海因里希事故链被切断可以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则,分析事故出发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研究制定的管用、有效的保命条款,作为高压条款,任何人不得违反。

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架构是在建立完善致命性作业零伤亡保命条款架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分公司及同行业发生的事故教训,通过对岗位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除既有伤又有亡的高安全风险作业和致命性作业外,其他非致命但存在伤害性风险的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压力管道检修作业、焊接作业、高压试验作业等),研究制定管用有效且便于记忆的零伤害条款,与保命条款一并作为高压条款执行。

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架构是在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和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架构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分公司及同行业以往发生的扭伤性作业(如物料搬运作业、货物装卸作业、现场清理作业、狭小空间作业等),通过作业前的工作操,防止作业中发生扭伤,研究制定了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条款,与保命条款和零伤害条款一并执行。

1.2零伤亡保命体系架构建设原理

根据海恩法则的启示和对金川集团五阶段“三角形”事故控制原理的学习,发电分公司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零伤害目标,必须经历事后管控、缺陷管控、系统管控、风险管控和文化管控五阶段。

即通过“五阶段”建设,安全文化管控水平不断提升,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断得到有效控制,重特大事故、死亡事故、重伤事故和轻伤事故逐步消除,最终实现零伤害目标。

第二章灾难性作业零重大伤亡受控架构

灾难性作业零重大伤亡受控架构是对存在灾难性或高安全风险的生产工艺、设备装置、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区域、油品存储区域、高安全风险岗位操作区域的事故风险辨识评价,建立的零重大伤亡受控架构体系。

2.1灾难性作业零重大伤亡受控架构体系

灾难性作业零重大伤亡架构体系包括:

关键变量“三区”管控体系建设、零重大伤亡安全红区管控体系建设、灾难性或高安全风险岗位操作区域安全“三区”管控体系建设三个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③灾难性或高安全风险岗位操作区域安全“三区”管控体系

灾难性作业零重大伤亡架构体系

1

关键

变量三区管控体系

对存有灾难性或重大伤亡的岗位操作区按照绝对危险区、相对危险区和相对安全区实施红黄绿安全三区。

锅炉压力容器

危化工艺装置

制氢工艺装置

零重大伤亡安全

红区管控体系

酸、碱存储区区

油库

 

图1灾难性作业零重大伤亡受控架构

2.2关键变量“三区”管控体系

关键变量“三区”是指对可能存在高安全风险或重大伤亡的生产工艺、设备、装置(锅炉、制氢站等)的关键变量指标参数(如压力、温度、浓度等),通过辨识与评价,对可能造成致命性风险和灾难性风险的关键变量指标参数,将其波动范围按照警戒区、安全区和危险区划分为三区,按三区进行监控,确保关键变量指标一直处于可控受控状态。

 

关键变量

警戒区

危险区

安全区

纠偏

识别

停止

保证关键参数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图2关键变量“三区“管控模型

2.2.1锅炉压力容器装置关键变量“三区”控制

锅炉主蒸汽压力、温度、汽包水位关键变量参数“三区”控制:

一旦压力、温度、汽包水位超出控制范围,可能导致锅炉缺水、爆管、炉膛爆燃,甚至造成锅炉爆炸重大事故。

为了保障锅炉安全运行,实行了关键工艺变量安全区、警戒区、危险区“三区”在线监控。

2.2.2危化工艺装置关键变量“三区”控制

脱硝系统SCR反应器前的进口烟道温度关键变量“三区”控制:

氨/烟气混合器出口的气体与烟气充分混合后,混合气体进入SCR反应器,反应器操作温度过高,将会造成反应器受损及反应失败的风险。

若因设备损毁造成氨的泄漏,将会发生周围人员中毒伤亡事故和环境严重污染。

为此,分公司将脱硝系统SCR反应器前的进口烟道温度作为关键变量参数,实行“三区”控制。

2.2.3制氢工艺装置关键变量“三区”控制

制氢站氢气浓度关键变量“三区”控制:

氢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存在爆炸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制氢电解槽小室应密封良好。

为了保障制氢站安全运行,对氢气浓度实行关键变量“三区”控制。

2.3零重大伤亡安全“红区”管控体系

零重大伤亡安全“红区”是对可能存在灾难性和重大伤亡的工艺生产线和区域(如油库、氨站等)实施安全隔离、危险告知和条件准入,如图3所示。

 

图3重大伤亡安全“红区”管控模型

2.3.1酸、碱存储区“红区”管控

酸、碱存储区域,硫酸储罐、强碱储罐、硫酸管道等主体设备设施,一旦发生浓硫酸大量泄漏,造成周围人员伤亡、环境严重污染,对酸、碱存储区采取了条件准入、专人监管、区域封闭三项“红区”管控措施。

2.3.2油库“红区”管控

油库存储区域是公司重点防火岗位操作区域,一旦管控失效就会发生灾难性和重大性伤亡事故,为此对油库存储区域实行了条件准入、危险告知、区域封闭三项“红区”管控措施。

2.4灾难性或高安全风险岗位操作区域安全“三区”管控体系

灾难性或高安全风险岗位操作区域安全“三区”管控体系是对有高安全风险或可能发生多人伤害的操作岗位区域,按照危险区(红区)、操作区(黄区)和安全区(绿区)进行三区划分,对危险区实施条件准入和危险告知,保证现场危险区域和岗位得到有效监控。

如锅炉汽机主厂房“三区”。

第三章致命性作业零死亡保命架构

致命性作业零死亡保命架构是根据海因里希事故链被切断可以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则,针对致命性作业,如高处作业、电气检修作业、有限空间作业、起吊作业、动火作业、皮带清扫作业等,研究制定的管用、有效的保命条款,作为高压条款,任何人不得违反。

3.1致命性条款零死亡保命条款编制原则

根据分公司及同行业以往发生的致命性作业伤亡事故,在对岗位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和评价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致命性伤害作业环节,研究分析触发致命性伤害事故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针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研究编制简单又便于记忆和执行,并能切断事故发生的条款。

3.2致命性条款零死亡保命条款建设

按照致命性零死亡保命条款编制原则,吸取分公司及同行业以往发生的致命性作业伤亡事故教训,通过研究分析触发致命性伤害事故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编制本行业致命性保命条款高压执行。

3.2.1.高处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

多年来事故案例教训表明,高处作业属于致命性作业。

为实现高处作业零死亡,制定如下保命条款。

 

3.2.2.电气检修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

电气检修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如果作业人员不严格按规程操作,就会发生触电身亡事故。

该项作业曾发生过多起触电身亡事故,为实现电气检修作业安全可控,制定如下保命条款。

作业保命条款

电气检修致命性

停电、验电、接地、挂牌

-检修作业

不停电、验电、接地、挂牌

-不作业

-不检修作业

保命充分条件之一

+

保命条款

保命充分条件之二

 

3.2.3有限空间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

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作业空间复杂,危险程度高。

如多年来,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致使作业人员死亡的案例也有很多,为实现该致命性作业受控,制定如下保命条款。

作业保命条款

有限空间致命性

有限空间实施危害告知、条件准入、条件具备

-作业

-作业

不告知、条件不具备

-不作业

保命充分条件之一

+

保命条款

保命充分条件之二

 

3.2.4.起吊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

起吊作业不仅是生产、检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

多年来,在起吊作业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有很多,为了实现起吊作业零伤亡受控,保证人员的安全,制定如下保命条款。

 

 

3.2.5动火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

动火作业

红区条款

实施

红区管理

+

作业保命条款

动火致命性

检测含氧量合格

-动火

检测含氧量不合格

-不动火

保命充分条件之一

保命条款

保命充分条件之二

动火作业属于致命性作业。

作业时如果管控不到位,会发生火灾、爆炸等死亡事故。

为了使致命性作业实现零死亡受控,研究制定了如下保命条款。

 

条件准入

1.动火审批

2.设置隔离

3.设置警示牌

危险告知

发生火灾事故

 

3.2.6输送带清扫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

输送带清扫作业属于致命性作业,曾发生过多起作业人员被运行中的输送带致命的事故,为了该致命性作业实现零死亡受控,研究制定了如下保命条款。

输送带清扫作业

红区条款

实施

红区管理

+

作业保命条款

输送带清扫致命性

停机挂牌

-清扫

不停机不挂牌

-不清扫

保命充分条件之一

保命条款

保命充分条件之二

 

条件准入

1.皮带隔离

2.悬挂标示牌

3.停机检修

危险告知

皮带伤害

 

第四章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架构

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架构是按照零伤亡体系架构和零伤害管控模式建设路径,结合以往分公司及同行业发生的非致命性伤害事故教训,通过对岗位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除既有伤又有亡的高安全风险作业和致命性作业外,其他非致命性但存在伤害性风险的作业,如压力管道检修、焊接作业、高压试验作业等,研究建立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架构体系。

4.1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编制原则

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编制原则:

在致命性作业零死亡保命架

构体系基础上,分析分公司及同行业以往发生的非致命性作业伤害事故,通过对岗位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科学界定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致命性伤害作业环节,研究分析触发非致命性伤害事故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编制简单又便于记忆和执行,并能切断事故链的条款。

4.2非致命性条款零死亡保命条款建设

按照非致命性零伤害条款编制原则,吸取分公司及同行业以往发生的非致命性作业伤害事故教训,通过研究分析非致命性伤害事故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编制分公司非致命性零伤害条款。

4.2.1立体交叉作业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

零伤害条款

立体交叉作业

系好安全带

专人监护

-作业

不系安全带

无监护

-不作业

零伤害充分条件之一

+

零伤害条款

零伤害充分条件之二

立体交叉作业是检修作业经常出现的一项作业形式,由于受空间的影响,会产生非致命性的危险因素,作业过程会发生非致命性伤害事故,为实现立体交叉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受控,研究制定了如下零伤害条款。

 

4.2.2压力管道检修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

压力管道检修属于非致命性作业。

该作业的特点是在检修作业前如不进行泄压操作,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安全风险较大。

为实现压力管道检修零伤害受控,制定如下零伤害条款。

 

4.2.3焊接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

焊接作业是非致命性作业,多年来焊接作业过程中烫伤伤害事故频发,为实现该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制定如下零伤害条款。

零伤害条款

焊接作业

戴绝缘手套、护屏

-作业

不戴绝缘手套、护屏

-不作业

零伤害充分条件之一

+

零伤害条款

零伤害充分条件之二

 

4.2.4高处物件传递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

高处物件传递作业环节属于非致命性作业,作业人员如不采取专用器具传递工具,会造成下发作业人员物体打击伤害事故,为有效控制该作业环境安全,制定如下零伤害条款。

 

4.2.5高压试验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

零伤害条款

高压试验作业

验电、放电

-作业

不验电、不放电

-制止作业

零伤害充分条件之一

+

零伤害条款

零伤害充分条件之二

高压试验作业属于非致命性作业,该作业过程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触电或电弧灼伤事故,为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制定如下零伤害条款。

 

4.2.6盐酸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

装卸、添加盐酸属于非致命性作业,该作业过程如防护措施不到位,发生人员灼伤,为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制定如下零伤害条款。

零伤害条款

盐酸作业

穿戴耐酸碱工作服、手套、护目镜–作业

不穿戴耐酸碱工作服、手套、护目镜-制止作业

零伤害充分条件之一

+

零伤害条款

零伤害充分条件之二

 

第五章扭伤性作业

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架构是按照零伤亡体系架构的内容之一,针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扭伤性作业项目,研究预防扭伤发生的工作操,在作业前进行热身。

如重物抬举作业、物料搬运作业等,制订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条款,与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和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一并执行。

5.1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条款编制原则

在已经建设的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和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的基础上,分析可能发生扭伤的触发因素,科学界定作业环节,有针对性的编排作业前防止扭伤的工作操,让职工执行,杜绝发生微伤。

5.2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条款建设

5.2.1物料搬运作业:

做腰部手部工作操后抬举重物,未做不抬举作业。

物料搬运时,在物料抬起瞬间或运送过程中,手腕和腰部都要承受物料的压力,,容易造成手腕或腰部肌肉扭伤或损伤。

在搬运前应做腰部手部工作操以活动手或腕腰部肌肉再抬举重物,不活动不抬举。

5.2.2货物装卸作业:

先活动腰部后装卸,未活动不作业。

装卸货物时,手臂和腰部用力才能将货物抬起并完成装卸作业,如手臂和腰部肌肉活动不足,容易造成手臂或腰部肌肉扭伤或损伤。

在装卸前应做腰部手部工作操以活动手或腕腰部肌肉再抬举重物,不活动不抬举。

5.2.3现场清理作业:

做腰部手部工作操后实施清理,未做不清理。

现场清理时,经常要清扫地面,铲运杂物等作业,手腕、手臂、腰部都要用力,如清理前肌肉活动不足,容易造成手臂或腰部肌肉扭伤或损伤。

清理前应先做腰部手臂工作操后清理,未做工作操活动手臂、腰部不清理。

5.2.4狭小空间作业:

做腰部工作操后进入狭小空间作业,未做不进入。

人员进入狭小空间按时,必须弯腰进入,并在作业过程中保持弯腰姿势,长时间作业容易造成腰部肌肉扭伤或损伤。

在进入狭小空间作业时,应先做腰部工作操后再进入狭小空间作业,不活动不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