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811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docx

中国石油大学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第一阶段

第1题 

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

 

  

第2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主导因素。

生产力,其主要便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决定生产关系的。

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出发点。

 

  

第3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第4题 

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第5题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商品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想要交换首先需要商品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价值是抽象的、无形的,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而存在,这个载体就是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第6题 

马克思指出: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第7题 

商品的二重性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第8题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时()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简单商品生产是单纯为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

 

  

第9题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这主要表现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为了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购买者来说,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此题考查对货币出现后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进一步展开的理解和掌握。

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货币的出现没有解决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展开。

货币的出现,使得整个商品世界分裂成两极:

一极是商品,它们是表现为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代表着价值。

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这时,一切商品都必须通过交换,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卖出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生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第10题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货币所有者在购买到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工人劳动力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即剩余价值,此时货币所有者手中的货币就变成了资本。

所以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第11题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在现代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才具备的,但其中从货币产生之日起,它就具备了两种最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第12题 

在一只羊=一把石斧中()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在等式中,一只羊是相对价值形式,属于个别等价物;而二把斧子是等价形式。

 

  

第13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雇佣劳动制度。

 

  

第14题 

资本主义整个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各个国家和地区,原始积累的具体形式是大不相同的。

而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

英国的“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态。

 

  

第15题 

从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剩余价值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增殖。

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也不能发生在W—G′阶段上,只能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的这种特殊商品,通过对它的适用能创价值,而且创造出比这个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实现价值增值的前提条件,并使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得到解决。

 

  

第16题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

即资本家用绝对或相对地延长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

 

  

第17题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剩余价值,当它不被看作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

而商品价值从w=c+v+m转化为w=k+m,现在进一步转化为w=k+p,掩盖了利润的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现象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第18题 

劳动力商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同一般商品相比有明显的特殊性。

一般商品在被消费或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耗,它的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创造新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则不同。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对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够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19题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20题 

产业资本循环作为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是指()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产业资本现实循环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这三种循环形式有一个共同点,其目的和动机是价值增殖;它们又各有特点,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资本运动的某些特征;它们又各有片面性,歪曲和掩盖了资本运动的本质。

 

  

第21题 

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把资本分为()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照它们的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的不同,可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22题 

W'-G'G-W……P……W'()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第23题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社会资本的周转或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它包括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两个方面。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判断 

  

第24题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25题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26题 

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

 

您的答案:

错误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 

  

第27题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比例关系,而同体现在商品中劳动量成正比比例关系。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比例关系,而同体现在商品中劳动量成正比比例关系。

 

  

第28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您的答案:

错误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第29题 

商品的两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商品的两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第30题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31题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第32题 

货币的首要职能是流通手段。

 

您的答案:

错误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货币的首要职能是流通手段 

  

第33题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第34题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您的答案:

错误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第35题 

1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上经过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上经过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第36题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37题 

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 

  

第38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您的答案:

错误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第39题 

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40题 

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您的答案:

正确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作业总得分:

20.0

第二阶段

第1题 

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雇佣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商品,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实质上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转化形式。

 

  

第2题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而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第3题 

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的概念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P’==m/c+v。

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第4题 

商业利润来源于(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商业利润从表面上看,来源于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但实际上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由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 

  

第5题 

借贷资本是一种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其特殊的运动形式是(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握有闲置资本的资本家将其货币资本以借贷的方式暂时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职能资本家则从自己获得的剩余价值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使用货币资本的报酬即利息,支付给货币所有者。

这样,就产生了货币资本的借货关系,产生了借贷资本。

可见,借贷资本是来源于职能资本,它是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游离出来,而又从属于和服务于职能资本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 

  

第6题 

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必然会走向垄断。

19世纪60和70年代,自由竞争已发展到了顶点,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第7题 

垄断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垄断组织,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都是为获得垄断利润而服务的。

 

  

第8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所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第9题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  )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而成的资本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

 

  

第10题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历史的必然。

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这种不可抗拒性,即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已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自我“扬弃”中顽强地表现出来。

虽然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部分调整,但这种调整只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这种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终究不能解决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作用,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第11题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第12题 

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日益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日益相对减少,有时还会绝对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地增加。

 

  

第13题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替代是一个()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替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历史过程。

 

  

第14题 

经济全球化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第15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新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它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没有新科技革命就没有经济全球化。

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

 

  

第16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有:

1.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2.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3.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4.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新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它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没有新科技革命就没有经济全球化。

 

  

第17题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主要包括: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第18题 

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关键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全球化加深了各国的相互依赖,进一步确定了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第19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第20题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第21题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

 

  

第22题 

1980年5月,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980年5月,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23题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24题 

过去的农民“政府让种什么就种什么”,如今的农民树立起“抬头种田看大市”的新理念。

这是因为: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市场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在农业领域体现为农产品种植依照市场导向。

 

  

第25题 

近年来,随着联合收割机跨地区作业迅速兴起,我国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农机跨区作业,不仅提高了农机利用率,而且充分满足了农户对农机收割服的要求,这说明(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近年来,随着联合收割机跨地区作业迅速兴起,我国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农机跨区作业,不仅提高了农机利用率,而且充分满足了农户对农机收割服的要求,说明农机跨区作业是适应农机服务市场化的必要举措。

 

  

第26题 

生产价格形成的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