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803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docx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

营造一个灵动的学校“文化场”

——开发和实施十中特色课程文化纪实

苏州市第十中学

一、构建学校课程文化的背景

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

此次课程改革从理念上讲它强调课程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与人文并举的课程文化观,强调回归人的生命与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课程的均衡化设计与民主化的课程政策等等。

为了能有效地实现国家对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我校及时地组织新课程研讨小组,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与手段,了解先行进入课改省、市的兄弟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情况与现状,了解他们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面临的困难与困惑,并结合我校的优秀传统、以往试点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现代特色的十中课程文化。

二、十中的课程文化理念和课程价值观

课程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从人类总体文化中提取出来的文化集萃,它既有严密逻辑的显性文化,还蕴藏有内涵丰富的隐性文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的概念发展变化很大,不仅指教科书,还指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还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体系开放的表现方式。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提出了“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完美结合”的学校课程文化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选择性,使学生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自发、自觉、自然地参与其中。

我校的课程价值观是以科学理性和人文化、人本化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充分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互相包容,协调统一,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获得自我提高,促进学生作为现代人的文化程度和个性形成的和谐发展。

三、十中课程文化的构建

(一)课程目标: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我校的课程目标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重视学生的知识习得外,还重视学生获取生活方面的经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和人际交流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课程的“美丽”和“美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理解、沟通、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

同时在教育与教学中我们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让学生自主、自由地选择科目、课程等进行修习,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

(二)课程内容:

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多元化和谐发展

我校的课程文化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

它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强调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以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呼应、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我们致力于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

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顺应这一时代的潮流,我校既坚持课程民族化,又努力实现着课程的国际化,力求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谐发展。

从而使学生能够从跨文化的理解与批判中,学会用不同的文化视野看待世界,养成开阔的胸怀以及多元化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的交往能力、增进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加强与国际的沟通和交流,我校特设置了外教口语课、双语学科课程、第二外语(如法语)等校本课程,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国外的友好学校互派师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开展双语节和双语夏令营等活动使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同时我校也充分利用百年的积淀,挖掘学校的各类资源,把课堂扩展到整个校园,把校园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构建成个性化的课程,积极实施校本文化课程,如校园碑文选读等等;在营造学校人文气息的同时,我校又努力地创设科学探索氛围,新建科学探究实验室、生物组培室、理、化、生数字探究实验室、地理专用教室等,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课程实施:

返璞归真,注重实践,民主和谐

1.为学生创造体验文化发展过程中多元性特点的机会和空间

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主流文化形态,它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供参考和讨论的视角和素材。

但由于课程本身的一些局限,故我校在实施课程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摆脱学科过于严格的束缚,尽可能使学科课程回归生活,使课程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过程,为学生创造体验文化发展过程中多元性特点的机会和空间。

例如语文苏教版《月是故乡明》模块收录了一篇篇意境优美、动人心弦的思乡美文,读之只觉余香满口,情味深长。

只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整日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之间穿行,尚未有机会离家远行,何来游子羁旅之思、人生苦旅之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深刻内涵,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于是语文组进行教学探讨,艾燕蕾老师尝试将教学目标定为“析关键词、品重点句、会作者意”,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并通过举诸如“《围城》方鸿渐一行人前往三闾大学任教之途,丰子恺先生的《车厢社会》,《红楼梦》中贾府的家庭众生态,《家·春·秋》中高觉新的家,《雷雨》中周朴园的家”等例子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家、家好为何人还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前方和路的内涵,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等。

学生从一开始的迷惑不解、不知所云,到苦苦思索、潜心研究,直到最终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如政治组在进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以英国和法国为例”的专题教学时,老师考虑到高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锻炼,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仅与历史的学习密切相关,同时又能与鲜活的国际时事相结合展开讨论。

于是老师就将这一专题分成若干子课题,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请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组成各个研究小组、自主选择和认领课题,同时为学生创设资料检索的条件,充分利用图书馆及信息中心等处为学生查寻资料提供方便,通过两天课上的信息搜索及课余的整理,每一个小组都做足了功课。

在接下来的两课时,每一个小组就上讲台为同学讲演自己对本组课题的理解和体会,同时收集了大量的事例和生动的画面来充实自己的内容。

通过课内的研究性学习式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有不同寻常的体会和感悟,学生在信息的整理、归纳和讲演过程的表现也让老师和同学有了眼前一亮的惊喜;学生对通过自己亲手整理的知识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同时不同组的交流也碰撞出了火花,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老师及时地点拨与更上一层次的总结与升华,使学生在这一专题的学习上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

如化学组老师认真研究探索如何结合新课程教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备课组在苏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本的第2专题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教学中结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特点,以思维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尝试通过图片展示、动画演示等方式从直观入手,并列举生动的科学史,如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等,排除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障碍;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理论教学从“独白式”转向“发现式”、“对话式”、“讨论式”、“探究式”等,以探究、体验和知识建构为化学教学的表现形式,层层递进地设疑,引导学生努力探究并发现答案;并结合课程教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传统的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一般直接从“力 物体的平衡”第一节开始,让学生一上来就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同时没有在整体上先建立一个初步的物理知识网络体系,不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

物理备课组老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利用生活中随处可得的硬币,引导学生利用硬币来做各种科学实验并请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释现象,通过这些趣味的实验让学生将高中所学的物理知识在头脑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学生一开始听说用硬币做实验,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感到很困惑:

用硬币能做什么实验呢?

老师提示他们:

不要仅仅把硬币视为货币,其实硬币首先是一种物体,可以从它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来思考能用它来做哪些实验。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总结出硬币具有多重物理性质:

硬币是由各种合金制成的,如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它是一种铁磁性物质,可以用一元硬币来研究一些磁现象;对由金属制成的硬币来说,水是浸润液体,而当它的表面有油垢时,水又是不浸润液体,根据这一特征,可以用硬币(因一角硬币是铝合金制成的,质量相对较轻,用它来做这一类实验比较好)来研究一些热学现象;硬币可视为刚体,可以用它来研究一些力学现象;硬币虽然不是光源,但它能反射光而能被人眼看到,可以用它来研究一些光学现象等。

因为每一方面的研究都可以设计很多实验,所以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自主地组成研究小组:

磁学组、热学组、力学组、光学组等。

在之后的两个星期里,每组学生根据每一部分的物理知识框架去寻找实验的切入点,然后进行实验、观察、研究分析等。

当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即使是一些很简单的实验,而且在生活中也是经常看到的现象,其中居然蕴藏了很多的物理原理,通过仔细地观察,他们还发现了平时不被注意的细节;在他们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断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灵感一个接一个出现……。

当他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他们便来找老师讨论。

而这些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于是老师就跟他们一起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尝试用不同的模型来解释,并做实验来检验。

当学生最终能用自己的所学来解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时,他们的喜悦不溢言表……2.提倡“课程行动研究”

我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提倡教师进行“课程行动研究”,提倡教师是研究者、课程是实践、课堂是实验室,在自然的教学情境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间开展研讨和合作研究,尝试用不同的教材、方法和策略开展教学研讨,彰显个人的教学特色与教学风格,改进教学品质,提高课程品质。

如物理概念“弹性势能”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一般很难理解;老师在进行这一概念教学时一般仅停留在概念的纯粹教学上,要么很快就通过一些例子提出这一概念,然后就大而化之地一带而过;要么仅停留在理论分析上,然后进行习题练习。

学生对这一概念没有感性地认识。

物理组针对这一课题不是简单地一教而过,组内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和交流,三位老师分别背靠背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并进行课堂教学和研讨。

如邱勤薇老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首先通过各种生活实例请学生猜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科学预测的能力;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设计如何测量弹性势能的大小的实验,探讨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开展具体的实验来寻找这些物理量间的关系。

由于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于是邱老师提醒学生,不可能从少量的数量就能得出一条原理,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原理和定律其实是无数前辈科学家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同时辅以理论分析,让学生从理论上推导计算弹力做功的方法,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上的应用。

如张娴老师首先让学生经历由猜测到理论探究,再到实验证实的科学发现过程;通过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体会计算拉力做功的方法,体会微分思想在物理学上的应用;通过对弹性势能公式的探究过程和所用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学习兴趣,体会弹性势能在生活中的意义、提高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如孙耀老师首先创设环境让学生体验物体所具有的弹性势能,然后定性地寻找和分析影响弹性势能的可能因素,并通过学生自我设计实验定性地分析弹性势能与这些因素可能存在的关系;类比学生已学的重力势能的探索过程,从理论上探究弹性势能与影响其大小的因素间存在的定量关系;最后用实验来验证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体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手段,体验了每一个物理概念与定律的来之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老师虽然都是运用了能量守恒的思想来设计实验,寻找测量弹性势能的等效量,但恰好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如邱勤薇老师利用拉伸的弹簧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初动能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停止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思想,使测弹性势能这一物理量转化为只要比较实验中物体划过的距离(因为对同一个物体来讲,只要接触面一样,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张娴老师利用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设计了在竖直方向上用弹簧挂一物体,然后用手将物体托起,使弹簧恢复到原长位置;将手拿开,轻轻释放,物体会下落,直至速度为零,并用巧妙的方法(将一条轻质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挂上一钩码,钩码的底端系上小线锤;手托弹簧让弹簧恢复到原长处,令小线锤的底端刚好与杯中红墨水的液面接触;轻放钩码,令钩码自由下落,小线锤就会浸没在墨水里,然后拿出小线锤,在刻度尺上量出染有墨水的线条长度,即钩码下落的最大距离)测得物体下落的最大距离。

由于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在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故所要测量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即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孙耀老师利用弹性势能与动能间转化设计了利用拉伸的弹簧使物体具有初动能,并结合光电门和传感器测量物体的初动能,从而测出拉伸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

本次的“教学PK”不仅提高了她们三位老师的教学能力;同时整个物理组也获益非浅,每一个物理教师通过这一次研讨也加深了对弹性势能教学的理解,并对势能类课题的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拓展了大家的教学思路。

3.积极实施校本文化课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结合国家和省课程改革精神,我校充分挖掘、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开发、实施校本文化课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学校百年文化的梳理、通过对学校百年传承精神的充分挖掘、通过对学校科技教育传统特色继承发展,我校构建了三个层面的校本课程体系。

第一个层面:

立足于学校资源

①设置以人文为主的校本选修课程

学校资源

切入点

校本选修课程

意义

学校物质文化

校园改造过程

校园环境的设计与规划

鼓励师生共同研究探讨校园改造的可行性方案,集思广益,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校园进行科学地规划

织造府旧址及瑞云峰等建筑

织造暑及清朝的织造府

功能的研究

通过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旨在给师生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同时学校为师生搭建展示自我特色的平台,为校友、教师、学生等组稿编辑了《旧雨来今雨亦来》、《瑞云韵语》、《游走在石头与时间之间》、《迟桂花开》、《瑞云峰所看到的》、《我的教学生涯》、《数字化时代校园信息文化构建研究》、《女子防身术》、《瑞云今雨》等系列西花厅校园文丛达三十余册,期待通过大师的引领和优秀校友、师生的先行,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也能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及课堂实录等著书立说;有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彰显个性和才华。

曹雪芹的生平研究

红楼梦选读

太湖石赏析

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

苏州园林简笔画

摄影艺术

校园碑文

校园碑文选读

书法、篆刻

学校精神文化

校史的发掘和《振华之路》的编撰

对学校创始人及其教育理念的研究课程

百年十中的教育精魂

从百年十中的教育历程看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

学校的使命

校友的成就

费孝通文集选读

杨绛文集选读

解读何泽慧和李政道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

历届校董和著名学者来我校讲学及讲演的资料

《百年流响》选读

②设置以科学为主的校本选修课程

硬件资源的支撑:

在营造学校人文气息的同时,我校努力地创设科学探索氛围,对常规的理化生实验室进行及时地更新和添置设备,新建了科学探究实验室、生物组培室、理、化、生数字探究实验室、地理专用教室、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升级了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及校园内的硬件设备及校园网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馆藏及网上图书馆的更新。

科技校本选修课程的设置:

学校资源

校本选修课程

科学探究实验室

利用各种小实验进行现象分析和原理解释

物理数字实验室

利用传感器开展物理课题研究

生化数字实验室

利用传感器开展生化课题研究

环境化学

水质调查及治理方案

生物组培室

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

植物克隆

地理专用教室

苏州地区天文观测

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电子控制技术

信息中心

网页制作

C语言程序设计初步

动画制作

算法与数据结构初步

校园的古树名木

校园植物研究

古树的保护

③设置双语校本课程

双语师资的培养:

我校从2001年起加大双语师资及英语师资培养的力度,利用省、市提供的各类培训、出国进修并结合校本培训(每周三晚的英语培训及寒暑假的集中培训),储备了三十余名双语师资。

双语课程的开发与设置:

我校的双语教育建立在教育本土化坚实的基础上,以重视母语教育为前提。

开设双语课的学科有物理、化学、地理、数学、计算机、政治、历史、SCIENCE等。

其中SCIENCE由外籍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其余课程均由我校双语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并将其纳入学分管理体系。

④设置德育校本课程:

第一,设置常规的德育主题教育模块和心理校本课程;

第二,营造德育大课堂,构建隐性德育课程。

我校充分挖掘德育资源,让校园改造和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丰富学校文化相结合,让十中历史上的校董、著名校友从档案室、校史馆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走进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浸润熏染每一位学生。

在西花园,由何泽慧、杨绛、陆璀三位校友题写的“爱国奋进”、“实事求是”、“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石刻,平静地向学生诉说着做人和求学的道理。

漫步在校园小径和刻有著名校友和校董等砖刻的回廊,宛若游走在百年校园历史的长河。

校园成为最靠近学生的校史馆;成为激发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阵地,成为学生了解、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德育大课堂。

第三,设置校本德育课程

以挖掘学校创始人及无数杰出校董和校友在办学和创业过程中所具体表现的六种文化精魂——爱国精神、尚德精神、自强精神、兼容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设置六个德育校本教育模块及宣传活动开展教育工作。

爱国精神模块的主要内容是:

从创办人王谢长达的“以‘振华’为己任”的办学理念,结合各位前辈校友等在各行各业爱国奋进的事例展开阐述;

尚德精神模块的主要内容是:

以创办初的校训“诚朴仁勇”为切入点展开阐述;

自强精神模块的主要内容是:

以创办人的为人处事风格“求人不如求己”及前辈校友自强不息的事例展开阐述;

兼容精神模块的主要内容是:

以王季玉校长营建“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兼容的教育环境及在此环境熏陶下培养出的杰出校友的事例展开阐述;

敬业精神模块的主要内容是:

以王季玉校长为办校“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及前辈校友等对待事业的敬业精神展开阐述;

创新精神模块的主要内容是:

以创办人在百年前开历史先河,创办振华女校及前辈校友等在工作中的独创精神展开阐述。

第二个层面:

立足于社会资源

①致力于课堂的双向延伸

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利用苏州及周边地区各类资源,开展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的语文老师,每年总要带领学生去江南古典园林网师园、吴中名胜五人墓、天平山等地上课,课本上的学习内容真实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校组织师生参观苏州的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科研机构已经成为教师了解科技最尖端成就的窗口。

另一方面,学校打开大门,延请术业有专攻的校友和家长到学校为师生讲学。

校友和家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我校经常邀请他们到校作各类的讲座,提供给学生各种与时代同步的信息,不仅初步构建了隐性的职业选择课程,同时也拓展了德育的渠道。

百年校庆期间,学校开展了学生走访杰出校友的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各领域的大师各行业的精英,感受他们人生的睿智和成功。

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使综合实践活动能扎实开展,我校分别和革命博物馆、市人民检察院、市科协、天文协会、苏州大学、苏州日报社、苏州杂志社、武警中队、望亭发电厂、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钢集团、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汽车北站等数十余单位共建德育基地及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军训或参观等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同时,由于在开设某些选修课程方面学校有先天的不足,学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添置大型的贵重科研设施设备,故我校还计划加大与共建单位及大学院系的合作力度,充分整合对方的人力、物力,为需要的学生开设通用技术及第二外语的校本选修课程。

③主动接受多元文化的辐射

学校继承和弘扬属于自己的文化和精神,努力保持个性的、本土的、民族的特点,同时也以阔大的胸襟、国际的视野主动融于教育改革和国际化的时代潮流。

学校充分发挥与国内友好学校(如上海复旦附中、东北师大附中、太原五中、陕西师大附中等数十余所高中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十余所友好及姐妹学校(美国波特兰杰克逊中学、马里兰州肯特岛高级中学等,加拿大尼萍高级中学、南波尔特中学等,澳大利亚的本迪戈花山中学等,新加坡的立化中学、圣约瑟书院、锦文中学等)互派师生交流与合作。

通过省、市教育局提供的培训结合校本培训,创设双语教师培养的平台;配备双语阅览室及与加拿大渥太华的友好学校利用视频网络技术开展在线课堂教学互动,有效地构建我校的双语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英语应用和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第三个层面:

立足于国家课程资源

国家课程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是教师再创造的基石。

我校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各教研组形成了多样的供学生自主、自由选择的涉及八大领域共五十余门校本选修课程。

如语文组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数学组的“应用数学”等;英语组的“商务英语”等;物理组的“生活中的物理”等;化学组的“实验化学”等;生物组的“医药卫生与健康常识”等;政治组的“欧洲哲学简史”等;历史组的“西方美学史”等;地理组的“天文观测”等;信息技术组的“网页与动画制作”等;音乐组的“舞蹈”等;美术组的“建筑及其设计”等;体育组的“健身操”选修等;通用技术选修等;校医务室的“心肺复苏及急救知识”等。

(2)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我校校本课程教学从2001年起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实践。

在高一年级选择二个班级、选择几门校本课程,探索开设校本课程的方法和模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从2006年起,在整个新高一中推广校本课程。

在开学第一周内列出各年级将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及任课教师名单,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自主初选和确认(每一学生每学期最多选两门)。

年级部根据学生具体的选择,如选课学生数达到开班最低限度的就于本学期开设该门选修课。

年级部于两周后公布本学期具体开设的选修课程及开设的时间(一般每周一至二课时)和地点,并将校本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体系。

在实施德育主题教育模块时,班主任和学生可选择模块中的部分内容开展活动,也可对模块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合理的重组。

每个模块的实施时间由年级部和班主任共同确定,各模块也可交叉进行,每个班级在一个学年内必须完成年级部所规定的德育模块数量,并以此作为评定优秀班主任和文明班级的标准之一。

(3)构建和实施校本课程过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在促进学生的成长方面

一大批学生在学科竞赛和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中获奖;实施“苏州地区天文观测”校本课程的师生结合苏州市天文协会,不断参加苏州市各种天象的观测,并参加黑龙江日全食观测、夏威夷日全食观测、悉尼日食观测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天象观测活动;涌现一批学生社团,如振华记者社、各类文学社、“shakeBonbon”乐队、“Freesoul”古典乐队、合唱团、心言手语社、漫画社、广播社、电视台、导游社、无线电测向爱好者等。

一大批学生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及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屡次获奖,并有在校学生出版个人专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