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787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docx

村庄环境整治编制提纲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年)

编制大纲

 

二00八年九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制定本规划大纲。

本规划大纲旨在指导地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解决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一、现状与问题

1、区域概况

简要介绍规划区的基本背景情况,主要包括:

(1)地理区位

(2)自然环境

(3)社会经济

2、农村环保进展情况

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村庄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要说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地方农村环保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定情况

(2)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3)土壤调查和农业污染源普查情况

(4)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情况

3、主要问题

说明规划区村庄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问题类型、影响区域、主要成因、治理必要性等。

(1)问题类型

根据目前全国普遍情况,村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饮用水源地污染,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村庄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类型。

各地应根据本省实际情况,明确需优先治理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当地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问题。

(2)影响区域

明确饮用水源地污染、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村庄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不同类型问题的影响范围,需说明在规划区范围内具体影响的村庄数量、主要集中区域。

(3)主要成因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可以考虑按照以下因素进行分析:

①饮用水源地污染主要考虑工业污染排放、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排放等因素;

②乡镇工业企业污染主要考虑企业布局合理性、治理设施是否完善和正常运转、生产工艺水平等因素;

③村庄生活污染主要考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垃圾收集处置情况等因素;

④畜禽养殖污染主要考虑畜禽养殖场布局合理性、废弃物是否得到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等因素。

(4)治理必要性

从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说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实施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要求用具体数据说明治理问题的必要性,包括规划区饮水不安全的农村人口数量、对村庄环境产生影响的工业企业数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畜禽养殖场废弃物产生量和未经处理的排放量、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等。

如果具备条件,也可给出能够说明村庄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监测数据。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指导思想

全国规划主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为指导思想。

各地规划在积极落实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有关精神和政策的同时,应结合本地农村环保实际,以切实解决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变农村环保落后状况为基本出发点。

2、基本原则

(1)以奖促治,逐步推进

针对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集中进行整治,对经过整治、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的村庄,通过农村环保资金的形式进行“奖励”,逐步引导广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展开。

(2)依托村庄,务求实效

各类问题的治理以村庄作为基本单位,通过综合措施运用和资金集中投入,力求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村庄饮水安全、工矿企业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

(3)统筹安排,突出重点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必须进行近远期、区域间的统筹规划,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问题,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治理经验与技术,不断提高治理成效。

全国规划优先考虑解决“三河三湖”、“一江一库”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农村环境问题。

各地规划则应优先考虑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集中地区的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危害群众健康最为直接的饮水安全、工矿企业污染问题。

(4)政府扶持,多方筹资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面广、问题复杂,需要大量治理资金的投入。

除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外,各地也要加大支持力度,有能力的地方还应自筹部分资金,以切实保障村庄环境治理成效。

3、规划时限

规划期为2009-2015年,分为近期(2009-2010年)和中远期(2011-2015年)两个阶段。

4、规划目标

根据治理工作安排,把握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原则,提出规划不同阶段目标:

近期(到2010年)目标,利用2年左右时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治理一批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当地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村庄,使一部分村庄的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明确集中治理的环境问题类型、治理区域分布等规划目标具体内容,应充分考虑目标的可达性。

中远期(到2015年)目标,再利用5年左右时间,使各地辖区内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村庄基本得到治理,大部分村庄的环境状况获得明显改善。

5、具体指标

根据近期(到2010年)、中远期(到2015年)治理内容,省级规划应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

——解决饮水受污染的人口数

——对村庄居民产生严重影响的工矿企业治理数量

——新增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能力、治理数量

——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设施数量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数量

三、治理布局与重点任务

1、治理村庄布局

全国规划将以环境保护重点流域、特定区域为重点,选择不同类型问题的村庄开展综合治理。

各地应根据辖区内不同类型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集中区域,根据村庄筛选参考条件(见下文),合理选择村庄开展治理。

在同类问题影响区域内,根据治理问题的紧迫性、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优先选择群众反映强烈、经过集中治理能够见到成效的村庄。

要求给出治理村庄布局示意图(包括近期布局、中远期布局示意图)。

2、村庄筛选参考条件

根据“以奖促治”基本出发点,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参照以下条件确定优先支持的村庄:

(1)由于水、大气或土壤等环境污染,对当地群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群众反映强烈,甚至已发生危害当地群众身体健康的污染事件的;

(2)列入省或市、县级人民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的;

(3)位于国家农村环境保护及“三河三湖”、“一江一库”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的优先治理区域的;

(4)治理周期在2年以内,受益人口不少于200人的。

3、村庄治理主要内容

根据村庄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明确针对性治理措施主要内容,主要几个类型问题的治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村庄饮水污染治理

布局考虑——重点在辖区内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的村庄,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保护。

治理内容——包括划定村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工业企业、养殖场等)治理、排污口拆迁、污染水净化处理等。

(2)工矿企业污染治理

治理布局——重点在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的村庄,特别是社会舆论关注区,加强农村工矿企业监管和治理。

治理内容——包括对村庄环境产生影响的“十五小”企业关闭搬迁、落后工艺改造、“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治理设施建设等。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治理布局——重点在辖区内集约化畜禽养殖集中区域,强化养殖业污染治理。

治理内容——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等。

(4)村庄生活污染治理

治理布局——近期重点在辖区内人口比较集中、污染比较重的村庄,开展村庄污水、垃圾污染治理。

治理内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等。

(5)在粮食主产区、“三河三湖”、“一江一库”等重点流域和区域,针对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致因、导致水环境严重恶化、群众反映集中的农村地区,可以选择典型村庄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6)在资源开发强度较大的农村地区,选择典型村庄开展生态破坏治理。

存在其他类型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治理内容。

要求明确村庄治理主要内容:

解决的主要问题、拟采取的措施(包括建设内容、地点、规模等)、实施期限、预期目标、实施进度安排。

详细填写附表1和附表2。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依据

给出村庄治理所需资金的估算依据,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内容必要性。

可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进行估算。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类型多样、规模不一,可采用平均投资指标估算法,即从大量不同类型项目中,分类选出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估算出每处典型工程投资,据此估算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工程项目投资和规划总投资。

2、总投资估算与年度计划

各地应根据投资估算依据,测算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总额,并根据年度治理村庄清单和具体治理内容,给出分年度的资金分配计划。

3、资金筹措

明确村庄治理所需资金来源,包括申请中央财政、地方配套、村庄自筹资金,三者投入比例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具体确定。

五、环境效益分析

1、生态环境效益

根据不同类型环境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措施实施后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1)饮水状况改善效益

分析村庄饮用水源污染得到治理后,辖区内可解决的受影响人口数量、新增的安全供水规模等。

(2)工矿污染治理效益

分析治理措施实施后,可减少的受工矿污染影响人口数量。

(3)人居环境改善效益

分析生活污水和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后,可处理的村庄污水垃圾量、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量、受益人口、人居环境改善等。

2、社会效益

从改善群众环境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六、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提出规划实施组织保障措施,包括建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组织实施单位、职责分工等。

2、监督检查

提出建立县、镇(乡)政府领导实施规划的目标考核、评比奖励机制的措施。

特别要提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建成后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措施。

3、资金保障

提出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保障措施,包括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把农村环保投入列入年度预算等。

4、科技支持

提出加强村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系列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措施。

5、群众参与

提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培训等。

附件:

1、2009-2010年拟治理村庄投资估算汇总表

2、2011-2015年拟治理村庄投资估算简表

3、治理村庄布局示意图

 

附件1:

2009-2010年拟治理村庄投资估算汇总表

省份:

----------------------

序号

村庄名称

村庄所在地(市/县/乡镇)

人口(人)、人均纯收入(元/年)、

主要产业结构

主要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预期

目标

进度

安排

投资

测算

主要

依据

投资需求

自筹

地方

政府

配套

申请专项资金投资

小计

2009年

2010年

1

2

3

4

5

填表说明:

1、村庄主要产业结构指种植业、养殖业、乡镇工矿企业、旅游业等情况;

2、拟解决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因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等情况;

3、治理期限为1年和2年的村庄,分别填写当年和2009-2010年申请专项资金投资额。

 

附件2:

2011-2015年拟治理村庄投资估算简表

省份:

----------------------

年份

序号

村庄名称

主要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总投资需求(万元)

2011年

1

2

3

2012年

1

2

3

2013年

1

2

3

2014年

1

2

3

2014年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