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070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docx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1:

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治理工作。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之分。

考点2:

会计按其报告期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之分。

财务会计:

侧重对外、过去的信息治理会计:

侧重对内、以后的信息

考点3:

会计的差不多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考点4:

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以后,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治理操纵提供依据。

考点5:

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

全部;连续性:

时刻顺序依次;系统性:

科学的方法。

考点6: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考点7:

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考点8:

会计还具有推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判经营业绩等功能。

考点9: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过程。

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与会计基础

考点10:

会计核算差不多前提包括会计主体、连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考点11: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

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如:

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企业集团等。

考点12: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意义在于:

(1)界定会计信息的时刻段落

(2)为分清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以及有关会计原则的使用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考点13: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能够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置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这一差不多前提的意义在于:

(1)确认了以货币为要紧的、统一的计量单位

(2)同其他三项前提一起,为各项会计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考点14: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是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是

(1)凡是当期差不多实现的收入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管款项是否在当期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考点15: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差不多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明显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考点16: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拥有或操纵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益。

资产按其流淌性分为流淌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考点17: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考点18: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无形资产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

考点19: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工业企业一定时期的费用由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个部分组成。

产品生产成本由直截了当材料、直截了当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期间费用包括治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项。

考点20:

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考点21: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报表的理论依据。

考点2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体现了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某一特定时点(静态)上的资产分布和权益构成,即企业的财务状况。

上述等式是第一会计等式。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考点23: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是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动态)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样要求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考点1:

经济业务事项具体包括如下: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钞票、券)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

四、资本的增减(资本)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运算(收支)

六、财务成果的运算和处理(成果)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考点2: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淌性最强的资产。

考点3:

办理资本增减的政策性强,一样都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等为依据,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进行资本的核算。

考点4: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差不多上运算和判定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要紧依据。

考点5:

财务成果的运算和处理一样包括利润的运算、所得税的运算、利润分配或亏损补偿等。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样要求

考点6: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运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又称为会计的核算方法,先记住三步:

凭证、账簿和报表。

考点7:

各单位必须按照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考点8: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少数民族和外国企业能够使用当地通用文字,但必须同时使用中文。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考点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差不多分类。

会计职能:

核算和监督

会计对象:

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科目: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考点2:

(1)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的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为了习惯治理工作的需要,在有的总分类科目下设的明细分类科目太多,能够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2)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科目。

关于费用类科目中的反映生产成本内容的科目,在期末不直截了当结转运算利润,也单独类为一类。

成本类科目要紧反映产品制造过程内容,损益类科目要紧反映企业利润或亏损的形成过程内容。

考点3:

重点把握的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1.钞票: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应收: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3.物:

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4.其他:

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无形资产

(二)负债类

1.借款: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2.应对:

应对票据、应对账款、其他应对款、其他应交款、预收账款、应对债券

3.其他:

预提费用

(三)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五)损益类:

益: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损: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销售费用、治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

考点4: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有关性原则,即有用性原则,便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

3、有用性原则。

单位在不违抗国家统一规定的前提下,能够按照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形,增加、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第二节账户

考点5:

账户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形及其结果的载体。

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考点6:

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账户。

2、负债类账户。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4、成本类账户。

5、损益类账户。

考点7: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

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

余额按照表示的时刻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差不多关系如下:

考点8:

账户的差不多结构具体包括:

1、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讲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

考点9: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1、相同点:

会计科目与账户差不多上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2、两者的区别是: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第一节复式记账法

考点1:

记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种是复式记账法。

考点2: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稳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关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考点3:

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不同,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各种复式记账法的全然区别在于记账符号不同,如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目前,我国已普遍采纳借贷记账法。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考点4: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至于“借”表示增加依旧“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也确实是讲,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左边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等式右边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

因此讲,等式左边增加在借方,右边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反方向。

考点5: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差不多结构是:

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按照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

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有: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考点6: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

负债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损益类账户期末结转后该账户一样无余额。

考点7: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考点8: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稳包括发生额试算平稳法和余额试算平稳法两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稳法。

它是按照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稳法。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考点9:

在编制试算平稳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稳表。

(2)如果试算平稳表借贷不相等,确信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

(3)即便试算平稳表是平稳的,并不能讲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可不能阻碍借贷双方的平稳关系。

例如:

漏记、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借贷方向错误,或用错账户名称,试算依旧是平稳的

第三节会计分录

考点10: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一样以下面这种形式表示会计分录:

借:

***(账户名称)***(金额)

贷:

***(账户名称)***(金额)

一样来讲复合会计分录能够分解为若干个简单会计分录。

第四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考点11: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联系

1.两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不同。

考点12: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区别,要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2.作用不同。

总账账户提供的经济指标,对所属明细账户起着统奴作用;明细账户是对有关总账账户的补充,起着补充讲明的作用。

总账账户与其所属明细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考点13:

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采纳平行登记规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

都要以有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2.方向一致。

记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时,记账方向必须一致。

3.期间相同。

4.金额相等。

综上所述,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按平行登记的规则进行登记,能够概括为:

依据相同、方向一致、期间相同、金额相等。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后可产生的数量关系为: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第五章要紧经济业务核算

第一节筹集资金的核算

考点1: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一)实收资本的核算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例5—1)企业收到所有者100000元的货币资金投资,存款已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100000

  贷:

实收资本100000

(二)借款的核算

企业向银行借款则形成企业的负债,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各种借款为短期借款,属于流淌负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为长期借款,属于长期负债。

(例5—2)企业取得期限为6个月的短期借款200000元,所得借款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200000

  贷:

短期借款200000

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考点2: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

固定资产”该账户借方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如果固定资产是通过自行建筑而形成的,或需要安装、调试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应当设置“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建筑成本。

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将购进和安装该设备的全部支出,即原始价值,从“在建工程”账户的贷方转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

(例5—3)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买价60000元,包装费和运杂费12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

固定资产61200

  贷:

银行存款61200

(例5—4)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买价35000元,包装费和运杂费10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在安装过程中,共发生安装费用2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1)购入设备

借:

在建工程36000

  贷:

银行存款36000

(2)支付安装费用

借:

在建工程2000

  贷:

银行存款2000

(3)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借:

固定资产38000

  贷:

在建工程38000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在材料采购活动中,一方面是企业从供货单位购进各种材料物资,另一方面是企业要支付材料的买价和各种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和入库前的整理选择费用,并与供货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

(例5—5)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买价50000元,增值税8500元,另发生运杂费400元,材料已入库,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

原材料50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

银行存款58900

(例5—6)3月5日,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买价150000元,增值税25500元,另发生运杂费1000元,材料已入库,款项未付。

3月20日,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货款。

(1)3月5日企业购入材料

借:

原材料15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

  贷:

应对账款176500

(2)3月20日企业支付货款

借:

应对账款176500

  贷:

银行存款176500来源:

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考点3: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一)费用与制造成本

期间费用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治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治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治理部门为治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结构的各项经费。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直截了当费用直截了当计如入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间接费用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不构成产品生产成本,而是直截了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

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产品(在产品)的成本。

2、“制造费用”账户。

包括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及办公费等。

期末在制造费用分配后账户一样无余额。

4、“应对福利费”账户。

按照国家规定,企业能够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4%,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职工福利费,要紧用于职工医药费、生活困难补助、医务和福利人职员资等。

6、“待摊费用”账户。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差不多支出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该账户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了划清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正确运算各期成本、费用和企业损益而设置的。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种待摊费用,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杂志订阅费、固定资产修理费、预付租金等。

7、“预提费用”账户。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以后才能支付的费用。

与“待滩费用”账户一样,该账户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了划清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而设置的。

如预提的借款利息等。

8、“库存商品”账户。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差不多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能够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1、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见(例5—8)略

借:

生产成本——A产品42000

      ——B产品37000

  制造费用12000

  治理费用20000

  贷:

原材料111000

2、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

按照工资费用的经济用途分别进行归集和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截了当人工费,应直截了当计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车间治理人员的工资属于间接人工费,应计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企业行政治理人员的工资以及销售人员的工资属于期间费用,应分别计入“治理费用”、“销售费用”账户的借方。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能够按照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同时形成对企业职工的一项负债。

(例5—9)企业本月应对职工工资共计57000元,具体如下:

生产工人工资46000元,其中A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30000元,生产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16000元;车间治理人职员资3000元;企业治理人职员资8000元。

借:

生产成本——A产品30000

      ——B产品16000

  制造费用3000

  治理费用8000

  贷:

应对职工薪酬——工资57000

(例5—10)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7000元以备发放工资。

借:

库存现金57000

  贷:

银行存款57000

(例5—11)企业以现金57000元支付职工工资。

(牢记)

借:

应对职工薪酬——工资57000

  贷:

库存现金57000

(例5—12)企业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借:

生产成本——A产品4200

      ——B产品2240

  制造费用420

  治理费用1120

  贷:

应对职工薪酬——福利7980

(例5—13)A公司月末运算本月车间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提折旧56000元。

借:

制造费用56000

  贷:

累计折旧56000

(例5—14)B企业生产车间从本月开始租入某设备,以银行存款支付为期6个月的设备租金2400元。

本月应承担的租金费用为400元。

(1)预付租金业务

借:

待摊费用2400

  贷:

银行存款2400

(2)月末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租金

借:

制造费用400

  贷:

待摊费用400

(例5—15)C公司预提本月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费600元。

借:

制造费用600

  贷:

预提费用600

(例5—16)东方公司本月制造费用总额为68000元,月末将本月制造费用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其中A产品应承担38000元,B产品应承担30000元。

借:

生产成本——A产品38000

      ——B产品30000

  贷:

制造费用68000

4.完工产品的运算和结转。

专门重要,自己参考教材后,想想应该如何运算和结转

第四节销售过程的核算

考点4: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一)账户设置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该账户应无余额。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期末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3、“销售费用”账户。

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

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产品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

4、“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

该账户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都市爱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5、“应收账款”账户。

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形的账户。

6、“预收账款”账户。

企业在预收货款的情形下,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由于产品并未对外销售,因此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而应在以后对外销售产品时,作为收入实现。

7、“应交税费”账户。

该账户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应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都市爱护建设税、所得税等。

(二)产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例5—17)企业销售A产品20件,每件售价3000元,增值税10200,款项已收银行。

借:

银行存款702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

(例5—18)企业销售B产品50件,每件售价2400元,增值税20400,款项未收。

借:

应收账款140400

  贷:

主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