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442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寒号鸟 人教部编版.docx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寒号鸟人教部编版

13寒号鸟

文本分析:

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

故事蕴含的道理是:

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喜鹊和寒号鸟的住处。

寒号鸟住在现在的石崖缝里,而喜鹊住在树上,它们住得很近,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第2~9自然段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3个关键时间点,分三部分描述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

这几部分故事性强,语言浅白,结构相似。

尤其是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反映各自的性格和想法,读起来富有节奏,生动有趣。

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分角色朗读,借助插图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等学习要求,相关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这些都是学习这则民间故事的有利条件。

二年级学生具有想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优势,因此,通过读文想象图画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表达水平,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作的特点。

1.识记生字新词,会写“面、阵”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知写作顺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对寒号鸟的介绍,出示寒号鸟的相关资料。

导语:

这一课,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

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

如果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石崖里传来小动物哭叫的声音:

哆啰啰,哆啰啰。

人们给这种动物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

寒号鸟长什么样儿?

大家可以看看课本插图。

咦,它怎么长得和鸟一点儿都不像?

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它的资料吧!

寒号鸟寒号鸟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学名叫“复齿鼯鼠”。

寒号鸟白天待在巢内,黄昏或夜间外出活动,可由高处向低处滑翔。

因其生性怕冷,日夜不停地号叫,所以俗称“寒号鸟”。

2.板书课题:

寒号鸟。

◆学习多音字“号”

号háo寒号鸟号叫号哭哀号

hào记号问号号令号召

过渡: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

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

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

(可绘制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过渡:

这篇课文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

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自己能看懂多少。

如果一遍看不懂,可再看一遍,然后同桌交流,谈谈你是怎么自学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同桌交流,互查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上一道

作喜

来而

月重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相机小结。

◆分组归类,分辨认读

“衔、劝、趁”是前鼻音,“缝、朗、将、狂”是后鼻音。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木+古=枯又+力=劝姐-女=且

蜡“虫”换“月”→腊汪“氵”换“犭”→狂

◆图文结合识字

将课文插图与“天气晴朗,喜鹊衔着枯草”结合,理解“衔”和“枯”的字义,图文结合记住字形。

通过插图中的实物“一堵石崖、一道缝”来理解“堵、崖、缝”的字义。

◆结合生活说词语或句子

将(将来)(寒假我将去神农架滑雪。

复(复习)(学完功课得好好复习。

◆扩词学习多音字

当dānɡ(当时)(当心)(当然)(应当)

dànɡ(上当)(当作)(恰当)(适当)

(3)找找文中的数量词,自主认读,提醒读准“一”的声调变化。

①巩固运用,唱韵文歌。

大山/脚下/一堵崖,高高/崖上/一道缝,石崖/下面/一条河,

清清/河边/一棵树,树上/落着/一只鸟,口中/衔着/一条虫。

②相机巩固生字,拍手再读儿歌。

三、指导书写,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前面晴朗枯草却步将来纷飞夜里几阵秋风

2.自由朗读后,观察加点字的字形、笔画。

3.指导书写。

方法指导:

“朗、枯、却、将、纷、阵”这6个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两部分不同的比例。

“枯、将、纷、阵”左窄右宽,“朗”左右宽窄相当,“却”左宽右窄。

4.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小组内学习,其中一人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

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交流。

(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

(2)这个故事主要讲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喜鹊让寒号鸟做窝,寒号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

过渡: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哀号?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用横线在文中勾画相关语句。

3.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两次哀号:

(1)学生朗读,理解寒号鸟为什么会哀号。

(因为天气太冷了,而它又没有窝,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理解“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

指导:

想象冬天的寒冷,读出寒冷的感觉。

可结合课后题第2题,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过渡:

天气真的很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

天气是一下子变冷的吗?

(不是,天气是慢慢变冷的。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和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

4.了解文章的顺序。

(1)指名读读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一一出示。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3)板书概括三个季节变化的句子:

“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4)引导学生尝试根据三个句子复述课文。

5.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理解“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寒号鸟一道缝得过且过衔枯枝一堵石崖几阵秋风

喜鹊晴朗劝告趁着将来腊月狂吼重复山脚

当作前面枯草纷飞夜里

2.回顾课文内容:

课文写了哪两种小动物?

(喜鹊和寒号鸟。

过渡:

寒号鸟和喜鹊是一对邻居,可它们最后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这是为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寒号鸟》这个故事。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1.出示课文故事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分别在什么地方。

明确:

寒号鸟的住处在崖缝里,喜鹊住在大杨树上。

2.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喜鹊在干什么?

寒号鸟在干什么?

(喜鹊衔着一些枯草,忙着做窝。

(2)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

(寒号鸟的住处是崖缝,没有任何保暖的材料;喜鹊的窝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

3.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示例:

喜鹊——勤劳寒号鸟——懒惰

4.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二)抓住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比较不同的生活态度。

1.默读课文,对比喜鹊和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说说他们各自的态度和结局。

2.引导学生交流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

预设:

生1:

喜鹊很勤劳,看得长远。

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

可以从“一早、东找西找、衔、忙着”这些词语看出来。

生2:

寒号鸟的行为和喜鹊完全相反。

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十分懒惰。

生3:

寒号鸟不仅很懒惰,还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生4:

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

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就又不做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

明确:

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

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

像寒号鸟这样不听劝告,不做准备,过一天算一天,就叫得过且过。

(三)抓住描写寒号鸟和喜鹊对话的句子,感悟其不同的个性。

1.创设问题:

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

寒号鸟听了劝告说了些什么?

在文中找出来。

2.出示两次对话。

①喜鹊:

寒号鸟,别睡了。

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寒号鸟:

傻喜鹊,不要吵。

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②喜鹊:

趁天晴,快做窝。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

傻喜鹊,别啰唆。

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3.指导学生理解喜鹊的话。

明确:

喜鹊第一次劝寒号鸟,指出该干什么,第二次劝寒号鸟,不仅指出该干什么,还说明了为什么要这么干。

在行动上,由“说”变成“来到崖缝前劝”,可谓苦口婆心。

指导:

喜鹊关心、劝告寒号鸟,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

小结:

喜鹊真是又勤奋又善良!

它担心寒号鸟在冬天冻死,两次耐心地劝告它,可寒号鸟又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再来看看寒号鸟说的话。

4.引导学生思考:

寒号鸟总说喜鹊是“傻喜鹊”,喜鹊到底傻不傻?

明确:

喜鹊不傻,因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

5.指导学生理解寒号鸟的话。

明确:

寒号鸟糊涂懒惰,脾气暴躁,不听劝告。

过渡: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的劝告?

(没有。

)它为什么不做窝?

(它很懒惰。

)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寒号鸟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

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大家能用一个成语说说它的这种懒惰吗?

就是我们才学过的——(得过且过。

)请大家试着根据下面的提示语说一说吧!

寒号鸟只看,不看,只顾,不顾。

小结:

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的。

读寒号鸟的话时一定要把它的懒惰表现出来。

6.教师示范朗读,同桌间分角色练习。

(四)抓住描写天气的句子和寒号鸟的两次独白,体会得过且过带来的后果。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

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

其中“尽”字表明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

“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①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

②听北风呼呼刮的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

③教师介绍“冰窖”,学生看图,感受“冷得像冰窖”。

④鼓励学生模仿“冷得像冰窖”拓展积累,如:

冷得像掉进冰窟窿。

教师强调:

“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

如:

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冻得直流鼻涕、快得像一阵风。

(4)有感情地朗读上面的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

3.读一读寒号鸟的两次独白,感受语气、情感有何不同。

明确:

这两次独白虽然一样,但第一次不如第二次痛苦、难受,第一次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第二次是“重复着哀号”,“哀号”表明寒号鸟冻得无法忍受,就要冻死了。

朗读时,第二次要读出寒冷至极、奄奄一息的感觉。

4.寒号鸟没有听从喜鹊的劝告,结果怎么样?

5.学生交流寒号鸟冻死的原因。

(寒号鸟第一次不听劝告是冬天刚到之时,它发誓“明天就做窝”;第二次不听劝告,已是寒冬腊月,它再次发誓“明天就做窝”,可是再也没有机会了,它“在夜里冻死了”。

三、拓展想象,总结回顾

1.想象说话。

说话内容:

懒惰的寒号鸟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

临终前,它会想些什么?

请发挥想象说一说。

2.故事新编。

提示:

如果寒号鸟接受了喜鹊的第二次劝告,在那个晴天做了窝,结果又会怎样呢?

3.课件出示《明日歌》,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读后感。

明日歌(节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小结:

同学们,读完了这首《明日歌》,我想对寒号鸟说:

“寒号鸟,如果你不是今日推明日,明日又推明日,就不会冻死了!

”民间有一句俗话:

“要想好,别学寒号鸟。

”说的就是不能像寒号鸟那样懒惰。

老师知道大家都不愿学寒号鸟,那就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勤劳、珍惜时间的孩子,好吗?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角色扮演,感悟道理(教学重点)

师:

现在,假如你就是喜鹊,我想要问问你,冬天还没到,你为什么一早就忙着出去做窝呢?

生:

我想,过一段时间天气就要冷了,我现在把窝做得暖暖的,到时就不怕冷啦!

师:

你看见寒号鸟只知道玩,心情怎样?

生:

我很着急。

我要叫它和我一起做窝。

(有感情地朗读)寒号鸟,别睡了。

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师:

寒号鸟,喜鹊叫你去做窝,你是怎么说的?

生:

(有感情地)傻喜鹊,不要吵。

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师:

赶紧去,天要冷啦!

生:

急什么,天这么暖和,到时候再说吧!

师:

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号鸟,你看喜鹊躺在暖和的窝里,而你呢?

生:

(后悔地)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师:

第二天,风停了,喜鹊赶紧去叫寒号鸟。

生:

(语重心长地)趁天晴,快做窝。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生:

(满不在乎地)傻喜鹊,别啰唆。

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师: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太冷了,寒号鸟你在干吗?

生:

(后悔地)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师:

你现在想说点儿什么?

生1:

我好后悔呀!

我应该听喜鹊的话,及时做窝!

生2:

我好后悔呀!

我不应该懒惰,应该及时做窝。

生3:

时间不等人,得过且过要不得!

师:

现在你该明白了吧,凡事都要把眼光放长远,及早做准备!

赏析:

本课富有童趣,适合分角色朗读。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中的道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情境再现,用采访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寒号鸟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很好地揣摩出角色当时的心理活动。

学生了解了寒号鸟的心理活动,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故事蕴含的道理,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本文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中懂得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课堂上,在指导学生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时,我采用了对比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抓住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比较其不同的生活态度;抓住对话,感悟其不同的个性;抓住环境和寒号鸟的语言,体会得过且过带来的严重后果。

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故事蕴含的道理,明白了导致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