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830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docx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

重庆:

2007年9月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名师详解

 来源:

广州新东方学校 戴斌 更新:

2007-10-78:

47:

39 公务员考试

baidu

 07年下半年的重庆市公务员考试在9月23日举行,该次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给出了一大段文字材料,要求考生围绕“政府机关能源节约与浪费”这一话题进行阐述。

材料列举了当前政府机关中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如无节制地使用空调、电脑长期不关机、开会要到五星级宾馆、出入坐豪华小轿车等等。

广州新东方公务员研究中心的戴斌老师将对于本次的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真题及其背景材料作分别的分析。

9月23日的重庆市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第一个问题是根据材料,说明公务员浪费行为导致的后果符合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规律,要求考生用400字说明自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题目背景分析:

“公地悲剧”的历史渊源是在于1968年,美国学者哈丁在其发表的《公地的悲剧》一文中,曾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

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

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

牧民将如何取舍?

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

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地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个人在决策时只考虑个人的边际收益大于等于个人的边际成本,而不考虑他们行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最终造成一个给予他们无限放牧权的经济系统失败和崩溃。

参考答案:

对个人财产比对公家财产更珍惜,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的本性。

目前少数政府部门的铺张浪费,与经济学中著名的“公地悲剧”原理十分暗合:

牧场是公家的,羊是自己的,多放养一只便多一份收入。

羊群超过牧场承载能力迟早会导致荒漠化,这样的道理几乎人人明白,但不会有人为了维护牧场的持续发展以及公共利益而自愿减少羊的数量。

目前,几乎所有的政府浪费,都源于部分公职人员与牧羊人完全相同的利益驱动。

“公地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许多公务员在从事机关工作时只考虑个人的边际收益是否大于等于个人的边际成本,而不考虑他们行动所增加的行政成本。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对策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严格的监督体制,使得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不存在市场。

二是要构建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

如把节约工作纳入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业绩的考核之中,并作为评选机关先进个人的条件之一。

通过有效监督与制度奖励并行的方式,努力构建一个节约型的政府。

(备注:

以上答案仅做参考,仅仅是其中一种答题思路的表述模板,考生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但答题的关键是,要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一定略为地提到“公地悲剧”的历史渊源,同时找到“公地悲剧”究竟是用来类比哪些方面的内容,最后可以适当地分析原因或提出解决对策。

第二个问题的操作性很强,大体内容是:

国务院与中央某直属机关联合发出通知,并经过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求各行政机构进行节约型的机关建设。

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你将拟定哪些措施来贯彻执行这个指令。

要求1000字以内。

真题分析:

对于这道题目的回答,请广大考生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尤其是限定条件“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同时要看清并理解题目的要求是“拟定措施”来“贯彻执行”这个指令,所以所提出的对策应该注重“微观层面”,即“在本单位的操作层面”,而不是“宏观的”“在全国范围内的操作层面”,同时要留意是谈“机关建设”,而不是谈“政府建设”。

具体的答题思路,请考生参考以下几个答题角度:

1.节省培训、接待开支的角度,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主要是:

(1)建立健全单位的培训教育机制,通过统一场地、内容、标准、目标的培训教育,来提高培训教育的效果,实现培训教育的节支。

(2)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规范本单位的公务接待,改革公务接待方式,探索公务接待社会化的途径。

(3)严格控制单位的会议、差旅、出国考察和公务用车等支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

(4)我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庆祝、达标评比和表彰活动。

(5)严格控制公务活动规模,避免重形式、比规格、讲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有关规定,不搞超规格接待,杜绝用公款大吃大喝;领导同志到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要轻车简从,减少迎送陪同,克服形式主义

2.节省办公开支的角度,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主要是:

(1)规范办公用品采购、使用和保管,抓好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工作。

(2)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把电子政务作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人民群众。

(3)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优先采购节能产品。

(4)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窗,利用自然光照明,水、电用具推广使用节能设备

(5)实现电脑网络无纸化办公。

加强各部门网站和网络建设,形成一个区域内的系统的网络公务办公平台,把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通知及期刊、简报等上传到平台上,然后通知单位相关的部门到网络平台上阅览,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纸张和人力,而且还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利用电脑进行无纸化办公,文件尽量用电子邮件的形式收发,必须形成书面材料的,要严格控制打印数量,提倡双面用纸

3.如何培养“节约意识”的角度,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主要是:

(1)我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的计量、记录、报告、奖惩等管理制度。

要将任务目标量化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强化对节约工作的日常管理。

(2)我单位的团委可以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油、节约办公用品的竞赛活动,把节约工作纳入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业绩的考核之中,并作为评选机关先进个人的条件之一。

4.精简机构的角度,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主要是:

(1)我单位应科学地编制行政编制的职数和职位,严格按职位编配干部,合并职能相同的部门机构,对工作性质相似的应合署共处办公,切实整合行政资源,要调整机关结构,精简人员,以较少的成本支出,实现机关效益的最大化。

5.建立和完善制度的角度,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主要是:

(1)单位内部可以建立健全信息与行政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实现信息与行政资源的共享,来提高信息与行政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行政成本投入。

(2)将单位的实际支出通过政府网站上公示,使得广大民众可以查到资金流向,透明、公开,主动让舆论和群众来监督,不仅对单位自身形成有力约束,也增强了单位对于整个社会的公信力,

(3)建立机关车辆耗油公示榜,吸引干部群众驻足观看。

公示榜显示了我单位机关所有司机的姓名、车号、月行路里程、加油量、百公里耗油等内容。

用公示的办法把一切都明朗化了,减少猫腻。

其它办公用品的使用数量也可以定期张榜。

(4)尽快建立资源消耗统计制度。

我们要加强统计本部门的电、水、油等资源消耗数据和费用开支情况,在汇总分析本部门资源消耗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有关规定,制定机关资源节约的定额和标准。

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部门实际,制定近期的节能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围绕建设节约型机关这一目标,制定资源节约中长期规划,保证资源节约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

(5)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

全机关要明确专人,加强监管,合理控制公用部位的用水用电及各种耗能设施、水电设备的日常维护,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公务用车油耗,严禁各种物资失管失控。

6.公车改革的角度,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主要是:

取消公车,给公务人员一定数量的补助,促使公务人员步行上下班或骑自行车上下班,改变政府风气。

7.宣传教育的角度,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主要是:

(1)要大力宣传普及节约资源的各种知识;要把创建节约型机关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和巩固成果的重要内容。

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机关工作人员中逐渐培养起节约意识和节约习惯,努力营造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形成崇尚节约的良好风气。

(2)通过警示教育,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正面典型的激励和带动,反面典型的警示和教育,增强单位党员干部的资源忧患意识和勤俭节约观念,引导党员干部成为节约的模范。

(3)注重节约意识的培养。

全机关要采取多种手段,深入开展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倡导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善用资源、珍惜民力,反对不计成本、大手大脚、随意浪费,坚决纠正比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的行为;要教育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公物的良好习惯,做资源节约的表率,让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党政机关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背景材料一:

政府机关人均耗电19倍于市民谁来为公家省钱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曾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的情况表明,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节约优先的方针没有得到落实,节能工作远不适应我国能源短缺的基本国情,远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在报告此次执法检查情况时披露的能源资源严重短缺而能源浪费惊人的数据和事实至今令人难忘。

李铁映表示:

"节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他认为,节约型社会不是由市场自然形成的。

市场很难全面反映节能的真正价值,很难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世界上能源资源也从来不是完全靠市场配置的。

实践表明,节约型社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政府主导、法律强制和社会参与共同形成的。

但是说到节能,人们往往产生这样一个误区,眼睛只盯着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或是生产环节的浪费问题,而容易忽视身边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小事。

尤其是办公浪费更是触目惊心。

据《华商报》报道,不久前,某市对全市48家市、区政府机构2004年的能源消费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48家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城市居民的4倍、3倍和7倍。

其中,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的19倍。

也就是说,一名政府公务人员1天的耗电量,够一个普通老百姓19天的生活用电。

政府机构表现出来的浪费现象暗合了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概念:

公地是公共的,谁都可以使用,收益是自己的,问题是大家的;公共事物无人关怀,公共牧场必然遭受过度放牧。

对于政府机构来说,买单者永远是"公家",个人只是使用者和享受者。

受益者与承担者的无限期分离,正是政府机构浪费现象严重的重要祸因。

可想而知,如果不能把降低能耗节约开支与公务员自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谁也不会真正把"为公家省钱"当回事,"公地悲剧"也就不可避免。

所以,把"公家的钱"变为"私家的责任",把节约资源、节约开支列入政绩考核,是遏制政府机构浪费现象的必要手段。

记得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讲的节能"心得":

公室办公只开台灯,不开顶灯;出门随手关灯;冬季调低暖气温度等。

他说,如果制止了政府机关的"冒滴漏",就可节约相当可观的经费和资源。

王岐山的节能"心得"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抓节约,我们既有抓大,也不能放小。

"芝麻"虽小,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似乎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切莫小看这里面的节约潜力。

而办公节约大有文章可做,选择双面打印可省一半的纸张,选择具有"0"秒预热功能的打印机可以省电。

有专家测算,200万台HP打印机工作1年可省1亿度电,100台HP双面打印机一年可省100万吨纸,相当于保护了600万棵树,小处着手,人人动手,节约的力量是惊人的。

正如李铁映认为的那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鼓励节能,大幅度提升高耗能、高浪费的成本,支持节能产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些都是政府的职责。

"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机构必须带头节能。

"(2006年11月21日中财网)

背景材料二:

国务院领导提议穿T恤办公以应对严酷夏日高温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机构节能办公室范学臣处长对记者说,国管局2005年就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得低于26摄氏度。

国务院领导和各部委领导对此都高度重视,带头执行。

国务院主要领导提出,在办公室不要穿西装,穿衬衫和T恤就可以了。

前日的北京,最高气温36摄氏度,是入夏以来比较炎热的一天。

范处长说,国管局对各部门进行了检查,发现除了个别单位,绝大多数都认真执行了空调室温不得低于26摄氏度的规定。

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央行、民政部、铁道部和文化部等部委,在创建节约型机关中成绩比较突出。

他说,夏季空调用电多数占到机关用电的30%至40%,多的达到50%以上,节电潜力很大。

中央国家机关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标准控制,带头厉行节约。

除了采取行政措施之外,还将大力推广采用技术手段,使空调温度自动控制在26摄氏度。

背景材料三:

中国如何终结行政机关奢侈浪费

刚到某部委机关工作不久的小章,近日给记者算了一笔他第一次出差开会的账目:

住:

出差4天,第一天住在五星级酒店(省会城市),住宿费1100元;第二天到第四天住在三星级酒店(非省会城市,三星级为最高),每天住宿费是300元。

食:

不是在五星级酒店,就是在当地的特色店,4天花费四千多。

行:

往返坐飞机,总共2300元。

对方还安排了一次旅游,每人花费近千元。

礼:

会议方送了精品茶叶,价格估计不会便宜。

出差4天,花在小章一个人身上的招待费少说也有七八千元,而这还不包括对方派专车专人陪同的费用。

第一次出差的小章有些意外:

“这笔钱相当于我父母半年的退休金,够我在大学里花3个学期。

公务接待的问题早已被有心人总结得入木三分:

“消费标准超标严重;随意消费公家埋单;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化公为私损公肥私。

这一现象如今被放在了一个更大的语境下,正被民间热烈讨论,并被提炼为“我国行政成本浪费严重”这一命题。

据某社会调查中心提供的数据,在17836名受访者中,98.3%的人认为行政成本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公务消费刮起奢侈风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两次怒斥浪费行为:

“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

“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

而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仅仅提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奢侈浪费”一句。

时政观察家指出,联系到前段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要增强节俭意识,不难看出,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已被中央高层看成是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据了解,我国的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列举了这样一组统计数字:

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约28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却增长了87倍。

而且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2003年就已上升到19.03%。

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也用数据表明了快速增长的行政管理费用令人担忧的现状:

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增长23倍,而同期GDP增长了14.6倍。

“这种超常规增长与政府浪费现象有关。

”冯培恩认为。

对这种浪费更为具象的体现是,贵州一个贫困县“一年至少要用一卡车茅台酒搞招待”。

据粗略统计,我国每年公款吃喝的费用达上千亿元,换句话说,每年的公款吃喝都要吞掉一个三峡工程。

据了解,更大的浪费,还在于“政绩工程”和办公楼建设浪费。

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一个巨大的半球型会议中心气势恢弘,数百亩的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鸳鸯在悠闲地游弋……

只看这段描述,你会以为这是个风光旖旎的水乡园林。

其实,这是河南省郑州市穷区县之一的惠济区的政府办公新址。

据惠济区的干部透露,该区年财政收入几年来徘徊在两亿元左右,刚从“要饭财政”过渡到“吃饭财政”。

近日,决策建造这座“白宫”式豪华办公楼的原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委书记冯刘成,因犯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被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有关部门披露,我国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政绩工程”,各级政府的办公楼也愈来愈气派。

据报道,山西省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年财政预算不足1亿元,有的部门却建起了耗资1000多万元的办公楼;广东省一个只有7名村干部的村委会耗资400多万元兴建办公楼。

还有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例: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公车数百万辆,每年消耗超过2000多亿元,其中真正用于公务的约占三分之一,且党政机关部门公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成倍高出社会轿车的运输成本。

湖南省衡南县是个财政穷县,历年来财政累计负债高达7亿元。

一些教师工资只发70%,就连县乡公路改造、乡村扶贫等都得从干部工资中扣钱来补“窟窿”。

可当地不少干部,近年来却争先恐后地坐上了崭新的中高档轿车。

“中国式奢侈”病因何在

这种奢侈之风今年被概括为一个新名词———“中国式奢侈”。

舆论认为,这种“中国式奢侈”就是“花公款的奢侈”,因为花的是公款,所以出手出奇地大方。

其特色之一在于借用权力,比如当了“县官”,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买一辆在当地最豪华的轿车。

而特色之二则是为了所谓的“政绩”、“形象”。

“中国式奢侈”最大的特色在于大多“不会出事”。

分析人士指出,奢侈了怎么处罚?

不奢侈怎么奖励?

似乎没有明确标准,也少有人监督,不奢侈不光荣,奢侈也不可耻。

更重要的是,有些奢侈者因为“大方”、有“魄力”、“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不仅平安无事,而且很快高升。

冯培恩将行政浪费的病因总结为5个:

一是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低,政府机构控制着80%的公共管理信息,社会掌握的政务信息不超过20%;二是出现了“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监督“死角”;三是责任主体缺位,“有人上树摘果,无人浇水施肥”;四是预算约束软化和预算外资金大量存在;五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主要看经济发展指标,而不计行政成本,这种考核方式使政府官员失去了降低行政成本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

文件迭出怎奈收效甚微

关于治理奢侈浪费的文件,如果有人做一次文献回顾,就会理解公众的心理为何会出现疲态。

据了解,近二十年来中央下发了数十个旨在遏制公款吃喝的文件,但几十个红头文件“管不住公务员的一张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曾多次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外出参观和制止公费旅游的通知,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少行政机关依旧在借考察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

超标准公务接待也是一个老问题,一直在管,却一直没管住。

今年1月1日起,《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3个办法正式实施,新办法调高了差旅费和会议费标准,以适应实际需要,解决挪用其他经费弥补差旅费开支缺口,防止向基层转嫁负担。

对这3个新规实施后能否管用,业界也表示了怀疑。

分析人士指出,回顾这些反对浪费的政策文件,无不可以总结为一套“要字诀”,即要查办,要严惩,要禁止,要反对,要坚持,要树立……至于能不能查办,能不能严惩,能不能禁止,能不能树立,大抵不在政策的讨论范围之内。

因此,在当下,类似的部门表态已经遭遇明显的关注疲劳。

有规定更需执行好

分析人士指出,解决行政成本浪费这一有复杂成因的问题,靠一项政策,以不变应万变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揽子方案,多管齐下。

从职务消费的伦理层面,政府应该有精细化管理思想,对职务消费给出一条严格而又明晰的边界,不能无限泛化与模糊化。

对此,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已于近日透露,作为反腐的一项措施,国家将出台官员职务消费标准,今后各级别官员可以使用的公款数额、公款用途都将有定性标准;包括豪华办公楼在内的楼堂馆所等,国务院正在制定审计管理办法。

据记者了解,严控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目前也已经被中纪委监察部确定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做出了安排和部署。

一位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在降低行政成本方面,政府采购法、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等法律都有相关规定,各种各样的法规政策更是层出不穷,“关键是没有执行”。

他举例说,按照法律规定,政府预算确定后就不应该任意改变了,但事实上一些部门不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位人士认为,“只要去执行这些规定,就不会有铺张浪费行为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