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819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docx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

第三编语文教材(上)

HenanNormalUniversity.

ChineseLanguageandLiteretureDept.WangWenyan. 



10300135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本为本”?

20300251论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10300341对现行语文教材进行调查研究

第一节语文教材的历史和评价

10310122我国古代识字课本和识字教学的两大特点是:

(1)_______

(2)_____。

成套的识字课本是:

(1)_____

(2)_____(3)________

10310221“三百千”简介

10310322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基本形式是:

______最有代表性的两部文选是:

(1)_________

(2)________

20310421对下列图示作文字解说

┎经┓

《四库全书》:

内容┃史┃——时代——作家——文体

┃子┃

┗集┚

10310551“文选”型语文教材评析

10310622我国20世纪30年代语文教材发展的明显趋势是:

__________最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

(1)________

(2)___________

10310751王伯祥《开明国文读本》评析

20310855夏Mian尊、叶绍钧编《国文百八课》的编辑要旨、结构方式及理论基础是什么?

在我国语文教材发展史上有什么意义?

10310951新中国建立以来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发展述评

30311051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述评

10311122现行语文课本的内容主体部分是_______辅助部分有

(1)________

(2)_________(3)_______

10311222语文教材选取课文的标准是

(1)_____

(2)______(3)______

10311335课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0311422现行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基本课文共____篇,其中初中崐_______篇,高中_____篇。

10311535说明提示和课文注释的作用是什么?

10311635思考和练习的作用是什么?

10311735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什么?

10311851以现行统编教材为代表的综合型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

10311951以人为教社编《阅读》、《作文·汉语》为代表的分科型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

10312051其他实验语文教材述评

103121151948年徐特立同志针对当时新编的语文教材说:

“全书是反映我们革命的活动,与过去一切课本有区别。

但各册相互间和各课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国民需要最低限度的知识全面性和计划性,都和辛亥以来的国语课本无甚差别。

这一问题在中国历史发展近百年来未能解决,目前我们亟须解决。

”1963年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新编的语文教材说:

“中小学语文的教材教法,五十多年来可以说变改很少。

什么方面都要继续革命,而这两方面连革新也说不上,不要说革命了。

”这两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第二节教学单元的内容和形式

10320122传统语文教材与现代语文教材的历史分界线是________,传统语文教材崐以________为代表,基本结构形式是________;现代语文教材以________为代表,基本结构形式是________。

10320231简释:

教学单元

10320322教学单元的内容包括: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

10320435单元教学要点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0320535教学单元中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不同作用和不同要求是什么?

对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有什么意义?

10320622单元知识和训练包括:

(1)________

(2)________教学功能是________

10320722教学单元的组织形式有: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10320843判断:

1993年开始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一册的8个单元为:

(1)家庭生活,

(2)学校生活,(3)社会生活,(4)革命生活,(5)自然景物,(6)经济文化生活,(7)的异国风情,(8)想象世界。

这是按________方式组织单元

10320943判断:

1993年开始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的二册的8个单元为:

(1)记叙的要素,

(2)记叙的顺序,(3)记叙的中心,(4)记叙的详略,(5)记叙和描写,(6)记叙和说明,(7)记叙与议论,(8)诗歌的抒情。

这是按________方式组织单元

10321043判断:

1993年开始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有五篇课文:

(1)《中国石拱桥》,

(2)《北京立交桥》,(3)《吴门桥》,(4)《母亲架的桥》,(5)《巴黎的桥》。

这是按________方式组织单元

10321143判断:

1993年开始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五册的8个单元为:

(1)新闻报导,

(2)应用文(公文,序言等)。

(3)讲演稿,(4)图书的使用,(5)小说欣赏,(6)诗歌欣赏,(7)戏剧文学欣赏,(8)文言文。

这是按________方式组织单元

10321243判断:

北京师范大学编四年制初中语文课本每册的第一单元分别为:

(1)观察,积累;

(2)想象,联想;(3)广闻博览,综合分析;(4)多思敏想,比较分类;(5)交谈切磋,归纳概括;(6)实践检验,判断推理;(7)阅读中整理。

这是按________方式组织单元

10321343判断: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五单元有五篇小说:

(1)《阿Q正传》,

(2)《虎吼雷鸣马啸啸》,(3)《泼留希金》,(4)《失街亭》,(5)《守财奴》。

这是按______方式组织单元

10321455单元教学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0321551叶圣陶“例子说”语文教材理论评析

 

20321651“汉语文学分家”教学改革实验中的语文教材理论评析

20321751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相结合的单元组合语文教材理论评析

第三节使用教材的科学和艺术

10330111俄罗斯教育家B·B·波拉夫采夫说:

“学校经常碰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存在缺点的现象。

但我们认为,全部工作都取决于教师:

一个知识渊博的、热爱自己工作的、生气勃勃的、精力充沛的教师,一定会使任何教学大纲变活,并补正最差的教科书。

因此教师必须经常的、坚持不懈的增加自己的知识,并热爱自己的事业。

”这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0330235掌握教材整体结构的重要意义一什么?

10330342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依据是:

__________具体操作步骤是:

(1)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

10330445教学单元在学期教学计划中的运用策略是什么?

10330542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中学语文课本初中一年级的重点单元是______,初中二年级的重点单元是________,初中三年级的重点单元是____________,高中一年级的重点单元是________,高中二年级的重点单元是____________,高中三年级是_______。

这种安排显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三项主要内容是

(1)_________

(2)_________(3)________两个层次的大循环是

(1)_______,

(2)________;形象化的说法是________。

30330641试制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20330741试制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20330841试制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10330942单元内部要处理好的三种关系是:

(1)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

10331045自组单元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10331142单元教学设计的常规内容有: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

30331241试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0331341试制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0331441试制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0331542单元教学的基本形式有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4)_______

10331635在知识短文开路式的教学设计中,如何处理知识短文、课文和单元训练三者之间的关系

10331741以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为例,说明在举一反三的单元教学设计中,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之间的关系。

10331841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说明目标控制式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

10331955比较式单元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10332032篇章处理的依据有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

10332135为什么说篇章处理就是设计实现“两次转化”的具体步骤?

10332242课前导言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

10332342课文标题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

10332442课文结构对理解课文的作用是:

________

10332542写作特点对理解课文的作用是:

________

10332642语言特色对理解课文的作用是:

________

 

20332742重点段落或文眼、警句对理解课文的作用是:

________

10332842语文教材中引进时代活水的具体方法有

(1)_______

(2)______(3)______

19332955论“时文”的意义

10333042利用插图增强各个教学环节的直观性的具体作法有:

(1)______

(2)_____(3)________(4)________

20333155鲁迅先生写作的年代,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

当时的白话文和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还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鲁迅作品中有些用语习惯、字、词、标点符号等,和现代汉语不同。

请指出下列句中哪些用语、字、词、标点符号与现代汉语不同,并说明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应改成什么。

1.《孔乙己》:

“……便替人钞钞书。

2.《阿Q正传》:

“对面挺直的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必恭必敬的听说话。

3.《阿Q正传》:

“拍,吧……!

4.《阿Q正传》:

“‘荷荷!

’阿Q忽然大叫。

5.《阿Q正传》:

“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

6.《祝福》:

“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

7.《祝福》:

“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

8.《祝福》:

“她往往自言自语的说,‘她现在不知怎么样了?

’”

9.《祝福》:

“豫备她来讨钱。

10.《祝福》:

“全不见有怜俐起来的希望。

11.《社戏》: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

12.《社戏》: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3.《社戏》: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

14.《社戏》:

“船便弯进了叉港。

15.《社戏》:

“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16.《雪》:

“胡蝶确乎没有。

17.《雪》:

“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

18.《雪》: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指雪人——编者);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

19.《藤野先生》: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20.《藤野先生》: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

21.《藤野先生》:

“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22.《藤野先生》: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23.《故乡》:

“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

24.《故乡》:

“时间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25.《故乡》: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26.《故乡》:

“我们日里的海边检贝壳去。

27.《故乡》:

“又叫水生上来打拱。

28.《故乡》:

“阿!

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29.《故乡》:

“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

30.《故乡》:

“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31.《药》:

(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

32.《药》:

“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

33.《药》:

“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

34.《药》:

“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

35.《药》:

“两面都已埋到层层迭迭,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36.《“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

3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先生在书屋里便大声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

3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间挂着一块扁……”

3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紫红的桑椹。

4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41.《为了忘却的记念》:

“我很想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

42.《<呐喊>自序》: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43.《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狗。

44.《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因此也不明这字的函义究竟怎样。

45.《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好人或稍稍蹶起……”

46.《一件小事》:

“伊伏在地上。

(参考《中学语文教学》1995.4,7)

20333255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长期使用日语进行交流和写作,回国后习惯性的把某些日语词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这是历史现象,无可厚非,但也不崐能照搬。

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对这些词语进行正确的理解,并要向学生指出,现在写文章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

请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下列句中的日语词:

《藤野先生》:

1.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积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洋房——

2.从此就看到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讲义——

3.“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讲义——

4.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部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讲义——

5.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讲义——

6.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

试验——

7.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慰安——

《为了忘却的记念》:

8.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

记念——

9.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

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

讲义——

10.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

绍介——

20333355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三味书屋中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时,引用了5个文言句子。

这些句子不必给学生讲解,但教师应该知道这些句子的出处和释义,才能理解鲁迅的引用之妙。

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3、上九潜龙勿用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桔柚

5、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20333422写出中学语文课文中引用的4副对联

1.邓拓《事事关心》文中引用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为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撰写的对联

上联:

下联:

2.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文中引用明代江西文人解缙的对联

上联:

下联:

3.《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的楹联

上联:

下联:

4.鲁迅《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中有半副对联,《教参》告诉我们这是下联,并补出了上联。

上联:

下联:



参考答案

第三编参考答案

10300135“以本为本”就是语文教学要以语文课本(教材)作为基本内容和基本体系。

因为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体现。

语文教材既是语文课程观念的体现,又是民族文化积累的选择,并且体现着教学活动的程序和方式。

20300251简论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是指学科的知识技能体系,主要由教材内容来体现;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体系,主要由学生已有的基础来体现;教学结构是指通过实现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统一,来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由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来体现。

学科知识结构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理解和内化学科知识结构的内部条件,教学结构是实现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统一的途径和方式。

10300341对现行语文教材进行调查研究

10310122

(1)集中识字,

(2)韵文化。



(1)《三字经》,

(2)《百家姓》,(3)《千字文》。

10310221“三百千”就是我国古代最流行的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统称。

这三本教材集中体现了集中识字和韵文化这两个特点。

《千字文》南北朝[梁]周兴嗣著,从古书上选择一千个常用字,编成整齐押韵、能表达一定意义的句子,全书意思连贯、大致有条理。

从内容上看,是按“天——地——历史——人文(修身养性、生产生活、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等)的顺序编写的。

语言畅达优美,朗朗上口。

编好后即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识字课本,不仅在汉民族中广为传播,而且有满汉对照本、蒙汉对照本和日文刻本,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流行最久的识字课本。

《百家姓》为宋初人(作者崐无考)所编,是将姓氏中较多的四百多个字(通行本为472字)编成整齐押韵的四字句,而句子和全书全然没有意义,只是姓氏字的堆积。

但它也是不但在汉民族中流传,而且有《蒙古字母百家姓》和《女真字母百家姓》。

这是因为它能够适应人们认读和书写姓氏的需要,也符合儿童的学习能力。

如果写成《姓氏考》一类的书,就不可能作为识字课本了。

《三字经》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麟著。

全书一千余字(通行本为1248字),全用整齐押韵的三字句,句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便于朗读背诵。

内容通俗易懂,大致分为教育(84字)—伦理(114字)—自然常识(96字)——社会常识(246字)——历史故事(468字)——人物故事(240字)六部分。

全书贯穿着儒家思想,可以使儿童读后“粗知孔孟”,为读《四书》《五经》奠定基础。

其传播之广和影响之大,超过《百家姓》和《千字文》。

当时就有满汉对照本和蒙汉对照本。

1944年葡萄牙学者商美士将354句1062字的《三字经》译成葡文并附加12条注释,先在澳门流行,成为华葡儿童必读的启蒙课本,后传入葡国。

1989年10月崐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三字经》英译本,向全世界发行。

199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作世界儿童道德丛书之一。

“三百千”构成成套的儿童识字课本,并不是作者有意所为,而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三本书共选常用字两千左右(加上重复的字共2720字),符合儿童的学习能力,能为读书作文打下基础;不断更新,各有特点,也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10310322文章选编《昭明文选》《古文观止》

20310421《四库全书》的编辑体例是:

首先按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然后同一内容中按时代分,同一时代中按作家分,同一作家中按文体分。

10310551“文选”型语文教材的共同特点是,只有文章体系,没有语文知识体系和作文训练体系。

各种语文知识都由文章来体现,靠教师自己去发现,自己确定,自己处理。

作文训练也由教师随机决定,内容主要是从所读文章中摘句阐发,形式主要是命题作文。

这种体系有它合理的成分,主要就是通过多读多写的实践训练来培养语文能力。

这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途径,是任何高明的理论所不能替代的。

它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基本上是没有系统知识作指导的读写训练。

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实践训练,其速度之慢和效率之低,是显而易见的,也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

10310622编进了语文基础知识和练习设计的内容。

(1)1934年王伯祥编《开明国文读本》,

(2)1935年夏丐尊、叶绍钧全编《国文百八课》。

10310751王伯祥《开明国文读本》仍以文选为主,基本按文体分单元,有记叙、抒情、解释、议论、应用、名著等。

各种文体轮番学习,以循环往复使读写能力螺旋上升为目的。

其间有少量的知识点拨和习作指要。

其理论可称为“能力螺旋上升论”。

这是语文教材分单元的开始,也是把阅读训练与语文知识学习和作文指导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开始,促进了语文教材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20310855编辑要旨是给语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之观念。

结构形式是以文选为主,有较为系统的语文知识和练习设计,按知识和能力点分为108个单元,每个单元中将语文知识、范文和练习结合起来进行读写训练。

以学习范文为主,以提高读写能力为目的,知识服务于范文和练习。

其理论可概括为“知识服务能力论”。

促进了语文教材向科学系统化发展的进程。

10310951

(1)建国初期(1949——1955),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但缺乏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的系统性;

(2)学习前苏联教育经验时期(1956——1957),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探索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3)“大跃进”时期(1958——1960),政治化倾向导致语文教材非语文化;(4)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反对把语文课变成政治课,也反对把语文课变成文学课,确定了语文课的工具科性质,1963年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编写的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充分体现了这种教材理论;(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语文教材变成阶级斗争教材,完全违背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6)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5),新编语文教材与1963年的教材一脉相承,而且更趋成熟,并开展了多种教材的多种实验,主要有综合型和分科型两种;(7)8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30311051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材向着“一纲多本”的方向发展。

1986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

“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

提倡各地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

”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决定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改革。

其宗旨是“为了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的实现教材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

改革的中心,是改变长期沿袭下来的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编审分离,引入竞争机制。

各个地区、学校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编写教材。

然后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符合标准的推荐使用。

各个地区、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1990年有5套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通过审定试用,1992年有9套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通过审定试用,1993年向全国推广。

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一枝独秀的局面宣告结束,百花齐放的时代到来了。

10311122现行语文课本的内容主体部分是课文,辅助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