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914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5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部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

2.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不上交。

3.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请用黑色水笔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不得超出答题扫描区作答。

一、选择题:

本部分共5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中会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过程

B.龙胆紫染液进人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D.在胰岛素合成过程中,胰岛素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且每个mRNA分子都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结合,以提高胰岛素合成的速率

2.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是某种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是氨基酸

B.若②是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则②是糖类

C.若②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

D.若③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核酸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含有肽键的是

A.载体和激素B.受体和抗体C.抗体和酶D.维生素和激素

4.下列描述与相关细胞结构相匹配的是

5.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提出生物膜之间的融合是通过膜上特异性蛋白复合物的识别和结合实现的,他因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特异性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糖蛋白

B.胰岛素和神经递质均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囊泡和细胞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的囊泡运输调

控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有序性

6.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或氨基酸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后不需加热都能显现紫色

B.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为细胞所特有

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骨架

D.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其细胞中含有藻蓝

素和叶绿素

7.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催化甲→ATP过程所需酶与酶1空间结构不同

B.乙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单位之一

C.丙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合成

D.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需经过图示整个过程

8.下列物质属于相关细胞产物或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都能体现细胞分化的一组是

A.mRNA、tRNAB.DNA、DNA聚合酶C.血红蛋白、磷脂D.胰岛素、抗体

9.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的团队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C

.疟原虫的线粒体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10.紫外线易使生物体内脂类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体短暂的暴露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光合作用立即受到抑制的原因可能是

A.催化暗反应的酶受到破坏B.类囊体的薄膜受到破坏

C.基质中的DNA受到破坏D.基质中的核糖体受到破坏

11.下表为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单位:

mmol)比较,

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B.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影响了K+和Mg2+的运输

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12.下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

D.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13.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卡诺氏液对低温处理的根尖进行固定后,可直接制作临时装片

B.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再进行细胞膜制备实验

C.用苏丹Ⅳ染液无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维生素D的存在

D.观察细胞DNA和RNA分布实验,可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14.

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癌变

B.分化方向不同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完全不同

C.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出现变化

D.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15.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整个分裂过程中,①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形成主要发生在细胞②所处时期

C.细胞③处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②④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为1:

2

16.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⑤形成有关,则A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

B.乙图和丙图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乙图和丁图中的④含义也不同

C.丙图中的虚线,不会出现在乙图的③中

D.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

17.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

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

图。

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

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

B.此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此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18.如图为果蝇精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

B.乙组的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

C.丙组细胞中正在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D.丁组细胞中均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

19.对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可分别用含有35S、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

B.35S标记组中沉淀物也有一定的放射性,与保温时间过长有关

C.该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该实验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对应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分析可知①链应为DNA中的a链

B.DNA形成②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

C.酪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CUA

D.图中②与③配对的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

21.果蝇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

D.图中甲→乙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分辨

22.脆性X染色体是由于染色体上

的FMR1基因出现过量的CGG//GCC重复序列,导致DNA与蛋白质结合异常,从而出现“溢沟”,染色体易于从“溢沟”处断裂。

下列分析错误是

A.脆性X染色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脆性X染色体更易发生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C.男性与女性体细胞中出现X染色体“溢沟”的概率不同

D.由于存在较多GC重复序列,脆性X染色体结构更稳定

23.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图示四个家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丁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2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

变可以使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基因上碱基对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C.染色体组整倍增加或减少,必然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25.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放归到野外中。

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

根据以上材料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还是同一个种群

C.

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D.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压力下,某些基因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26.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念的主要调节机制

27.调查是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调查方法的应用错误的是

A.在水草丰富的浅水水区确定样方调查芦苇密度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

C.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并计算,调查其种群增长

D.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

28.下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分析合理的是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正常人从寒冷室外进入医院立即抽血,检测出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低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29.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免疫细胞,下图是它们间相互作用部分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I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

B.细胞A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

识别

C.物质I和物质II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30.右图表示根、茎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根、茎两器官对生长素反应敏感

程度有明显差异

B.d点对应生长素浓度对根可能有较强烈抑制作用

C.a、b两点可分别表示某水平放置的植物根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的生长状况

D.c、d两点可分别表示某单侧光下的植物茎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状况

31.下列生产过程中在适宜条件下一般不需要使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是

A.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B.植物体细胞杂交C.培育转基因抗虫棉D.单倍体育种

32.在真核细胞中,合成下列物质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

A.性激素和淋巴因子

B.胰岛素和细胞骨架C.胰蛋白酶和tRNAD.递质和磷脂

3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

B.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在内膜上合成ATP

C.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

D.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34.右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使同源染色体联会

B.②过程由于细胞分化使细胞全能性丧失

C.②过程不会发生细胞的衰老、凋亡和死亡

D.③过程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35.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

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

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

据此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B.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C.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D.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3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B.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深浅的变化

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时,选择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比较

D.观察吡罗红(派洛宁)甲基绿染色的细胞时,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呈红色和蓝绿色

37.右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

A.只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B.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

C.含有3个染色体组D.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38.下列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

B.本实验分别研究了DNA和蛋白质在噬菌体增殖中的作用

C.以32P标记的一组实验可确定DNA与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

D.细菌裂解后,32P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39.右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的某种生命活动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为mRNA的合成过程

B.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产物不同

C.这种机制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D.可发生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40.科学家比较了人类与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动物染色体的差异,确认人类第2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其余染色体数相同。

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和17染

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

据此作出的推测,错误的是

A.人类可能比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少了一对染色体

B.人类与近缘灵长类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排序的基因

C.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与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切相关

D.染色体数目和

结构变异是导致各种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41.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

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是

A.50%B.60%C.40%D.100%

4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

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43.下列关于实验条件控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防止水中离子对培养基成分的干扰—用蒸馏水配制

B.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统计

C.除去密闭容器中的CO2—在容器中放置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

D.排除无关变量中温度的干扰—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在相同温度环境中

44、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了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45.下列有关T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T细胞中直接合成、加工、运输淋巴因子的细胞器都含有RNA

B.T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HIV识别并结合T细胞表面受体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AIDS患者易发恶性肿瘤的直接原因是HIV使T细胞原癌基因突变

4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试剂、材料、方法、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使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与斐林试剂时都需要现配现用

B.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

C.为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所调查的患者数量应该足够多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RNA是烟草的遗传物质

47.下列人体细胞增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严格调控

B.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T与U

C.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

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4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B.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

演替的速度改变,而演替方向不一定会改变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49.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

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连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

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50.《吕氏春秋》中说: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

”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

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原上放羊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k/2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对于自然资源,我们应反对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利用

D.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选择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共50分。

51.(10分)黄瓜是日光温室中栽培最普遍的蔬菜。

为提高黄瓜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春季和冬季日变化对温室栽培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同时对两个黄瓜品种的光合产物输出率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使用14C标记的CO2对黄瓜叶片饲喂48小时后,经测定环境中相应气体的变化量并计算得到相关数值(如表)。

(1)图中测定的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含义是,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低于春季,其主要原因是。

由表中结果可进一步推断,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光合速率低的原因还可能是在冬季栽培条件下其光合产物输出率低,。

(2)在光合产物输出率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

由表可知,冬季影响黄瓜产量的原因除与

(1)中涉及因素

有关外,还与有关。

表中适合冬季栽培的品种为,原因是在冬季栽培条件下其光合产物输出率,而且向中的分配比例高,形成了适于冬季栽培的株形,有利于光合作用中过程。

52.(9分)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电刺激时,产生_________传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ATP对突触传递产生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Glu和Glu+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

由此推测ATP对突触_________(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____与_________融合,递质释放。

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结果推测,ATP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

53.(7分)某草原上植被原来由针茅等构成,后来由于放牧、烧荒等原因逐渐变成了由野燕麦、毛雀麦等构成,并且动物和土壤生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演替的类型来看,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属于  演替,判断的理由是  .演替过程中草原中植被类型的变化导致动物种类变化的原因是植物为动物提供  .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有一个M只田鼠组成的小种群迁入该草原,由于环境适宜,该田鼠种群的数量每月以λ倍数增长,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  .实际上,田鼠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  降低,  増高,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增长变缓.

54.(7分)为探究油菜素(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外施一定浓度的BR和不同浓度的IAA处理同一批相似的绿豆芽幼根,一段时间观察其对主根长度的影响,测量后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组至少设置三个重复实验将结果求平均值以更接近真实值,也是为了避免_______影响实验结果。

该实验不能证明BR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标曲线中ab段与bc段,BR对主根伸长的影响不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表明BR也有促进根伸长的作用。

当加入某种药物完全抑制根细胞的DNA复制后,BR诱导的根的伸长生长被抑制了40%,从细胞角度分析,BR是通过促进细胞______________影响根伸长生长。

55.(6分)某种成熟沙梨果皮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

a基因控制果皮呈绿色,A基因控制呈褐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呈黄色。

果皮表现型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

现进行杂交实验如表所示: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

绿色×褐色

全为黄色

褐色:

黄色:

绿色=6:

6:

4

全为褐色

褐色:

黄色:

绿色=10:

2:

4

(1)某分生组织细胞中的B基因所在的DNA由甲乙两条链构成,经间期复制后,在后期结束时该DNA甲、乙两链分布于_________(填“同一条”或“不同的”)染色体上。

(2)根据第一组分析控制梨果皮颜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研究者将第一组亲本引种到异地重复实验如第二组,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基因型为________对应的沙梨果皮表现型具有差异。

(4)研究者认为第二组F1全为褐色不是引种后某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