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947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docx

清理硐室开宽掘进施工措施

**煤矿

**水平钻孔孔底清理硐室行人通道开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

*****

编制日期:

2009年1月16日

 

编制与审批

编制: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技术科:

年月日

安监处:

年月日

总工程师:

年月日

审批意见:

 

 

 

**水平钻孔孔底清理硐室行人通道开宽掘进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说明:

**水平钻孔孔底清理硐室行人通道,现已掘进到2#钻孔位置,根据设计要求需对现巷道迎头左帮开宽,为保证行人通道开宽及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保证,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一、施工方法

1、开宽位置:

**水平钻孔孔底清理硐室行人通道,现施工迎头(2#钻孔)位置后退3m在前进方向左帮开宽0.6m。

2、开宽时用风镐拱,手镐刨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下的喷浆层及时用矿车运走;开帮岩石较硬时,可以采用放震动炮的方法处理。

3、开宽后重新按间排距800×800mm补打锚杆,并挂网、喷浆。

4、开宽后,净宽达到3.8m,按D-D断面继续以方位角0°掘进9m(1#钻孔以里3m总长12m),再按A-A断面掘进与-410水平西翼胶带大巷贯通(贯通措施另行编制)。

5、采用钻爆法施工,使用耙装机跟迎头装矸,矿车运输。

二、巷道断面及支护

(一)全岩掘进,巷道采用直墙半圆拱形断面,锚网索喷混凝土支护。

A-A断面

B荒=3.4mH荒=3.5mH墙=1.7mS荒=10.31㎡

B净=3.2mH净=3.3mS净=9.45㎡

D-D断面

B荒=4.0mH荒=3.6mH墙=1.4mS荒=11.88㎡

B净=3.8mH净=3.4mS净=10.98㎡

(二)临时支护

①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1、55条规定:

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②前探梁支护:

前探梁采用3条长4m的3寸钢管按锚杆间距均匀悬吊到顶部锚杆上,每条前探梁用3个悬吊点固定,并用木板和木楔足顶加牢。

详见《前探梁使用专项措施》。

③施工中要及时的前移前探梁,在前探支护的掩护下挂网打设锚杆。

迎头后必须常备3棵小头不小于ф180mm高度适宜合格的圆木柱,无法使用前探梁时,采用木柱进行临时支护。

④迎头响炮后,扒净矸石,及时进行锚杆支护,喷浆班挂网喷浆,初喷拖后迎头不超过两个班的循环进尺,复喷成巷紧跟耙装机后。

(三)永久支护

A-A断面

1、拱部支护:

采用ф18mm等强度螺纹钢式树脂锚杆,长度2.3m,锚杆间排距800×800mm,每排锚杆为7根,每孔用树脂药卷MSCK2350(2850)二块;

2、两墙支护:

采用ф18mm等强度螺纹钢式树脂锚杆,长度2.3m,锚杆间排距800×800mm,每排锚杆为4根,每孔用树脂药卷MSCK2350(2850)一块。

3、金属网采用φ6.5圆钢焊制而成,规格为1700×900mm,网格为150×150mm,逐条弯钩连接成一体,连接长度不小于100mm。

4、锚索支护,锚索沿巷道掘进方向轴向在顶部布置单路锚索,间距中—中3.7m。

锚索线采用φ15.24mm的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截制而成,长度不小于4.5m,每条锚索梁两条索,每孔装入树脂药卷MSCK2350三支。

锚索梁采用10#“U”形槽钢加工制作而成,梁长2.0m,索孔间距1500mm,锚索单根破断力不小于300KN,初锚力不小于100KN;所有锚索必须锚入硬岩深度不小于1.0m。

5、砼喷浆支护:

砼强度为C20,喷厚为100mm。

D-D断面

1、拱部支护:

采用ф18mm等强度螺纹钢式树脂锚杆,长度2.3m,锚杆间排距800×800mm,每排锚杆为7根,每孔用树脂药卷MSCK2350(2850)二块;

2、两墙支护:

采用ф18mm等强度螺纹钢式树脂锚杆,长度2.3m,锚杆间排距800×800mm,每排锚杆为4根,每孔用树脂药卷MSCK2350(2850)一块。

3、金属网采用φ6.5圆钢焊制而成,规格为1700×900mm,网格为150×150mm,逐条弯钩连接成一体,连接长度不小于100mm。

4、锚索支护,锚索沿巷道掘进方向轴向在顶部布置单路锚索,间距中—中3.7m。

锚索线采用φ15.24mm的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截制而成,长度不小于4.5m,每条锚索梁两条索,每孔装入树脂药卷MSCK2350三支。

锚索梁采用10#“U”形槽钢加工制作而成,梁长2.0m,索孔间距1500mm,锚索单根破断力不小于300KN,初锚力不小于100KN;所有锚索必须锚入硬岩深度不小于1.0m。

5、砼喷浆支护:

砼强度为C20,喷厚为100mm。

(四)特殊支护:

施工过程中遇断层等构造,或顶板松软、破碎带、压力大,有淋水等现象时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立即加强支护,并必须缩小循环进尺:

每循环进尺不得超过0.6~1.0m。

三、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进入工作现场,首先由班组长站在安全地点用不短于2m的长柄工具摘掉危岩活石,并有专人照明监护,且清理好退路,以上每道工序要随时进行,确保顶板安全。

顶板破碎压力大时必须打好小头直径不小于180mm木柱,控制好安全后再进行其它工作。

2、进入工作地点要首先检查好顶板及两帮支护情况,按要求使用好前探梁临时支护,做到足顶加牢,够锚杆、锚索排距必须先打锚杆、锚索并及时涨紧,控制顶板安全。

3、严格按光爆要求施工,周边眼间距不大于250mm,周边眼不装药,辅助眼距设计巷道轮廓线300mm,辅助眼间距300mm。

4、门口处掘进,装放炮前必须将放炮地点附近20m内电缆、风筒、皮带、风水管等设施进行可靠保护;将电缆落底,用皮带皮盖好;皮带、风筒、风水管用吊挂皮带皮形式进行可靠的保护。

5、开门前,必须将靠近开门前后10m范围内的顶帮锚杆支护重新紧固一遍。

6、工作面必须实行湿式打眼,爆破喷雾,冲刷巷帮,装岩(煤)洒水,净化风流,爆破使用水炮泥和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风水连动、爆破喷雾、净化水幕、各转载点喷雾设置齐全,喷雾装置要封闭全断面,且雾化效果好、开关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在爆破前后应对迎头30m范围内的巷道进行冲刷。

各转载点每班必须进行冲尘,保持转载点附近巷道湿润。

7、装放炮时,警戒员必须在距爆破地点100m(煤巷75m)以外有掩护、支护顶板完好的安全地点设置警戒栅栏,撤出警戒区内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三级信号、三保险”、“一炮三检、三人连锁”制度。

爆破工必须在警戒区以外,有掩护,顶板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进行爆破。

爆破完毕,必须由布置警戒的班、组长亲自或指派专人撤除警戒。

警戒未设好前,不准装药爆破。

没有接到爆破完毕的通知,不准随意撤除警戒。

(见后附爆破警戒平面示意图)

8、迎头每次爆破完毕,必须等炮烟出净后,由安检员、班组长先到迎头,及时用长柄工具摘除顶帮及迎头危岩活石,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

9、打锚杆、锚索前首先要敲帮问顶,找掉活石,使用前探梁控制好顶板安全后打眼,锚杆孔眼与岩面或巷道周边轮廊线的夹角不小于75°。

打设锚杆时应按先顶板后,顶板从中间向两边,两帮由外向里顺序。

锚杆安装前必须将孔冲洗干净,必须打一棵锚一棵。

间排距符合规定,并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确保锚杆盘紧贴岩面。

10、巷道信号线、电缆必须吊挂整齐。

坚决杜绝鸡爪子、羊尾巴、明线接头;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停送电必须有专门电工进行;各机电设备严禁带电移动和维修。

11、所有机电设备,防爆性能必须良好,并有合格的接地装置和绝缘保护。

机械部分的定位销、保护罩、安全闸及电器设备的过流保护、电器或机械闭锁、信号等,必须完好、灵活可靠。

电缆绝缘良好,电钻、信号、照明有综合保护。

12、施工中,煤岩与半煤岩风筒出风口距迎头不大于8m,全岩巷风筒出风口距迎头不大于10m。

局扇应正常运转。

严禁随意停开局扇。

13风筒出风口距迎头、多台风钻、锚杆机打眼,必须做到:

定人、定机、定位。

风钻不准上下重叠,风钻下不准站人。

14、现场应备有6.5m以上锚索线6~8条,长2.5~2.7m小头不小于Φ180mm的木柱2~4条。

15、在施工过程中,若遇断层、压梁、滑纹或破碎带,造成顶板破碎压力大,有淋水等现象时,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加强支护,缩小锚杆、锚索排距,加长钢绞线长度,确保锚索锚入硬岩深度不小于1.0m。

并及时补充加强支护措施。

16、顶帮锚杆必须上紧,锚杆牌要紧贴岩面。

17、打设的锚杆锚索必须每班由安监员与班长做拉力实验,并认真填好记录。

18、对达不到设计拉力的锚杆(不小于85KN)、锚索必须重新打设安装,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19、锚杆外露长度不得少于30mm,不得大于50mm,达不到规定的锚杆必须重新打设。

锚索外露长度200mm。

20、使用风动锚杆钻机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钻孔前,必须确保顶板与两帮围岩稳定,进行安全作业。

(2)禁止锚杆机平置于地面。

(3)钻孔时,不准用带手套的手去试握钻杆。

(4)开眼位时,应扶稳钻机,进行开眼作业。

(5)钻孔时,不要一直加大气腿推力,以免降低钻孔速度,造成卡钻、断钎、崩裂刀刃等事故。

(6)锚杆机回落时,手不要扶在气腿上,以防伤手。

(7)锚杆机加载和卸载时,会出现反扭矩。

但均可把摇臂,取得平衡。

特别是突然加载和卸载时,操作者更应注意站位,合理把持摇臂手把。

21、喷浆作业时,喷射前必须检查设备与管路的完好情况,对机体的各零部件,坏的要及时更换,管路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电器设备杜绝失爆,短路、过流,漏电保护齐全有效。

22、喷射手在喷射前用压力水冲洗岩帮,对于软岩和易风化岩石一次不要冲洗全部岩帮,应该做到冲洗一段喷一段。

23、喷射过程中,喷头前方及附近5m内除射手外不准其它人员接近。

喷射手和副手密切配合,副手观察喷射情况,及时用信号指示喷射位置和方向,经常检查输料管是否平直,出料弯头是否打折或弯曲过大,水环及各联接部件有无严重磨损现象,以及磨落磨透时应及时更换处理。

24、调整好压风管路,保证工作地点有足够的风量,供风压力要求在0.4~0.6MPa。

25、开喷射机的司机要时刻注意装在喷射机上的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当发现压力表指针急速上升或跳动,数值超过1MPa,应立即停止机器运转,关闭进风阀门,打开排气阀门,分别检查容易堵塞的三个部位(出料弯管、输送胶管、喷嘴口),然后用震动器或疏通的办法来排除堵塞,震动自下而上进行,在喷嘴处堵塞时,切忌在管路中有压力的情况下用铁条从喷嘴处去捅,以免伤人。

26、必须采用潮料喷浆,喷浆料必须达到手握成团,嘴吹无灰,松手即散的标准。

喷射地点所有喷浆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乳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27、喷浆机与喷射手之间不能直接联系时应设置专用电铃、信号进行联系。

28、双人注料时,要注意对方的锨起锨落,不要碰着对方,给料要均匀,做到料满而不外溢,速凝剂要均匀加入料斗。

加入量按水泥重量的2~4%。

29、喷射作业中如发生堵管或突然停风、停电时,应立即关闭喷头水阀及进风阀,并将喷头向下放置,以防止倒流入输料管中。

处理堵塞的喷射管路时,采用振动法疏通,顺喷枪前方及其附近严禁有其它人员,防止突然喷射和管路跳动伤人。

30、一次喷射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分次喷射,但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

31、耙装机零部件齐全,保证联接螺丝、机腿、挡绳栏、挡矸栏、挡人栏、卡轨器、耙装机绳等完好有效。

耙装机钢丝绳的直径不小于15.5mm。

电磁开关,电缆设置齐全,各种间隙满足要求,固定牢固。

33、耙装机作业时,必须使用探照灯,耙斗行程范围内严禁有人。

34、耙装机在使用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停车,切断电源后进行处理。

35、耙装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导向轮要固定牢固。

不准在过渡槽上存矸,以防矸石被耙斗挤出或被钢丝绳甩出伤人。

36、耙装机装矸时,不准将两个手把同时拉紧,以防耙斗飞起。

37、扒装工作结束后,应将耙斗开到耙装机前,操纵手把放在松闸的位置,关闭耙装机,切断电源,锁好开关,卸下操作手把。

38、耙装机上的钢丝绳应在滚筒上排列整齐,其磨损、断丝不得超过规定;耙装机绞车装置必须完整、可靠,闸带间隙松紧适当。

39、工作面装药前,应将耙斗拉到溜槽上,切断电源,用木板或皮带皮挡好电缆、操作按钮等。

放炮后,将耙装机上面及其周围岩石清理干净后,检查无问题后,要在无曲绳的情况下,启动耙装机。

40、在耙装过程中,司机应时刻注意机器各部的运转情况,当发现电气或机械部件温度超限、运转声音异常或有强烈震动时,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和处理。

41、耙装过程中,遇有大块岩石或耙斗受阻时,不可强行牵引耙斗,应将耙斗退回1-2m重新耙取或耙耙回回,以防断绳或烧毁电动机。

42、耙装机扒装时,耙装机前施工人员必须撤出,必须拉绳并挂“正在耙装,禁止出入”的警示牌,拉绳及警示牌的高度1.0~1.2m;耙装机扒斗及钢丝绳行程范围内,严禁有人。

43、所有设备运转部分必须有保护罩,各连接部件、螺丝定位销,制动闸,操作杆应安设良好可靠。

44、耙装机槽沿上必须设封闭式金属档绳栏和防耙装机出槽的护栏;在巷道弯路的内侧,除设护身栅栏外,在靠近耙装机栅栏外应再设护身点柱。

45、严禁手扶或碰撞运行中的钢丝绳。

耙装机钢丝绳断丝、脱股严重必须及时更换,以防断绳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