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433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docx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案例1

某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包括左岸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右岸非溢流坝段、右岸坝肩混凝土刺墙段。

最大坝高43m,坝顶全长322m,共17个坝段。

该工程采用明渠导流施工。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10.5km2,属于亚热带暖湿气候区,雨量充沛,湿润温和。

平均气温比较高,需要采取温控措施。

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1)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的选择。

(2)坝体的分缝分块。

根据混凝土坝型、地质情况、结构布置、施工方法、浇筑能力、温控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坝体混凝土浇筑强度的确定。

应满足该坝体在施工期的历年度汛高程与工程面貌。

在安排坝体混凝土浇筑工程进度时,应估算施工有效工作日,分析气象因素造成的停工或影响天数,扣除法定节假日,然后再根据阶段混凝土浇筑方量拟定混凝土的月浇筑强度和日平均浇筑强度。

(4)混凝土拌合系统的位置与容量选择。

(5)混凝土运输方式与运输机械选择。

(6)运输线路与起重机轨道布置。

门、塔机栈桥高程必须在导流规划确定的洪水位以上,宜稍高于坝体重心,并与供料线布置高程相协调,栈桥一般平行于坝轴线布置,栈桥桥墩应部分埋入坝内。

(7)混凝土温控要求及主要温控措施。

问题:

1、为防止混凝土坝出现裂缝,可采取哪些温控措施?

答:

温控的主要措施有:

(1)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2)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加冰或加水拌合,对骨料进行预冷。

(3)加速混凝土散热:

自然散热冷却降温,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

2、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包括哪些?

答: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包括浇筑前的准备作业,浇筑时入仓铺料、平仓振捣和浇筑后的养护。

3、对于17个独立坝段,每个坝段的分缝分块形式可以分为几种?

答:

坝段的分缝分块形式有纵缝分块、斜缝分块、通仓浇筑和错缝分块四种。

4、大坝水工混凝土浇筑的水平运输包括哪两类?

垂直运输设备主要有哪些?

答:

大坝水工混凝土浇筑的水平运输包括有轨和无轨运输两种类型;垂直运输设备主要有门机、塔机、缆机和履带式起重机。

5、大坝水工混凝土浇筑的运输方案有哪些?

本工程采用哪种运输方案?

答:

大坝水工混凝土浇筑的运输方案有门、塔机运输方案,缆机运输方案以及辅助运输浇筑方案。

本工程采用门、塔机运输方案。

6、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

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设备容量、台数与生产率等因素。

7、混凝土正常养护时间为多少天?

答:

混凝土的正常养护时间约2~3周。

案例2

某项目部承揽一土石坝工程施工任务。

为加快施工进度,该项目部按坝面作业的铺料、整平和压实三个主要工序组建专业施工对施工,并将该坝面分为三个施工段,按施工段1、施工段2、施工段3顺序组织流水作业。

已知各专业施工队在各施工段上的工作持续时间如下表:

工作队

施工段1

施工段2

施工段3

铺料

3天

2天

4天

整平

1天

1天

2天

压实

2天

1天

2天

问题:

1、编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答: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包括的步骤是:

研究设计资料和施工条件,正确计算工程量和工作持续时间,选择施工方法并确定施工顺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编写文字说明报告等。

2、该坝面作业中三项工序的前后关系是什么?

答:

铺料、整平、压实三项工序的前后关系为:

先铺料、后整平、再压实。

3、根据工作的逻辑关系绘制该项目进度计划的双代号网络图。

答:

双代号网络图应根据各项工作的工艺逻辑关系、组织逻辑关系,按双代号网络图绘制的基本原则正确绘制。

该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

 

4、根据网络图和本案例给出的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确定其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

答: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计算:

(1)计算工期应以各项工作的最早时间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公式计算法或图上计算法计算出各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终点节点的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最大值即为计算工期;也可以根据节点计算法计算出终点节点最早时间,得出计算工期。

以下根据节点计算法计算出的终点节点最早时间即为计算工期:

13天。

(2)网络图中工期最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或者根据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计算结果,由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组成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本例关键线路为:

①→②→③→⑦→⑨→⑩。

关键线路在网络图中用双箭线、粗实线或彩色线条来表示。

5、在“施工段2”整平时突降暴雨,造成工期延误7天,试分析其对施工工期的影响天数。

答:

一项工作被延误,是否对工程工期造成影响,应首先考虑该项工作是否在关键线路上。

如果在关键线路上,则工期延误的时间就等于该项工作的延误时间;如果该项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应计算出该项工作的总时差,用总时差与延误时间进行比较,计算出对工期的影响。

图中工作“整平2”的总时差等于工作“整平2”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即:

(9-1)-5=3,故工作“整平2”的总时差为3天,现由于暴雨原因,工作“整平2”延误7天,故对施工工期影响时间为7-3=4天。

案例3

某项工程项目分解后,根据工作间的逻辑关系绘制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工程实施到第12天末进行检查时各工作进展如下:

A、B、C三项工作已经完成,D与G工作分别已完成5天的工作量,E工作完成了4天的工作量。

问题:

1、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为多少天?

答:

通过网络计算,总工期41天。

2、哪些工作是关键工作?

答:

关键工作为:

C→D→R→H→Q→J→M→N。

如下图所示。

3、按计划的最早进度,D、E、G三项工作是否已推迟?

推迟的时间是否影响计划工期?

答:

实际工作分析:

D工作滞后3天,预计完成时间为第15天。

因属于关键工作,导致总工期推迟3天。

E工作滞后3天,预计完成时间为第15天。

因有总时差19天,对总工期不产生影响。

G工作滞后1天,预计完成时间为第13天。

因有总时差11天,对总工期不产生影响。

案例4

某水电站厂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持续时间单位为月)。

该工程施工合同工期为18个月。

合同中规定,土方工程单价为16元/m3,土方工程量估算为22000m3;混凝土工程量估算为1800m3,单价为320元/m3;当土方或混凝土的任何一项工程量超过原估算工程量的15%时,则超出15%部分的结算单价可进行调整,调整系数为0.9。

在工程进行到第四个月时,业主方要求承包商增加一项工作K,经协商其持续时间为2个月,安排在D工作结束后、F工作开始前完成,其土方量为3500m3,混凝土工程量为200m3。

问题:

1、该工程的工期是多少个月?

在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哪些工作?

为什么?

答:

该项工程计算的施工工期为18个月。

在施工中应重点控制A、C、F、G关键工作,因为它们决定了工期的长短,且无时间上的机动性(时差等于零)。

2、由于增加了K工作,承包方提出了顺延工期2个月的要求,该要求是否合理?

画出增加K工作后的网络计划并说明理由。

答:

承包方提出了顺延工期2个月要求不合理。

增加K工作后的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因为增加K工作后关键线路转移为A→B→D→K→F→G,计算工期为19个月,实际影响总工期只有1个月

(T’c-Tc=19-18=1)。

3、由于增加了K工作,相应的工程量有所增加,承包方提出对增加工程量的结算费用为:

土方工程:

3500×16=56000元

混凝土工程:

200×320=64000元

合计:

120000元

你认为该费用是否合理?

为什么?

答:

增加结算费用120000元不合理。

因为增加了K工作,使土方工程量增加了3500m3,已超过了原估计工程量2200m3的15%,故应进行价格调整,新增土方工程款为:

(22000×15%)×16+【3500-(22000×15%)】×16×0.9

=3300×16+200×16×0.9=55680元

混凝土工程量增加了200m3,没有超过原估计工程量1800m3的15%,故仍按原单价计算,新增混凝土工程款为200×320=64000元。

故合理的费用为55680+64000=119680元。

案例5

某施工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A、B、D工作使用同一种施工机械,开工前有一台施工机械出现故障,导致可使用的该机械只有一台,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工作顺序调整为B、A、D,设备租赁费2000元/天。

问题:

1、根据此设备的约束条件,绘出新的网络计划图。

答:

由于设备约束条件限制,A工作要在B工作结束后开始,其新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2、计算调整后网络计划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

答:

调整后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为41天,关键线路为H→B→A→F→G→J。

3、由于业主的原因,工作E比原计划延长5天,工作G比原计划延长2天。

由于承包商原因,工作K比原计划延长10天,该设备共闲置多少天?

答:

工作E延长的5天在自由时差内,对后续工作没有影响,工作D的最早开始时间仍为第20天,工作G、K对B、A、D工作不产生影响。

A工作结束到D工作开始,设备共闲置1天。

4、承包商可要求业主给予该设备闲置补偿多少元?

答:

承包商不应要求业主给予设备闲置补偿。

案例6

某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及泄水闸等组成。

大坝为壤土均质坝,最大坝高15.5m,坝长1135m。

该大坝施工承包商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就近选择某一料场,该料场土料黏粒含量较高,含水量较适中。

在施工过程中,料场土料含水量因天气等各种原因发生变化,比施工最优含水量偏高,承包商及时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其满足上坝要求。

坝面作业共安排了A、B、C三个工作班组进行填筑碾压施工。

在统计一个分部工程质量检测结果中,发现在90个检测点中,有25个点不合格。

其中检测A班组30个点,有5个不合格点;检测B班组30个点中,有13个不合格点;检测C班组30个点,有7个不合格点。

问题:

1、在①羊脚碾;②振动平碾;③气胎碾;④夯板;⑤振动羊脚碾等机械中,适用于该大坝填筑作业的压实机械有哪些?

答:

①③④⑤。

2、该大坝填筑压实设计控制标准有哪些?

填筑压实参数主要包括哪些?

答:

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的规定:

“含砾和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设计干密度应以击实最大干密度乘以压实度求得。

3、料场含水量偏高,为满足上坝要求,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

具体措施主要有:

(1)改善料场的排水条件,深挖截水沟;

(2)含水量偏高的土料进行翻晒处理或采取轮换掌子面的办法;

(3)采用机械烘干法烘干等。

4、根据质量检查统计结果,试采用分层法分析,指出哪个班组施工质量影响总体质量水平最大?

答:

分层法列表如下:

工作班组

检测点数

不合格点数

个体不合格率(%)

占不合格点总数百分率(%)

A

30

5

16.67

20

B

30

13

43.33

52

C

30

7

23.33

28

合计

90

25

-

-

根据以上分层调查的统计数据表可知,B班组的施工质量对总体质量水平影响最大。

案例7

某水利枢纽工程由电站、溢洪道和土坝组成。

主坝为均质土坝,上游设干砌石护坡,下游设草皮护坡和堆石排水体,坝顶设碎石路,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述事件:

事件1:

项目法人委托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于大坝填筑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质量检查。

质量监督机构受项目法人委托,承担了该工程质量检测任务。

事件2:

土坝施工单位将坝体碾压分包给具有良好碾压设备和经验的乙公司承担。

合同文件中,单元工程的划分标准是:

以40m坝长、20m铺料厚度为单元工程的计算单位,铺料为一个单元工程,碾压为另一个单元工程。

事件3:

该工程监理单位给施工单位“监理通知”如下:

经你单位申请并提出设计变更,我单位复核同意将坝下游排水体改为浆砌石,边坡由1:

2.5改为1:

2。

事件4:

土坝单位工程完工验收结论为:

本单位工程划分为30个分部工程,其中质量合格12个,质量优良18个,优良率为60%,主要分部工程(坝顶碎石路)质量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3%。

所以,本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

事件5:

该工程项目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由监理单位填写,土坝单位工程完工验收由施工单位主持。

工程截流验收及移民安置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

问题:

1、简要分析事件1中存在的问题及理由。

答:

(1)项目法人要求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于大坝填筑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质量检查不合理。

理由:

项目法人不应委托质量监督机构对大坝填筑进行质量检查,应通过施工合同由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质量检查。

(2)质量监督机构受项目法人委托,承担了该工程质量检测任务不合理。

理由:

质量监督机构与项目法人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质量监督机构不应接受项目法人委托承担工程质量检测任务。

2、简要分析事件2中存在的问题及理由。

答:

(1)土坝施工单位将坝体碾压分包给乙公司承担不对。

理由:

坝体碾压是主体工程,不能分包。

(2)单元工程划分不对。

理由:

铺料和整平工作是一个单元工程的两个工序。

3、简要分析事件3“监理通知单”存在的问题及理由。

答:

(1)监理单位通过“监理通知”形式下发设计变更指令不对,应通过“变更指示”和“变更通知”形式确认同意。

理由: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通用合同中关于“变更”的规定:

“承包人收到监理人按合同约定发出的图纸和文件,经检查认为其存在约定变更的条件之一,可向监理人提出书面变更建议,监理人收到承包人书面建议后,应与发包人共同研究,确认存在变更的,应在收到承包人书面建议后14天内作出变更指示,经研究不同意变更的,应由监理人书面短答复承包人”(这里并未提出设计变更应由设计单位提出,通常的做法不是标准的规定)。

(2)监理单位同意将坝下游排水体改为浆砌石不对。

理由:

浆砌石不利于坝基排水,不能将排水体改为浆砌石。

4、土坝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实际未优良。

依据水利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的有关规定,简要分析事件4中验收结论存在的问题。

答:

事件4中验收结论存在的问题有:

(1)分部工程应为全部合格;

(2)坝顶碎石路不是主体工程;

(3)土坝无金属结构及启闭机;

(4)分部工程优良率低于70%,外观质量得分率低于85%,因此该单位工程质量不得评定为优良;

(5)验收结论中还应包括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是否齐全以及质量事故处理情况等;

(6)优良品率及外观质量得分率数字表达不准确,小数点后应保留一位数字。

5、根据水利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的有关规定,指出事件5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答:

不妥之处:

(1)工程项目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由监理单位填写不妥,单元质量评定表应该由施工单位填写。

(2)土坝单位工程完工验收由施工单位主持不妥,单位工程完工验收应该由项目法人主持。

(3)工程截流验收及移民安置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不妥,移民安置验收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会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参加。

案例8

某闸室基础开挖是闸室分部工程中的一部分,其中右岸边墩(长8m×宽1.8m,开挖底高程为23.0m)基础开挖单元工程中的软基开挖工序质量评定表部分内容见下表。

 

软基或土质岸坡开挖施工工序质量评定表(部分)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一般项目

1

基坑断面尺寸及开挖面平整度

无结构要求或无配筋

长或宽不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20cm

长或宽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30cm

坑(槽)底部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20cm

垂直或斜面平整度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cm

有结构要求有配筋预埋件

长或宽不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20cm

8.01,8.00,8.02,8.01;1.810,1.815,1.808,

1.825,1.818,1.805

9

90%

长或宽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30cm

坑(槽)底部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20cm

23.01,23.00,23.02,

23.01,23.05,23.01,

23.00,23.02

7

87.5%

斜面平整度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5cm

施工单位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基槽开挖长宽检验点的合格率90%,坑(槽)底部标高检验点的合格率87.5%,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年月日

问题:

1、表中工序施工质量等级应评为什么等级?

答: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中工序施工质量优良等级评定标准“一般项目逐项应有90%及以上的检验点合格,且不合格点不应集中”的规定,该工序应评定为合格等级。

2、工序施工质量评定共分几个等级?

答:

工序施工质量评定分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

3、施工单位报验工序施工质量评定时,应提交哪些资料?

答:

应提交下列资料:

(1)各班、组的初检记录、施工队复检记录、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员终检记录。

(2)工序中各施工质量检验项目的检验资料。

(3)施工单位自检完成后,填写的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案例9

某水闸建筑在砂质壤土地基上,水闸每孔净宽8m,共3孔,采用平板闸门,闸门采用一台门式启闭机启闭,闸墩厚度为2m,因闸室的总宽度较小,故不分缝。

闸底板的总宽度为30m,净宽为24m,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为20m。

施工中发现由于平板闸门主轨、侧轨安装出现严重偏差,产生了质量事故。

问题:

1、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进行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进行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

(1)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事故原因,研究处理措施,查明事故责任,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2)发生质量事故后,必须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工程处理方案,经有关单位审定后实施。

(3)事故处理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需原设计单位或有资质的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方案。

需要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必须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定后实施。

(4)事故部位处理完毕后,必须按照管理权限经过质量评定与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5)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小于一般质量事故的质量问题称为质量缺陷。

水利工程应当实行质量缺陷备案制度。

2、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工程质量事故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工程质量事故分为哪几类?

答: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工程质量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的影响进行分类。

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四类。

3、工程采用的是门式启闭机,安装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门式启闭机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门式启闭机安装应争取将门式启闭机各组成部件予以扩大预组装,然后进行扩大部件吊装,以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并加快安装速度。

(2)门腿安装应利用各种固定点予以加固牛腿或在闸墩处增设临时牛腿予以加固,待门式启闭机安装后再用混凝土将牛腿预留孔填实抹平。

(3)门式启闭机门腿与主梁的连接,可采用门腿法兰与主梁端翼板直接焊接的施工方法。

4、平板闸门的安装工艺一般包括几种?

答:

平板闸门的安装工艺一般包括整扇吊入;分节吊入、节间螺接或轴接;分节吊入、节间焊接。

案例10

某水利枢纽工程,2004年5月进行引水隧洞施工开挖时,隧洞处于高地应力区的脆硬完整岩体中,岩体中形成很高的初始应力。

由于形成初始应力场的因素错综复杂,承包商在开挖前的实测和试验工作的深度不够,岩体开挖后出现自由边界,切向应力剧增,能量高度集中,岩块产生突发性脆性破裂、飞散崩塌并伴有巨大声响,发生了施工安全事故。

问题:

1、根据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393号令(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试按第393号令规定,阐述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是什么?

该人员配备办法由哪个部门制定?

答: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2、根据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393号令的规定,试述施工承包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所负的责任?

答: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试述施工承包商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违反国务院第393号令的规定,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法律责任?

答:

违反国务院第393号令的规定,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施工单位停业整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有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给予撤职处分;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案例11

某高土石坝坝体施工项目,业主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并委托了工程监理单位实施监理。

施工总承包完成桩基工程后,将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委托给了专业设计单位,并自行决定将基坑的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分包给了一家专业分包单位施工。

专业设计单位根据业主提供的勘察报告完成了基坑支护设计后,即将设计文件直接给了专业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在收到设计文件后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和降水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方案经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签字后即由专业分包单位组织了施工。

专业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土方开挖到接近基坑设计标高时,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四周地表出现裂缝,即向施工总承包单位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停止施工,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查明原因后再恢复施工,但总承包单位认为地表裂缝属正常现象没有予以理睬。

不久基坑发生严重坍塌,并造成4名施工人员被掩埋,其中3人死亡,1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专业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