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902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doc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一、填充题

Pl)l.尺族理论学科是尺族(研究)学科中占冇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尺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彖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绘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乂是研究止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l)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Z间的矛盾、问题。

P4)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來,主要是尺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P2)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5.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询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

P3)l.(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人特点。

A.某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巫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某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

P7)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

3.尺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C民族2间孑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冇发展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

P2)l.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P5)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彖归纳研究方法

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

P6)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耍C.做好比族工作的需耍D.发展文化教冇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貝有重要指导意义

P3)4.民族理论(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

D.是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淸初文革晚清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四、辨析题

P2)l.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错,研究如何正确的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间矛盾的问题)P7)2.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

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

(错,必须冇正确理论指导)

P6)3.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而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错,民族改成民族观)

P7)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毎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对)五.论述

试述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P6-7

第二章民族

一、填充题P9)l.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湘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來,而且冇了新的含义。

P13)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P13)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耍作用。

P17)4.民族的分类,以(比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木依据。

P20)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P10)l.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尺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A)。

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

P10)2.H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

A.春秋战国B.秦汉C.南朝D.隋唐

P10)3.孙屮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木原因在于(D)。

A.血统B.语言C.风俗习惯D.自然力

P12)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丿力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人林

P22)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D)。

A.1954年B.1965年C.1978年D.1987年三、多项选择题

P9)l.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ACE)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B.人文属性C.社会属性D.文化属性E.生物属性

P12)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抵(ABCDE)。

A.血统B.生活C.语言D.宗教E.风俗习惯P12)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DE)。

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文化D.共同经济生活E.共同心理素质P17)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

A.奴隶制民族B.封建主义民族C.资本主义民族D.社会主义民族E.共产主义民族。

P20)5.我国的尺族识別的主要依据是(ABDE)。

A.民族特征B.历史依据C.现实依据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四、辨析题

P9)l.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还有口然屈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Pll)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冇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还有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冇共同特征)P20)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人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辩证的科学的运用)五、论述题

P20-21)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第三章民族发展

一、填充题

1、在尺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Z分。

2、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程中的产物。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4、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小,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介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5、尺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6、尺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民族口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A.氏族B.氏族C.部落联盟D.民族

2•民族发展,是以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B)的质与量的捉高。

A.变化B.演进C.进化D.形成

3.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尺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彖和社会过程。

A.融治B.演变C.退化D.同化

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

A.自觉B.自由C.口然D.自愿三、多项选择题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儿种基本的发展模式(ABE)A.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C.渐进式发展D•突变式发展E.跳跃式发展2.民族的发展变化,収决于它的(ABC)

A.社会生产B.社会分工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E.地理位路

3.民族发展包括(BCD)等

A.原生态发展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E.次生态发展

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

A.民族结构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5.强迫同化是(ABCD)

A.凭借暴力和特权來实现的社会现彖B.尺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E.民族融合的结果四、辨析题

1.比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错,民族分化,是指一民族的某些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來的现象。

2.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介,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对,抄-•遍)

3.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的现彖。

(错,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比族消亡是比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4.民组组合,是指I比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氏的基础上融合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火的现象。

(错,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屮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

)五.论述

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民族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

第四章民族关系

—、填充题

P49)l.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彖,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P50)2.我们观察不同尺族的成员Z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屮是否具冇(民族性)的内容。

P52)3.2005年5月27H,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P61)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P61)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Z—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尺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

P50)l.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口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秣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

P5I)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A.不同民族Z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Z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Z间D.各族劳动人民Z间P52)3.尺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P52)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巫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

P61)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

P52)l.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衣现为(ABCE)。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E.社会利睦协调关系

P56)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C.尺族间互利合作的冇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工性D.R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P54)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比族权利的保障D.民族经济的进步E.民族发展的促进

P58)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o

A.自然因素B.民族自身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E.政治因素P58)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貝体的民族关系的巫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B.民族间互通语言悄况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D.民族间通婚情况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四、辨析题

P50)l.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

(对)P50)2.民族关系的基木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Z间的关系。

(错,民族群体间的关系)

P50)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冇问题都作为尺族关系。

(对)P56-57)

4.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彖。

(错,民族平等有不完全性)P5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索。

(错,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些消极因索的作用)五、论述题

P61-6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61

第五章民族问题

一、填充题

P66)l.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冇着不同的内容。

P66)2.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Z-。

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与国家)Z间的关系具冇重要的意义。

P66)3.民族问题是-•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

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P87)4.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P87)5.只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P67)6.尺族H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Z间的孑盾乂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而反映出來。

P67)7.民族口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比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P80)8.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札I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尺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P73)9.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P69)l.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

A.自然因索B.文化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

P66)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Z间、(A)、国家Z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B.民族与部落C.民族与氏族D.民族与部落联盟P68)3.现今世界上共有(C)多个比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10(X)0B.12(XX)C.3()0()D1(X)()

P79)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來。

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孑盾,往往衣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D)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不同发展水平B.不同历史传统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三、多项选择题

P77)l.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ABD)。

A.普遍性B.国际性C.不定性D.嫩感性E.连锁反应性

P68)2.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DE)发生的,农现在尺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孑盾问题。

A.民族口身的发展方面B.民族与阶级之间C.民族与国家之间D.民族的活动中E.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P78)3.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地域B.比族C.体质D.经济E.文化

P81)4.在现实牛•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农现为(BCDE)。

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些鲜明特点。

A.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交织在一起B.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C.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D.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E.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四、辨析题

P87)l.封建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是:

民族问题具冇长期性,并具冇两个历史发展趋势,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民族间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在各方面口益接近。

(错,封建社会改为社会主义社会)

P66)2.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关民族问题概念的理论观点是最基本和授基础的理论。

(对)P67)3.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

P79)4.社会丄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

(错,结尾加上文化事业)

五、论述题P86)在社会主义M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尺族问题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向?

86

第六章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垒木国情

一、填充题P90)l.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P90)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P90)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冇(1.9万)公里。

P91)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尺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民主)制度等。

P98)5.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

P90)l.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训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

A.7B.8C.10多D.20多

P90)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A)以上民族共居。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P90)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C)。

A.44%B.54%C.64%D.74%

P90)4.我国大陆地区的(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24个B.31个C.36个D.41个

P91)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

A.16个B.18个C.19个D.20个

P98)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B)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提高文化教冇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三、多项选择题

P89)l.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査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BD)。

A.维吾尔族B.壮族C.蒙古族D.满族E.冋族P96)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BCD)。

A.《阿诗玛》B.《格萨尔》C.《江格尔》D.《玛纳斯》E.《嘎达梅林》P9I)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ABCE)。

A.封建制度B.封建农奴制度C.奴隶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P98)4.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木国情,它关系到(ACDE)。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C.国家统-和边防巩固D.社会发展和尺族发展E.屮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辨析题

P89)l.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

(对)P98)2.我国的民族问题就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错,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与民族关系方面)

五、论述题・2・P98-100)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木国情?

99

第七章

一、填充题

P104)l.从比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

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P109)2.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H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尺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PI0D3.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P102)4.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捉出來的,后來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P103)l.(A)是我们党和国家比族政策屮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经济发展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P102)2.民族平等I才I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C)。

A.基本出发点B.前提C.根本原则D.总政策

P106)3.我国有约3(X)())j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屮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2(X)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B)。

A.1/2B.1/3C.2/3D.2/5三、多项选择题P101)l.尺族平等是指不同尺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屮,处在同等地位,具冇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而的(ABCD)的平等。

A.地位B.待遇C.权利D.利益E.财富

P103)2.(BCDE)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B.实现民族平等C.加强民

族团结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P102)3.马克思主义的尺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CE)。

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律平等。

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牛•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D.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P102)4.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ABDE)oA.和睦B.友好C.融合D.联合E..协调

P107)5.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貝有以下重要意义(ABCD)。

A.有利丁•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B.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比族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D.有利于国家的稳定E.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四、辨析题

P101)l.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

(对)P107)2.新中国成立以來,制定了-•系列保障散居少数尺族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其屮包括: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比族的参政权;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口由及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口由的权利;保障木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错,保障的是权利和利益)五、论述题P10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的含义。

第八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一、填充题P110)l.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P110)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口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Plll)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P112)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木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P118)5.'|'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衣人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尺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P110)l.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o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P110)2.实行尺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A)。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Plll)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口治地方有(C)个。

A.135B.145C.155D.165

P121)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C)个。

A.28B.35C.44D.55

P122)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