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53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 楹联写作文档格式.docx

岁岁平安日;

年年如意春。

有一些表现对国家、人民美好生活的祝愿,如:

风调雨顺千家乐;

政通人和万户春。

鸟语花香新世纪

龙腾虎跃大前程。

还有表现人生哲理,寄寓个人感慨志向的,

天高鱼生翅;

海阔鸟伏波。

许多新春联表达人们对新政策新生活的赞美,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如:

炎黄子孙手携手,共商祖国统一千秋业,

中华儿女肩并肩,重建民族兴旺万世功。

写作春联时经常使用一些具有新春特色的词语,如:

颜色红、绿、黄(金)紫、璧

器物华灯、美酒、爆竹、锣鼓、烟花

动物莺、燕、雀、凤以及人们喜爱的生肖动物

植物梅、兰、竹、菊、桃、李、杏

人事福、寿、喜、禄、吉祥、欢乐

动词腾、跃、争、庆、歌、迎、赞、颂

2.切时令,述世事,抒时情。

春联只在春节时使用,一年与一年也不相同。

因此它不像行业联,风景联那样追求长久,而要求常写常新。

春联中虽然也有传统作品,但人们更青睐那些与时俱进的佳作。

因此春联中常常写入年代年号等。

比如:

一代英豪,九州生色

八年业绩,四海归心。

这是1984年春节征联的获奖作品,它直接嵌入了年号。

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在春联中写进当年的生肖动物,比如:

牛耕绿野千仓满;

虎啸青山万木春。

这是1986年的春联。

当时牛年即将过去,虎年又将到来。

又如:

马驰大道锦程远;

羊上奇峰景色新。

以上两例都使用了嵌字法,表明春联是针对哪一年的。

还有一个办法是在联中写入纪年的干支,前人曾将六十年的干支都拟出春联来供人们选用,生肖动物由于具有形象性,又多为人们所喜爱,常被用于对联。

写时事是春联写作的传统,也是新时代春联的长处,在辞旧迎新之际总结过去的成就,展望将来的希望使春联具有时代气息。

好雨知时芳草碧;

春风得意紫荆红。

本联中用紫荆红点明香港回归祖国,很有纪念意义。

反腐肃贪,务穷三窟;

发达致富,莫守一株。

这是胡静怡为兔年撰写的春联,既切年份又切时事,用在政府机关门前非常合适。

3.结合自己或受赠者的身世和感受。

春联以通用的为主,专用的比较少。

若撰写者能结合自己和用联人某些方面的特点拟写,往往能翻新出奇,如:

黄槐绿竹宜新植;

紫燕红鹅说旧家。

这是王姓专用春联,“黄槐”出自《宋史·

王旦传》,“绿竹”出自《晋书·

王徽之传》,“紫燕”出自宋刘斧《青琐高议》,是根据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杜撰而成的故事。

“红鹅”出自《晋书·

王羲之传》王写经换鹅的记载。

此联专用王氏典故,虽有的略显生僻,但若不详做探究,也可领略其意趣。

结合个人家庭的经历写成对联,也往往能现出特色。

厂矿企业,行政机关结合各自的业务,产品的用途特点,拟出具有特色的春联,还兼有广告宣传的作用,如苏州冰箱厂的春联:

为有三吴香雪海;

能教六月结冰花。

第二节婚联

一、婚联的特点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婚礼也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人生礼仪。

随着成年礼、拜师礼、葬礼的淡化,婚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规格也越来越高。

婚礼是一个热闹喜庆的场合,是民族习惯和礼数的集中展示,又是涉及人际关系、人伦、生育和性的场合,所以婚联也展示了与其他楹联不同的特点,即喜庆气氛和戏谑色彩。

两性婚姻预示着生命的延续,家族的兴旺,生活的和美,自古以来被看作是大喜事,所以婚联中的喜庆色彩自不待言。

婚姻是两性的结合,这又是一个人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热点。

对联作为文学作品,自然也会涉及,婚联中的性色彩往往是以戏谑的口气,双关的手法来表现的。

婚联的主题往往是祝贺,祝贺新人喜结良缘,祝贺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幸福。

二、婚联写作的常用手法

婚姻是当事人之间的私事,有明确的使用对象。

虽然古往今来人们创作了不少通用婚联,但实际应用中人们还是愿意结合当事人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拟写。

无论使用什么手法,都要切合用联者的实际情况。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使用各种方法。

1、嵌名法

  拟写婚联,最直接的切合方法是将当事人的姓名嵌入联中。

一副兼有双方姓名又妙语连珠的婚联,往往能使婚礼生色增辉。

嵌名有明嵌暗嵌,明嵌是指将男女双方的姓名直接写对联里。

因为直接,所以往往表现得直白浅露。

  江东才子杨云史

  塞北佳人狄美南。

此联出自郑逸梅的《艺林散记》。

直截了当赞美当事人,缺少含蓄蕴藉的美感。

有的婚联利用当事人姓名展开联想,使嵌名联产生形象感。

  得与红梅做伴侣;

早知雪松是英雄。

男女双方姓名中包含了两种植物,容易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把它们写入婚联,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暗嵌是将当事双方的姓名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相应的位置。

撰联高手往往写得文从字顺,自然和谐。

如吴小如祝贺谢蔚明续娶从美夫人:

  晚花蔚作秋明色;

  新燕从归奂美家。

  1943年吴玉章为杜慧郭小川结婚拟写的婚联是:

  杜林深植慧;

  小水汇大川。

  流传于世的传统婚联中,也有写得非常美妙的,如:

  嫁得潘家郎,有田有米也有水;

  娶来何门女,添人添口又添丁。

2、结合当事人的职业特点

  现代社会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也有自己的职业,使婚联写进当事人的职业成为现实。

这是现代婚联不同于以往的一个特点。

民间流传着许多类似的婚联,比如:

  恋爱自由无三角;

  婚姻幸福有几何。

用于两个数学老师;

  

  娘子官人,平日无非演戏剧;

  生哥莺妹,今朝真要做夫妻。

用于男女演员。

3、结合婚姻的实况

  不同的人的婚姻会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的青梅竹马,有的千里姻缘,或者一方再婚或者双方再婚,还有亲上加亲。

这些比较特殊的情况,都可以在婚联中得到表现。

甚至结婚的日子也可以使婚联表现出特色。

比如祝贺老年婚姻的可以写:

  夕阳无限好;

  萱草晚来香。

  祝贺复婚的:

  琴瑟重调,前情再续犹如漆;

  鸳鸯不独,来日方长总是春。

  如果当事人从小就互相认识,可以写:

  轻画黛眉欣此后;

  同骑竹马忆当年。

三、婚联写作注意事项

1、忌格调低下。

举行婚礼时,难免有戏谑玩笑之举动,用文字写成的婚联也会有打趣逗乐的成分。

但开玩笑要看人的身份,要得体,要高雅。

但无论雅俗,都不可太涉生理,否则便格调低下。

民间曾流传不少戏谑色彩的婚联,往往用双关的手法,言及性和生理,如果超过雅谑的标准,最好弃之。

写调侃性的婚联,还要注意与事主关系的亲疏远近,个人身份的贵贱高低,同样的口吻,有的人可以用,有的人不能用。

同样的玩笑,把有的人开了博得一笑,有的人开了则引起不快。

如被认为第一副婚联者,是纪晓岚贺天津朋友牛稔文的儿子娶妻的:

秀阁团鸾同望月;

香闺静对好弹琴。

使用“吴牛喘月”、“对牛弹琴”两个典故,对牛家有所不恭,但因为纪晓岚素来诙谐,而且学高位尊,主人家认为有他的婚联脸上非常光彩,所以悬挂供客人欣赏、品评。

如果换了一位地位低的人写,也许会引起不快。

还应当注意不该拿当事人的忌讳开玩笑。

不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如“鸳鸯从小曾相识;

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是送给哑人的集句联,涉及到当事人的生理缺陷,让人感觉有些不厚道。

2、忌陈词滥调。

婚联写作,有些比较常用的典故、词语,这一方面为写作者选词造句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套用的毛病,而且容易带进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

如“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多子多福”等,时代变迁,这些观念已显得陈旧,使用时应有所注意。

3、忌不吉祥的词语进入。

婚姻是大事,婚礼被视为是喜庆之时,其中忌讳颇多。

东西方人都相信预言、征兆,趋吉避凶也是人之常情,婚联写作也须谨慎小心。

注意不能使用不祥的或产生不好联想的词语,如损、折、单、独、亡、掉、无等字词及其谐音。

据白化文先生《学习写对联》一书,介绍梁启超先生的长女梁令娴从日本归来,与周姓先生结婚,有人送对联:

绝代《艺蘅辞》,三岛客星归故国;

传家《爱莲赋》,百花生日贺新郎。

梁令娴编有《艺蘅馆辞选》,婚期是阴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

此联犯了一个大忌讳,就是一开头便用“绝代”、“绝传”,后面还有“客星”,都给人以不祥的联想。

拟写者也许无意,但确实应加以注意。

第三节寿联

寿联是祝寿的对联。

我国古人对长寿非常重视,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达官贵人,都把长寿当作追求的目标。

祝寿祈寿也是民俗礼仪的一大重点。

从2500年前的《诗经》时代就有“万寿无疆”的祝福,直到民国年间,“两寿”仍然是同“三节”并重的庆典,寿联也就成为对联写作的大宗。

五十年代以后,祝寿的风气被遏制,寿联也渐渐销声匿迹了。

最近几十年老年社会一步一步走来,祝寿的活动日渐增多。

其中见诸媒体者多是为德高望重的学者和社会名流祝寿,寿联的写作也日渐活跃。

一、寿联的特点

1、主题思想集中。

一般是赞美用联者的功德和品质,再有就是祝愿他更加健康长寿,罕有其他内容。

2、寿联的专用性强,春联是面向大众的,至少也是一家人的,婚联是针对当事人双方的,寿联则多是针对一人的。

祝若干人寿或夫妻双寿的毕竟很少,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当事人适用的对联各不一样。

由以上两个特点,使寿联的选词范围较为固定,相对集中。

另外,寿联使用在名流聚会的场合,要求用词典雅厚重,忌讳也非常多。

二、寿联的写作

(一)祝寿联

1、切合当事人身份

寿联的使用人是固定的,在许多情况下是单一的,因此寿联要切合使用者的身份,是男还是女,是专家学者还是工商实业家,是古稀之年还是耄耋高寿,与赠联者有什么关系,在寿联中都应得到不同的反应。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清嘉庆皇帝的寿联嵌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的年号,非皇帝不能使用。

仰丈人峰,名高北斗;

修半子礼,颂献南山。

这是一副女婿祝丈人寿的联,无此身份的人不能使用。

民国期间,著名学者马寅初因抨击社会不平,被秘密逮捕。

1941年夏,社会各界在重庆大学礼堂举行“遥祝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为营救马老出狱造声势。

作为中共代表的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合送寿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

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桃李增华”指马老的言行已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从梦中觉醒,“坐帐无鹤”意为马已被逮捕,不能亲临寿典,“支床有龟”表祝其长寿之意。

此联选词造句典雅高贵,更切合当时的情况,被作为名联流传。

2、切合时令。

所谓时令有两个意思,首先是说明做寿者的寿数。

孔子说过: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前人满三十岁有祝寿的资格。

寿联对不同年龄都有不同的说法。

正值壮年,应知不朽方为寿;

恰当而立,须识文章可永龄。

此联用于三十岁男子,含有年长者勉励后人之意。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正逢。

据说乾隆年间,湖南有一老人祝百岁寿辰,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送此寿联。

“人生不满百”出自“古诗十九首”,“世上难逢百岁人”出自《增广贤文》,联中用此两语,将“百”字隐去,又都表示了百岁之意,非常巧妙,为后人所称道。

还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寿联。

传说乾隆举办六千叟宴,年龄最高的出席者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帝亲自为他拟上联:

“花甲重逢,再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曰: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此联除了说岁数,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但也算出语巧妙,难移他用,也就无人顾及合掌之类的指责了。

寿联中表现人的年龄也有一套特殊的说法,比如,某年,北京大学冯友兰教授为哲学系教授金岳霖八十八岁寿辰撰写的寿联是:

道胜青牛,论高白马;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青牛”出自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的典故,此处借代哲学,“白马”用战国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借代逻辑。

是说金岳霖在这两门学问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联中用“胜”、“高”表示赞美之意。

“米”字拆开表示“八十八”,“茶”是在八十八的基础上加二十,即一百零八岁。

这种表示方法非常巧妙。

寿联切时令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在联中表现受祝者寿辰的季节或月份。

前人把阴历正月到腊月都拟有联语,其中多以花鸟表示月份,如:

东篱满绽黄金菊,

北海欣开白玉尊。

这是九月使用的寿联。

适当选用这类联,可以表现作品的个性。

(二)、自寿联

自寿联是庆寿者为自己拟写的寿联。

当一个人在世上生活了几十年,便对生活、对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悟,他们总结自己的生活经历时或自豪,或自愧,或激越,或消沉,种种情绪都可以通过寿联表达出来。

自寿联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意,很少受拘束而产生佳作。

如:

长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几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早,起得迟,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是郑板桥六十岁的自寿联。

表现作者潇洒脱俗的人生态度。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这是朱自清先生的自寿联。

(三)讽寿联

指有讽刺色彩的寿联,或者说是在做寿时送上的讽刺性联。

是借祝寿之名,行讽刺之实。

据文廷式《闻尘偶记》载,1894年西太后60大寿,从紫禁城至颐和园,沿途40里大兴土木。

祝寿的同时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西太后唯恐冲了它的万寿盛典,主张议和,结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后来又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赔白银2亿两,还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

后来不知何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北京一城门上写下这副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运用对比手法,辛辣地嘲讽了祸国殃民的统治者。

讽寿联在清末民初国难当头之际多曾出现。

三、寿联用语用典选讲

寿联的思想内容范围比较窄,选词用典局限性也比较大。

学习若干常用词语,可以用于许多场合。

海屋添筹:

出自《东坡志林》卷二:

“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

一人曰:

‘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

’一人曰:

‘海水变桑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屋。

’”后来便用这个词来说人的长寿。

眉寿:

《诗经》: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长寿者眉毛多很长,故用此表示人长寿。

古稀:

杜甫《曲江》诗: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遂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耄耋:

《礼记·

曲礼上》:

八十、九十曰耄。

毛传:

“耋,老也,八十曰耋。

“后来便用以称八九十岁者。

期颐:

“百年曰期颐。

上寿、中寿、下寿:

用以指人长寿。

至于代表多少岁,古来有多种说法。

常用的是《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孔颖达正义:

“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

椿:

树名。

《庄子·

逍遥游》: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以椿树象征高寿,多用于男子。

萱:

草名。

《诗经》毛传:

“萱草令人忘忧。

”后用萱堂指母亲居室。

代指母亲。

四、拟写寿联的注意事项

1、要与受祝者现有的年龄拉开足够的距离。

现代社会由于医学发达,人的平均寿命得到很大提高,七八十岁已经不算稀奇,所以“花甲”“古稀”之类已不能算是对高寿的祝颂,就是“耄耋”、“期颐”,可能去寿星现有的年龄也不够大,如果祝七十多岁的人耄耋,或许引来不快,至少要说“期颐”

2、祝颂的语言要得体,避免可能产生的歧解。

柳景瑞先生编写的对联书中收录了某人祝九十岁某君的寿联:

“漫道世界,难过百岁;

且看堂上,再过十年。

”这样的联很容易让人产生“恨人不死”的联想,所以应特别注意。

3、注意不吉祥的字与和容易产生不祥联想、谐音的词入联。

寿联的使用者多年寿已高,虽祝健康长寿,但实际生命可能已经十分脆弱。

所以用语忌讳颇多,不可不慎。

联界广传章太炎祝黄侃寿事。

黄是章太炎的弟子,研究国学颇有心得,但不好著述。

当其五十寿时(1935年3月),章太炎送寿联:

“韦编三绝今知命;

黄绢初裁好著书。

”上联赞扬黄侃精研学问,下联含劝其著述之意。

但此联犯了大忌。

“黄绢”语出《世说新语》,是有色的丝织品,当年被杨修猜为“绝”字,与上联尾字蝉联为“命绝”。

上联还有“三绝”一词。

还有“黄”字。

据说黄侃看到此联,当即一惊,认为是不祥之兆,因此郁郁寡欢,9月12日当真命绝。

4、语言典雅得体,勿用戏谑语气。

除对公敌卖国贼的讽刺性联外,切不可滥用玩笑语言。

同样一句话,出自不同身份人之口,效果可能截然不同,估量自己的身份,考虑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语言才能做得体。

第四节挽联

一、挽联的特点

挽联是对死者表示哀婉的对联。

挽联在近现代楹联中蔚为大观。

死在人生中极受重视,有一定地位和名望的人之死,就更为社会中的重大损失,许多名人的葬礼上挽联颇多,送挽联的人身份地位越高,越是死者的光荣。

挽联的特点往往是格调低沉哀婉,悲而能壮。

人死虽说是自然大化的必然,但毕竟是人群中的一个损失,特别是一些人死于意外,更增人们的悲悼惋惜之情。

人们在悼念死者的时候,往往会激励后人,鼓舞斗志。

另外葬礼不同于婚礼寿礼,可以开玩笑,插科打浑,除有意者外,一般庄重严肃,用文字写出的挽联则更不可随意。

且送挽联的多亲朋故旧,晚生后辈,表示对死者的崇拜之情,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也比较高,以庄重典雅者为上。

挽联多完成与仓促之间,一般随火而化,所以一般制作粗放,用白纸书写而不加装裱。

也有用白布墨书的挽幛,用后可染黑使用,现在有用各种布料做的,用纸剪字粘帖。

二、挽联写作要领

(一)挽友人

1、多用颂扬语气。

为死者写挽联,意在追忆他的功勋德业,学问建树,表示哀悼之情,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对死者的评价,但并不要求全面、具体。

故挽联一般不言及死者的缺点,只是颂扬他的功德。

民国以来挽联大兴,孙中山、黄兴、蔡锷、鲁迅死后都有大量的挽联问世,人们所传诵的,都是赞扬他们的忠勇睿智的。

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组成的,死者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可能与世上的人有这样那样恩怨情仇,但人一过世,或可使人们捐弃前嫌,起码也不至于非在挽联中表达宿愿不可。

联史上有作为敌对势力的一方为另一方写挽联而表现出大度的胸怀,慷慨气魄的。

如康熙皇帝挽郑成功。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郑成功据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曾出师北上,围攻过南京。

1661年,郑成功率部收复被荷兰人强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继续抗清,终因积劳病逝,年仅38岁。

康熙帝出语真诚,不但肯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而且对他抗清之举表示理解。

可谓挽联的典范。

现代文学史上徐懋庸与鲁迅原有师友之谊,但种种原因使他们意见分歧,乃至互相攻讦。

鲁迅猝然去世,使整个左翼文学阵营震惊,追悼会上徐托人送上一副挽联: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

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有哀婉、有自白,所有的一切意思都说得含蓄得体。

这副挽联赢得了追悼会组织者的理解和认可,成为现代挽联中的一副名作。

2、用哀语,突出挽联特色。

在挽联写作实践中,时常见到一些总结了死者的生平事迹,但不见哀悼之情者,这样便与寿联、赠联难以区别了。

因此,挽联应注意哀婉之词的使用。

常用的哀语有:

动词:

哀、悲、伤、哭、泣、啼、惊、痛、恸、陨、落、损、折、断、绝、凋、谢、感、叹、惜、怀、崩、终、息

名词:

魂、魄、血、泪、烈士、英灵、浩气、鬼雄

形容词:

凄惨、冷寂、凋残、寒、痛

词组:

天崩、地坼、化鹤、仙游、招魂、山颓、泪洒、曲终、肠断、寿终、招魂、含恨、玉殒、香消、永驻、宛在

3、切合被挽者的实际。

挽联的使用对象明确,在许多情况下是单一的,每个死者的身份及年龄各不相同,通过挽联表现出这种不同,能使挽联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

切合实际首先指不同身份的人要用不同的挽联。

死者是男还是女,从事何种职业,与赠联者有什么关系,应有所区别。

往日列门墙,最怜年少美才,常指青云期远到;

朔风吹噩耗,顿触老人旧感,重回白首忆前游。

从联中可见,这是年事已高的老师,哀悼年少才高的学生,时间是冬季。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以上是黄兴写给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

当年广州起义,死难烈士无数,后人收拾得七十二遗体,葬在广州郊外,后来才渐渐查清姓名,刻碑纪念。

上联写烈士拼死为国,不惜流血牺牲;

下联写全国人民对他们的崇敬和哀挽,借景抒情,情真意切。

十分切合死者的功绩。

挽联中还有嵌入姓名的,如康有为挽谭嗣同: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谭嗣同因戊戌变法失败,与林旭、杨锐等五人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康有为作为变法维新的领袖人物,属联相挽,悲壮激烈。

非一般文字。

4、以情动人。

至爱亲朋,英雄人物故去,是最能触动人之情思的事情。

挽联也是表达这种情感最好的载体。

联史上许多优秀作品十分动人,多从情字发韧。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十载凑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

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一副是何香凝先生挽廖仲恺的,倾诉的是夫妻之情,表达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感。

以后几十年,何先生继承廖仲恺的遗志,奔走革命。

困难的时候以自己的书画换钱抚养一双儿女,完成了联中表达的情感。

第二幅是语言学家赵元任挽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刘半农的。

刘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在语言学民俗学方面卓有建树,对通俗文学情有独钟。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著名的抒情歌曲,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

此联形象地表现了两人情感之深。

下联用歌词,涉笔成趣,别出心裁,非大手笔不能。

(二)自挽联

指作者为自己写的挽联。

生活中可能有一些人或年事已高或面临难以解脱的烦恼而欲从容赴死,他们总结自己的生平,为自己拟写挽联,表现出一种正视现实,不计生死的豁达态度。

涕泣对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上联是陈寅恪的自挽联。

牛衣,原指覆于牛背遮雨御寒者,作者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