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开穴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737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基本开穴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开穴方法.docx

《基本开穴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开穴方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本开穴方法.docx

基本开穴方法

基本开穴方法

子午流注针法在应用时有三种基本开穴方法,若按天干来开穴为纳甲法(纳干法),若按地支开穴为纳子法(纳支法),还有一种就是养 子时刻开穴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纳甲法1.按时开穴法:

首先必须将患者来诊的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十二经脉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顺序开穴。

如甲日胆经主气,在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甲戌的下一个时辰是乙亥,为阴时,阳日逢阴时则闭,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丙子,属阳,阳日遇阳时则有穴可开,按经穴相生的顺序,胆属木,木能生火,小肠属火,故应用开小肠经穴,窍阴属金,金能生水,小肠经的水穴是前谷,故丙子时当开前谷;丙子时后是丁丑时,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戊寅时,属阳,本着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应开胃经的俞穴陷谷,根据返本还原的规律,同时要开胆经的原穴丘墟;再下一个时辰是已卯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庚辰,属阳,按经穴相生,应开大肠经阳溪穴;下一个时辰是辛巳,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壬午,属阳,按经穴相生,当开膀胱经委中,再下一个时辰是癸未,属阴,无穴可开;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甲日两见甲叫日千重见,因为天干10个,经脉12条,十天干不够配十二经,所以必须反复重见,即甲日重见甲,乙日重见乙……。

五输穴依次开完后,重见如何开穴?

甲申如何开穴?

这就要根据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归包络和阳经纳穴他生我,阴经纳穴我生他的规律来开穴。

凡是阳干重见必是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穴;阴干重见必定纳入心包络而开心包经穴。

根据阳经纳穴他生我的原则,甲申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液门。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前贤拟定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纳甲法按时开穴全部列出,现录于下。

1.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荣,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恍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忆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3.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法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4.丁日未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5.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恍寻柬骨,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6.己日已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7.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恍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8.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9.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10.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按照上面举例和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可以看出,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1日12个时辰有6个时辰无穴可开,10日120个时辰就有60个时辰无穴可开,这给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带来许多困难。

到了明代,李挺根据十干化运,合日互用,又开了36个时辰的穴位(如甲日乙亥时无穴可开,根据合日互用可开己日乙亥时中封),但仍有24个时辰的是闭时闭穴。

后世医家通过反复临床实践和推算,提出了一、四、二、五、三、0的反克取穴法。

这个根据六甲周朔,阳进阴退开井穴和阳日阳时开阳经,阴日阴时开阴经以及地支顺时推进等基础,进行推算,解决了癸日十时不开的不足,根据反克推算,就能将10日共120个时辰纳甲法所要开的穴位全部开出,这为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运用大大推进了一步。

现将一、四·二·五·三、0反克取穴法列附表于下,以便运用。

推算常规

五输纳穴

六甲

时辰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开穴

窍阴

阳辅

侠渓

阳陵泉

临泣

液门

六乙

时辰

乙酉

乙亥

乙丑

乙卯

乙巳

乙未

开穴

大敦

中封

行间

曲泉

太冲

劳宫

六丙

时辰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丙辰

丙午

开穴

少泽

阳谷

前谷

小海

后渓

中渚

六丁

时辰

丁未

丁酉

丁亥

丁丑

丁卯

丁巳

开穴

少冲

灵道

少府

少海

神门

大陵

六戊

时辰

戊午

戊申

戊戌

戊子

戊寅

戊辰

开穴

厉兑

解渓

内庭

足三里

陷谷

支沟

六己

时辰

己巳

己未

己酉

己亥

己丑

己卯

开穴

隐白

商丘

大都

阴陵泉

太白

间使

六庚

时辰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庚子

庚寅

开穴

商阳

阳渓

二间

曲池

三间

天井

六辛

时辰

辛卯

辛巳

辛未

辛酉

辛亥

辛丑

开穴

少商

经渠

鱼际

尺泽

太渊

曲泽

六壬

时辰

壬寅

壬辰

壬午

壬申

壬戌

壬子

开穴

至阴

昆仑

通谷

委中

束骨

关冲

六癸

时辰

癸亥

癸丑

癸卯

癸巳

癸未

癸酉

开穴

涌泉

复溜

然谷

阴谷

太渓

中冲

2.定时开穴法  此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五输穴的主治作用,再按照腧穴所主开的时间,采取定时开穴治疗。

如肺经井穴少商,主治咽喉肿痛、中风不语等病症,其流注时间为辛日辛卯时,因此可约定病人在此时开穴治疗;胃经合穴足三里,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等证,其流注时间为辛日戊子时,可在此时开穴治疗;胆经合穴阳陵泉,主治黄疸、胁肋痛、下肢痿痹等病症,其流注时间为丁日甲辰时,可在此时开穴治疗,其余五输穴均可依此类推,在临床上进行定时开穴治疗。

(二)、纳子法  此法又称纳支法,较纳甲法简单方便。

它既不考虑天干,也不考虑时辰阴阳,而是将一天分成十二时辰,每一个时辰配合一条经脉,固定不变。

其具体分配如下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由于人体气血按十二经流注循环的次序固定不变,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流注的起点,而十二地支在一天之中的分配也是固定不变的,地支中的寅时为一天的开始,因此,纳子法的流注顺序始于肺经,从寅时开始,依顺序流注,至肝经丑时而终,一经配合一时辰计2小时。

在具体开穴应用时,分为二种形式。

1.按时循经开穴法  此法是根据上述的经脉配合时辰而应用,当某经出现病症时,即可在其所配属的时辰内开取有关的腧穴,如肺经有病,出现咳喘、咯血、胸痛等病症,可在寅时(3-5)时开取肺经穴治疗;胃经有病,出现胃痛、呕吐等病症,则可在辰时(7-9)时开取胃经穴治疗。

余皆类推。

临床开穴时,通常多选用本经本穴和原穴进行治疗,如胃属土,胃病时则可在辰时开取本穴即土穴足三里和原穴冲阳来和胃理中。

余经皆然。

纳子法按时循经取穴

时辰

时间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23-1

1-3

经脉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本穴

经渠

商阳

三里

太白

少府

阳谷

通谷

阴谷

劳宫

支沟

临泣

大敦

原穴

太渊

合谷

冲阳

太白

神门

腕骨

京骨

太渓

大陵

阳池

丘墟

太冲

五行

2.补母泻子开穴法此法是在上述按时循经开穴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虚实之不同,结合五输穴的五行生克关系,采用“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一种开穴治疗方法。

  由于十二经的脉气流注有先后盛衰之不同,所以几是十二经的实证,都在它所属的时辰内泻该经的子穴,此属“迎而夺之”如肺实证,可在寅时开取肺经的子穴尺泽泻之,这是因为气血于寅时流注入肺经,肺气方盛,肺属金,金生水,故当取水穴尺泽泻之,这就是“实则泻其子”之意;凡是十二经的虚证,都在它所属的时辰的后一个时辰内补该经的母穴,此属“随而济之”。

如肺虚证,可在卯时开取肺经的母穴太渊补之,这是因为气血天卯时刚流过肺经,肺气方衰,土生金,故当取土穴太渊补之,这就是“虚则补其母”之意。

余经皆然。

  若遇补泻时间已过,或为不虚不实等证时,则可采取第一种形式,选取本经的本穴和原穴来进行治疗。

补母泻子歌

  肺泻尺泽补太渊,大肠二间曲池间,胃泻厉兑解渓母,脾在商丘大都边,  心先神门后少冲,小肠小海后渓连,膀胱束骨补至阴,肾泻涌泉复溜焉,  包络大陵中冲补,三焦天井中渚痊,胆泻阳辅补侠渓,肝泻行间补曲泉。

十二经纳子法补泻取穴及针刺时刻

经脉

五行

流注时间

病候举例

补法

泻法

本穴

原穴

母穴

时间

子穴

时间

辛金

寅3-5

咳嗽等

太渊

尺泽

经渠

太渊

大肠

庚金

卯5-7

咽喉痛等

曲池

二间

商阳

合谷

戊土

辰7-9

腹胀等

解渓

厉兑

三里

冲阳

己土

巳9-11

腹泻等

大都

商丘

太白

太白

丁火

午11-13

咽干等

少冲

神门

少府

神门

小肠

丙火

未13-15

颔肿等

后渓

小海

阳谷

腕骨 

膀胱

壬水

申15-17

癫疾等

至阴

束骨

通谷

京骨

癸水

酉17-19

腰痛等

复溜

涌泉

阴谷

太渓

包络

丁火

戌19-21

心烦等

中冲

大陵

劳宫

大陵

三焦

丙火

亥21-23

耳聋等

中渚

天井

支沟

阳池

甲木

子23-1

胁痛等

侠渓

阳辅

临泣

丘墟

乙木

丑1-3

疝气等

曲泉

行间

大敦

太冲

(三)、养子时刻开穴法  此法亦称为养子时刻注穴法,首见于金代何若愚、阎明广著的《子午流注针经》。

养子即指五行母子相生之意,时刻指十二时辰与百刻之意(十二时辰等分于100刻),注穴指本时所开之穴。

此法的应用,是以时干为主,每一时辰2小时相生养子五度,各注开井荥输经合五穴,每穴约占1/5时辰,含时间为24分钟,每日十二时辰共开60个五输穴,计为百刻。

  此法的应用必须注意掌握逐日按时开穴,所谓的逐日是指每天所属日干的本日,按时是指每个时辰,即开第一个井穴,自1-24分钟;开第二个荥穴,自24-48分钟;开第三个输穴,自48-72分钟; 开第四个经穴,自72-96分钟;开第五个合穴,自96-120分钟。

以上一个时辰开穴完毕,接着第二个时辰开始,每日十二时辰开穴后,接着第二天开穴,如此开穴十日为一周期。

  例如当甲日,当甲子时开取与本时辰时干相应经脉的井穴,甲为阳木胆腑,故甲子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然后按照“阳时开阳经穴,阴时开阴经穴”以及经生经,穴生穴等原则,开取与本时辰相应的荥输经合四穴,即甲子1-24分时开胆经井金穴窍阴;24-48分进开小肠经荥水穴前谷;48-72分时开胃经输木穴陷谷(过丘墟);72-96分时开大肠经火穴阳渓;96-120分时开膀胱经合土穴委中,此即为甲日甲子时辰相生养子五度所开五输穴法。

甲子下一个时辰为乙丑,其开穴规律同上,其他丙寅、丁卯等皆可类推。

  由于天干有十数,地支有十二数,在干支配合时,就出现了起于甲则必重见于甲,起于乙必重见于乙之情况(其他类推)。

凡遇阳干重见时,阳干则纳入三焦,可开三焦的五输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等穴;凡遇阴干重见时,阴干则纳入心包,可开心包的五输穴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等穴。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

(一)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甲子

23-1点

窍阴

前谷

陷谷

阳渓

委中

乙丑

1-3 点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寅

3-5 点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卯

5-7 点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戊辰

7-9 点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己巳

9-11点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午

11-13点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未

13-15点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申

15-17点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酉

17-19点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甲戌

19-21点

窍阴

前谷

陷谷

阳渓

委中

乙亥

21-23点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

(二)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丙子

23-1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丑

1-3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戊寅

3-5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己卯

5-7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辰

7-9

商阳

通谷

泣临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巳

9-11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午

11-13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未

13-15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申

15-17

关冲

液门

中渚阳池

支沟

天井

乙酉

17-19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戌

19-21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亥

21-23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三)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戊子

23-1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己丑

1-3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寅

3-5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卯

5-7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辰

7-9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巳

9-11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午

11-13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未

13-15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丙申

15-17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酉

17-19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戊戌

19-21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己亥

21-23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四)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庚子

23-1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丑

1-3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寅

3-5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卯

5-7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辰

7-9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巳

9-11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午

11-13

关冲

液门

中渚阳池

支沟

天井

丁未

13-15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戊申

15-17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己酉

17-19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戌

19-21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亥

21-23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五)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壬子

23-1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丑

1-3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寅

3-5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卯

5-7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辰

7-9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巳

9-11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戊午

11-13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己未

13-15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申

15-17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酉

17-19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戌

19-21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亥

21-23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六)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甲子

23-1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丑

1-3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寅

3-5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卯

5-7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阴谷

戊辰

7-9

关冲

液门

中渚阳池

支沟

天井

己巳

9-11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午

11-13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未

13-15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申

15-17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酉

17-19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戌

19-21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亥

21-23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七)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丙子

23-1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丑

1-3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戊寅

3-5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己卯

5-7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庚辰

7-9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巳

9-11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午

11-13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未

13-15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申

15-17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酉

17-19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戌

19-21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亥

21-23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八)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戊子

23-1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已丑

1-3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寅

3-5

关冲

液门

中渚阳池

支沟

天井

辛卯

5-7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辰

7-9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巳

9-11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午

11-13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未

13-15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申

15-17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酉

17-19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戊戌

19-21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已亥

21-23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九)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庚子

23-1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丑

1-3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壬寅

3-5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卯

5-7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辰

7-9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巳

9-11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午

11-13

少泽

内庭

三间腕骨

昆仑

阳陵泉

丁未

13-15

少冲

大都 

太渊神门

复溜

曲泉

戊申

15-17

厉兑

二间

束骨冲阳

阳辅

小海 

己酉

17-19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戌

19-21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亥

21-23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十)

时辰

时间

输(原)

1-24

24-48

48-72

72-96

96-120

壬子

23-1

关冲

液门

中渚阳池

支沟

天井

癸丑

1-3

涌泉

行间

神门太渓大陵

商丘

尺泽

甲寅

3-5

窍阴

前谷

陷谷丘墟

阳渓

委中

乙卯

5-7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丙辰

7-9

少泽

内庭

三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