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764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1)

气候复杂多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记住1月0ºC等温线的分布

3、知道纬度位置对我国气温分布的影响

能力目标    学会根据等温线图分析掌握我国1、7月份的气温分布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气温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难点:

同样的纬度跨度,在不同的季节,气温的分布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点。

 教 具  投影、背投、电脑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检查上节课布置的收听天气预报的作业,请学生预报当天的天气。

2、   复习概念:

气温——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气候要素之一。

二 讲授新课:

(设问过渡)一天中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年中有最冷月和最热的月份,即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猜一猜,我国大多数地区哪个月平均气温最低?

(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过渡)在隆冬的1月份,我们来一次从北向南的图上旅游,你就会发现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了。

一月,它可以代表我国冬季的气温。

读《1月气温分布图》提示:

等温线概念                   

     (设置情境)出示“北极村”漠河冬季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漠河(冬季最冷的地方)——

进入山海关,北京(变得较暖和了一些,北风呼啸,只是没有了茫茫积雪和冰雕)——

淮河是界线,这里河水不再结冰

淮河以南,绿意盎然,羽绒衣有些穿不住了。

过了南岭,到了广州,这里是花的海洋,绿的天地。

(二)冬季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1、纬度位置是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因素

比较漠河、北京、广州三地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总结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的规律。

2、冬季风以及地形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南北的温差。

所以,我国冬季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突出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学生思考:

那么我国冬季南北悬殊的原因是什么呢?

纬度位置——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

冬季风频繁南下,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阻挡,势力逐渐减弱。

    

 

板书设计: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气温分布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从气温入手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难点:

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2、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悬殊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那么我国夏季的气温特点是不是和冬季相同呢?

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

讲授新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   我国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

2、   漠河的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    

南北温差很大

纬度位置是主要因素,冬季风南下影响,地形的影响。

夏季,如果我们也做由北到南的旅行,我们会发现气温情况怎么样呢。

学生读《七月气温分布图》  

四     少摄氏度?

3、   海口的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4、   计算两地的温差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归纳总结,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思维训练)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的原因?

(出示图表)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日照情况比较,分析总结此时纬度位置和昼长的关系。

(推理判断)

1、   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

2、   夏季我国最热的地方是海南岛。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课后总结)

夏季北方较长的白昼和光照,缩小了南北的温差,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一些地势较高的高原和山地成为夏季最“凉爽”的地方。

学生归纳,温差说明了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冬季有何不同?

想一想,这时的北极圈内是什么景象。

地势较高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深居内陆,陷落天山之中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夏季我国真正的“火洲”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气温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降水和干湿地区

(1)

教学目标    

1、识记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特征和成因。

4、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难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及年际变化原因

 教 具 投影仪、大背投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它与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有什么关系?

2、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二、导入新课:

设问:

塔里木盆地和华北平原同属暖温带,自然景观是否相同?

思考原因:

降水差异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三    讲授新课:

1、观图4、10回答问题: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沙漠与春意盎然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

它与1月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5)找出学校所在省、区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6)比较图上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风陆地区房屋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量情况有什么关系?

总结:

这说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读图4、11,4、12回答以下问题

(1)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什么地区?

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什么地区?

(2)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考虑,为什么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秦岭—淮河至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大致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西北部—200毫米

400—800毫米

 

平面与斜面   东南沿海地区的太平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

西北内陆距海润洋较远受夏季风的影响弱。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   分布规律

2、   影响因素 

 

 

 

教学后记: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4

降水和干湿地区

(2)

教学目标 

1、复习识记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3、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理解各干湿地区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依据。

难点:

我国各干湿地区的分界及植被。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2、     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降水从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那么从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呢?

三 讲授新课:

读图4、15回答以下问题:

1、     学校所在地每年降水量最多是哪几个月?

2、     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降水较多的各是哪几个月?

3、     比较四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有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夏季风和海陆位置、地形

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

     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总结: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一)我国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二)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导入)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变化,除季节分配不均外,各年降水多少也不一样,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这叫做降水的年际变化。

1、同一地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同

2、不同地方的年际变化大小也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3、原因

我国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

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多。

 

 

 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读图4、21回答:

1、北京1951—2000年的50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2、对照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思考:

旱灾和涝灾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设计:

降水和干湿地区

二、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1、     依据

2、     分界和植被。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类型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2、     认识我国气候的优越性。

3、     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对我国气候资源的优越性的认识和利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气候的分布以及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

气候特征。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气温和降水在我国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解释、回答几个问题:

一、出示图表:

地点纬度1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

那么由此可见,我国的气候具有哪些特征:

结论:

(1)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冬季我国要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热。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2、7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4、我国冬季和夏季的降水量有何不同?

三 世界同纬度地区大。

二、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气候具有这样的特征呢?

(一)季风气候显著

总结:

冬季,我国盛行偏北的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大陆的气流寒冷干燥;夏季,我国主要盛行偏南的夏季风,来自低纬度太平洋、印度洋的气流暖热并且含有丰富的水汽,因此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这种气候叫季风气候。

(二)气候复杂多样

总结:

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西北距海远,为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气候区。

东部季风区由于所跨温度带较多,又分别以秦岭—淮河一线和北回归线为界,自北向南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全课总结:

我国气候具有三大特点: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1、在世界图上指出中国的位置,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

2、在亚洲季风图上画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

3、我国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

 

1、     我国有几个温度带

2、     我国有几个干湿地区

3、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哪里。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分布、

候对农业的影响

 

 

教后记:

第二节  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

2、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通过观看和阅读有关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具体报导,能分析有关现象的本质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

难点:

三种气候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导入新课:

提问:

我国的气候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优越条件?

(过渡)我国的气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你们听到或见到下列天气现象吗?

三、讲授新课:

上述的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现象就是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

(一)寒潮

把以下问题的结论填下表格:

(1)什么是寒潮?

源地?

多出现在什么季节。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录像:

1、寒潮与台风警报及其带来的灾害;

2、水旱灾害片段

1、在亚洲轮廓图上画出寒潮侵入我国的路径。

2、描述寒潮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2)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它会带来哪些灾害天气。

(3)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二)台风

看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     在亚洲轮廓图上画出台风前进的路径。

2、     描述台风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3、     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4、     台风带来了哪些灾害。

(三)水旱灾害

1、     资料展示:

1998年特在洪水录像

2、     问题:

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气候原因有哪些?

水旱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影响?

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尤以气象灾害最为常见,影响也严重。

    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4、寒潮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生看书回答:

什么是台风?

源地?

多出现在什么季节?

带来哪些危害?

如何防御台风。

讨论:

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气候原因有哪些?

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与水旱灾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你经历过水旱灾害吗?

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措施来防御水旱灾害?

   

 

板书设计:

第二节季风气候显著

一、   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教后记:

第五节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教学目标 

1、记住寒潮、台风的定义以及寒潮、台风侵入我国的路径及影响的地区。

2、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通过观看和阅读有关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具体报导,能分析有关现象的本质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在我国的影响地区及其造成的危害

难点:

三种气候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提问:

我国的气候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优越条件?

(过渡)我国的气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你们听到或见到下列天气现象吗?

二、讲授新课:

上述的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现象就是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

(一)寒潮

把以下问题的结论填下表格:

(1)什么是寒潮?

源地?

多出现在什么季节。

 

(2)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它会带来哪些灾害天气。

(3)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录像:

1、寒潮与台风警报及其带来的灾害;

2、水旱灾害片段

1、在亚洲轮廓图上画出寒潮侵入我国的路径。

2、描述寒潮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二)台风

看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     在亚洲轮廓图上画出台风前进的路径。

2、     描述台风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3、     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4、     台风带来了哪些灾害。

(三)水旱灾害

1、     资料展示:

1998年特在洪水录像

2、     问题:

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气候原因有哪些?

水旱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影响?

 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尤以气象灾害最为常见,影响也严重。

  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4、寒潮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生看书回答:

什么是台风?

源地?

多出现在什么季节?

带来哪些危害?

如何防御台风。

讨论:

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气候原因有哪些?

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与水旱灾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你经历过水旱灾害吗?

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措施来防御水旱灾害?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一、   寒潮

二、   台风

三、   水旱灾害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目标

1、     记住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     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     初步学会根据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对实际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有关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4、     逐步树立人地关系、地区差异、因地制宜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不足”

2、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难点:

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教 具   电脑、背投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计算机展示:

中国政区图,引出本章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二、讲授新课:

(一)自然资源大国

1、     让每组选出代表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我国许多的自然资源数量大,是世界资源大国的结论

2、     课件展示:

我国的领土、主要矿产、耕地、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以及文字说明。

3、教师设问:

  为什么说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观看课件演示

4、教师引导学生做教材第75页想一想栏目。

5、组织学生讨论:

联系世界地理知识,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相比有哪些差别。

6、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我们在利用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如何看待并解决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资源形势日趋严峻的问题?

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针对性地思考,也可互相研讨,学生对教师的设问,可能有多种答案,教师引导并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梳理、归纳、小结本节知识学习、学科能力及学科德育的学习情况,并对个人的达标情况进行自我评估。

总结评估:

1、     启发学生根据板书自行归纳该节教学的主要内容。

2、     重点总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3、     简明总结各组的课堂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2)

教学目标

1、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利与弊

2、     石油产量和发电量皆居世界前列

3、     我国铁矿储量最多的三个省

4、     我国主要煤矿、油田、铁矿、有色金属矿的图例符号、产地名和位置

5、     煤的储量和产量在我国能源资源中居首位

6、     我国有稀土、钛、锂、钨、锑等五种有色金属矿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重点难点

1、     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2、     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3、     主要矿产图例符号的记忆及主要矿产地的分布。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 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人们开采煤矿、金矿、石油的录像片段

二、讲授新课:

(提问过渡)我国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

                     黑色金属:

         金属矿产 有色金属:

钨、锑、锂、钛

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产:

煤、石油、天然气

三种能源资源(非可生资源)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上述矿产在我国的地位及作用。

 

     (过渡)我国矿产资源有何特点?

展示:

归纳出煤矿、油田、铁矿、有色金属矿分布集中的地区

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自由发言、学生纠偏

1、     总结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评价。

 

分组交流,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2、     结论:

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1、     煤、铁、石油北方居多

2、     有色金属南方居多

评价:

1、     有利于集中开采——利

2、     运输负担加重——弊

(过渡)观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录像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1、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决的对策是什么?

采富弃贫、采大弃小、浪费严重、乱采滥挖、污染环境、破坏严重

煤、石油、电力不足

煤炭燃烧时污染环境

3、     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

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

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

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

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

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

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

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

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