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观后感.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015420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启蒙》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月光启蒙》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月光启蒙》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光启蒙》观后感.doc

《《月光启蒙》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启蒙》观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月光启蒙》观后感.doc

《月光启蒙》观后感

  金秋,丹桂飘香,2007年的9月28、29日,上海迎来了江浙沪三地小语的又一次盛会;一;;一;江、浙、沪第四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研讨活动。

为期一天半的活动,上千名老师聆听了吴永军教授的报告,领略了9位新老名师的教学风采,真正地亲近了语文教学的本色,享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初出茅庐的我,有幸目睹了名师的风采,深切地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美、艺术美。

  第一堂课由扬州市教研室教研员陈萍教师执教,所选取的篇目是《月光启蒙》,该篇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

其中的民歌、民谣明快、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读来耐人寻味。

  在整堂课中,陈老师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用自己甜美的歌喉,带领学生们重温了孙友田儿时所感受的月光般的启蒙。

陈老师的整堂课如一篇清新、自然的散文诗,轻轻的吟唱让人陶醉、深情的描述让人感动,无痕的引读过渡又让人耳目一新。

值得商榷的是对月光的理解,似乎略嫌浅显。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

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这是文中的一段叙述,个人觉得本节对文章尤其是课题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的标题是月光启蒙,一般的理解是按照文章表面所呈现的,即母亲一直是在一天的劳作以后,当夜幕降临玉兔东升时,当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时给我讲故事唱民谣的,我一直是沐浴着月光听母亲的启蒙的。

但细细品来,似乎远不止这些。

月光象征什么月光象征着温柔,象征着一种柔情、静谧。

月光代表着母亲对作者的启蒙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事实上在本堂课中,陈老师深情的歌唱无不再现了当初母亲对作者的月光启蒙。

再进一步,在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三个人物:

母亲、外婆、父亲。

其实,作者这样写是有深刻用意的:

母亲是家族的缩影,家族又是黄河沿岸人民淳朴、乐观、能歌善舞的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月光又可以理解为黄河两岸的淳朴、乐观、能歌善舞的民风,而我正是在这样的民风下成长起来的。

  当然,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见解,也许孙友田先生在写这篇文章时根本就没这种想法!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