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全套复习过程.docx
《高中物理教案全套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案全套复习过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教案全套复习过程
高中物理教案全套
【篇一:
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
第一章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本章章名“运动的描述”点明本章学习的内容是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
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要理解这些物理量首先必须理解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质点是高中物理中介绍的第一个物理模型,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是学习后面运动学知识的重要前提,而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将该物体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看成质点进行研究,对更好的进行物体运动描述提供了方便。
其次由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在对物理的运动情况进行描述前首先必须要建立参考系,而所研究的运动形式以直线运动居多,所以用坐标系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会更加直观形象,所以本节课在讲授质点和参考系知识的同时,也添加了坐标系这一新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定义和条件,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
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并初步掌握在哪些情况下把物理看成质点。
2、知道什么是参考系,理解参考系选取在描述物体运动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
考系。
3、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同时也会用二维坐标系定量
描述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初步掌
握经过科学抽象来抓住物体本质建立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事例中体验运动
描述的相对性。
3、体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质点模型的建立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科学抽象渗透研究问题时突
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和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学习和体会“参考系的选取不同对运动的描述可以不同”。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和比
较研究物体运动的习惯,提高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本领。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生,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
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质点概念的理解,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坐标系的思想方法
难点:
什么情况下把物体看成质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正式的第一节物理课,这些刚从初中迈入高中的学生,本身对物理存在一定的排斥,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认为物理难理解,对物理心存恐惧。
所以在第一节课如何让这些学生体会到物理的趣味性,学习物理的意义及学习物理的方法也是本节课必须完成的任务。
质点这块内容是学生刚接触到的知识,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这块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应该还不是很难,所以本块知识更注重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
在初中的学习中,关于参考系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初中的知
识都只是浅显的,这块知识应注重学生进一步深入应用。
坐标系这块知识相对前面的质点参考系较简单,但是让学生体会建立坐标的必要性,及学会自己建立坐标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教法分析
由于质点模型是高中物体提出的第一个理想物理模型,所以对质点概念的提出我主要是结合身边熟悉的实例逐步展开,让学生体会忽略大小和形状的必要性,明白何时可以把物体当做质点来处理。
参考系概念的提出也主要是根据图片展示具体事例的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给出自己的看法,明确选择参考系的必要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准确而全面表述的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物体和质点
【教师演示】: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羽毛举高后释放,让学生认真观察羽毛的运动情景。
【教师提问】:
羽毛在下落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羽毛的下落情况。
【教师演示】:
教师将漂亮的竹蜻蜓双手一搓,竹蜻蜓飞到学生中间。
【教师提问】:
竹蜻蜓的运动和羽毛的运动一样吗?
它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合作讨论得到结果:
既有向前的飞行,又有自身的转动。
【课件演示】:
通过大屏幕播放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
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火车在田野里高速行驶,刘翔箭一般冲向终点线。
学生总结以上运动都是机械运动,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点评提问】:
本章主要讲述物体(机械)运动的描述,提问学生能否用详细而准确地描述这些各种各样的物体上每个部分的运动?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演示实验思考,描述物体运动的困难和麻烦出在哪里?
能否克服这些麻烦?
学生总结归纳:
详细描述的困难就在于物体有自己的大小和形状。
【教师点评】: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一些问题的描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可忽略,如教练研究刘翔跨栏的动作要领;裁判根据田亮在空中翻滚的动作打分时,大小和形状就起了关键作用。
【教师提问】:
提问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大小和形状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提问是不是我们研究的所有问题,大小和形状都起关键作用而不可忽略?
并提问为什么,举出事例。
创设情境
【视频播放】:
1、地球绕太阳公转
2、远洋航行的轮船,指挥部要确定它在海洋中的位置
3、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4、火车从重庆开往上海的途中
【合作讨论】:
在情境一中研究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情境二中研究轮船的位置坐标;情境三中研究木块的运动;情境四中研究火车全程所用的时间,在以上四种情境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
【教师总结】: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物体运动中处于次要因素,则该物体可用一个有质量的点代替,从而使问题研究简单化,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最后对质点进行定义,同时特别强调质点是有质量的点。
【例题讲解】:
例1:
到底哪些物体可看成质点?
1、研究雄鹰飞翔的距离2、研究雄鹰飞翔的姿态
3、研究刘翔跨栏的动作4、研究刘翔跨栏时间
5、研究地球自转6、研究地球公转
【总结】:
能够看成质点不是由什么物体(大小,形状)决定,而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看形状和大小仔研究物体在运动时是否为次要因素。
例2:
能够将乒乓球比赛中对手打出的乒乓球看成质点?
【总结】:
乒乓球的旋转和路线在比赛中对于参赛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若研究物体旋转,则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可忽略,其没有指明具体研究对象
例3:
下列物体能否看成质点
1、书本经过a点所用时间2、研究书本移动距离
3、火车过桥时间
【总结】:
质点-忽略次要因素,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并不是很大的物体就不能看成质点,也不是很小的物体就一定能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物体的运动中是否为次要因素,或判断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能否选一个点来代替。
二、参考系
【图片展示】
(1)坐火车旅行图片
(2)运动员跳伞图片(3)地球绕太阳转动图片
引导学生设想:
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这辆火车上,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是什么情景,而同伴认为你是怎样的。
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运动员运动是怎样的下落情况,而飞机驾驶员看跳伞运动员是怎样下落的。
地球在绕太阳转动,而我们却没感觉到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思考选择参考系的必要性。
【教师点评】虽然说物体的运动是永恒的,但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
所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即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物体”做参考,参考系是任意选取的,但要使所研究问题简单化。
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选定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根据以上分析,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例题讲解】
例1: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例2.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
这与诗句里的描述是否矛盾?
说明理由。
例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
_________
a.可以任意选取b.是一定的
例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其结果:
_______
a.一定不同b.可能不同c.一定相同
【教师点评】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运动,都应该弄清楚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
参考系选择得当就会使问题研究变的简洁、方便!
比如,一个星际火箭在刚发射时,主要研究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所以把地球选作参考系,但是,当火箭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时,为了研究的方便,便将太阳选作参考系。
为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选地球作参考系最方便。
再如,初中有这一问题,有一队伍正在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匀速行至队首,再从队首行至队尾,求时间。
这一问题我们选择队伍作参考系就非常方便。
因此,选择参考系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之一。
三、坐标系
坐标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坐标位置标示:
xa=3m,xb=-2m
例1:
如右图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m到达d处,则a、b、c、d各点的位置如何表示?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评】:
学生的描述在生活中能够简单表明意思的,但
严格地说是不准确的,对于上述问题有下面的解决方式:
可以a点位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向,向北为y轴正向,
则各点坐标分别为:
a(0,0)、b(0,-50m)、c(100m,-50m)、
d(100m、100m)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
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
新课教学
一、物体和质点
问题:
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
引导学生分析:
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
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
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
小结
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学生讨论:
1。
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2.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3.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参考系
导入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观察图1.1-3和1.1-4,阅读图右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得出什么结论?
2.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
(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
1.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学生讨论:
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三、坐标系
【篇二:
高中物理选修3-5全套教案(人教版)】
16.1实验: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伸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溶入社会。
★教学重点
碰撞中的不变量的探究★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完成该实验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气垫导
轨、滑块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课件演示:
(1)台球由于两球碰撞而改变运动状态。
(2)微观粒子之间由于相互碰撞而改变状态,甚至使得一种粒子转化为其他粒子.
师:
碰撞是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后,速度都发生变化.
师:
两个物体的质量比例不同时,它们的速度变化也不一样.
师:
物理学中研究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节通过实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守恒).
(二)进行新课1.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1.1一维碰撞
师:
我们只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
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课件:
碰撞演示
两球碰后交
换了速度;
如果mamb,碰后a、b两球一起向右摆动;如果mamb,碰后a球反弹、b球向右摆动.师:
以上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
以上现象说明a、b两球碰撞后,速度发生了变化,当a、b两球的质量关系发生变化时,速度变化的情况也不同.1.2追寻不变量
师:
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与物体运动有关的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它们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
?
、v2?
.度分别为v1
规定某一速度方向为正.
碰撞前后速度的变化和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如下猜测:
?
?
m2v2?
(1)m1v1?
m2v2?
m1v1
2
?
2?
m2v2?
2?
m1v1
(2)m1v12?
m2v2
(3)
v1v2v?
v?
?
?
1?
2m1m2m1m2
分析:
①碰撞前后物体质量不变,但质量并不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我们追寻的“不变量”.
②必须在各种碰撞的情况下都不改变的量,才是我们追寻的不变量.2.实验条件的保证、实验数据的测量
2.1实验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沿同一直线运动;
2.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3测量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
师:
测量物体的速度可以有哪些方法?
生:
讨论。
总结:
速度的测量:
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如利用匀速运动、平抛运动,并借助于斜槽、气垫导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来达到实验目的和控制实验条件.课件:
参考案例――一种测速原理
如图所示,图中滑块上红色部分为挡光板,挡光板有一定的宽度,设为l.气垫导轨上黄色框架上安装有光控开关,并与计时装置相连,构成光电计时装置.
当挡光板穿入时,将光挡住开始计时,穿过后不再挡光则停止计时,设记录的时间为t,则滑块相当于在l的位移上运动了时间t,所以滑块匀速运动的速度v=l/t.
3.实验方案
3.1用气垫导轨作碰撞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记录及分析(a-1)
实验记录及分析(a-2)
实验记录及分析(a-3)
【篇三: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精品教案
第一章静电场...................................................................-2-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1.2库仑定律................................................................-5-
1.3.1电场强度..............................................................-7-
1.3.2专题:
静电平衡.......................................................-12-
1.4电势能电势...........................................................-15-
1.5电势差.................................................................-17-
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19-
1.7电容器与电容...........................................................-21-
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3-
第二章、恒定电流..............................................................-26-
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26-
2.2、电动势(1课时)......................................................-28-
2.3、欧姆定律(2课时)....................................................-30-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32-
2.5、焦耳定律(1课时)....................................................-34-
第三章磁场...................................................................-37-
3.1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37-
3.2、磁感应强度(1课时)................................................-39-
3.3、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41-
3.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44-
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47-
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49-
第—章静电场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
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
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板书】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原子:
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实质:
电子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