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685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docx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txt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永远得不到或已经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

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

灯灭时,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影子。

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天下湖南人之不读兵书的湘军统帅曾国藩

 

蒋介石常说,他“平生只服膺曾文正公”。

  大家都知道,这位出身于上海青帮的大独裁者并非读书种子,他的案头和床头却摆放着两部必读书(相当于两门必修课):

一部是《圣经》,他与宋美龄结缡后,即正式接受教会洗礼,成为基督徒,为了取悦年轻貌美精明贤淑的夫人,他平日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看《圣经》中的教条,无非鼻子里插根葱——装象;另一部便是《曾文正公全集》,对此书,他才真可谓情有独钟,反反复复精读了数十年,感悟多多,可惜他疏于动笔,终于没能留下明心见性的“高见”。

  无独有偶,平生服

膺曾国藩的,远不止蒋介石一人,蒋的死对头毛泽东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在1917年的读书笔记中坦承: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还评说道: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

……其政治立场和作为,自是站在历史进步反面的,但他毕竟是个复杂的人,有着多种身份的人,是个很多方面都留下自己影响的人物,所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是中国封建专制阶级最后一尊政治偶像。

”但毛泽东与蒋介石毕竟有所不同,对于曾氏他只在青年时代佩服了一阵子,中途即改变主意,转而欣赏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洪秀全去了。

至今,某些铆足了发条的公仆,因为“体质”较弱,受不住“厚黑学”这四川李家店“狗肉火锅”的恶补,便权且将白话本的《挺经》和《曾国藩家书家训》视为“官箴”,从中吸取教益。

公务之余,酒色之暇,他们总要抽空瞟上几眼,心里才踏实。

天分较高的选手往往能悟出言外之义,通了灵犀,开了天目,参透了几式几招,官儿便越做越大。

一、众说纷纭曾文正公

  曾国藩一如苏东坡当年,自诩有禅家“八风吹不动”的定力,却犹如百变金刚,生前死后,扮演的正反角色何其驳杂:

“中兴名臣”、“血诚儒者”、“百代之师”、“天地之完人”、“走狗”、“汉奸”、“理学家”、“卖国贼”、“卫道士”、“伪君子”、“刽子手”和“厚黑教教父”。

曾国藩以其出色的演技全面胜任,若涉足当今影视圈,去国外各大电影节捧回几尊“最佳男主角”金奖,我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可以惊奇的。

按理说,后世史家要对前人盖棺论定,一百多年时间已基本够用了,然而,关于

曾国藩,却仍是个“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章太炎语)的各执一端、相持不下的局面。

曾国藩或为圣,或为魔,或被捧入青云,或被挤落枯井,荣辱都似鬼上身。

像他这样身价暴涨暴跌,又暴跌暴涨的重量级人物,你掰掰手指,总共能数出几个来?

历史的“大盘”潜藏着许多变数,我们勉强看得清楚,惟独这支忽而狂飙,忽而猛泻,又忽而疯涨的“股票”,让人看得眼也花了,心也烦了,不知该拿它如何处置。

曾国藩备受后人非议,除了他用程朱理学将自己捆得像粽子似的,有自虐狂倾向之外,主要在于此公特别喜欢用“强力漂白剂”(纲常名理)给人洗脑,因此招惹自由主义者的厌憎;还有一条如影随形的罪状,那就是他甘心充当清王朝的刽子手,毫不留情地镇压了太平天国,残杀百万同胞,弄得尸如山积,血如海流。

有人义形于色地质问,清王朝究竟有什么好?

它眼看就要断气,就让它早点断气吧,别人都把“药箱子”盖上了,耷拉着脑袋,退到一旁,曾国藩却硬要充当妙手回春的“神医”,偏要强行出头,练成一支湘军劲旅,拼尽全力为身患“尿毒症”,已奄奄一息的封建王朝做“换肾手术”。

奇就奇在他居然起死回生,将命若游丝的清王朝从冥河边抢救过来,使它多活了好几十年光景。

你说曾国藩多事不多事?

坏菜不坏菜?

假如你是球迷,我还可以换一个更形象的比喻,曾国藩是满清“湖南足球队”队长,他带着一大群湖湘子弟,经过艰苦卓绝的拼搏,最终以“点球”淘汰了太平天国“广东广西足球联队”。

你愤愤不平地说,这是反动势力扑灭了进步势力,真是这样子吗?

我们可得把眼睛擦得更亮些去看。

  洪秀全所创立的“拜上帝会”,虽巧借基督教中“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之说,用“天父”、“天兄”、“圣神风”的名目与之一一对应,却带有明显的中国封建迷信色彩,与正宗的基督教风马牛不相及。

你瞧,烧炭工出身的东王杨秀清哪像什么侠骨仁心的革命家?

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滑稽神汉。

他动不动就让天父附体,闹腾得乌烟瘴气。

西方基督教会从一开始就不承认它的合法性,对太平天国公然篡改《圣经》,败坏耶稣基督的光辉形象感到极为愤怒。

这说明,洪秀全大胆使用西方文明世界的上帝冠名,并未得到合法授权,算不得拿来主义,只能算是偷来主义。

村学究洪秀全好歹也算半个知识分子吧,只因考了四次府试连个普通的秀才资格都考不中,便对中华五千年传统文明恨之入骨。

“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太平军谣》),秦始皇喜欢烧书,希特勒也喜欢烧书,独夫民贼个个都喜欢烧书,直烧得烈焰冲天,谁说过他们烧得对?

历史早已证明,斯文扫地的政权从来都离“进步”二字甚远。

邹容在《革命军·革命之教育》中说:

“有野蛮之革命,有文明之革命。

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睢,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文明之革命,有破坏,有建设,为建设而破坏,为国民购自由平等独立自主之一切权利,为国民增幸福。

”太平天国究竟是野蛮之革命,还是文明之革命?

我们不妨睁大眼睛看看其所作所为。

  洪秀全本名“火秀”,后改名“秀全”,即取“我乃人王”之意,哪里是要为天下人争什么万太平?

而是要做惟我独尊的专制君主。

他恨知识,自然也恨知识分子,在他麾下,很少有读书人能一展平生所学。

潘旭澜先生在《太平杂说·文化的悲哀》中写道:

“读太平军史料,有个现象引人注意:

有文化的人很少参加,极少数参加的,几乎没有贯穿始终者。

”为何如此呢?

一方面,是因为洪秀全“武大郎开店”,容不得他人处处强过自己,尤其是在文化出身上强过自己,翼王石达开是秀才,单凭这一点,他就没什么好果子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读书人有基本的人生社会常识,难于无条件盲从邪教胡说。

这正是洪秀全所讨厌、所忌克的。

他不但要成为政治、宗教的权威,还要成为文化上的权威。

于是,有文化者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洪秀全所推行的蒙昧主义乃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极端化产物,孙中山先生在论及太平天国时,曾说:

“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装神弄鬼、自欺欺人的蒙昧主义可说是附骨之蛆,正是它,吞噬掉了太平天国体内最后一丝元气。

它不仅摧残传统文化,还极大地挫伤了江、浙、闽、赣一带的民族工商业,南京城里市面萧条冷落,昔日繁华一扫而空,变成了一座冷森森的大兵营。

  更令人发指的是,太平天国极端戕残人伦人性,诸王可以姬妾成群,天王洪秀全更是雄海狗一般拥有八十八个王娘,东王杨秀清也不逊色,攻下武昌后,虽为时不久,却也急不可耐地强征强选了六十名良家美女,供他一人享用。

他们这些饱汉都快撑死了,那些饿汉,即中下级官兵又如何?

说起来真是可怜,他们虽有妻室,却要分营(女眷入女馆)而居,家人不得私聚,夫妇未经允许不准同床。

违令者“斩首不留”。

市民私产则勒令进贡,或干脆强行没收,投入“圣库”,成为洪秀全的私产。

阖城上下除王侯高干之外,兵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整个南京城搞这种军事化的把戏,竟折腾了十一年(1853—1864)之久。

洪秀全是什么天父之子、耶稣之弟?

简直就是撒旦的化身。

诸王穷奢极欲,然后再厉行禁淫、禁娼、禁赌、禁酗酒、禁吹烟(吸鸦片)、禁奸小弟(同性恋),岂非强盗逻辑:

只许诸王放火,不许众人点灯?

剥夺百姓的基本生趣,更别说权利了,这是洪秀全做得最出格的一点。

太平天国前后推行了十四年的恐怖主义和蒙昧主义,遂使南方数省的文化、经济迅速萎缩凋敝,倘若它通过掰腕子大赛扳倒了清王朝,在全国范围内倒行逆施,后果岂堪设想?

清王朝的确没什么好的,它已烂到了根子上,是肺痨三期,但反文明、反人性的太平天国更糟,才不过短短的十三四年,就患了黑死病。

没办法,两害相权择其轻,历史这回选择了前者,算是不得已而为之,也算是睁开了一只眼睛。

  最滑稽最可笑的事情莫过于,某些数十年如一日自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学家,他们一直不厌其烦地夸大太平天国的进步意义,可是在一百多年前,与太平天国同时代的马克思本人对这次近代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持的却完全是否定的观点。

他说: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结论更是毫不客气: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

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

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转引自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后记》)我想,某些戴着自制的纸冠,动辄打出“马克思主义”这面杏黄旗的中国史学家,看了大胡子老马对太平天国这番毫不留情的评议,该是瞠目结舌,顿时感到没趣,或许还会有几分害臊吧。

几十年来,某些巧借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以行使话语霸权的史学家一直褒赞太平天国,并曲为之辩,强行给人洗脑,存心要使大家背对历史的真相,这是非常可耻可恨的。

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魏瑟尔先生曾说:

“忘掉历史无异于对历史的受害者进行第二次屠杀!

”这句话宛如一记长鸣的警钟,今人理应时时睁开自己的眼睛去打量历史,于不疑处找到更多的疑问。

  苦心孤诣专治中国近代史的大学者唐德刚先生(胡适的关门弟子)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阐述了许多精辟的观点,论及洪、杨政权的腐败时,他指出:

“朋友,我们要记着,所有搞独裁专制的独夫政权,没有一个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

这些英雄好汉大都起自民间,出身于被压迫阶级。

可是他们一旦翻了身,其狠毒、其腐化、其堕落、其制造被压迫阶级而奴役之的劣行,往往百十倍于原先的压迫阶级。

本来嘛!

中国资源有限,少数人要腐化、要享受,则多数人就要被压迫、被奴役——不管这些新的统治者,打的是什么旗帜,叫的是什么口号啊!

”这才是拆穿西洋镜,揭示真相的智者之言。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被历代儒生诬为白脸“奸雄”的曹操就说过,要是没有他,东汉末年“曾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天下将会乱成一锅稀粥,那绝非生民之福。

曾国藩也是这样一位傲视沧海横流的人物,其主观上的努力使清王朝暂时度过了危险期,延长了四十多年的残喘,客观上的效果却是将改造中国的机会留给了未来优秀的革命家,如孙中山、黄兴等人,尽管双方的愿望有不少相悖之处,心气也并不相投,但后者的机会确确实实拜前者所赐。

围绕曾国藩,专门研究近代史的学者即便团团而坐,济济一堂,也至少还得再争议两百年。

  既然他是一块“三成熟的牛排”,我们就很难一下子将他吃透,那么何不先歇一歇,认真看看他的所作所为,别急于评骘善恶好坏,论定正邪忠奸,别那么脸谱化地评价一个人。

曾国藩既会唱红脸,又会唱白脸,而且唱得都不赖,观众激赏也好,反感也罢,他都照常演出,绝不会塌台。

能否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戏?

那就得看你偏好怎样的剧目,又是站在何种立场上去细细玩味了。

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面对这样一位粉墨登场的行家,你绝对愿意奉陪到底。

二、不读兵书的人居然做起了湘军统帅

  我们读正史、野史和古人的笔记小说,经常会遇到一些玄虚的文字。

在太史公的《史记》中,刘邦是赤帝之子,斩杀了拦路的白蛇,即斩杀了白帝之子。

在葛虚存所著的《清代名人轶事》中,曾国藩则是神蟒转世,“公旧第中,有古树,树神乃巨蟒,相传公即此神蟒再世。

遍体癣文,有若鳞甲,每日卧起,床中必有癣屑一堆,若蛇蜕然”,说得有鼻子有眼。

  非神人则不能建奇功,这正是弱国寡民的微妙心理在暗暗作祟。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在科场屡战屡败,是一位蹭蹬潦倒的老童生

,倒是他的两个儿子大跨步抢到了他的前头,曾国藩中了进士,曾国荃则成了贡生(国子监的太学生)。

曾麟书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儿子盖过老子,乐得自撰一联,让曾国藩书写,辞为: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洒脱的表象下,老爷子何尝没有无奈。

曾国藩二十七岁中进士,只因是三甲检讨出身,便耿耿于怀,生平以为第一憾事,有人无意间触及,他的目光就会阴沉。

打个比方吧,旧时殿试揭榜,一甲即鼎甲,共有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是优秀产品;二甲呢,共有第四名(通称传胪)及其后的若干人,是正品;剩下的便是三甲了,人数较多,是次品。

叙用时,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别。

一甲是“赐进士及第”,点翰林的几率为百分之百;二甲是“赐进士出身”,点翰林的几率也不小;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按清代惯例,点翰林的机会微乎其微,外放的机会则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

到了地方,从芝麻官做起,不知猴年马月才有伸脚出头之日,这正是曾国藩当初不开心的原因。

好在他吉人自有天相,得恩师——朝中大臣穆彰阿鼎力援手,入了翰苑,做了京官,调子很顺,步步莲花,不到四十岁,就被擢升为副部长(礼部侍郎)。

但无论如何,三甲出身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正如举人出身是左宗棠的心病一样。

曾国藩号称“滑稽之雄”,可不是整天一副死相。

有一次,他故意打趣某位以怕小老婆出名的幕僚,倏然亮出上联“代如夫人洗脚”,原以为某君平日虽饶有捷才,这回也保不住要当众犯窘,大出洋相。

可是他发招太过刚猛,迫使某君情急之下已无暇顾及嘲谑者是湘军大帅——自己的顶头上司和衣食父母,一心只想给这位悍然来犯的假想敌以致命的还击。

于是,某君应声对出下联“赐同进士出身”。

闻言,曾国藩自取其辱,大感惭恚,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历史有时候就好像是冯梦龙小说中的那位乔老爷,喜欢乱点“鸳鸯谱”,心血来潮时乱点的竟比深思熟虑后精选的更合卯榫。

在江河日下的末世,曾国藩有民胞物与之量,求内圣外王之业,立志救焚拯溺,嘘枯回生,而且博求济民之方,却惟独对兵典兴趣不浓。

历史仿佛有意要与世人开个天大的玩笑,让这样一位厌读兵书的人带兵去“办此滔天之贼”,与太平军恶战十年,居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曾国藩晚年讲述心得:

“士大夫处大事,决大疑,但当熟思是非,不必泥于往事之成败,以迁就一时之利害也。

”诚然,兵凶战危,贵在应变出奇,哪有什么现成的蓝本可以参照?

他不读兵书也就算了,不去“军事家培训班”上课也没关系,但大笔的学费仍不得不交。

在年轻的烧炭工杨秀清的统领下,太平军就像一股所向披靡的龙卷风,满清军队则如枯枝败叶,怎经得起那奋力一卷?

太平军从广西金田杀到湖南省会长沙,只用了半年时间,再从湖南杀到南京,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以“风卷残云”这样的说法来形容,丝毫不算夸张。

八旗军和绿营军腐朽成那副熊样,还能指靠它们“保家卫国”?

不靠它们又靠谁?

得依靠乡勇,也就是地方上的民兵。

乍听去,你会认为这是一句不负责任的玩笑,实际上,这既不好玩,也不好笑,只是事实。

当时,清廷的想法再简单不过了,太平军纠集的是乌合之众,尚且有那样强劲的战斗力,南方各省练乡勇,首先发扬的是“地方保护主义”,然后才是“爱国主义”,没道理不打动人心。

若练得有门有道,有声有威,则完全可以胜过“流寇”。

再说,清王朝不仅兵力薄弱,而且国库空虚,要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军费开支的缺口太大,国家拿不出钱粮,不得已,便把难题一层层往下推,你们开设厘金局也好,加征苛捐杂税也罢,总之军费必须自行筹措,自行解决,一句话:

中央已无法顾全地方。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地方武装力量的雄起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朝廷特别害怕这股力量失去控制,会落入野心家手中,变成一柄锋利的双刃剑,斩了洪魔,再反过来灭清妖。

这就难怪素以苛察为能、对汉人心怀戒惧的咸丰皇帝会好一阵狐疑不决。

他心里很清楚,要是找准了人,既倒的狂澜还可挽回;要是挑错了人,江山极可能会骤然变色─—由“青”(清)转“红”(洪)了。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因守母丧,回到湘乡老家荷叶塘,礼部侍郎一职依例开缺。

此时,国难当头,刀山总得有人先登,火海总得有人先跳,那些朝中大臣谨保自家首级,畏畏缩缩,仿佛彼此打好了商量似的,集体推荐曾国藩为最佳人选,夸赞他为人忠悫,有胆识,有干才,能主持大局,颇有舍他其谁的意思,这简直就是把曾国藩往绝路上推。

此前,咸丰皇帝对这位曾副部长惟勤惟谨的工作作风留有良好的印象,心想,就算他办团练办不出什么名堂,还不至于反戈一击,那就让他试试吧。

这是一种典型的“拿驴子当马骑”的心理。

曾国藩在长沙办团练,难处不少,“筹兵,则恐以败挫而致谤;筹饷,则恐以搜刮而致怨”。

湘勇是杂牌军,常遭受正规军(绿营)方面的歧视和欺凌,双方狠狠地干了几回死架,仇怨越积越深,大有火并的危险。

曾国藩知道,此时小不忍则乱大谋,遂移节衡阳。

湘勇还未练成精兵,犹如钢刀还未开刃,就有人急着要用它割肉;饭还未收水,就有人急着要用它充饥。

咸丰皇帝一道诏令,催曾国藩速与“发贼”(太平军)交战,及早挽救东南危局。

曾国藩迫不得已,只好“以赛代练”,先是派罗泽南率领一千二百名湘勇支援江西,才这么一点人马,把它当盐不够咸,当胡椒又不够辣,简直是垂饵于鲨口,结果被太平军“打了牙祭”,险些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没法子,曾国藩只好亲自挂帅,要与“发贼”明刀明枪地见一回真章。

曾国藩一生遭遇大厄的地方共有三处:

一为靖港,二为湖口,三为祁门。

靖港之战是他的“处子演出”,就险些将一口大锅砸得稀巴烂。

那是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的事情,曾大帅误信传言,以为驻扎在靖港(省会长沙以北六十里外)的敌营空虚,有机可乘,便带着五营湘勇去连夜偷袭,结果中了埋伏,输得脸色铁青。

当时,湘军一战不利,士气大挫,纷纷夺路而逃,水上那座用门扉床板搭就的浮桥,又哪经得起这猛然一番蹬踏折腾,于是湘勇落水的落水,中箭的中箭,靖港顿时沸成了一口汤锅,湘勇都成了露馅的菜饺。

曾国藩前线督战使绝招,插一面令旗在岸头,手提利剑,大呼:

“过旗者斩!

”残兵败将见此情形,急中生智,绕过旗杆,逃得无影无踪,战局立刻就黄了。

曾国藩当时气昏了头,还是吓昏了头?

已不可考证。

惟一可知的是,他羞愤难名,又怕朝廷厉责,干脆一咬牙,纵身跳到冷冷的江水里去,喂鱼算了。

曾国藩要是轮回转世到今天,以其宿慧,可能会做一位跳水运动员,也像熊倪那样捧回奥运会金牌。

好在他的幕僚章寿麟一直暗中紧盯着这位上演处子秀的大帅,以防意外,眼看他这才一顿饭的工夫,就不想玩了,不想活了,这还得了?

所幸章寿麟水性上佳,力气又大,他捞起曾国藩(曾大帅较瘦,体重为五十余公斤),背着就往省城方向一路狂奔,好歹把湘军统帅的那条老命(曾国藩不算老,才四十三岁)从冥河边捡了回来。

曾国藩真要是喂了鱼,怎么办?

别人都说,那可就坏了,继起者谁还有本事收拾此后越发糟糕的局面?

但也有一人不以为然,这人便是与曾国藩瑜亮一时的左宗棠。

章寿麟晚年请人画了一幅《铜官感旧图》,内容是纪念他早年在靖港救起曾国藩的那次壮举,请了当时许多名人作序。

左宗棠也用心写了一篇,说到曾国藩的获救,他说:

“夫神明内也,形躯外也,公不死于铜官,幸也;即死于铜官,而谓荡平东南,遂无望于继起者乎?

则不然矣!

事有成败,命有修短,气运所由废兴也,岂由人力哉!

”言外之意是,曾某人死了,不仅地球照样转,天下也会照样澄清,我左某人强者运强,又岂是吃闲饭的无能之辈?

李元度的序文则写得绘神绘色。

他说,曾国藩获救后,第二天中午才抵达长沙,此时曾还穿着湿衣,蓬头跣足,样子狼狈不堪,大家劝他吃饭,他也不下筷子不碰碗。

当天,他就搬到城南妙高峰去住,写下一份遗嘱(这是曾国藩的习惯,每遇棘手事,就写上一份遗嘱存档),处分后事,打算第二天自裁(这回更不得了,要对自己下毒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所幸塔齐布、彭玉麟等人率湘军十营攻下了湘潭,靖港的太平军也已闻风逃逸,他这才如逢大赦,破涕开颜。

左宗棠的序文还补充了一条有意思的资料,说是曾麟书在湘乡老家听到儿子吃了败仗,打算自杀的消息,便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给曾国藩,其中有这样的话:

“儿此出以杀贼报国,非直为桑梓也。

兵事时有利钝,出湖南境而战死,是皆死所;若死于湖南,吾不尔哭也!

”老爷子这回真的动了肝火脾气,与《水浒传》中宋江之父宋太公责子之义异曲同工。

他的意思是:

你堂堂男儿,报国捐躯,死哪儿去不行?

现在吃了败仗,硬要死在家门口,岂非丢人现眼?

要是你就这样子嗝儿屁了,我半滴老泪都懒得为你流!

老爷子做政治思想工作,一手软,一手硬,火候恰好。

靖港这回没死成,曾国藩后来在湖口大败,情急心慌,又要跳水寻短见,则比往日明显多了作秀的成分。

  曾国藩待在安徽祁门,要权没权,要粮没粮,要饷没饷,作为“客军”,长期虚悬在外,日子倍加难熬,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打脱牙齿和血吞”,用王运的描绘,则是“寒月漠漠如塞外沙霜”。

据《欧阳兆熊笔记》所述,当时曾府中的幕僚惶惶不可终日,都把行李收拾好,放在船中,随时准备散伙逃命。

有人问作者(欧阳兆熊):

“死在一堆如何?

”可见士气之低迷,人心之悲观。

曾国藩将众人的肚肠看得雪样分明,干脆发令:

“贼势如此,有欲暂归者,支给三月薪水,事平仍来营,吾不介意。

”众幕僚听了这话,且惭且愧,人心反而安戢如堵了。

曾国藩受足了磨练,再怎么吃苦,再怎么受罪,再怎么遭憋屈,他都能忍。

在中国封建社会,除了集有强权在手的帝王之外,其他人若有基本觉悟,就得修习“忍”功。

说是说百忍成钢化作绕指柔,可也会有忍无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时候。

咸丰皇帝多疑忌,若非万不得已,怎肯轻易给一位汉臣制衡东南的兵权?

对这位万岁爷的疑虑,曾国藩洞若观火。

更可怕的是那些朝中大臣时不时还在皇帝耳边熏上几句阴险的谗言。

曾国藩收复武昌,咸丰皇帝大喜过望地赞叹道:

“真想不到曾国藩一介书生,竟能立此奇功!

”可军机大臣祁隽藻却从旁大泼冷水,说什么曾某只是一名在籍侍郎,相当于匹夫,匹夫一呼,而应者云集,未必是国家之福。

曾国藩忍到了极限,正巧老爹于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作古,便委军不顾,奔丧回乡。

清廷这才知道好一位听话的湘军统帅,也有自己的驴脾气。

怎么着?

咸丰皇帝并不蠢,他干脆顺水推舟,给曾国藩三个月假期治丧,让后者忠孝两全。

在封建社会,大家都得兜着圈子说话,绕着弯子做人,于是无论说话还是做人都有十分精细的技巧。

曾国藩度完了三个月假,上奏要求终制(旧时父丧须守三年,高官也不例外,守丧期间不能任职,若要提前上岗,必须呈明正当理由,还须得到皇帝的批准才行)。

他乘机大吐苦水,说自己多年来挂个侍郎的空头衔,别说权力低于巡抚,甚至连提督都不如,这样处处受制,粮饷常无着落,又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呢?

话说到这份上,意思非常明白:

你皇帝老儿要是不肯给我地方军政大权,我就在家长期待着,不出山了,你另请高明去收拾东南危局吧。

此时,恰遇太平军内讧,北王韦昌辉在天王洪秀全的授意下,血洗天京,杀了东王杨秀清。

事变后,翼王石达开奉天王洪秀全的密旨,兴兵勤王,杀了北王韦昌辉及其党羽,全盛的太平天国因此元气大伤。

疲于招架的清王朝总算得到喘息之机,咸丰皇帝乐观了,便不信没有曾国藩这把盐,嘴里就会淡得出鸟来,干脆将他撇在湘乡荷叶塘,一撇就是一年半。

  其后,虽强行起用曾国藩,却仍然让他挂着兵部侍郎的虚衔,不给他足够的军政大权。

应该说,是太平军勇将李秀成和陈玉成“请出”曾国藩再度主持湘军,经他们好一番大手大脚的折腾,清军重兵守卫的杭州、苏州相继失陷,浙江巡抚罗遵殿自杀,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城而逃,东南形势急转直下。

咸丰皇帝裤裆里回了潮,担心曾国藩出工不出力,只好赶紧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一兜囊全部奉上,敕命这位忠勇可嘉的湘军统帅“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其后不久还让他兼任浙江巡抚),如此沉重的担子,当时普天之下也只有曾国藩一人能够挑得起。

主宰东南战局后,曾国藩的步调越走越顺,直至攻克江宁(南京),爵封一等侯(除却清初的三藩,一等侯爵是清王朝对汉员的最高礼遇,左宗棠军功盖世,也只封为二等侯)。

坊间有许多传说,曾国藩握有制衡东南半壁的兵权后,也不禁动了异心,有过一时的恍惚。

主要是帝王学大师王运极力怂恿他拥兵自重,自立为王,与清王朝和太平天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彼为鹬和蚌,听其相争,自为渔翁,坐收其利。

曾国藩很有可能怦然心动了,但权衡再三,风险太大,当内患日深,外侮正殷之际,若私欲自逞,弄不好就会身败名裂,成为千古罪人。

再者,湘军师老兵疲,暮气渐深,将士多半好利,无利时可以为利拼命,有了利则骄奢淫逸,贪生怕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